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2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课时 近代中外的重大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课时 近代中外的重大改革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1.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  )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俄国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农奴制改革。据此结合材料,本题选A项。答案:A2.1881年,俄国沙皇说:“朕的父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时建立了法院,并使他的臣民毫无区别地永远成了自由的人。”此言主要表明农奴制改革(  )A.彻底解放了农奴B.损害农奴主利益C.提高农奴的地位D.实现革命的目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臣民毫无区别地永远成了自由的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改革在提高农奴的地位时并没有损害农奴主的利益,实质还是维护农奴主的利益,故选C项。答案:C3.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选C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A项仅从经济角度分析。答案:C4.19世纪下半期,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德意志帝国建立,这一系列事件主要是为了(  )A.建立和完善代议制民主B.废除奴隶制,扩大公民权-5-\nC.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提及的四大历史事件都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进行的,故选C项。A项是结果;B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D项是明治维新的目的。答案:C5.《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发展,思想启蒙作用比较突出,故选C项。其余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C6.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西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  )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C.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D.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1871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旨在通过学习西方文化,使日本走上富强道路,改变日本半殖民地地位。由于日本长期以来以中国为师,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学习西学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学习中国人所翻译的西学加以研习,故选D项。答案:D7.(2022·广东十二校联考)“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文明之风移入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入同等化域。”与此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明治维新D.戊戌变法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欧美各国……(文明)超绝东洋……移入我国”可知这应为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文明开化等政策,故C项正确。答案:C8.(2022·马鞍山市二模)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5-\nA.甲午战争的取胜B.“殖产兴业”的推动C.1889年宪法的颁布D.军事工业的刺激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图表反映的是日本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日本明治维新期间重视工业发展的“殖产兴业”的政策相关,故选B项。答案:B9.“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典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对古典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这主要是由于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是古代日本学习的大国;但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步入先进的资本主义时代,而中国在各方面已落伍于日本,因此出现了“看不起现实的中国”的情况,故选A项。答案:A10.(2022·新课标全国Ⅰ文综)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遭到了近万名举人的反对,这说明了这场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答案:B11.(2022·北京市西城期末考)甲午战后,“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________运动一时大起,继之以________运动,皆风靡一时,二者虽背道而驰,而其意在救亡则同也”。文中横线处的文字分别是(  )A.维新 义和团B.维新 新政-5-\nC.新政 预备立宪D.太平天国 义和团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A项发生在甲午战后,两个运动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背景下产生的,二者以不同方式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正确;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遏制革命形势,B、C两项错误;太平天国与题中时间不符,D项错误。答案:A12.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发布上谕:“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需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用特行申谕,嗣后内外臣工,务当清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表明慈禧太后(  )A.允许推行部分维新措施B.告诫臣工和维新派划清界限C.顽固守旧,拒绝维新变法D.正式开始垂帘听政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慈禧太后主张有关国计民生的改革措施可以逐步的、有选择性的推行,故选A项。答案:A13.下列是一幅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①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回顾所学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的知识进行作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应该从发表言论的不同阶级立场去思考。第二小问作答时应该先选定观点,再进行论述,选择不同的观点,则论述的角度不同,注意论述和自己所选观点一致。比如选择①,则从改革的积极作用作答。选择②,则从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角度论述。选择③也从改革的积极作用作答。总之,注意论点和论据前后一致,不可以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现象。-5-\n答案:(1)必要性: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了我们什么重要启示。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日、俄改革,旨在考查材料解读和综合分析、论证能力。第(1)问要结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俄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分析。第(2)问要结合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分析,可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归纳。第(3)问要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找出能体现本土化的方面。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内涵:“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3)主要表现:政治上,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上,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1:09 页数:5
价格:¥3 大小:850.2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