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4 文言文阅读(三)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4 文言文阅读(三)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训练14 文言文阅读(三)(时间:50分钟 分值: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送同年①丁聘之之任平湖序[明]归有光进士同榜者,其始数百人常相聚。自春官②进于冢宰,而后分送诸曹,各随所隶以去,谓之办事。今年赐第者,三百九十有四人。既分曹,则余所同工部办事者四十有六人。而五人者,选入史馆。今夏首选,凡若干人皆得外补。夫同年而又同部,宜日相聚,以观其德业。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而当选者,亡何又各得官以去。是所谓同榜者,亦若率相值而已。此余于诸同年,未尝不叹其相聚之难也。是选也,龙阳丁君得嘉兴之平湖。故事,同部送行,余次当为序,故余道其于同年之情如此。嘉兴本古会稽吴郡之地,唐时犹隶苏州为县。其后乃割于吴,然风土民俗犹一也。余故关人,敢以其所知者告之。凡今之选为令吴中者,人之忧之,未尝不以赋税之难。夫以天下财赋。悉在东南,欲其办集,诚难矣。田租之入,率数十倍于天下,然父子祖孙二百年来以为当然,固无望其减,而独畏其日加也。历三纪以来,民间未尝放赦,而水旱之灾,蠲贷③曳令亦少矣。又经岛夷④焚剽之后,海上之戍不撤,而加编海防,岁增月益,江、淮以南,益骚然矣。军府之乾没⑤,动数百万,此皆生民之膏脂也。凡为大吏,其势与民日远,一切以趋办为能。民之疾苦,非有关于其心也。若为令者,则民皆吾之赤子,朝夕见之。亦何忍使之逮系鞭笞,流离僵仆而不之恤也?夫额供之数,固民之所乐输者。其他水旱流冗,荒莱奸蠹之所积逋⑥,与今权宜一切之征求,谓宜有调停委曲于其间,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余历观前政,有不以催科为事,而事亦未尝不办集,往往为大官以去者。而其急于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然则独以催科为东南之吏告者,其流祸于生民多矣。传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庄子论解牛曰:“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夫如是,天下事夫何忧其难!余固为吾丁君告,亦并以为诸同年之吏于东南者告也。【注】①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②春官:礼部官员;冢宰:主管朝中事务的部门或官员。③蠲(juān)贷:免除赋税、劳役等。④岛夷:此处指代倭寇或海盗。⑤乾没:贪求、贪得。⑥积逋:指累欠的赋税。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春官进于冢宰 进:举荐。B.凡今之选为令吴中者令:命令。C.而加编海防,岁增月益益:增加。D.固民之所乐输者输:缴纳。解析 B项,“令”做……令,即做官。10\n答案 B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作者“同情百姓”的一组是( )(3分)①此余于诸同年,未尝不叹其相聚之难也 ②历三纪以来,民间未尝放赦 ③军府之乾没,动数百万,此皆生民之膏脂也 ④夫额供之数,固民之所乐输者 ⑤而其急于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 ⑥然则独以催科为东南之吏告者,其流祸于生民多矣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⑥解析 ①是作者感叹同年中进士的一帮人平时能经常聚在一起不容易;④是作者介绍老百姓乐意向官府缴纳事先规定好了数额的赋税等;⑤是作者向外派做官的同年“丁君”讲述为官之道;只有②③⑥都是直接表现了作者在“同情百姓”。答案 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同榜中第的人因为分到不同的部门,或者虽然在同部门但每天没有在一起好好办事,加之有部分人被分派到外地做官去了,所以作者感叹大家相聚一起很难。B.作者认为因为自己是吴郡人,所以有必要把在吴郡做官的难处告诉到那里做官的同年,让他们多留意百姓的疾苦。C.收取赋税是在东南一带做官的官员最难办的一件事,因为这里的田赋最多,又地处海边常受海盗的侵扰,加上水旱灾害以及官员贪腐等原因,百姓负担太重。D.作者发现以前在吴郡做官的人,有的因为不抓紧征收赋税而被大官撤职离开了,而有的抓紧征收赋税也没有得到功名。解析 D项,“有的因为不抓紧征收赋税而被大官撤职离开了”不符合原文意思,应该是有的官员没有急着向老百姓催交赋税,最后却也办齐了,并且还升了大官离开了此地。答案 D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固无望其减,而独畏其日加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谓宜有调停委曲于其间,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亦并以为诸同年之吏于东南者告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本来不指望它(赋税)减少,却只害怕它一天天增加。10\n(2)则应该在里面根据实情酌情调整,这是做地方长官的所应该留意的啊。(3)也一并把它作为对到东南一带做官的各位同年官员的告诫吧。【参考译文】同一年中榜的进士,开始的时候有数百人聚在一起。他们由礼部举荐到主管朝中事务的官员那里,然后被分派到各个部门,各自跟随所隶属的官员离去,称为“办事”。今年中进士的,有三百九十四人。分派完工作,就有和我一同被分到工部办事的四十六人。还有五人,被选入史馆。今年夏天第一次选派官员,有很多人被派遣到外地做官。有些同一年中进士而又在同一部门办事的,应该每天相聚,以便观察他们的品行业绩。可是每天早上到部里,升堂后只是作行礼然后退下来,最终什么事情也不做。然而被选派的,不久又各自得到官职而离开。这些所谓同榜的人,也就像是一般地碰到一样罢了。因此我对于各位同年,未尝不感叹这里面相聚的艰难啊。这次选派官员,龙阳丁君被选派到嘉兴的平湖。按惯例,同部门的人为他送行,依次排列应由我为他写点送别的文字,所以我要像往常那样表达一番对同年之间的送别之情。嘉兴本是古代会稽吴郡管辖的地方,唐时还是隶属于苏州的一个县。后来就划分到吴郡,可是风土民情还是一样。我过去是吴郡人,斗胆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告诉他。大凡现今被选派到吴地做官的人,大家为他担心,没有不为赋税难以收取而犯难的。因为天下的财政赋税,全靠东南一带地方,想要征集齐备,实在是困难啊。比如田租的收入,大概是其他地方的数十倍,可是父子祖孙二百年来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本来不指望它减少,却只害怕它一天天增加。经历三代以来,民间不曾减免过赋税,而发生水旱灾害,免除赋税的命令也很少啊。又经过倭寇焚烧剽掠之后,海上的防卫不仅不能撤消,反而增强了海防,军费每年每月都在增加,长江、淮河以南,更加骚动不安了。军队和官府的贪求,动不动就是数百万,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大凡做长官的,那情势和老百姓一天天远离,一切以办齐赋税为能事。对老百姓的疾苦,一点也不放在他们心上。如果做了长官,那么老百姓都是我的孩子,早晚与他们见面。又怎么忍心让他们被拘禁被鞭打,流离失所而倒毙却不抚恤他们呢?那规定上供的数目,当然是百姓所乐意缴纳的。但其他水旱灾害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贪官违法贪污所累欠的赋税,和现在临时征收的一切费用,则应该在里面根据实情酌情调整,这是做地方长官的所应该留意的啊。我纵观以前的政事,有的人不以催交赋税为能事,而事情也未尝办不成,常常升官而离去的。而那有些急于催交赋税的人,他的功名反而有时不能得到。那么为什么独拿催交赋税这事告诫去东南一带做官的人呢?因为这事所产生的祸患对老百姓是太多了。经书上说:“关怀百姓应当像保护初生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庄子谈论解牛时说:“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如果像庖丁解牛这样,天下的事情又怎么担心难做呢!我固然是告诫我的丁10\n君,也一并把它作为对到东南一带去做官的各位同年官员的告诫吧。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徐复传曾 巩徐复字希颜,兴化军莆田人。尝举进士,不中,去,不复就。博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通星历五行数术之说,世罕有能及者。为人倜傥有大志,人自饬励,不求当世之誉。乐其所自得,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故穷乡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其言前世因革兴坏是非之理,人少能及。然其家未尝畜书,盖其强记如此也。康定中,李元昊叛,诏求有文武材可用者,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瑀皆荐复,诏赐装钱,州郡迫趣上道。既至,仁宗见复于崇政殿,访以世务,复所为上言者,世莫得闻也。仁宗因命讲《易》“乾”“坤”“既济”“未济”,又问今岁直何卦?西兵欲出如何?复对岁直“小过”,而太一守中宫,兵宜内不宜外。仁宗善其言。复又献所为《边防策》《太一主客立成历》《洪范论》。上曰:“卿所献书,为卿留中。”必欲官之,复固辞,乃官其子晞。留复登闻鼓院,与林瑀同修《周易会元纪》。岁余,固求东归。仁宗高其行,礼以束帛,赐号“冲晦处士”。复久游吴,因家杭州。州牧每至,必先加礼,然复未尝肯至公门。范仲淹知杭州,数就复访问,甚礼重之。仲淹尝言,西兵既起,复预言罢兵岁月。又斗牛间尝有星变,复言吴当大疫,死者数十万人,后皆如其言。复平居以《周易》《太玄》授学者。人或劝复著书,复曰:“古圣贤书已具,顾学者不能求,吾复何为,以邀名后世哉?”晚取其所为文章尽焚之。今其家有书十余篇,皆出于门人故旧之家。复卒时,年七十余。既病,故人王稷居睦州,欲往省之。复报曰:“来以五六月之交,尚及见子。”稷未及往,至期,复果已死。其终事皆预自处。子晞,年五十余,亦致仕,官至国子博士,复赠尚书虞部员外郎。复死十余年,而沈遘知杭州,榜其居曰“高士坊”云。赞曰:复之文章,存者有《慎习赞》《困蒙养》等篇,归于退求诸己,不矜世取宠。余论次复事,颇采其意云。若复自拔污浊之中,隐约于闾巷,久而不改其操,可谓乐之者已。(选自《唐宋八大家全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州郡迫趣上道 趣:通“促”,催促。B.仁宗见复于崇政殿,访以世务访:寻访。C.故人王稷居睦州,欲往省之省:探望、问候。D.榜其居曰“高士坊”云榜:题署、题字。解析 B项,咨询、征求意见。答案 B10\n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复“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的一组是( )(3分)①乐其所自得,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 ②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 ③复所为上言者,世莫得闻也 ④州牧每至,必先加礼,然复未尝肯至公门 ⑤复言吴当大疫,死者数十万人,后皆如其言 ⑥隐约于闾巷,久而不改其操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 ②言其平易近人。③言其有才。⑤言其料事如神。答案 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复喜欢谈论历朝历代的因袭和变革、兴盛和灭亡以及对和错的道理,这方面别人很少能赶得上他。然而他家中没有书籍,全凭自己的记忆力。B.仁宗将徐复所献的书留在宫中,并让他做官,徐复坚决不肯,最后让他儿子做了官。后来和林瑀一起修书,最后还是请求还乡。C.徐复擅长术算,能预知未来,范仲淹曾向其请教,他预测出停战的时间,星象的变动情况,以及吴地将会发生大瘟疫,都应验了,但他却无法预算自己的命运。D.徐复晚年曾将所作文章全部焚毁,流传下来的文章也是门人旧友搜集的,回乡后安于贫困,从不哗众取宠。解析 C项,与文中“其终事皆预自处”不符。答案 C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穷乡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仁宗高其行,礼以束帛,赐号“冲晦处士”。(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圣贤书已具,顾学者不能求,吾复何为,以邀名后世哉?(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所以(他)住在偏僻的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2)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3)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何必再写什么,以在后世求取声名呢?10\n【参考译文】徐复字希颜,是兴化军莆田人。曾经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回去以后,就没有再考了。他广泛地学习,对于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尤其精通星历、五行、数术的学说,世人很少有比得上他的。他为人洒脱不拘,有远大志向,(常常)告诫勉励自己,然而不追求担当社会的声名。乐于接受自己该得的东西,说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不值得担忧。所以(他)住在偏僻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遇到别人,无论对方年幼、年长,(身份)高贵或低贱,他都非常恭敬,谨慎有礼。他谈论起历朝历代的因袭和变革、兴盛和灭亡、对的和错的道理,别人很少能赶得上(他)。然而他家中不曾储存书籍,他的记忆力竟然好到这个地步。康定年中,李元昊叛乱,皇帝下诏寻求可以任用的文武人才,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瑀都推荐徐复,(于是)皇帝下诏赐给他衣物和钱财,地方官员强迫催促他上路。到了(朝廷)以后,宋仁宗在崇政殿接见了徐复,征求他对时局的意见,徐复对皇上说的,(皇帝)在社会上从来没有听到过。仁宗皇帝于是要他讲《易》中的“乾”“坤”“既济”“未济”,又问今年值什么卦?西边的军队要出击,该怎么办?徐复回答说,今年卦值“小过”,因而太一守卫中宫,军队应该守住内部而不应该进攻外国。仁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徐复又献上自己所写的《边防策》《太一主客立成历》《洪范论》。皇上说:“你所献的书,(朕)为你保留在宫中。”(皇上)一定要让他做官,徐复坚持推辞,(朝廷)于是让他的儿子徐晞做了官。把徐复留在登闻鼓院,与林瑀一同编修《周易会元纪》。一年多以后,(徐复)坚决请求向东回去。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徐复在吴地游学的时间很长,于是就在杭州住了下来。州官每次到了之后,一定先对他施礼,然而徐复未曾愿意到衙门(答谢)。范仲淹做杭州知州时,多次到徐复的住处去拜访和慰问,对他很是礼遇和敬重。范仲淹曾说,西边的战争又打起来了,徐复预测出停战的时间,又在斗宿星和牛宿星之间曾经有星象变动的情况,徐复说吴地将会发生大的瘟疫,死亡的人数将达到十万,后来(事情的发生)都如他所说的。徐复平时拿《周易》《太玄》来教授学生。有人劝徐复著书立说,徐复说:“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去写什么,来在后世求取声名呢?晚年取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了。现在他家存有的十多本书,都出自(他的)学生、朋友之家。徐复去世时,已七十多岁。他生病后,朋友王稷住在睦州,想要前来探视徐复。徐复回信说:“五六月之交,还来得及见到你。”王稷没有来得及前往,到了那个时候,徐复果然已经去世。他生命终结的事情都能预先处理。他的儿子徐晞,五十多岁时,也辞官了,他做官做到了国子博士,徐复被追封为尚书虞部员外郎。徐复死后十多年,沈遘担任杭州知州,在徐复的住处挂了一块“高士坊”10\n的匾。评论说:徐复的文章,保存的有《慎习赞》《困蒙养》等,他退隐在家中自己努力钻研,不在社会上夸耀来求取声名。我评定编次徐复的事迹,很能理会他的意向。像徐复这样自动远离污浊的社会,隐居在民间,长久不改变自己情操,可以说是真正以隐居为乐的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宋]范仲淹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可井矣。”君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攻其石,屑而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饮甘而不耗。万人欢呼曰:“神乎!虽虏兵重围,吾无困渴之患矣。”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城,授君内殿承制,知城事,复就迁供备库副使:旌其劳也。青涧东北一舍而远,距无定河。河之北有虏寨,虏常济河为患。君屡使属羌击之,往必破走。建营田二千顷,岁取其利;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暨军须城守之具,不烦外计,一请自给。使一子专视士卒之疾,调其汤饵,常戒以笞责,期于必瘳①,土卒无不感泣。王公尧臣安抚陕西,言君治状。上悦,降诏褒之曰:“边臣若此,朕复何忧!”庆历二年春,予按巡环州。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君乃周行境内,入属羌聚落,抚以恩意,如青涧焉。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即出兵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其僭受伪署者咸股栗请命。由是属羌无复敢贰。君少尚气节,莅官,能摘恶庇民。青涧与环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及终,吏民暨属羌酋长朝夕临柩前者数日。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门。吾志必立,吾力是陈。捍虏之志,义②边之民;夙夜乃职,星霜厥身。生则有涯,死宜不泯。(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有删节)【注】①瘳(chou):病愈。②义:安定。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遗:埋没。B.尔攻其石,屑而出之攻:开凿。C.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易:代替。D.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署:委任。解析 C项,易:调换。答案 C10\n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其子泣血请铭于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请因其废垒而兴之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C.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 C项,句末语气助词,不译。A项,介词,向/介词,对于。B项,介词,凭借/介词,趁机。D项,副词,表承接,就/副词,表转折,却。答案 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种世衡有勇有谋,他率军民筑青涧城坚守边塞,凿井以解无水之患,击败了隔河对峙的敌军。他恩威并施,收服了环州的属羌部落。B.种世衡视兵如子。他专门派一个儿子去探视伤病的士兵,负责他们的饮食治疗,到期没能治愈还要责罚儿子,士兵都大为感动。C.种世衡治绩卓著,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一致推许。皇帝下诏褒奖他,长官大力举荐他。逝世之后,吏民百姓、外族酋长都来吊唁他。D.范仲淹认为,种世衡是名门之后,既立有大志,又努力作为,他捍卫边疆,安定百姓,日夜辛劳,忠于职守,但英年早逝,功业未成,令人叹惜。解析 D项,“但英年早逝,功业未成,令人叹惜”有误,“生则有涯,死宜不泯”的意思应是“虽然生命有限,但功勋永垂不朽。”答案 D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n答案 (1)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任命种君主管修城的工役,种君与军民一起风餐露宿数月,一边与敌人作战一边修筑城池。(2)招募商人让他们来贩卖商品,有时先借给他们本钱,加快货物的流通周转。(3)(兀二部落)一半被消灭了,一半归降了,种君把他们的土地和牛羊全都用来奖赏各位有功的将士。【参考译文】种君名世衡,字仲平,是国家的功臣。不幸逝世后,他的儿子哀请我写墓志铭。我曾经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对他的了解最为详细,我担心埋没他的善行,不能不答应写墓志铭。当初,在康定元年春天,西夏侵犯延安,我军战败。种君当时担任鄜州从事,献策说:延安东北二百里处有一座过去的宽州城,请求朝廷依凭原先的旧城垒兴建城池,用以防守敌军入侵的要道。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任命种君主管修城的工役,种君与军民一起风餐露宿数月,一边与敌人作战一边修筑城池。但其地险要没有水源,有人认为无法防守。凿地至一百五十尺深,见到了石头,工匠束手无策,说:“此处不能打井啊。”种君说:“凿穿石头再向下,还会没有泉水吗?你们凿那个石头,把它凿碎运出来,每一簸箕碎石,付给你们一百个钱。”工匠再努力开凿,凿穿了几层石头,泉水果然喷涌而出,水味甘甜,汩汩不绝。上万人欢呼着说:“神奇啊!即使敌军重重包围,我们也没有干渴的忧虑。”因此又打了几口井,军队百姓及战马耕牛的用水都非常充足。从此以后西部边疆缺水的堡垒城障都照此法,得到了很大的便利。不久朝廷把过去的宽州命名为青涧城,任命种君为内殿承制,主管守城事务。又就地提拔为供备库副使:这是为表彰他的功劳。青涧城东北方三十里处,临无定河。河北岸有敌军的营寨,敌军常渡河侵略。什君多次派所属的羌兵攻打他们,每次出兵都能打败并赶走敌军。设置屯田两千顷,年年都有收益;招募商人让他们来贩卖商品,有时先借给他们本钱,以加速货物的流通周转。于是就建议城中所需的军马草料、军粮和钱财,以及军中所需的物资及守城的器具,不需要从外地调拨供应,全部都自给自足。种君派一个儿子专门负责照看生病的士卒,负责他们的汤药和饮食,儿子稍有怠忽,他常以笞刑惩戒,要求一定要使士卒痊愈,士卒没有不因此感动流泪的。王尧臣任陕西安抚使,上奏种君的政绩,皇上很高兴,下诏襄扬他说:“守边的大臣都能像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庆历二年春天,我巡视环州,于是向朝廷请求,希望调任种君为环州知州。种君就视察州境各地,到所属羌人聚居的部落,以朝廷的恩德安抚他们,如同他在青涧时的做法一样。有一个叫兀二的羌人部落接受了西夏的委任,种君派人征召他们,他们却不肯听从。于是种君就出兵讨伐,兀二部落一半被消灭了,一半归降了,种君把他们的土地和牛羊全部用来奖赏各位有功的将士。那些妄自接受西夏委任的部落,都吓得大腿发抖,请求饶命。从此所属的羌人部落不再敢怀有二心。种君年青时就崇尚气节10\n,他为官到任,能铲除奸恶,护佑百姓。青涧与环州的百姓,都画了他的像来祭祀他。到他去世的时候,官吏百姓及所属羌人部落的酋长都一直在他的灵前守灵数日。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德之家。立有大志,努力作为。捍卫边疆,防御敌人的侵犯,安定百姓的生活。日夜辛劳,披星戴月,顶风冒霜,尽忠驭守。虽然生命有限,但功勋永垂不朽。1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7 散文阅读(三)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6 散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5 散文阅读(一)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4 小说阅读(三)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3 小说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2 小说阅读(一)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20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3 文言文阅读(二)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训练12 文言文阅读(一)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5 15:16:26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1.2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