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通用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专题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专题整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专题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专题整合(时间:30分钟 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1.(2022·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碘-131,可产生β射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合成原料可以有碘-131B.甲状腺吸收碘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故甲状腺中碘含量高C.若环境受到碘-131的污染,可以服用碘丸,从而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D.过量吸收碘-131易导致细胞分裂期发生突变,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解析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合成原料可以有碘-131,A正确;甲状腺吸收碘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故甲状腺细胞中碘含量高,B正确;若环境受到碘-131的污染,可以服用碘丸,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产生负反馈,从而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C正确;过量吸收碘-131易导致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突变,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D错误。答案 D2.(2022·山东日照质检)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7\n解析 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胞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刺激D点,兴奋不能传递到肌肉和F处,所以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增强,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但只能由F至E,C错误;刺激C处由C→A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C→D要经过突触结构,存在突触延搁,速度较慢,因此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错误。答案 A3.(2022·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以下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解析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A、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前,其膜电位应发生“外正内负”向“外负内正”的转化,突触后膜接受抑制性递质后,引发Cl-内流可加剧外正内负局面,故B正确、D错误。答案 B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存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同时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由此可知(  )A.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过敏反应B.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含量高C.该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受体细胞是垂体细胞D.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解析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患者血液中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病,A错误;根据题意,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B正确;该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由于该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故受体细胞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由题意可知,抗体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所以该患者体内不存在反馈调节,D错误。答案 B5.(2022·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7\nA.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B.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速率都相同C.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图乙中的⑥⑧⑨D.图乙中,细胞a、细胞c和细胞d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解析 神经信息在b、e处传递都以电信号传递,c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A错误;神经信息在神经纤维中传递的快,在突触中传递的慢,B错误;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由记忆细胞迅速发挥免疫功能,具体途径为⑥→⑧→⑨,C正确;细胞a是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没有特异性,D错误。答案 C6.(2022·山东日照一模)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 γ氨基丁酸属于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7.(9分)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请回答相关问题。7\n(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图1中共有________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的控制。解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的结果,随着神经纤维外Na+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峰值将变大。(2)图1中有3个完整的突触,当兴奋在神经元组成的环状结构中传递时,兴奋的强度不变,但兴奋持续的时间将延长。(3)当Y点(神经纤维上)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图3中的传递方向是A→B。(4)缩手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所以为非条件反射,但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答案 (1)电信号 变大 (2)3 延长 (3)外负内正 A→B (4)非条件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8.(11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a、b、c代表激素;图2表示激素的分泌与其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填字母),除此之外还应该有________(激素)参与体温调节,图1中激素c是________。(2)a、b激素对垂体分泌c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n(3)图2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___。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具体是指________。此外,机体也会通过立毛肌收缩和______,使产热量增加。(4)图2靶细胞表面的a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与神经调节相比,写出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b、c 肾上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2)促进、抑制 (3)全身各细胞(包括垂体、下丘脑) 呼吸作用 骨骼肌战栗 (4)糖蛋白 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较广(任填两个即可)9.(10分)已知人体内有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一个神经元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下图一为人手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的屈肘反射示意图,a~e表示不同神经元;图二表示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______________,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引起屈肌收缩。(2)图二中B侧动作电位主要由________大量内流引起;图二中神经纤维外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3)若刺激图一中神经纤维上的N点,神经元b无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屈肘反射时伸肌舒张,神经元d兴奋而神经元e未兴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人体内存在一种抗体,该抗体可错误攻击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使兴奋传递受阻而使肌肉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病。7\n解析 (1)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兴奋传递,最终引起屈肌收缩而发生屈肘反射。(2)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大量内流引起的,神经纤维外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而内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故刺激图一中神经纤维上的N点,神经元b不产生电位变化;发生屈肘反射时伸肌舒张,此时神经元d兴奋而神经元e未兴奋,说明神经元d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伸肌处于舒张状态,两块肌肉相互协调方可完成屈肘反射。(4)人体内存在一种抗体,该抗体可错误攻击自身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使兴奋传递受阻而出现肌肉收缩无力现象,这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 (1)(兴奋性)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2)Na+ 相反(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神经元d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不兴奋,进而使伸肌舒张(4)收缩无力(不能正常收缩) 自身免疫10.(9分)(2022·山东青岛质检)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Ⅰ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________(填“高”或“低”)70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识别。(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无影响。从Ⅱ、Ⅲ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________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作用。7\n(3)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________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________类药物。答案 (1)高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2)Na+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抑制(3)大脑皮层 麻醉(镇痛剂)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3:51:12 页数:7
价格:¥3 大小:364.5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