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2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六部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训练17免疫调节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专题训练17 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感染需依赖于免疫调节。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B.HI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并非只有其RNA进入宿主细胞内部C.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将抗原都降解为氨基酸D.巨噬细胞可吞噬多种细菌,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答案B解析血浆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A项错误;HIV是具有囊膜的病毒,而具囊膜病毒是整个病毒颗粒,即脂质的囊膜和细胞膜识别后融合,然后RNA连带蛋白质衣壳一并进入细胞内,因此HI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并非只有其RNA进入宿主细胞内部,B项正确;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只能吞噬、处理以及呈递抗原,而不会降解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能将抗原降解为氨基酸,C项错误;巨噬细胞发挥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项错误。2.(2022浙江模拟)下图为体液免疫过程中两种淋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乙为效应B细胞,可由成熟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物质M为抗原,由甲细胞摄取处理后呈递给乙细胞D.物质M为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乙细胞的增殖、分化答案D解析体液免疫中涉及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通过产生物质作用于另一种淋巴细胞的是T细胞,其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因此甲为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A项错误;乙为B细胞,由骨髄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B项错误;物质M是淋巴因子,物质N是B细胞膜上的受体,能摄取、处理抗原的是吞噬细胞,C项错误;物质M是淋巴因子,其作用于乙细胞,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D项正确。3.(2022杭州一模)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致敏原产生的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B.全球化会使人们接触更多的生物,但不会增加过敏的概率C.先天性免疫缺乏病的症状与AIDS相似,而且也是传染病D.不慎感染HIV后,若不及时治疗,传染他人概率会增大答案D解析6\n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致敏原产生的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A项错误;人们接触的生物越多,接触的致敏原可能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引起人们增加过敏的概率,B项错误;先天性免疫缺乏病不属于传染病,C项错误;不慎感染HIV后,若不及时治疗,HIV在体内繁殖增多,传染给他人的概率就会增大,D项正确。4.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的分泌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B.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最终全部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C.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D.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答案B解析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的分泌属于胞吐,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A项正确;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广泛分布于血液和体液中,以及外分泌液中,B项错误;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该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便使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再产生抗体,C项正确;抗体与抗原是特异性结合,所以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D项正确。5.下图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应答C.产生甲、乙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b段发生了免疫应答,出现淋巴细胞的增殖现象,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A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d时间注射的是与a时间不同的疫苗,是初次免疫应答,B项错误;抗原不同,产生甲、乙抗体的效应B细胞不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C项正确;据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项正确。6.(2022浙江模拟)为研究小鼠对某种新型细菌M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下列哪组实验是不需要的?( )A.给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B.感染过M菌的小鼠血清注射到正常小鼠,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C.感染过M菌的小鼠T淋巴细胞注射到正常小鼠,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D.感染过M菌的小鼠T淋巴细胞和血清注射到正常小鼠,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答案D6\n解析给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作为对照组,A项正确;将感染过M菌的小鼠血清注射到正常小鼠,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作为实验组,B项正确;将感染过M菌的小鼠T淋巴细胞注射到正常小鼠,再接种M菌,预测小鼠感染该菌的情况,作为实验组,C项正确;因为要研究小鼠对某种新型细菌M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所以不需要设置“感染过M菌的小鼠T淋巴细胞和血清注射到正常小鼠”实验,D项错误。7.(2022宁波期末)如图为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示意图。下列对B细胞上的抗原受体与相应的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物质均需通过高尔基体进行分拣转运B.由同一种基因控制合成这两种物质C.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D.效应B细胞能同时合成和分泌这两种物质答案D解析成熟B淋巴细胞膜上与抗原结合的受体以及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均需通过高尔基体进行分拣转运,A项正确;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所以这两种物质由同一种基因控制合成,B项正确;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C项正确;效应B细胞只能合成和分泌抗体,B细胞上的抗原受体是由B细胞合成、转运的,D项错误。8.(2022浙江11月选考,27)用同种小鼠为材料,分别进行4个与某种胞内寄生菌有关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切除胸腺和未切除胸腺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未切除组小鼠易感染该菌B.给注射和未注射抗T细胞抗体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C.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D.给注射和未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两组小鼠,分别接种该菌,预测注射组小鼠易感染该菌答案B解析切除胸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下降,所以切除组小鼠更易感染该菌;注射抗T细胞抗体后,T淋巴细胞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注射组小鼠更易感染该菌;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血清的小鼠,以及注射感染过该菌小鼠的T细胞的小鼠,其体内分别有抗体和相应的T淋巴细胞,所以未注射组的小鼠更易感染该菌。6\n9.如图表示艾滋病(AIDS)感染者体内总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HIV含量变化曲线。图中的特异性CTL属于T细胞的范围,其具有杀伤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作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急性期,特异性CTL和抗体共同发挥作用,使病毒含量明显下降B.慢性期,特异性CTL含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免疫系统仍在努力抗击病毒C.慢性期,T细胞由于感染了病毒而被杀死,导致其总量缓慢下降D.持久的免疫抑制期,总T细胞和特异性CTL含量锐减,机体不再具有免疫能力答案D解析急性期,特异性CTL和抗体共同发挥作用,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使病毒含量明显下降,A项正确;慢性期,特异性CTL含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免疫系统仍在努力抗击病毒,B项正确;慢性期,T细胞由于感染了病毒而被杀死,导致其总量缓慢下降,C项正确;持久的免疫抑制期,总T细胞和特异性CTL含量锐减,机体细胞没有功能丧失,但还保留部分体液免疫,D项错误。10.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D.细胞c只能为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项正确;巨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若是二次免疫反应,细胞a和细胞b可以分别为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细胞c是效应B细胞,细胞d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项正确。11.为研究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离心,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如图)A组B组C组B细胞+++6\n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选用的B细胞,不需经抗原刺激B.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分泌抗体C.若检测离心后沉淀物的抗体含量,则A、B、C三组抗体含量均不为0D.在人体内激活B细胞分泌抗体,还需要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呈递答案A解析此处的B细胞会产生抗体,因此该细胞为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即需要经过抗原刺激,A项错误;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B项正确;若检测离心后沉淀物的抗体含量,则A、B、C三组抗体含量均不为0,C项正确;在人体内激活B细胞分泌抗体,还需要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呈递,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家鸡感染某种鸡瘟病毒两天后开始逐渐发病死亡,约一周内全部死亡,研究发现注射某种多肽P可有效预防鸡瘟发生,请设计实验验证多肽P的作用。(要求与说明:实验具体操作不做要求)材料:正常且相近生理状态的鸡若干只、某种鸡瘟病毒、多肽P制剂、注射器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各组鸡的存活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分析与讨论①推测接种多肽P的免疫方式为 。 ②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推测以下疫苗类型最可能通过口服的是 。 A.灭活的微生物B.分离的微生物C.分离的微生物产物D.减毒的微生物答案(1)①将正常且相近生理状态的鸡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②A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B组:注射适量等量的某种鸡瘟病毒;C组:先提前接种多肽P,再注射适量等量的某种鸡瘟病毒。③各组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隔离饲养,每天观察鸡的存活情况并统计各组的存活率6\n(2)(3)①被动免疫 ②D解析(1)根据题干中注射某种多肽P可有效预防鸡瘟发生,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多肽P的作用。实验设计时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因此实验思路为:①将正常且相近生理状态的鸡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②A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B组:注射适量等量的某种鸡瘟病毒;C组:先提前接种多肽P,再注射适量等量的某种鸡瘟病毒。③各组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隔离饲养,每天观察鸡的存活情况并统计各组的存活率。(2)根据题干中注射某种多肽P可有效预防鸡瘟发生,可推测,A组和C组存活率均为100%,B组存活率越来越低,最终全部死亡。(3)①接种多肽P的免疫方式为被动免疫。②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最可能通过口服的是减毒的微生物,其他均可能对机体造成伤害。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