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专项练一含解析20230239226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非选择题专项练(一)(35分钟 52分)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至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在欧洲,中国陶瓷是贵族才有实力享用的;到了清代,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中外贸易瓷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互动。——摘编自《明清贸易瓷见证中外文化互动》材料二 16世纪中后期,英国出口商品涉及手工业制品、畜牧业产品、矿产品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许多项目。早在15世纪中叶以前,其主导出口项目是羊毛,而15世纪中叶以后,呢绒成为主导出口项目。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中叶,新呢绒出口增加。15世纪末以来,英国进口商品有大量靛蓝、木材等手工业原料,还有非羊毛纺织品如亚麻布、帆布、棉布、丝绸,以及谷物、葡萄酒等食品。16世纪中后期,棉花、生丝、香料开始进口。在进口商品中,大部分是国内纺织业及造船业所需原料,而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手工业制品及船舶又促进了出口商品项目的发展。转口贸易或过境贸易也获得较快发展。从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中国长期保持着顺差或出超地位。15世纪末,英国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顺差。在获得贸易顺差的方式上,两国之间迥异。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物美价廉,而国内金银的价值又比欧洲高得多,因此,欧洲人不仅从转运中国商品中获利,而且极力输出金银以从中套汇赢利。相比之下,英国获得贸易顺差,不仅依靠其资源及生产优势,而且发展了转口贸易的优势。——摘编自张乃和《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瓷器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中、英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13分)【解析】\n第(1)题特点:根据“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得出贸易范围逐步扩大;根据“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得出与欧美国家由间接贸易到直接贸易;根据“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得出贸易瓷由以中国特色为主发展为中西兼顾。第二问成因:由“根据西方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得出瓷器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身,面向欧洲市场创新生产;根据“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得出新航路的开辟;还可从中国制瓷技术长期领先世界方面分析回答。第(2)题特点:根据“15世纪中叶以后,呢绒成为主导出口项目”得出英国出口商品以呢绒为主;根据“英国进口商品有大量靛蓝、木材等手工业原料”得出英国进口商品以手工业原料居多,而且与主导出口商品联系密切;根据“转口贸易或过境贸易也获得较快发展”得出英国获得贸易顺差是通过资源及生产优势和转口贸易实现的。第二问影响:中国:根据“中国长期保持着顺差或出超地位”,可从贸易顺差,外银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但不利于海洋发展战略的形成分析回答。英国:根据“英国获得贸易顺差,不仅依靠其资源及生产优势,而且发展了转口贸易的优势”,可从推动了英国海外贸易市场的扩大,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等分析回答。答案:(1)特点:贸易范围逐步扩大;与欧美由间接贸易到直接贸易;贸易瓷由以中国特色为主发展为中西兼顾。(6分)成因:中国制瓷技术长期领先世界;瓷器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身,面向欧洲市场创新生产;新航路的开辟。(6分)(2)特点:英国出口商品以呢绒为主;英国进口商品以手工业原料居多,而且与主导出口商品联系密切;英国获得贸易顺差是通过资源及生产优势和转口贸易实现的。(6分)影响:中国:贸易顺差,外银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对国外资源依赖程度低,对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海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利于海洋发展战略的形成。英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强,从而促使其积极扩大海外殖民地,发展转口贸易,推动了英国海外贸易市场的扩大,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7分)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她的语言文字和学术传统的发展保证了自身文明的连续性,语言文字成为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学术传统的发展也能保证文化精神内容的连续性。我们认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绝对不在于什么凝固不变性或停滞性,而恰恰在于中国文明具有的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阅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穿越了无数深峡险滩,其间有过许多光辉灿烂的时期,也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但她都历尽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来。——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n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内容,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解析】本题通过白寿彝先生对中国文明发展连续性的见解,考查了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的原因和发展历程。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任意一点或整体上对白寿彝先生认为中国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的观点进行表态,可以赞成、质疑或修改认识。如根据白寿彝先生“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绝对不在于什么凝固不变性或停滞性,而恰恰在于……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等观点,可以表态为此观点正确。其次,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合理引用所学知识评析白寿彝先生的观点,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如观点“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绝对不在于什么凝固不变性或停滞性,而恰恰在于中国文明具有的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可以以某一时期或朝代为例,分别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多个角度评析,如以明朝为例,政治上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成熟、完善等。最后,根据白寿彝先生的观点,结合上述多个角度的论述对中国文明作出总结。答案:示例一白寿彝认为中国作为政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为外力所中断,此观点正确。(2分)中国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战国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公元4、5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民族的移动,还建立过不少由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问题。以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过以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但这些皇朝和以汉族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各族上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只不过是具体结构有所不同而已。(8分)总之,此观点认识到了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2分)示例二白寿彝认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绝对不在于凝固不变性或停滞性,而在于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此观点正确。(2分)\n中国社会并不因为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的长期存在而使中国文明处于凝固不变或停滞状态,以明朝为例,政治上君主专制的成熟、完善,使传统专制政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经济上出现了很多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因素,在手工业特别是在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空前解放,追求权利,追求个性,追求功利;科学文化上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西方文化展开了对话和交流。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变革期,表现出承古萌新的特点。(8分)由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性和吸引力,使中华文明继续发扬光大。(2分)示例三白寿彝认为中国文明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但她都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来,此观点正确。(2分)鸦片战争以来,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以变代替不变,但甲午一役,终究失败;到维新时期,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的历史变异观改造为历史进化论,随着顽固势力的坚决反对,后来也是昙花一现;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想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又历经北洋军阀的割据统治;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民主和科学,随后发生分化,最终,马克思主义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此时民主和科学被安放在了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8分)由此看出,一百多年来,西方列强多次侵略,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未屈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变与不变中寻找出路,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文明才能焕发新的生机,这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选择。(2分)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8年8月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国家、省、县的三级财政制度,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系统。……为了保证盐税、关税及统税改革的顺利实施,设立了一系列税务征管机构。例如,1927年10月设立了盐务署,将其作为盐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1931年7月设立了税务署,主要负责统税的征收和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南京国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四行二局”成为国民政府控制和支配全国金融货币的总枢纽和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摘编自赵永文、赵宗文《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财政体制改革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8分)【解析】\n第(1)题“背景”,根据材料信息“1928年8月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国家、省、县的三级财政制度,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系统。……为了保证盐税、关税及统税改革的顺利实施……为了加强南京国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成为国民政府控制和支配全国金融货币的总枢纽和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即将完成国家形式上的统一、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国民政府对地方财政的控制较弱等角度分析。第(2)题“影响”,根据材料信息“为了保证盐税、关税及统税改革的顺利实施,设立了一系列税务征管机构……‘四行二局’成为国民政府控制和支配全国金融货币的总枢纽和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结束了财政和税收的混乱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国民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全国性的财政金融体系等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国民政府即将完成国家形式上的统一;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国民政府对地方财政的控制较弱。(7分)(2)影响:结束了财政和税收的混乱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国民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全国性的财政金融体系。(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8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5:03 页数:5
价格:¥3 大小:85.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