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1.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制备少量NH3D.装置④从a口进气可收集Cl2、NO等气体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察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A.将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得合I—溶液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3.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A.用25mL量筒量取18.63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12.15克食盐C.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32.30mLD.用广泛pH试纸(1~14)测得某溶液pH为5.5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或符合实际的是()\n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将一定量的NaNO3和KCl混合液加热浓缩至有固体析出,过滤得到白色晶体白色晶体为KNO3C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得红褐色沉淀原FeCl2已氧化变质D向浓度均为0.1mol/L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6.采用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甲装置:加热浓硫酸和乙醇(其体积为比3∶1)混合液,制取乙烯B.乙装置:比较醋酸、碳酸、苯酚三者的酸性强弱C.丙装置: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苯酚D.丁装置:A中为乙醇、醋酸,B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制取乙酸乙酯7.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说明有乙烯产生\nB.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金属粉末剩余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不会减少C.将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中镁条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镁和水反应生成了H2和Mg(OH)2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9.用下图装置制取、收集纯净气体的是()气体abcANO稀硝酸铜片浓硫酸BO2H2O2MnO2浓硫酸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Cl2浓盐酸MnO2浓硫酸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1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B.图2所示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nC.图3所示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NO气体D.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12.现有如下甲、乙、丙、丁四种化学实验仪器或装置。下列操作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用装置甲收集,采取b端进气a端出气的方式B.用装置乙收集NO2气体C.用装置丙吸收NH3D.用仪器丁准确量取25.00mL酸性KMnO4溶液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1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1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过B.称量时NaOH已潮解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17.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18.用0.1026mol/L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nA.22.30mLB.22.35mLC.23.65mLD.23.70mL19.谷氨酸一钠盐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一钠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1)当前我国生产味精主要采用淀粉发酵法,其中第一步是使淀粉水解为单糖。实验室中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可选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氨水、AgNO3溶液B.H2SO4溶液、氨水、AgNO3溶液C.NaOH溶液、CuSO4溶液D.H2SO4溶液、CuSO4溶液(2)“沙伦逊甲醛滴定法”可用于测定味精中谷氨酸一钠盐的含量。其方法如下:将一定质量的味精样品溶于水,再向溶液中加入36%甲醛溶液,发生的反应如下:R—NH2+HCHO→R—N=CH2+H2O(R表示除“-NH2”外的基团),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①上述测定过程中加入甲醛的目的是。②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3)味精中常含食盐,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甲、乙两种方案来测定味精中NaCl的含量。①甲方案:取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填写操作步骤),称量沉淀质量。②乙方案:取mg味精溶于水,加入过量浓度为c1mol·L—1的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溶液做指示剂,用浓度为c2mol·L—1的NH4SCN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变为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已知:AgSCN是难溶于水的沉淀。设测定过程中所消耗的AgNO3溶液和NH4SCN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则该味精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20.(18分)甲同学进行Fe2+还原性的实验,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步骤一:制取FeCl2溶液。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得pH<1。步骤二:向2mL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5滴5%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2)甲同学探究“步骤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I.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实验II.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实验III.向2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nKSCN溶液,变红,通入O2,无明显变化。①实验I的说明;②实验III的目的是。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3)甲直接用FeCl2·4H2O配制①mol•L-1的FeCl2溶液,重复“步骤二”中的操作,发现液体红色并未褪去。进一步探究其原因:I.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红色液体和滴加了KSCN溶液的FeCl3溶液,前者有丁达尔效应,后者无。测所配FeCl2溶液的pH,约为3。由此,乙认为红色不褪去的原因可能是②。II.查阅资料后推测,红色不褪去的原因还可能是pH较大时H2O2不能氧化SCN-。乙利用上述部分试剂,通过实验排除了这一可能。乙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步骤试剂及操作现象i③生成白色沉淀ii向i所得溶液中滴加0.1mol•L-1FeCl3溶液④21.(16分)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部分性质如下: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大约在175℃升华(175℃以上分解生成H2O、CO2和CO);H2C2O4+Ca(OH)2=CaC2O4↓+2H2O。现用H2C2O4进行如下实验:(一)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通过如图实验装置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物中的CO2和CO,A、B、C中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乙醇B、C、NaOH溶液。(1)B中盛装的试剂(填化学式)(2)A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二)探究草酸的酸性将0.01mol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三)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实验前先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反应原理:MnO4-+H2C2O4+=Mn2++CO2↑+H2O(1)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2)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装于(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Ⅱ、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组别c(H2C2O4)/(mol/L)V(H2C2O4)/mlc(KMnO4)/(mol/L)V(KMnO4)/mlc(H2SO4)/(mol/L)褪色所需时间实验\n目的实验组别c(H2C2O4)/(mol/L)V(H2C2O4)/mlc(KMnO4)/(mol/L)V(KMnO4)/mlc(H2SO4)/(mol/L)褪色所需时间实验目的10.220.002540.126'55''(a)0.220.00540.125'17''0.220.0140.123'20''0.220.0240.129'05''0.220.0340.1211'33''0.220.0440.1214'20''下表列出了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得出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1)实验目的(a)是;(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反应褪色所需时间随KMnO4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图像;(3)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其原因是。22.(14分)某化学小组进行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该小组对试管c中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1)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查阅资料:①当NaOH溶液pH≥13时,可以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②Na2O2与水反应分两步进行:Na2O2+H2O=NaOH+H2O22H2O2=2H2O+O2↑(2)请设计实验验证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残留: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证明溶液中有H2O2残留。\n(3)结合资料,该小组同学针c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以下假设:①;②溶液中H2O2破坏酚酞的结构;③NaOH和H2O2共同作用结果。(4)该小组同学测出c中溶液的pH为14,认为还不能排除假设②、③,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空白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1向少量H2O2中滴加2滴酚酞,放置一段时间,再加入NaOH溶液至pH=12加入NaOH后,无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①2向少量NaOH溶液(pH=14)中滴加2滴酚酞;再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pH=1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盐酸后,又出现红色,且不褪色3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pH=14)中滴加2滴酚酞;再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pH=12……②……溶液pH大于13时,NaOH使变红的溶液褪色;pH在8~13时,NaOH和H2O2共同作用使溶液褪色(5)某同学按取(4)中述实验2褪色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pH=12,没有观察到溶液变红。该同学推测实验2加盐酸后溶液变红还可能与温度有关,请写出理由:。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A、装置①为蒸馏装置,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正确;B、装置②中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水直接接触,不能防止倒吸,错误;C、NH4Cl在试管底部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又反应生成氯化铵,不可用装置③可制备NH3,错误;D、NO密度和空气接近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评价。2.D【解析】试题分析:A、\n固体的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错误;B、过滤时,向过滤器中注入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小,碘的苯溶液在上层,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错误;D、分离碘并回收苯用蒸馏的方法,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和提纯。3.C【解析】试题分析:A、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25mL量筒量取18.63mL盐酸,错误;B、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精确度为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2.15克食盐,错误;C、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32.30mL,正确;D、用广泛pH试纸(1~14)测得某溶液pH,只能取整数,错误。考点: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和精确度。4.A【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强腐蚀性,应在烧杯中称量,正确;B、量取9.3mL稀盐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错误;C、向容量瓶内转移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下端应位于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上端不能接触容量瓶口,错误;D、铜锌原电池中,锌作负极,电子应沿导线由锌流向铜,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5.D【解析】试题分析: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前者是蛋白质发生盐析,后者是蛋白质发生变性,错误;B、该混合液中硝酸钠和氯化钾的量的多少未知,所以析出的固体的成分未知,错误;C、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不能说明FeCl2已氧化变质,因为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氢氧化钠反应而得到红褐色沉淀,错误;D、向浓度均为0.1mol/L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得到黄色沉淀为AgI,说明AgI的溶解度更小,Ksp(AgCl)>Ksp(AgI),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对实验操作及其结论的判断6.BC【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室制取乙烯时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为170℃,水银球应该放在溶液中,A不正确;B、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除去挥发出的乙酸,然后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因此乙装置:比较醋酸、碳酸、苯酚三者的酸性强弱,B制取;C、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丙装置: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苯酚,C制取;D、制取乙酸乙酯时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D不正确,答案选BC。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7.D【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钠在水与煤油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故A正确;B.由图可知,制备氢氧化亚铁应防止被氧化,而煤油能隔绝空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正确;C.由图可知,Al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故C正确;D.因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故D错误;故选D。\n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现象与物质的性质和制取的关系、反应原理及金属冶炼的关系等知识。8.A【解析】试题分析:A、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说明有乙烯产生,因为乙醇易挥发,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也会变浅,不能说明有乙烯生成,正确;B、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剩余固体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所以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可能会减少,错误;C、镁与热水的反应缓慢,镁条表面不会立即有大量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错误;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硝酸,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由溶液中的SO32-造成的,因为溶液中存在硝酸,SO32-被氧化为SO4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的对应关系对判断9.B【解析】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但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不正确;B、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在浓硫酸干燥后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正确;C、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可以制备氨气,但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不正确;D、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反应,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净化、干燥以及收集10.C【解析】试题分析:A.乙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收集,错误;B.比较物质的稳定性应该把Na2CO3放在外管,把NaHCO3放在内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两个导气管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错误;C.该装置安装无误,正确;D.吸收乙酸、乙醇、分离乙酸乙酯应该使用饱和Na2CO3溶液,错误。考点:考查实验装置及对应的实验目的的关系的知识。11.D【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需要加热,而该装置是不能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加热可以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但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错误;D、萃取分液,正确。考点:考查实验操作有关问题。12.C【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采用a端进气b端出气的方式,错误;B、NO2能溶于水,所以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C、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导管口连接倒挂的漏斗,防止倒吸,正确;D、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放,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n13.A【解析】试题分析:A项锥形瓶用作加热的反应器,正确;B项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作用,能用铁桶盛放浓硫酸,错误;C项容量瓶只有刻度线,没有刻度,叙述错误;D项若溶液为中性或酸性溶液则所测得的pH不变或偏高,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4.B【解析】试题分析: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相当于对待测液进行了稀释,浓度变小,碱性减弱,PH减小,正确;B、俯视时读的是真实值的上方刻度,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水并没有加到刻度线,浓度偏大,错误;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导致这时的读数偏小,使得计算出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所测体积偏小,正确;D、测定中和热时应迅速加入碱液,防止热量散失,缓慢加入导致测得热量减少,所测温度值偏小,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试纸使用、溶液配制、中和滴定、中和热测定的误差分析15.C【解析】试题分析:量筒是粗略量取溶液的容器,只能读到0.1ml,A错误;托盘天平只能读到0.1g,即质量为8.8g食盐,B错误;配制450mL溶液应选“大而近”的容量瓶,C正确;PH试纸只能读整数,D错误,答案选C.考点:仪器的选用16.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cB=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则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过,不会影响实验结果,A不正确;B、称量时NaOH已潮解,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B不正确;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则液面在刻度线的下方,即体积偏少,浓度偏高,C正确;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则溶液的体积增加,浓度偏低,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17.B【解析】试题分析: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否则仪器不准。错误;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正确;C、酸碱滴定实验中,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否则浓度测定偏高,错误;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有关倒掉重新配。错误。考点:考查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规范操作的知识。18.B\n【解析】试题分析:滴定管每一小格表示0.1mL,小数点后第二位估读,所以如图所示的刻度的读数为22.35mL,故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滴定管的读数。19.⑴AC⑵①掩蔽氨基,避免氨基影响羧基和NaOH的中和反应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⑶①过滤、洗涤、干燥②Fe(NO3)3【解析】试题分析:(1)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氧化,所以答案选AC。(2)①由于氨基显碱性,所以为了防止氨基干扰羧基和NaOH的中和反应,可用甲醛掩蔽氨基。②酚酞能使碱显红色,所以终点时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3)①氯化银不溶于水,过滤后洗涤、干燥即可。②由于铁离子能和NH4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所以可用Fe(NO3)3作指示剂。根据题意可知,和硝酸银反应的NH4SCN是0.001V2c2mol,所以和氯化钠反应的硝酸银是0.001V1c1mol-0.001V2c2mol,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01V1c1mol-0.001V2c2mol,因此该味精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考点:考查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实验分析有关问题。20.(1)2Fe2++H2O2+2H+=2Fe3++2H2O(2分);Fe3++3SCN—=Fe(SCN)3(可逆号也给分,2分)(2)①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2分)②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2分)(3)①0.15(2分)②H2O2将Fe2+氧化为Fe3+,pH增大促进Fe3+水解形成红色Fe(OH)3胶体。(3分)步骤试剂及操作现象i③取2mLBaCl2溶液,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和5滴5%H2O2溶液(3分,多答盐酸或答酸化BaCl2溶液为0分,答错一种试剂即为0分)ii④无明显现象(2分)【解析】试题分析:(1)亚铁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2Fe2++H2O2+2H+=2Fe3++2H2O,生成的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形成血红色的络合Fe3++3SCN=Fe(SCN)3;(2)①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中SCN-离子不存在;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铁离子,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n②实验Ⅲ的目的是排除实验干扰,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如果氧气能氧化SCN-,则红色应褪去,故答案为: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3)①步骤二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反应可知2Fe3++Fe=3Fe2+,FeCl2溶液溶质的浓度是FeCl3浓度的1.5倍,所以浓度为:1.5×0.1mol•L-1=0.15mol•L-1;②Ⅰ.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红色液体和滴加了KSCN溶液的FeCl3溶液,前者有丁达尔效应,生成红色的胶体,后者无,说明硫氰化铁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H2O2将Fe2+氧化为Fe3+,pH增大促进Fe3+水解形成红色Fe(OH)3胶体;③如果SCN-被过氧化氢氧化,产物中应产生硫酸根离子,据此可以检验。即体方法;取2mLBaCl2溶液,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和5滴5%H2O2溶液,故答案为:取2mLBaCl2溶液,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和5滴5%H2O2溶液;④再加入铁离子无明显现象,因为硫氰化钾已被氧化,现象为:无明显现象。考点:考查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有关性质,以及之间的转化的有关实验设计与探究21.(16分)(一)(1)Ca(OH)2或Ba(OH)2(2分),(2)除去H2C2O4,避免对CO2的检验造成干扰(2分)(二)C2O42-+H2OHC2O4-+OH-(2分)(三)I、(1)256H+2108(2分)(2)酸式(2分)II、(1)探究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2)如图(2分)(3)因Cl-可与酸性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分)【解析】试题分析:(一)(1)草酸混合气体中含有未分解的草酸,草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所以A中的乙醇目的是除去草酸,则B中的试剂是Ca(OH)2或Ba(OH)2溶液,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以便检验CO的存在;(2)A中乙醇的目的是除去H2C2O4,避免对CO2的检验造成干扰;(二)草酸是二元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若草酸是强酸,则反应后的溶液为中性,现在溶液呈碱性,说明草酸为弱酸,草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2O42-+H2OHC2O4-+OH-;\n(三)I.(1)高锰酸根离子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草酸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共失去2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高锰酸根离子的系数是2,草酸的系数是5,根据元素守恒配平Mn2+、CO2的系数,最后根据电荷守恒配平氢离子、水的系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2)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容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要用酸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II.(1)由表中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体积都不变,稀硫酸的浓度不变,草酸的浓度变化,体积不变,所以a的目的是探究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根据表中的褪色时间可作图:;(3)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是因为高锰酸钾可以氧化氯离子为氯气,影响对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考点:考查对草酸性质的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气体的检验的知识。22.(14分)(1)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2分)2Na2O2+ 2H2O=4NaOH+O2↑(2分)(2)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2分)(3)①溶液中NaOH浓度较大,pH≥13(2分)(4)①仅H2O2不能破坏酚酞结构,酚酞褪色是H2O2和NaOH共同作用结果。(或假设②不正确,假设③正确)(2分)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稀盐酸后,又出现红色,但随后褪色。(2分)(5)加入稀盐酸,会因发生中和反应而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解析】试题分析:(1)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H2O=4NaOH+O2↑(2)证明过氧化氢的存在,利用其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来判断。操作步骤是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3)当NaOH溶液pH≥13时,可以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所以①的假设是溶液中NaOH浓度较大,pH≥13;(4)实验1的现象说明①仅H2O2不能破坏酚酞结构,酚酞褪色是H2O2和NaOH共同作用结果;\n实验3的结论说明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pH=14>13),所以滴加2滴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加入盐酸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又出现红色,pH在8~13时,NaOH和H2O2共同作用使溶液褪色,所以最终溶液褪色。(5)加水稀释不变红,加盐酸后变红,因为加盐酸后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溶液红色出现。考点:考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探究,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苏省宜宾高中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性质的研究加餐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空气资源氨的合成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5
2023高考化学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5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测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制备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分离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
2023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2023高考化学化学技术社会单元过关练含解析鲁教版选修3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7:15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002.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