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测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测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物质的检测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D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2.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有Al3+C.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溶液产生,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3.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物质残留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两种样品,再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是()实验目的操作A证明CH2=CHCH2OH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溴水B欲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C证明FeCl2溶液中含有Fe2+加入酸性KMnO4溶液D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5.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n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稀的Na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B.在某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有Fe3+,无Fe2+C.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7.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定含Fe2+B向无色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定含SO42-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D用铂丝蘸取某物质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物质定是钠盐8.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13+、SiO32-、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C.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D.可能含有Cl-9.可用于鉴别KCl和KOH两种溶液的试剂是()A.NaCl溶液B.酚酞溶液C.Na2CO3溶液D.KNO3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11.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CuCl2,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12.能鉴别MgSO4、A1C13、K2CO3、NH4Cl四瓶溶液的一种试剂是()A.AgNO3溶液B.盐酸C.NaOH溶液D.氨水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n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C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14.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的浓硝酸呈现黄色,是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一定有CO32-C.NO和NO2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是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1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可行的是()A.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依次加入的物质是H2O、Na2CO3、Ba(OH)2、HClB.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NO,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C.采用互相滴加的方法即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D.制备Fe(OH)2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再挤压出氢氧化钠溶液16.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生成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17.某含Na+的溶液中还可能含有NH4+、Fe3+、Br-、CO32-、I-、SO32-。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溶液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B.取样,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C.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D.取样,加足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18.(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硫化钠,俗称臭碱,是一种强还原剂,在工业上用途广泛。他们对硫化钠与次氯酸钠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始终澄清。(1)下列有关硫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钠溶液不宜久置,应现用现配b.硫化钠溶液中通入SO2有淡黄色浑浊,可证明SO2有氧化性c.硫化钠在空气中潮解并不断放出H2S气体,说明酸性:H2CO3>H2Sd.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钾e.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提出假设】(2)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存在Cl-、SO42-和OH-,为探究溶液中可能还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离子水解及空气中CO2的影响),该学习小组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只还存在S2-假设2:只还存在ClO-假设3:\n【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1mol•L-1的CuSO4溶液、1mol•L-1NaOH溶液、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若,则假设成立。步骤:2:另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若,则假设成立。若,则假设3成立。【思考与交流】(4)实验时某同学发现所用硫化钠溶液呈黄色,联想到工业盐酸呈黄色的原因,该同学认为所用硫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的观点(填“同意”或“不同意”),请简述理由:。19.(14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直到加入一滴盐酸,溶液的颜色由色变为,且半分钟不褪色,即停止滴定。(2)下列操作中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填序号)。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mL,终点读数为mL。(4)如已知用C(HCl)=0.1mol/L的盐酸测定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C(NaOH)=mol/L。20.(10分)为测定某碳酸氢钠样品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每个方案均称取m1g样品),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方案Ⅰ]选用重量法进行测定: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n(1)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Ⅱ]选用气体体积法进行测定:可用如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量气管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3)通过实验,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c.Y型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未用浓硫酸干燥[方案Ⅲ]选用滴定法进行测定:(4)称取m1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mL,用cmol·L-1的标准HCl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mL,则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21.(14分)硒34Se和碲52Te都是第VIA族元素,硒是分布在地壳中的稀有元素。工业上用硒鼓废料(主要成分硒、碲、碳、铜和铁合金)回收精炼硒的流程如下:已知:(1)S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2)步骤①中通人的氧气使硒鼓废料翻腾,目的是。(3)废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废渣II的主要成分是。(4)步骤④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根据表中数据,步骤⑤最适宜的分离方法是。\n22.A、B、C、D四种物质溶于水均完全电离,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阳离子Na+、Al3+、Ba2+、H+、NH4+阴离子SO42-、OH-、CO32-、Cl-现进行如下实验:①足量A溶液与B溶液混合共热可生成沉淀甲和刺激性气味气体;②少量A溶液与C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乙;③A溶液与B溶液均可溶解沉淀乙,但都不能溶解沉淀甲。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室温时,将pH相等的A溶液与D溶液分别稀释10倍,pH分别变为a和b,则a_______b(填“>”、“=”或“<”)。(2)加热蒸干C溶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3)C溶液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向B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最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沉淀甲的Ksp=x。将0.03mol·L-1的A溶液与0.01mol·L-1的B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前者属于盐析,后者属于蛋白质的变性,错误;B、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若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则硝酸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也有此现象,错误;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是硅酸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错误;D、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该黄色沉淀是AgI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AgI更难溶,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对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分析判断2.D【解析】试题分析:A、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可以是氯离子、SO42-或CO32-,错误;B、能和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可以是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错误;C、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可以是CO2和SO2,因此可以是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错误;D、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可以是氯化银或硫酸钡,错误。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3.C【解析】\n试题分析:A项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纯碱热稳定性好,受热不分解,小苏打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但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水,会残留固体物质碳酸钠,故A项错误;B项纯碱和小苏打均为钠盐,故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均会显黄,故B项错误;C项纯碱与小苏打均会与食醋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且小苏打与醋酸反应速率快、剧烈,故C项正确;D项纯碱与小苏打均会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但两者均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D项错误;本题选C。考点:碳酸盐性质及检验。4.C【解析】试题分析:A.向CH2=CHCH2OH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证明在CH2=CHCH2OH中含有碳碳双键。正确。B.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蔗糖首先脱水碳化,物质变黑,由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会把部分C单质氧化为CO2,其本身被还原为SO2,由于反应放热,产生的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呈蓬松状。因此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正确。C.向FeCl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变为黄色,可能是Fe2+被氧化为Fe3+,也可能是Cl-被氧化为Cl2而使溶液变为黄色。因此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错误。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由于阳离子的放电能力:Cu2+>H+>Mg2+。所以在阴极发生反应Cu2++2e-=Cu.故可以证明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目的与操作的关系的知识。5.C【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加入稀硫酸后,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液产生气体,所以不能因为产生气体而判断过氧化钠未变质,错误;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溶液澄清,是因为,开始产生的氢氧化银沉淀可以与氨水继续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所以溶液变澄清,不能说明一水合氨与银离子大量共存,错误;C、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则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离子被氧化为碘,所以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碘,正确;D、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能是二氧化硫,所以溶液中还可能存在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物质性质应用6.A【解析】试题分析: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稀的Na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生成了AgI沉淀,则Ksp(AgCl)>Ksp(AgI),选项A正确;在某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3+,但无法判断有无Fe2+,选项B不正确;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滴落下来,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选项C不正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选项D不正确。考点:实验现象的分析,涉及溶度积的比较、Fe2+的检验、铝的氧化及CO2气体的检验等。7.C【解析】\n试题分析:A、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若原溶液中存在铁离子,溶液也会变红色,错误;B、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沉淀,则溶液中存在银离子,错误;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不是胶状沉淀是硅酸沉淀,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C的非金属性比Si的非金属性强,正确;D、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是钠盐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只要含有钠元素,则焰色反应均为黄色,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8.B【解析】试题解析:①向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离子:A13+、Mg2+;②向原溶液中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滴加盐酸产生和溶解的沉淀为氢氧化铝,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原溶液中存在AlO2-和CO32-,所以一定不存在不溶于盐酸的SiO32-和与CO32-反应的Ba2+,再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阳离子:K+;③在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沉淀为AgCl,物质的量为:≈0.003mol;②中加入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HCl)=0.2mol/L×0.005L=0.001mol<n(AgCl),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02molCl-,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Mg2+、A13+、SiO32-,一定存在Cl-,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故B正确;C、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以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钾离子,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故C错误;D、根据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故D错误。考点:离子的检验9.B【解析】试题分析:KCl溶液呈中性,遇酚酞无色,KOH溶液呈碱性,遇酚酞显红色,两种溶液可用酚酞溶液鉴别,选B。考点:考查溶液的鉴别。10.B【解析】试题分析:A、氯水中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读出溶液的pH值,错误,不选A;B、液体加热时需要加入沸石防止暴沸,没有加入的话,立即停止,等冷却后补加即可,正确,选B;C、溶液中可能是银离子,所以错误,不选C;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采用重结晶的方法,过滤后保留溶液,错误,不选D。考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离子的检验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1.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氯化铜溶液为蓝色,先鉴别出来,再将氯化铜分别加入到另外的几种物质中,出现蓝色沉淀的溶液为氢氧化钡,将氢氧化钡加入剩余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始终没有明显现象的为硝酸,所以鉴别的顺序为④①②③,选A。考点:物质的鉴别12.C【解析】试题分析:一种试剂可以鉴别四种溶液,该种试剂与其它四种溶液混合是现象要不一样,NaOH溶液与MgSO4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与A1C13混合时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与K2CO3\n混合无明显现象,与氨水混合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选C。考点:物质的鉴别。13.B【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达不到实验目的,A错误;B、较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处理,因此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C、铁锈以及铁均与稀硫酸反应,达不到实验目的,C错误;D、难溶性物质应该是过滤除去,达不到实验目的,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4.D【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室中的浓硝酸呈现黄色,是因为浓硝酸中HNO3易分解,生成的NO2溶解于浓硝酸使溶液显黄色,错误;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可能有CO32-、HCO3‾、SO32‾或HSO3‾,错误;C、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所以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锌作原电池的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是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原电池原理。15.A【解析】试题分析:A中加入的过量Ba(OH)2没有除去,还有新的杂质,A不可行好;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可行;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互相滴加是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可行;Fe(OH)2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在制取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再挤压出氢氧化钠溶液。考点:物质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6.C【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不分解,所以加热看有无气体不能判断是否有碳酸钠,不选A;B、二者加入盐酸都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不能区别,不选B;C、碳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能判断碳酸氢钠中是否有碳酸钠,选C;D、二者都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区别,不选D。考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17.D【解析】试题分析: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溶液中含有Br-、CO32-;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溶液均无现象;溶液中不含有I-、SO32-;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NH4+、Fe3+的存在与否;可取样,加足量的NaOH浓溶液,若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Fe3+;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NH4+,答案选D。考点:离子推断18.(1)abc(3分)(2)既不存在S2-也不存在ClO-(1分)\n(3)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步骤1和步骤2可以对调。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1mol/L的CuSO4溶液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则假设1成立。步骤:2:1-2滴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则假设2成立。若步骤1中没有出现黑色沉淀,步骤2中溶液不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4)不同意_,(1分)因为硫化钠具有强还原性,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2分)【解析】试题分析:(1)a.氧气可以氧化硫离子为硫单质,硫化钠溶液不宜久置,应现用现配,故a正确;b.硫化钠溶液中通入SO2有淡黄色浑浊,生成S单质,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体现氧化性,故b正确;c.空气中潮解并不断放出H2S气体,潮湿的空气中含有碳酸,说明酸性:H2CO3>H2S,故c正确;d.加入KOH溶液,引入钾离子,应加入NaOH,故d错误;e.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化钠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硫化氢,故e错误。(2)S2-、ClO-不能共存,根据假设1、假设2可知,可能既不存在S2- 也不存在ClO-。(3)步骤1: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mol/L的CuSO4溶液,若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则假设1成立;步骤:2:另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则假设2成立;若步骤1中没有出现黑色沉淀,步骤2中溶液不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4)不同意,硫化钠具有强还原性,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方案与设计、离子检验。19.(1)锥形瓶中颜色变化浅红无色(2)DE(3)9.0026.100.085【解析】试题分析:(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加入一滴盐酸,溶液的颜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停止滴定。(2)A中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导致标准液浓度降低,消耗的体积增大,所测结果浓度偏大,B中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C中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标准酸液体积增大,所测浓度偏大,D中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体积减小,所测浓度偏低;E中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导致溶质减少,所测浓度偏低,选DE。(3)根据图示,则起始读数为9.00mL,终点读数为26.10mL;根据C(酸)V(酸)=C(碱)V(碱),0.1mol/L×(26.10-9.00)=C(NaOH)×20,解得C(NaOH)=0.085mol/L.考点:考查酸碱中和滴定。\n20.(每空2分、共10分)(1)吸收空气中的CO2偏高(2)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3)b(4)×100%【解析】试题分析:(1)选用重量法进行测定碳酸氢钠的纯度是利用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来测定,而空气的也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所以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被碱石灰吸收,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偏高;(2)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所以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3)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会导致气体体积偏大,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高,错误;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说明左侧气体的体积小压强大,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低,正确;c、因为该方法是利用气体的体积来测定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量气管的读数之差就是气体的体积,所以Y型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对结果无影响,错误;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未用浓硫酸干燥,则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气体的体积偏大,碳酸氢钠的纯度偏高,错误,答案选b;(4)根据NaHCO3~HCl的关系,可知原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是V×10-3L×cmol/L×84g/mol×5g,则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V×10-3L×cmol/L×84g/mol×5g/m1g×100%=×100%.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1.(14分)(1)(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废料充分燃烧(3)CO2TeO2(4)H2SeO3SeO2+H2O2H2SO3+SeO2=Se+2H2SO4(5)升华,将温度控制在315°C到450°C之间【解析】试题分析:(1)Se是第六主族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与H2O相似,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2)步骤①中通人的氧气使硒鼓废料翻腾,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废料充分燃烧(3)根据硒鼓废料的成分判断,废气是CO2;SeO2易溶于水,TeO2微溶于水,所以废渣主要是TeO2;\n(4)SeO2溶于水生成H2SeO3,受热分解生成SeO2,化学方程式为H2SeO3SeO2+H2O;步骤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H2SeO3+SeO2=Se+2H2SO4(5)根据SeO2和TeO2升华的温度,二者分离的最适宜方法是升华。考点:考查Se元素的性质,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分离方法的判断22.(1)Ba(OH)2 a<b(2)Al2O3(3)2Al3++3CO32-+3H2O=2Al(OH)3↓+3CO2↑(4)正向 c(Na+)=c(SO42-)>c(NH4+)>c(H+)>c(OH-)(5)100xmol/L【解析】根据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氨气,可知A或B中含有铵离子;结合②和③,A与C生成了沉淀乙,A还能够与沉淀乙继续反应,生成的沉淀乙被A溶解,证明沉淀乙为氢氧化铝,A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B中含有铵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反应后生成沉淀的只有钡离子,所以A为氢氧化钡;B能够溶解氢氧化铝沉淀,B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且能够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所以B为硫酸氢铵;根据③可知C中含有铝离子,则C为氯化铝,最后剩下的D为碳酸钠,所以A为氢氧化钡、B为硫酸氢铵、C为氯化铝、D为碳酸钠,(1)A为氢氧化钡,其化学式为:Ba(OH)2;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稀释后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加,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pH相等,稀释后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基本不变,所以稀释后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的pH:a<b。(2)加热蒸干氯化铝溶液并灼烧,由于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氯化氢具有挥发性,蒸干后得到了氢氧化铝,灼烧后达到了氧化铝。(3)氯化铝溶液中铝离子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4)NH4HSO4是酸式盐,溶液显酸性,滴加NaOH溶液促进了NH4+的水解,因此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Na2SO4、(NH4)2SO4的混合溶液,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2-)>c(NH4+)>c(H+)>c(OH-)。(5)BaSO4的Ksp=c(Ba2+)·c(SO42-),0.03mol·L-1的Ba(OH)2溶液与0.01mol·L-1的NH4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设溶液体积为1L,则反应生成BaSO40.01mol,剩余Ba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溶液中Ba2+的浓度为0.01mol·L-1,则c(SO42-)=Ksp/c(Ba2+)=x/0.01mol/L=100xmol/L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高考化学空气资源氨的合成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海水资源工业制碱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制备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分离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化学技术社会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1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07.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