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免疫调节跟踪练含解析20230234117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8讲免疫调节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胞吐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抗体与抗原结合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3.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抗原刺激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强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免疫强度增强主要是由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的B.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细胞都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C.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首次注射B抗原免疫强度弱于二次注射A抗原D.不同记忆细胞记忆的时间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4.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11-\n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痹糖丸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5.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MHC—Ⅱ是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6.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a~e表示各免疫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并将其吞噬消化B.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蛋白质促进c增殖分化C.c、d、e细胞表面都有针对同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D.图中所有免疫细胞表面都有MHC分子,可用于识别抗原分子7.下图为人体某体液免疫过程部分图解(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nA.抗原与a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B.a、b、c均为抗体,仅c能分布到体液中起作用C.细胞②克隆分化成细胞③④需要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D.若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细胞③的细胞周期将会变短8.如图表示人体注射相关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细胞2可以产生淋巴因子C.②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从而发挥重要作用9.人出生后获得的免疫力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自动免疫指机体本身受抗原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力,被动免疫指的不是由自己产生,而是由体外的免疫物质被动地输入人体而获得的免疫力。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人被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属于被动免疫B.方法①与方法②相比,方法②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在细胞质中被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分两次接种疫苗时,首次接种诱导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再次接种的抗原10.如图是α-银环蛇毒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①~⑤-11-\n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α-银环蛇毒素被①降解成氨基酸后与①的MHC结合成复合体B.②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只带有对应于α-银环蛇毒素的受体C.③分裂的启动离不开α-银环蛇毒素和物质A的共同作用D.④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素的刺激后能直接分泌大量物质B11.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④过敏反应A.②③①④③     B.④③②②①     C.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12.有一个群体因带有基因ADA,导致构建白细胞的蛋白质缺失,患者丧失细胞免疫功能,终生都要生活在无菌的“泡泡房”内,被称为“泡泡男孩”。下列对“泡泡男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第一、第二、第三道免疫防线丧失B.患者浆细胞数量减少,抗体水平低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1-\nD.与正常人比较,移植到“泡泡男孩”机体的器官更容易成活13.被狗重度咬伤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通过注射抗狂犬病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主动免疫B.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人体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记忆B细胞直接分泌更多的抗体D.与注射狂犬病疫苗相比,注射抗狂犬病抗体能更快地发挥疗效14.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问题:(1)在动物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经过___________的摄取和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细胞受到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和抗原的双重刺激,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为研究人的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A组B组C组B细胞+++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在第2、4、6、8、12、14天分别检测A、B、C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为:C组没有检测到抗体,A、B组的结果如图所示。①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___组。实验结果显示,B组可从第4天起检测到抗体,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___________天达到最高点。②A组与B、C组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不能刺激B细胞活化。③B组与C组结果相比较,说明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11-\n15.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_________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_________细胞群。(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死亡。(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__传送与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11-\n解析:①胃液由胃粘膜分泌,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①正确;      ②统一性是由口腔粘膜特化形成的,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②正确;     ③吞噬细胞的胞吞属于第二道防线,③错误;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④正确;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⑤正确;           ⑥抗体与抗原结合属于体液免疫,是第三道防线,⑥错误;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第三道防线,⑦错误.所以,①②④⑤正确.故选:C.2.答案:B解析: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其基础是由皮肤、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和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据此可知,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正确;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但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C错误;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T细胞数量下降有关,D错误。3.答案:B解析:A.A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免疫强度增强,A正确;B. B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增殖分化,另外效应B细胞也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C. 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首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二次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C正确;D. 不同记忆细胞的寿命不同,所以有些疫苗要多次注射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能力,D正确。故选:B。4.答案:D解析:“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则是第二道防线。-11-\n5.答案:B解析:A.吞噬细胞直接将病原体杀死,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正确;A.MHC—Ⅱ不是分泌蛋白,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B错;T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要借助T细胞表面的受体,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故C正确;D.据图可知,MHC—Ⅱ抗原复合物最终被移动到细胞膜附近,然后排出细胞外,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故D正确。故选:B。6.答案:B解析:A、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A错误;B、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蛋白质促进c增殖分化,B正确;C、e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表面没有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C错误;D、e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7.答案:A解析:A、抗原与a结合是淋巴细胞的识别作用,不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A错误;B、由题图分析可知,a、b、c均为抗体,仅c能分布到体液中起作用,B正确;C、B细胞克隆分化成记忆细胞需要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C正确;D、若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将会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D正确。故选:A。8.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1表示吞噬细胞,细胞2表示细胞,细胞3表示细胞,细胞4表示浆细胞,细胞5表示记忆细胞,物质a表示抗体。细胞2表示细胞、细胞3表示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A正确;细胞4表示浆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抗体的基因和mRNA,其他细胞也都含有合成物质a抗体的基因,但不含有合成物质a抗体的mRNA,B错误;②、③抗原呈递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C正确;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浆细胞从而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人被狗咬伤后,需要尽快清除病原体,方法②中抗体产生需要一段时间,方法①-11-\n较好,注射抗体后快速产生免疫力,属于被动免疫,A错误;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B正确;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抗原在内环境中被清除,而非细胞内,C错误;一方面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不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效应T细胞裂解的是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不能直接裂解抗原,D错误。10.答案:C解析:【正确项分析】③为B淋巴细胞,其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它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淋巴细胞便被致敏了,并准备开始分裂,但B细胞分裂的启动还需要另外一个适当的信号,这个信号来自一个已经被抗原一MHC复合体活化了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物质A),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C正确。【错误项分析】①为巨噬细胞,抗原分子被巨噬细胞降解成肽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一MHC复合体,A错误;②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存在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起源于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错误;④为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的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进而分泌抗体(物质B),D错误。11.答案:B解析: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是防御感染功能过强形成的(④)过敏反应;(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这是(③)免疫缺陷导致的。(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属于(②)自身免疫病。(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酿脓链球菌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②)自身免疫病;(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①)正常免疫。故选B。12.答案:A解析:由题干“患者丧失细胞免疫功能”可推出患者体内没有T细胞,移植到患者机体的器官更容易成活,体液免疫过程会受影响,所以患者体内的浆细胞数量减少,抗体水平也较低,但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C、D正确;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分泌物起作用,第二道防线的溶菌酶也可以由免疫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产生,这些免疫不会丧失,A不正确。13.答案:D解析:人体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被动免疫,A错误;-11-\n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错误;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而不是记忆B细胞,C错误;注射的抗体可直接与病原体或毒素结合,而注射疫苗引起机体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注射抗体比注射疫苗能更快地发挥疗效,D正确。14.答案:(1)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浆细胞;记忆细胞(或“记忆B细胞”)(2)①A、C;12;②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③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抗体解析:(1)在动物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必须经过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的处理,才可以被其他的免疫细胞所识别和处理,经过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加强免疫反应,B细胞在抗原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实验目的是研究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辅助性T细胞是否经过活化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所以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A、C组,由图示可知B组在第12天达到最高点。A组抗体含量始终为零,说明A组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不能刺激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而加入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B组抗体含量在三组实验中是最高的,说明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可以激活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且使其分化后产生抗体。15.答案:(1)胞吞;(2)分化;记忆;(3)特异;裂解;(4)体液;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11-\n(5)降低免疫排斥解析:(1)由图1可知,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肿瘤抗原。TCR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抗原属于大分子物质,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引起T细胞的增殖分化。(2)图1中,T细胞表面的TCR识别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其中的效应T细胞会攻击肿瘤细胞,引起其裂解死亡。(3)效应T细胞通过TCR特异性识别携带同种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该过程具有特异性。由图可知,效应T细胞可以分泌毒素,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4)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故可以通过注射抗PD-L1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逃逸通路。抗PD-L1抗体进入人体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从而接触T细胞的活化抑制。(5)由于单克隆抗体是利用鼠的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分泌产生,对人来说是异物,为了降低免疫排斥,需要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改造,出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成人抗体区段。由图分析可知,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即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T细胞的攻击,故可以用抗PD-L1蛋白或抗PD-1蛋白的抗体进行治疗。 -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7:20:47 页数:11
价格:¥3 大小:256.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