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领航】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领航】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2022年皖南八校三模)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4NO+6H2O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g·L-1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解析:氨成为绿色能源,不能生成有毒的NO,应为N2,所以A错。答案:A2.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对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一氧化氮的摩尔质量为30C.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A项,一氧化氮是无色的气体;B项,NO的摩尔质量为30g/mol;D项,NO不溶于水。答案:C3.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 ②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④碳与浓硝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①中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因为浓HNO3有很强的氧化性,把指示剂漂白的缘故,③只体现了酸性,④只体现了氧化性。答案:A4.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8\n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挥发出的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A项正确。NH3与浓H2SO4反应,但因浓H2SO4难挥发故无明显现象,B项错。AlCl3、MgCl2、FeCl3等溶液中通入NH3都变浑浊,C项错。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说明NH3溶于水生成的NH3·H2O为碱,但不能说NH3是碱,D项错。答案:A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Fe3++NO↑+2H2OB.铜片与浓HNO3:Cu+NO+4H+===Cu2++NO↑+2H2O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解析:B项电荷不守恒,且应生成N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u+4H++2NO===Cu2++2NO2↑+2H2O;C项加热时NH3·H2O分解为NH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D项HCO也与OH-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NH+2OH-CO+2H2O+NH3↑。答案:A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8\n解析:A选项因为NH4Cl△,HCl↑+NH3↑,产生的NH3和HCl在试管口又化合NH3+HCl===NH4Cl,根本得不到NH3;B选项CaO遇水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降低NH3的溶解度,同时增大了溶液中OH-的浓度,使得平衡NH+OH-NH3·H2ONH3+H2O正向移动,NH3逸出;C选项试剂选用正确,装置也正确;D选项加热降低氨的溶解度,使氨气逸出。答案:A7.无色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依次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且最终无剩余气体。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B.NH3、NO、CO2C.NH3、NO、CO2、N2D.NO、CO2、N2解析:无色气体、无NO2,能与浓H2SO4作用有NH3,通过Na2O2变为红棕色,说明有NO,且产生了O2,有CO2,最后无气体剩余,无N2。答案:B8.(2022年安徽师大附中质量监测)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2Cu+4HNO3+O2===2Cu(NO3)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③最多B.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①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②多8\n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①>②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解析:消耗HNO3的是②>①>③,所以A错误,C正确。答案:C9.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幅度很大,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O2+4CO催化剂,4CO2+N2解析:反应NO、O2均为氧化剂,NO与O2不必在催化剂表面才反应。答案:D10.在100mL混合酸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mol/LB.0.225mol/LC.0.35mol/LD.0.45mol/L解析:依题意,n(Cu)=1.92g/64g·mol-1=0.03mol,n(NO)=0.1L×0.4mol·L-1=0.04mol,n(H+)=0.1L×0.4mol·L-1+0.1L×0.1mol·L-1×2=0.06mol,由反应3Cu + 8H+ +2NO===3Cu2++2NO↑+4H2O3    8    20.03mol 0.06mol 0.04mol所以Cu和NO过量,H+不足,以H+计算,生成n(Cu2+)=0.0225mol,故c(Cu2+)=0.225mol/L。答案:B11.下图中的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甲、乙、丙、丁为单质,常温下甲、乙为无色气体、丁为黄绿色气体。丙是常见金属,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工业。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G后再通过电解G制取丙,同时得到副产物丁。A、E的分子中均含10个电子,A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E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框图中各物质转化所涉及的条件均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8\n(1)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2)画出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写出A、B的等电子体(原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量的A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常见气体单质:H2、N2、O2、Cl2、丁为黄绿色气体,为Cl2。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为NH3所以甲为H2,乙为N2则B为HCl,C为NH4Cl,能和N2反应的常见金属为Mg,丙为Mg,D为Mg3N2,F为Mg(OH)2,G为MgCl2。答案:(1)①⑤(2)(3)①NH+H2ONH3·H2O+H+②8NH3+3Cl2===6NH4Cl+N212.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n(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解析:装置①为Cu和浓HNO3反应制取NO2的发生装置,因要检验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依题中信息知⑥是用碱液(NaOH)吸收NO2,则④为浓HNO3,⑤中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为NO,则③中为稀HNO3,②中为H2O,发生了反应3NO2+H2O===2HNO3+NO,又因NO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生成红棕色的NO2,因此整个装置中不能有空气,通一段时间CO2,排出装置内空气。第(6)问中,a加热,则溶解气体会逸出从而检验乙同学说法,b项加水稀释,生成水合铜离子,无论何种情况稀释后均为蓝色,无法判断;c项中通入N2,起到搅拌作用使溶解气体逸出,可用于检验;d项,向蓝色的饱和Cu(NO3)2溶液中通入NO2,若变色则可证明乙同学的说法。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13.(2022年江苏卷)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8\n(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此工艺中,气体从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塔顶喷淋,使气液充分接触,NO、NO2可被充分吸收。石灰乳反应后过滤有Ca(OH)2析出,由于NO(g)与NO2(g)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当>1∶1时,NO过量,尾气中NO含量升高,当<1∶1时,NO2过量,与Ca(OH)2反应生成Ca(NO3)2,则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由信息可知Ca(NO2)2在酸性环境有NO生成,另一种产物必为NO,故离子方程式为3NO+2H+===NO+2NO↑+H2O。答案:(1)(2)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3)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4)3NO+2H+===NO+2NO↑+H2O14.在50mLa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g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时测得c(NO)=3mol·L-1。(1)求稀释后的溶液pH=________。(2)若a=9,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3)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若将上述的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被吸收,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8\n解析:(1)HNO3―→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H+)+2c(Cu2+)=c(NO)c(Cu2+)==1mol·L-1,c(NO)=3mol·L-1,故c(H+)=1mol·L-1,pH=-lgc(H+)=0。(2)设生成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NO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相等得出x+3y=0.1mol×2解得:x=0.125mol,y=0.025mol。(3)由方程式知1molN对应1molNaOHn(N)=0.125mol+0.025mol=0.15mol。故V(NaOH)==0.15L。答案:(1)0 (2)0.125 (3)150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05:25 页数:8
价格:¥3 大小:246.2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