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专项练1含解析202302392266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非选择题专项练1(35分钟 52分)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平定边疆叛乱、收复台湾等军事斗争的需要,清朝前期十分重视西方火器技术的引进和仿造。康熙朝设内外火器营,各省设乌枪营,由满洲兵和蒙古兵组成。此时的火器专家戴梓发明出可连发28发的连珠火铳(机关枪的早期形制)和类似于榴弹炮的子母炮等先进火器。乾隆以后,社会比较稳定,国防科技逐渐衰落。到鸦片战争前夕,清军的火药技术依然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火炮管理混乱,没有形成定期造换制度。舰船装备性能落后,实战经验严重不足。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国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军事自强”成为了洋务派的重要工作。清政府先后创办了30多个兵工厂;1866年,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蒸汽舰船建造工业的诞生;科学家龚振麟用新法铸造火炮,改进配制火药的工艺;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设翻译馆,其中与军事技术有关的译著有60多种200多卷;晚清政府还兴办了各种军事技术专业学堂,如1874年建立的操炮学堂等。——据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可能存在的核威胁,中共中央确定了发展核武器、导弹事业的方针。围绕“两弹一星”,1956年,毛泽东组织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原子核技术等6项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触角伸向当时前沿高科技领域。中苏两国科学院、高教部门展开对口合作,相继建立了航天、航空、船舶和核工业,整顿了兵器工业。60年代以后,中国的武器装备生产开始步入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为主的新阶段。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为国防事业留下了重要的精神遗产。同一时期,新中国先后成立了原子能研究设计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创办了军事工程学院等一批技术院校,培养了大批国防科技人才。——摘编自刘祖爱《毛泽东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基业的奠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国防科技的发展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1分)【解析】\n第(1)题第一问“发展变化”,据材料一“由于平定边疆叛乱、收复台湾等军事斗争的需要,清朝前期十分重视西方火器技术的引进和仿造”可知清朝前期,重视引进西方军事科技,自主发明先进火器;据材料一“乾隆以后,社会比较稳定,国防科技逐渐衰落”可知清朝中期,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世界,管理制度废弛;据材料一“清政府先后创办了30多个兵工厂”“晚清政府还兴办了各种军事技术专业学堂”可知晚清时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重视国防工业的发展,培养专业军事人才。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一“乾隆以后,社会比较稳定,国防科技逐渐衰落。到鸦片战争前夕,清军的火药技术依然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可知清朝中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国防科技的研发缺乏动力;据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国人”可知晚清统治危机促使清政府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据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军事自强’成为了洋务派的重要工作”可知洋务派推动晚清国防科技的发展;结合清代的对外政策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外科技交流;结合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可知清政府固守“满汉藩篱”影响科技传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可知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第(2)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二“中共中央确定了发展核武器、导弹事业的方针”可知政府高度重视;据材料二“触角伸向当时前沿高科技领域”可知围绕尖端科技展开;据材料二“中苏两国科学院、高教部门展开对口合作”可知借鉴苏联研究成果;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可知科技研发与工业建设相结合;据材料二“60年代以后,中国的武器装备生产开始步入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为主的新阶段”可知逐渐以自主研发为主;据材料二“为国防事业留下了重要的精神遗产”可知重视国防科技教育。第二问“意义”,据材料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知推动了国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据材料二“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为国防事业留下了重要的精神遗产”可知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结合所学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相关知识可知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答案:(1)发展变化:清朝前期,重视引进西方军事科技,自主发明先进火器;清朝中期,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世界,管理制度废弛;晚清时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重视国防工业的发展,培养专业军事人才。(6分)原因:清朝中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国防科技的研发缺乏动力;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外科技交流;清政府固守“满汉藩篱”影响科技传承;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晚清统治危机促使清政府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洋务派推动晚清国防科技的发展。(8分)(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围绕尖端科技展开;借鉴苏联研究成果;科技研发与工业建设相结合;逐渐以自主研发为主;重视国防科技教育。(6分)意义:推动了国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培育了“两弹一星”\n精神;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5分)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代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较著名的有衡阳石鼓书院、九江白鹿洞书院等两宋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宋代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元朝官学化是元代书院的一大特点,将书院山长列为各地儒学提举司下属官员的编制,由行省任免,书院财权也由官方掌管。学生通过考核也可以进入仕途。这样,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朝明初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至成化后,书院逐渐恢复,到嘉靖年间兴盛。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讲学,百家争鸣;明中叶后政治日趋腐败,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政治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清朝清代初年,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从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解析】\n根据提示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历史信息”然后根据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提取观点,展开论证。如根据材料唐代时民间书院得到朝廷鼓励,宋代时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元朝时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朝朝廷屡次禁毁书院,晚清书院衰落可知,一方面从唐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不断强化,以致达到顶峰,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不断受到制约,以致最后衰落,两方结合起来,可以提炼出观点:专制主义的强化影响书院的发展(或者说,书院经历了一个从民办到官办的发展过程),然后依据上述材料以朝代为线索有序展开论证。又如,还可以提炼出以下相互关联的信息:(唐代)“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宋代)“民间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明代“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讲学,百家争鸣”,据此可知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又根据材料“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宋代主要分布在南方”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书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因此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答案:示例一论题:专制主义的强化影响书院的发展(民办向官办发展)。(2分)阐述:唐代时期,民间书院尚能得到朝廷鼓励;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宣扬儒家忠孝节义,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场所;元朝时期,书院负责人由官府任免,财权也受到官府节制,民间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禁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书院日渐衰落。(8分)综上所述,唐宋以来,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日益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民间书院发展由盛转衰,日益被官办书院取代。(2分)示例二论题: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2分)阐述:在培养目标上,书院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在学术氛围上,书院倡导并推行“讲会”制度,注重学术研讨,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与交流。(8分)综上所述,书院的教育实践,与汉代以来太学所形成的官办教育风格迥然不同,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2分)(也可从“书院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等角度来回答。“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新中国政府的外交斗争与帮助下,钱学森冲破美国方面的百般阻挠,于1955年踏上归国之路。面对新中国航空事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现实,钱学森打破传统观点,提出优先发展战略导弹事业。60年代初,在物质匮乏与苏联技术援助中断的情况下,钱学森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仅用5年时间便走完了战略导弹从仿制到独立研发的道路。对一个螺钉螺帽等技术细节都一丝不苟的钱学森,却常常允许人们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再重来”“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出了问题,则由我承担责任”。为了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他毅然辞去院长职务,并提出“不题词、不写序、不出席活动、不接受采访”的四不准则。晚年的钱学森因“两弹一星”功勋而卓著于世,但他仍然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地理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开展研究,并提出多项全新的学术创见。\n——根据张纯如《钱学森传》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等科学家开创“两弹一星”事业的历史背景及意义。(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学森等科学家所体现的精神品质。(6分)【解析】第(1)题背景:根据“在新中国政府的外交斗争与帮助下,钱学森冲破美国方面的百般阻挠,于1955年踏上归国之路”可得出两极对峙,国际关系紧张,美帝国主义对华封锁;根据“面对新中国航空事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现实,钱学森打破传统观点,提出优先发展战略导弹事业”得出新中国国防力量薄弱;根据“60年代初,在物质匮乏与苏联技术援助中断的情况下,钱学森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仅用5年时间便走完了战略导弹从仿制到独立研发的道路”得出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努力;根据所学可从国家重视与制度的保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方面概括。意义:根据所学可从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推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塑造了“两弹一星”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等角度概括。第(2)题结合所学内容可提炼出热爱祖国;科学严谨;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精神品质。答案:(1)背景:两极对峙,国际关系紧张,美帝国主义对华封锁;新中国国防力量薄弱;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努力;国家重视与制度的保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5分)意义: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推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塑造了“两弹一星”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4分)(2)热爱祖国;科学严谨;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开拓创新。(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