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2022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H单元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H单元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目录H单元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1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6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13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25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27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36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生物卷(解析)·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2201)】18.如下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B.AB段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已经失调C.BC段变化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果D.乳酸浓度的变比过程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D解析:AB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A错;AB段不能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已经失调,只能说明人体活的会导致内环境发生改变,B错;BC段变化是机体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乳酸浓度的变比过程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2201)】17.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甲状腺和肾上腺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分泌的激素起拮抗作用B.各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均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来完成的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D解析:体温调节中,甲状腺和肾上腺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分泌的激素起协同作用,A错;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B错;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清除功能实现的,C错;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4.-43-\n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②③⑦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A解析:①中血液不属于内环境;④中的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⑤中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⑥中口服的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中,人体的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⑧中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思路点拨】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一些常考的例子,如血液、血红蛋白、突触小泡等;此外消化液、泪液、尿液、精液等也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B.内环境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C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A错误;氧气进入内环境属于自由扩散,进入的比回流的多,B错误;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B.内环境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C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A错误;氧气进入内环境属于自由扩散,进入的比回流的多,B错误;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2201)】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肝糖原合成会加快D.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细胞【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43-\n【答案解析】C解析: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能被人体吸收;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胰岛素是降血糖,而肝糖原合成会加快可以降低血糖含量;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运输没有选择性。【思路点拨】能分布于细胞外液中的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生物卷(解析)·2022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40.在患急性肠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伤后,要用0.9%的盐水清洁伤口;在高温作业时,要喝淡盐水。以下各项中属于以上三种做法的主要原因依次是( )①消毒 ②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④降温 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⑤③D.②③④【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C解析:肠炎病人肠道吸收功能下降,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脱水,所以给肠炎病人注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水分代谢平衡。受外伤利用0.9%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因为0.9%的生理盐水是细胞的等渗溶液,且具有清洁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高温作业要喝淡盐水是为了补充因高温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C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24.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甲状腺激索只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B.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就可使其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其靶器官是性腺【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D【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故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上的受体,调节生命活动,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D错误。【典型总结】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数目多少,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43-\n。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己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B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A正确;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C正确;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典型总结】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3.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D①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液体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故①错误;②细胞2是各种血细胞,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②正确;③液体c-43-\n是组织液,其中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因为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故③错误;④细胞3是组织细胞,其种类最多,故④正确。【思路点拨】分析题图: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其中a是淋巴,细胞1为淋巴细胞;b是血浆,细胞2为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是组织液,细胞3是组织细胞,其种类最多。【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南省安阳一中等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测试(三)(202212)word版】13.下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糖通过①④⑥⑤途径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B.体温持续38时散热量与产热量保持平衡C.感染病菌时人体发烧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志D.①②⑤代表免疫调节途径,②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C人体血糖通过①④⑥⑤途径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体温持续相对稳定的原理是散热量与产热量保持平衡,B正确;受病菌感染时人体会发烧,这是机体免疫力和代谢加强的表现,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C错误;①②⑤代表免疫调节途径,②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2.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D水泡里面的液体成分由于低渗可以被机体毛细血管吸收一部分,里面坏死的细胞可以被吸收入淋巴液然后被免疫系统消除。【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1.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C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生物卷(解析)·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诊(202201)】10.(12分)下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43-\n(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 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完成信号传递的物质是 。(2)产生冷觉的A是 ,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基本过程是 。(3)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 调节,③对B的作用效应有 、 。(4)激素④的主要靶器官(细胞)是 ,与其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5)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1)下丘脑(1分)电信号(1分)神经递质(1分)(2)大脑皮层(1分)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1分)(3)反馈(1分)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1分)提高细胞代谢速率(1分)(4)肝脏细胞(1分)胰岛素(1分)(5)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兴奋性(1分)汗液分泌较少(1分)解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传递。(2)各种感觉均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3)分析可知图中B为垂体,①②③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当③(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B(垂体)时,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③(甲状腺激素)作用于B(垂体)的效应为: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垂体细胞提高代谢速率。(4)饥寒交迫时,机体会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为胰岛A细胞,④为胰高血糖素,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相互拮抗的为胰岛素。(5)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比炎热时多,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人体的摄水量和排水量处于动态平衡中。相同饮水的情况下,冬天几乎不排汗,基本依靠排尿来排水,故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生物卷(解析)·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诊(202201)】1.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内不存在O2从细胞扩散到内环境的过程B.人体内存在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的情况C.动物体细胞只能吸收葡萄糖,不能释放葡萄糖-43-\nD.生长素只能从高浓度一端向低浓度一端运输【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I1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答案解析】B解析:绝大多数动物细胞需要外界为其供氧,所以O2一般是由内环境进入细胞内,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运输O2,可以由细胞内进入内环境,A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可以作用于垂体,此过程中两种内分泌腺互为靶器官,B正确;肝细胞内储存着肝糖原,当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肝细胞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至内环境以补充血糖,C错;生长素在细胞间进行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运输,D错。(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32.(9分)图l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小鼠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该小鼠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3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_,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式可能是______。图2中I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2)图3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2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3氨基酸中______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_________。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______为终止密码子。(4)研突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小鼠细胞的____________会下降,可能引起小鼠的运动能力降低。【答案】【知识点】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1)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细胞核、线粒体(2)丝氨酸 需同时替换两个碱基(3)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UGA(4)提前终止代谢速率解析:(1)图1为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图而且该生物为雌性所以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染色单体上A与a基因不同,可能是在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也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图2中I过程为转录,其中DNA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2)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与赖氨酸密码子不同的碱基差距最多的是丝氨酸,相差两个碱基,需要同时替换两个碱基对;(3)根据碱基数据分析转录出的RNA并没有全部作为翻译的模板,说明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UGA为终止密码子。-43-\n(4)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说明肽链变短了,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9.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C.怀孕母亲缺碘时,C的分泌量会下降D.C的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C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B正确;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属于负反馈,因此C的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19.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C.怀孕母亲缺碘时,C的分泌量会下降D.C的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C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B正确;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属于负反馈,因此C的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0.右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43-\n【答案解析】D解析:据图曲线变化的趋势,可知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分别在28℃和42℃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即最敏感;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都减小,所以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而大鼠的正常体温应接近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7.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与人相同,如图所示为恒温动物每小时内每克体重消耗氧气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处于35℃环境温度下时,机体没有热量的散出B.0℃与20℃环境温度相比,0℃时毛细血管血流量较多C.处于0℃环境温度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D.恒温动物在10℃环境温度下体内酶活性与30℃时相同【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D解析:处于35℃环境温度下时,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A错;0℃与20℃环境温度相比,0℃时毛细血管管腔变小,内部血流量减少,B错;处于0℃环境温度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错;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在10℃环境温度下体内酶活性与30℃时相同,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25.下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休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0~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0~t1时段【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43-\n【答案解析】D【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5.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D解析:温度由15℃突升至40℃,相当于炎热刺激,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室温由40℃降至15℃,相当于寒冷的刺激,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减少散热的途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弱,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减少,散热减少;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使代谢加强,机体产热增加,D正确;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A错误;环境温度高时,机体散热减少,B错误;整个过程在由于体温相对恒定,酶活性基本不变,C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2.下图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与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相等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只通过乙和丁维持体温恒定C.丙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D.从甲到乙的过程和从丙到丁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B-43-\n解析:甲图表示汗腺收缩,乙图是汗腺舒张,丙图表示血管收缩,丁图表示血管舒张,炎热环境,汗腺、皮肤表皮血管舒张,寒冷环境,汗腺、皮肤表皮血管收缩,所以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大,A正确;在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B错;在寒冷的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表皮血管收缩,C正确;汗腺分泌情况和皮肤血管变化情况都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归纳总结】1、人体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2、汗腺分泌增强和皮肤血管舒张是炎热时机体增加散热的表现,汗腺分泌减弱和皮肤血管收缩是寒冷时机体减少散热的表现。3、汗腺分泌和皮肤血管变化情况属于神经调节,寒冷时相关激素的分泌才是体液调节。【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10.当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部分细胞就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又进一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强代谢,抵御严寒。在这个神经和体液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A.垂体B.甲状腺C.大脑皮层部分细胞D.下丘脑部分细胞【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D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下丘脑,故选D。【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9.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人体部分血糖调控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图中②和⑤过程可同时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和脂肪转化成葡萄糖B.低血糖状态时,除图中途径外还可通过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C.高血糖状态时,④过程可使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D.在血糖调控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可以通过反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D图中②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含量降低,图中⑤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两个过程相反,A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C错误;在血糖调控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可以通过反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维持血糖的平衡,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43-\n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D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则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使得体温升高,B错误;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C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对内脏活动具有调节功能,D正确。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生物卷(解析)·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2201)】19.下列四个图示中,在添加化合物之前的电应为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添加了足量的河豚毒素(Na7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再给予该神经细胞适宜的刺激,则其动作电位的变化最可能是【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A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中钾离子外流,出现膜外正电荷较多,膜内负电荷较多(即外正内负),从而在膜的内外形成电位差,产生静息电位。钾离子的外流与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无关,A正确。【理综(生物解析)卷·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word版)】2.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B.神经细胞可完成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C.神经细胞在代谢过程中有水的产生和消耗D.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C解析:神经递质是由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起(突触小体)释放,被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的受体识别,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受体是位于神经元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A错;遗传信息的复制只能发生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神经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B错;神经细胞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均能产生水和消耗水,C正确;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为神经递质,有的是些小分子物质,如乙酰胆碱,CO2等,D错。【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33.(11分)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43-\n(l)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①图1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②图2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_。③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____________,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2)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假说:假说一:该现象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假说二:该现象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为了验证哪一假说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材料与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A、B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手术器械等;实验步骤: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切除A组小白鼠的甲状腺,B组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向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___溶液;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A,B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A、B组:________,则支持假说一。若A、B组: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二。【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1)①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蛋白质(糖蛋白)②d、e③激素、神经递质分泌、识别、信息传递(2分)(2)实验步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都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A组上升B组下降(2分解析:(1)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的,减少来源增加去路所以胰岛素能加快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和非糖物质,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蛋白质)。(2)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在d点给予刺激时,只能在d、e处检测到电位变化。(3)A图是由胰岛B细胞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肝细胞,应是胰岛素,B图是神经元之间释放的是神经递质,综合两图可知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有激素、神经递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4-43-\n)要证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减少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还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可通过设置切除甲状腺与不切除甲状腺并都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的两组进行对照,然后通过测量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来证明。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除甲状腺前,应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二是不切除甲状腺的小白鼠也应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三是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小白鼠的性别、生理状态、体重、饲养条件等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若A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减少,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减少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二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一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各知识点间联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7.如右图表示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曲线,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A解析: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大量外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元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用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时动作电位,可推知Na+内流减少,进一步推测该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A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动作电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32.(8分)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e是放置在神经d上的电位计,f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请回答:(1)图示反射弧中,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Na+__________(内、外)流。(2)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或不能)在e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刺激d,如果e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________-43-\n部位受损。如果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问题,那么受损部位主要是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4)给a施加不同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如下表。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__________状态,没有产生局部电流;刺激强度较大并引起惊叫声,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__________区参与调节。【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解析:图中反射弧的结构中,a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骨骼肌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而且可以进行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经过突触传递,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而且只能是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导致的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的外负内正。刺激d,如果e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说明传出神经正常;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骨骼肌正常,只能传出神经与骨骼肌的结合部位f部位受损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说明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刺激强度较大并引起惊叫声,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参与调节。【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32.(8分)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e是放置在神经d上的电位计,f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请回答:(1)图示反射弧中,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Na+__________(内、外)流。(2)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或不能)在e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刺激d,如果e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________部位受损。如果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问题,那么受损部位主要是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4)给a施加不同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如下表。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__________状态,没有产生局部电流;刺激强度较大并引起惊叫声,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__________区参与调节。-43-\n【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解析:图中反射弧的结构中,a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骨骼肌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而且可以进行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经过突触传递,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而且只能是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导致的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的外负内正。刺激d,如果e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说明传出神经正常;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骨骼肌正常,只能传出神经与骨骼肌的结合部位f部位受损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说明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刺激强度较大并引起惊叫声,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参与调节。【生物卷(解析)·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2201)】13.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能双向传递B.神经冲动在结构①处和结构②处的传导速度相同C.结构②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刺激Ⅰ、Ⅱ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Ⅲ处则不能【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D解析:结构①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的作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构①处传导速度较结构②处的传导速度慢;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刺激Ⅲ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逆向传递。【思路点拨】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在突触处的传导内容进行分析。【生物卷(解析)·2022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9.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43-\nA.先左后右,再向右B.先右后左,再向左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C解析:静息状态:a、b处电位均为外正内负,由于a处电极在外表面和b处在内表面,因此电位计指针偏向右。C、d同时刺激,当由c处刺激引起的兴奋传导到a时,由d刺激引起的兴奋刚好传导到b,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即先向左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cb之间时,a、b处均恢复静息状态,外正内负,即指针向右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b点时,b点为外负内正,而此时a处恢复静息状态,为外正内负,即指针向左偏转到中间位置;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继续沿b向右传导时,a、b均恢复静息状态,为外正内负,指针回到初始状态,即向右偏转。C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23.下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后,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也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B.当兴奋到达d点时,d处膜内外的电位会发生逆转,膜外阳离子的数量将高于膜内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D.在机体内,兴奋传导的方向都是a→b→c→d【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D解析: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兴奋到达d点时,膜内阳离子的数量高于膜内;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但不属于反射。【思路点拨】注意脊髓中的中枢为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中的为高级中枢。【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5.(9分)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如下实例,当一只脚受到有害刺激,马上引起的腿部屈反射,同时还会引起对侧腿部产生伸反射,这是因为另一条腿同时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图2为图1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43-\n(1)A表示(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元的(填“轴突”或“树突”),兴奋在此以的形式传导。(2)图中左腿和右腿多种反射活动的发生,结构基础除感受器相同外,还有也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激活传入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而伸肌(填“收缩”或“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离子内流(填“钠”或“氯”)。(3)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1)传入 轴突 电信号(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 收缩 舒张 钠 (3)单向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1)A表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在腿部反射的反射弧中有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直接相接,如膝跳反射、屈肌运动,有的需要中间神经元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相接,如伸肌运动,此题属于前者。兴奋在此以电信号或者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2)图中左腿和右腿多种反射活动的发生,结构基础除感受器相同外,还有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也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激活传入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钠离子内流,形成兴奋。(3)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归纳总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40.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依靠膜上的钠—钾泵维持的,由图可判断钠钾离子的运输方向为( )-43-\nA.钠为顺浓度梯度,钾为逆浓度梯度B.钠为逆浓度梯度,钾为顺浓度梯度C.钠为顺浓度梯度,钾为顺浓度梯度D.钠为逆浓度梯度,钾为逆浓度梯度【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判断细胞对钠、钾离子的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属主动运输,均为逆浓度梯度运输。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9.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如图乙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①→②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C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A正确;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B正确;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痛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拔牙时,在牙的部位注射局部麻药,是为了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兴奋传导不到大脑皮层,就感觉不到疼痛了,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8.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叙述错误的是()-43-\nA.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细胞E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A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D.兴奋从B传到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A解析: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减小,A错误;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双向传导,细胞E可以产生反应,B正确;刺激皮肤细胞一次,兴奋两次经过电流计,指针两次发生偏转,C正确;兴奋从B传到D,经过两个突触,在突触,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归纳总结】神经元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在突触,兴奋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7.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涉及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C.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D解析:突触前膜没有识别作用,A错误;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B错误;该生理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体现了膜的融合和转化过程,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4.下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表,Z为突触间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射弧有3个神经元细胞和2个突触结构-43-\nB.刺激Y处引起了肌肉收缩可称为缩手反射C.刺激X处电表指针可发生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D.在Z处用药物阻断信息传递,刺激Y电表指针会偏转,A处无反应【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射弧有3个神经元细胞和3个突触结构,A错;Y为传入神经,刺激Y处引起了肌肉收缩,该兴奋没有经过感受器不能称为反射,B错;X为传出神经,刺激X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电表指针不偏转,C错;在Z处用药物阻断信息传递,刺激Y电表指针会偏转,兴奋不能传到A处,A处无反应,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40.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C据图2可知,局麻药与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关闭,导致钠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A正确;根据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静息电位加大,不利于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γ-氨基丁酸属于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错误;神经细胞静息时的电位是内负外正,兴奋时的电位是内正外负,故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正确。【思路点拨】据图2可知,局麻药与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关闭,导致钠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根据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静息电位加大,不利于产生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过程是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γ-氨基丁酸属于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但作用效果相同。【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9.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3-\nA.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A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胞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刺激D点,会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耗能过程,因此F内的线粒体活动增强,但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不能由D传至C,所以肌肉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增强,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只能由F至E,C错误;刺激C处由C→A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C→D,要经过突触结构,存在突触延搁,速度较慢,因此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错误。【思路点拨】分析题图可知,甲图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途径是C→D,乙图中①是突触后膜,②是突触间隙,③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F是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E是突触后神经元。【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8.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D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A正确;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B正确;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正确;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所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7.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43-\n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c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答案解析】A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A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共有三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B错误;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只有在突触部分才会用于只有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单向传递,D错误。【思路点拨】刺激a点,神经冲动传至甲、乙电表两电极均存在时间差,所以甲、乙两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偏转;图中共有三个轴突,无其他突触;在b处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且此兴奋可传至a、b、c、d、e、f中每一处,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处,因为突触的单向传递特点,a、b处无电位变化,但d处有电位变化。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理综(生物解析)卷·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word版)】30.(7分)幼年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或受“环境激素”的影响,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请回答以下问题:(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分泌,当它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垂体释放______增加。(2)目前治疗此类性早熟的方法是给患儿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缓释剂,其原理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对GnRH不敏感,进而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受抑制,最终使____.水平显著下降。但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垂体分泌的____也会减少。(3)研究表明雌性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下图:由图可知,雌性激素能促进____的增殖和分化,最终使____的产量大大提高,从而导致____(“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Ach无法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无法收缩,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答案】【知识点】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答案解析】(1)下丘脑促性腺激素(2)性激素生长激素-43-\n(3)B细胞Ach受体抗体兴奋性解析:(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当它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增加。(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对GnRH不敏感,进而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受抑制,最终使性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因此给患儿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缓释剂,能达到治疗性早熟的结果。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当垂体分泌活动受阻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会减少,因此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缓慢。(3)由图可知,雌性激素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最终使Ach受体抗体的产量大大提高,从而导致兴奋性递质Ach无法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无法收缩,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生物卷(解析)·2022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37.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A.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自身免疫病B.体液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过敏反应C.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过敏反应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免疫缺陷病【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解析: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属于体液调节;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属于免疫调节;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属于反射;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属于过敏反应。C正确。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6.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答案解析】D解析:饭后的血糖浓度会升高,但血液经过肝脏后,有一部分血糖会被肝脏转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所以B处的血糖浓度较低,A正确;饥饿时,为维持血糖含量,提供机体所需葡萄糖补充能量,肝糖原转换成血糖,所以B处血糖浓度较A处高,B正确;尿素经过肾之后,经过肾小囊和肾小球重吸收,尿素浓度变低,C-43-\n正确;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经胰腺中的胰岛分泌,随血液从B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B处高于A处,D错误。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理综卷(生物解析)·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202201)】27.(16分)登革热病毒可通过伊蚊叮咬传染给人,人们采取多种方法来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请回答:(1)登革热病人发热是由于感染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_________中枢,最后会导致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最终实现稳态。(2)人体首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会产生prM抗体,参与该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____________;prM抗体会在患者再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帮助病毒感染更多细胞,加重症状,据此推测研究登革热疫苗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3)长期使用杀虫剂灭蚊容易出现____________(答两点)等问题。研究发现雌性伊蚊与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交配产下的卵无法孵化。清除积水及投放携带沃尔巴克氏菌雄性伊蚊都能降低伊蚊的____________,从而降低伊蚊的种群密度。【答案】【知识点】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J2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解析(1)登革热病人发热是由于感染病毒导致的,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了,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但是上述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也需要免疫调节将病毒进行灭活,所以是神经-体液-免疫的结果,人体在产生的肌肉酸痛是由于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2)产生抗体的过程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到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根据该病毒作用的机理是病毒能够攻击细胞,同时还能产生抗体帮助感染更多的细胞所以研究疫苗时应考虑到这两点。(3)长期使用杀虫剂灭蚊容易出现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雌性伊蚊与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交配产下的卵无法孵化,使得出生率降低因此清除积水及投放携带沃尔巴克氏菌雄性伊蚊都能降低伊蚊的出生率,从而降低伊蚊的种群密度【典型总结】1.免疫调节中的易混点归纳(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2)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43-\n(3)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反应中,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分化。2.区分不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只考虑到胸腺产生T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忽视T细胞参与部分体液免疫,是解答相关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2)注意区分抗原与抗体、B细胞与T细胞、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等概念。B细胞由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浆细胞能产生抗体,特异性地抑制或清除抗原物质,属于体液免疫;T细胞来自于胸腺,效应T细胞将有抗原侵入到内的人体细胞破坏,使之释放抗原,然后被抗体消灭,属于细胞免疫。另外,T细胞也在体液免疫中向B淋巴细胞呈递抗原;抗原也可直接刺激B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反应,所以即使胸腺丧失功能无法产生T细胞,机体仍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物卷(解析)·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2201)word版】6.外界环境中某些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后,将影响人体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尘入肺可能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B.食入变质食物引起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人患流感病愈后会再次患流感,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某人在PM2.5超标的环境中出现过敏,与PM2.5中含相关过敏原有关【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解析:人患流感病愈后会再次患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核酸是RNA,RNA为单链,易发生突变,人体内原来患流感时产生的抗体不能作用于变异后的流感病毒。【思路点拨】DNA是双链,RNA是单链,RNA结构没有DNA稳定,易发生变异。【生物卷(解析)·202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诊(202201)】3.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可知,细胞乙能产生抗体,所以细胞乙为浆细胞,而乙细胞由甲细胞分化而来,故甲细胞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但浆细胞不能接受抗原刺激,A错;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后能被丙细胞吞噬消化,故丙细胞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B-43-\n错;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所以浆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而吞噬细胞内溶酶体更发达,C错;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产物中有氨基酸,氨基酸可被细胞核利用合成染色体,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6.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就属于特异性免疫B.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识别抗原C.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都形成效应细胞,分泌抗体D.能与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可使其作用增强【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吞噬细胞可参与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A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记忆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记忆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受抗原刺激后,可形成效应T细胞,但不能分泌抗体,另一类是由记忆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浆细胞,可分泌抗体。,C错误;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可以分泌淋巴因子,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30.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兔后使兔的种群数量下降。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而兔被中度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度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解析:兔种群抗性的出现在前,病毒的选择在后,A正确;毒性过强兔子会全部死亡,这样病毒就失去了寄生的场所,B正确;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与病毒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错误;兔和病毒之间是依靠蚊子传播的,D正确-43-\n高三年级考试生物试题2022.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7.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错误的是A.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都能分泌多种蛋白质直接杀死病毒【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A正确;由于病毒发生了变异,可能导致致病能力不同,B正确;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分泌的是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加强免疫过程的,但是不能直接杀死病毒,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7.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D.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记忆细胞,A错误;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淋巴因子只是加强免疫过程,不能直接攻击靶细胞,C错误;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30.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兔后使兔的种群数量下降。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而兔被中度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度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解析:兔种群抗性的出现在前,病毒的选择在后,A正确;毒性过强兔子会全部死亡,这样病毒就失去了寄生的场所,B-43-\n正确;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与病毒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错误;兔和病毒之间是依靠蚊子传播的,D正确-43-\n高三年级考试生物试题2022.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17.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错误的是A.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都能分泌多种蛋白质直接杀死病毒【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A正确;由于病毒发生了变异,可能导致致病能力不同,B正确;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分泌的是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加强免疫过程的,但是不能直接杀死病毒,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7.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D.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记忆细胞,A错误;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淋巴因子只是加强免疫过程,不能直接攻击靶细胞,C错误;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2201)】15.2022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A.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D.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不能与病原体直接接触;浆细胞通过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思路点拨】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43-\n【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2201)】32.(10分)2022年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在人体细胞内寄生形成的,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请利用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来划分,结核杆菌应属于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膜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结构,结核杆菌依靠这些结构抵御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2)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必须依靠_____________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婴幼儿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传染的有效措施,卡介苗是由Calmette和Guerin两位生物学家发现的变异结核杆菌培养而成的,结核杆菌的这种变异应该来自于_____________,作为注射疫苗,卡介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10分)(1)原核生物(细胞)细胞壁、荚膜(写出一项即可)(2)效应T细胞浆细胞抗体信息交流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3)基因突变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对人体无伤害(2分)解析: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膜处有细胞壁和荚膜等结构;在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使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释放出来,然后与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结核杆菌产生的变异只是基因突变,卡介苗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对人体无伤害。【思路点拨】本题内容简单,根据相关基础知识分析。【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202212)】33.下列对人体代谢及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原和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都产生了特定的抗体,后者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B.若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受到针刺时,仍可以有感觉,并能产生运动 C.当健康人一次摄取食盐和糖类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盐,而尿中糖可能没有D.人体血浆中的水能来源于消化道吸收、淋巴和组织液【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B解析:抗原和过敏原在首次进入机体后,都会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特定的抗体,但是过敏原引起的抗体只是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而不像抗原引起的抗体是直接消灭抗原的,A正确。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受到针刺时,可以产生兴奋进行传导时,到达中枢,上行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并且发出指令,但是兴奋到达传出神经时中断,则不能引起效应器产生运动,B错误。当健康人一次摄取食盐和糖类较多时,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机体产生水盐平衡调节,肾脏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盐,而血液中的胰岛素则能调节血糖维持平衡,尿中可能没有糖,C正确。人体血浆中的水可以来源于消化道吸收、淋巴和组织液,D正确。-43-\n【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南省安阳一中等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测试(三)(202212)word版】14.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快,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搏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B.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C.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B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而浆细胞本身不能病毒结合,A错误;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因此会有特定mRNA的合成,B正确;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8.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既在非特异免疫中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而图中显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故A错误;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B错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暴露抗原,没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第二道防线,故C正确;T细胞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来识别抗原,而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故D错误。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生物卷(解析)·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2201)】30.(8分)下图表示正常人血压下降时的部分调节途径。肾素是肾小球某些细胞分泌的一种酶,能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索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能促进小动脉血管的收缩,也能刺激肾上腺合成并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请回答:-43-\n(1)兴奋由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或“相反”)。(2)临床上,若病人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含量将____。(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原因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含量____,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最终导致血容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叫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4)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更应该加强防护,原因之一是寒冷刺激引起人皮肤血管收缩,使得血液对大血管壁的压力增大。请写出寒冷刺激引起人皮肤血管收缩过程的反射弧(用文字和箭头作答)。(5)请你根据本题对高血压患者提出饮食注意事项。。【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1) 相反(2)增多 (3)血浆中Na+含量增加升高正(4)冷觉感受器→传人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肌肉(5)减少食盐的摄取,理由是食盐摄入过多,血浆中Na+含量增加,渗透压上升,血量增加,血压上升解析:(1)兴奋由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中,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而膜外兴奋部位正电荷变成负电荷,因此电流方向为: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因此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2)临床上,若病人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含量将增多。(3)由于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对的Na+重吸收,使血浆中Na+含量增加,渗透压升高,导致血容量增加,因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会表现为血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叫正反馈调节。(4)寒冷条件下,感受器为皮肤,并且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可以写出相应的反射弧:冷觉感受器→传人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肌肉。(5)减少食盐的摄取,理由是食盐摄入过多,血浆中Na+含量增加,渗透压上升,血量增加,血压上升;或减少脂肪的摄取,理由是脂肪摄人过多,血脂升高,外周阻力大,血压会升高等。【理综卷(生物解析)·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202201)】27.(16分)登革热病人有皮疹、发烧、头痛等症状,登革热病毒可通过白色伊蚊传播,该病毒致病机理简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3-\n吞噬细胞T细胞物质甲病毒抗体Ⅰ复合物侵入子代病毒促进促进抗体Ⅱ中和清除血管通透性增大(1)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使雄性伊蚊不育。科研人员将沃尔巴克氏体导入受精卵的细胞质中,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雌蚊的后代中都含有沃尔巴克氏,其原因是,将含有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可以直接降低白色伊蚊种群的,从而有效控制登革热病毒的传播。(2)血管通透性增大,外渗引起组织水肿压迫神经,兴奋传至形成痛觉。(3)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等激素含量升高,从而使产热增加导致发热。(4)物质甲为,该物质和抗体Ⅰ能促进,使复合物增多,加重病症。(5)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是否患病取决于。【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每空2分)(1)子代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细胞质遗传)出生率(2)血浆蛋白大脑皮层(3)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4)淋巴因子病毒在吞噬细胞中的繁殖(5)合成抗体的种类(和数量);(或:是否产生抗体Ⅰ)解析:(1)含有沃尔巴克氏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的雌蚊在减数分裂时沃尔巴克氏体可存在于产生的卵细胞细胞质中,该受精卵与正常精子结合发育成的后代中就都含有沃尔巴克氏体;根据题意,沃尔巴克氏体使雄蚊不育,因而将有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不能与正常的雌蚊产生后代,直接影响的是伊蚊的出生率。(2)血管通透性增大可使血浆蛋白外渗,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导致组织水肿;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3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4)物质甲是T细胞产生的作用于B细胞,因而为淋巴因子,从图中可知它与抗体Ⅰ能促进病毒在吞噬细胞中的繁殖。(5)从图中分析可知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是否患病取决于合成抗体的种类(和数量)。【思路点拨】根据图示信息及题干信息结合免疫激素调节等知识分析。【理综卷(生物解析)·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202201)】24.物质含量的变化影响相关生理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有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B.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升高促进种子萌发C.发酵罐中氧气含量升高促进酵母菌增殖D.血浆中胰岛素含量升高抑制糖原合成【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43-\n【答案解析】AC解析: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升高抑制种子萌发;血浆中胰岛素含量升高促进糖原合成。【思路点拨】根据脱落酸、胰岛素等的作用进行分析。【生物卷(解析)·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2201)word版】10.(12分)机体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从功能上看,它是体内的一种分子。药物V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都能直接作用于心脏,调节心率。由此推测,心脏细胞表面与药物V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可能是相同。(2)人们用肾上腺素和药物V进行有关研究。下表为分组实验结果,请完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药物V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的影响。材料用具:小鼠若干只,注射器,耗氧检测装置若干(如下右图),肾上腺素溶液和药物V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方法步骤:①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表中所示注射药剂,其中A组注射。组别注射药剂种类耗氧量(×103mL)药物V肾上腺素A2.0B+1.7C+2.5D++2.1注:“+”表示注射该药剂②将每组小鼠分别放入装置中,开始时大烧杯内外的液面等高;并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计算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药物V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小鼠耗氧量的作用,而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则是相互的。(3)除了控制相同的环境条件外,实验中应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设置目的是用于,从而使测得的数值更精确。(4)当细菌感染小鼠皮肤伤口时,小鼠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①激素分泌增加②量减少。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量增加。(5)当给小鼠饲喂过咸的食物后,小鼠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是:【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12分,每空1分)(1)信息受体(2)①等量生理盐水②大烧杯内液面升高值降低、提高(注:顺序不能改变)拮抗(3)去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吞噬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5)抗利尿排尿摄水-43-\n解析:肾上腺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在靶细胞的膜上有识别它的受体;根据表中的数据表明A组为对照组,因而加入的应是等量的生理盐水,图中小烧杯中小鼠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因而大烧杯中的液面变化可反映小鼠的耗氧量;表中B组加入药物V后耗氧量比对照组低,而C组加入肾上腺素后耗氧量比对照组高,表明药物V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小鼠耗氧量的作用,而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对照组基本相当,说明它们的效应是相互拮抗的;实验中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目的是用于去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当细菌感染小鼠皮肤伤口时,小鼠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给小鼠饲喂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一方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导致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通过主动摄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思路点拨】表中的信息分析是关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2.下列关于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具有专一性②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③都是内环境的成分④产生过程都需要ATP⑤产生过程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A.①⑤B.②③C.①④D.④⑤【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识别,①正确;酶发挥作用后能保持活性一段较长时间,抗体、神经递质会失活,②错误;细胞内酶不是内环境成分,抗体和递质是内环境的成分,③错误;物质合成都需要ATP,④正确;细胞内酶不通过胞吐进行分泌,与膜流动性无关,抗体和递质都通过胞吐进行分泌,与膜流动性相关,⑤错误.A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1.右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C.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由图可知,c是下丘脑,a是垂体,b是腺体,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A错误;若b是甲状腺,则a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c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平衡调节中枢,C错误;下丘脑既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又有分泌功能,如分泌抗利尿激素等,D错误;-43-\n【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20.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高B.如果图示为肝脏组织,则饱食后A端比B端葡萄糖浓度高C.⑤中的小部分物质能被②吸收成为①D.④中的某些物质可经A端进入⑤【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A解析:图示A端为动脉端,B端为静脉端,饥饿时血糖低了,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低,A错误;饱食后血液中葡萄糖增多,经过肝脏组织中,会合成肝糖原,所以A端比B端葡萄糖浓度高,B正确;⑤为组织液中的小部分物质能被②淋巴毛细血管壁吸收成为①淋巴,C正确;④血浆中的某些物质如氧气可经A端进入⑤组织液,D正确【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2201)】20.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高B.如果图示为肝脏组织,则饱食后A端比B端葡萄糖浓度高C.⑤中的小部分物质能被②吸收成为①D.④中的某些物质可经A端进入⑤【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A解析:图示A端为动脉端,B端为静脉端,饥饿时血糖低了,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低,A错误;饱食后血液中葡萄糖增多,经过肝脏组织中,会合成肝糖原,所以A端比B端葡萄糖浓度高,B正确;⑤为组织液中的小部分物质能被②淋巴毛细血管壁吸收成为①淋巴,C正确;④血浆中的某些物质如氧气可经A端进入⑤组织液,D正确-43-\n【生物卷(解析)·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2201)】30.(8分)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员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下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回答下列问题:组别环境温度(℃)实验结果BAT含量(g/100g体重)下丘脑中TRH含量(pg/mg蛋白)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①240.3386.730.55②40.2763.940.76(1)长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后,通过▲调节,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填“增多”、“减少”或“不变”)。(2)实验表明,长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增加脂肪消耗量来维持体温。该过程中,能直接提高褐色脂肪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的激素是▲。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②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②组长爪沙鼠下丘脑中TRH含量比①组低,最可能的原因是▲。(3)与正常的长爪沙鼠相比较,破坏了下丘脑的长爪沙鼠,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还会因不能分泌▲,而导致尿量增加。【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1)由正变负神经-体液收缩增多(2)甲状腺激素高(3)抗利尿激素解析:(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收到刺激后兴奋区电位是外负内正,所以该部位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恒温动物寒冷条件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即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2)在此题涉及的几种激素中,甲状腺激素能加快全身各个细胞新城代谢产热,所以能直接提高褐色脂肪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②组长爪沙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①组高,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多少直接由促甲状腺激素调节,所以②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高。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将TRH释放到血液的速度加快所以②组长爪沙鼠下丘脑中TRH含量比①组低。【思路点拨】根据表中两组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推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生物卷(解析)·2022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01)】16.下列有关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43-\nA.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可产生渴觉C.下丘脑通过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D.寒冷时,下丘脑接受刺激通过体液调节减少散热【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A解析:下丘脑的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产生渴觉,B错;下丘脑通过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促使促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不能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C错;寒冷时,下丘脑接受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散热,D错。【理综卷(生物解析)·2022届广东省惠州一中(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2201)】25.右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幼根、幼茎等多种组织合成幼苗正常生长a浓度BCA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促进细胞伸长b浓度合成A.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低于b浓度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D.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AC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幼苗能够继续生长,即植物激素对幼苗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故可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B错误;激素A、B分别表示植物生长素和乙烯,而这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激素A、B分别表示植物生长素和乙烯,D错误。【思路点拨】幼根和幼芽等合成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则A是生长素.又由于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组织中的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则B是乙烯.乙烯作用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这两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作用是互相拮抗。【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44.(8分)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实验组号处理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I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43-\nII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后6565III10min后5025IV15min后400(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a.降糖药b.麻醉药c.镇痛剂d.抗肌肉痉挛剂(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1)第Ⅰ组处理说明强无阻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3)根据(2)中得到的结论,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b、c、d。(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起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思路点拨】第Ⅰ组处理说明强无阻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起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6.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43-\nA.若①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④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2等物质C.内环境主要由①、②、③、④组成D.①和②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A①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呼吸酶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B错误;③是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C错误;①和②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不同,D错误。【生物卷(解析)·2022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复习质量达标检测(202201)】31.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B.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C.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D.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B传出神经细胞兴奋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该递质可作用于肌肉,完成兴奋的传导,也属于生物膜的信息传递,A错误;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单个细胞因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而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B正确;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是通过细胞之间的彼此接触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完成信息传递,C错误;在靶细胞上存在相应的受体,因此胰岛素能将信息传递给相应的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D错误。【典型总结】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41.(12分)如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43-\n(1)图1中进行增殖分化的细胞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3)细胞G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过程有关(填图1或图2)。(4)使细胞C增殖分化有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另一种信号是。【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1)细胞C、细胞E 细胞B、细胞C、细胞E(2)(3)效应T细胞 与细胞F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图乙(4)抗原与细胞C的抗原识别受体结合 细胞B分泌的淋巴因子(1)图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细胞E为记忆细胞,其中细胞C(B细胞)和细胞E(记忆细胞)进行了增殖和分化;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图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E。(2)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其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3)细胞G为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对外来器官的排斥作用主要是由效应T细胞引起的,即与图乙过程有关。(4)C为B细胞,使其增殖和分化有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抗原与细胞C的抗原识别受体结合,另一种信号是细胞B分泌的淋巴因子。【思路点拨】分析图1:图1是人体体液调节的模式图,其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细胞E为记忆细胞。分析图2:图2为细胞免疫部分过程模式图,其中细胞F为靶细胞;细胞G为效应T细胞【生物卷(解析)·202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2201)】3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43-\n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答案】【知识点】H6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A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A正确;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生物膜上有些的蛋白质可以充当物质运输的载体,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和通透性,B错误;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存在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膜的变化的离子通道的开发和关闭,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时,要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胞吐过程),作用于突触后膜,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因此生物膜发生的变化不同,D错误。-4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