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收官提升仿真模拟卷三含解析202304061147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仿真模拟卷(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B.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C.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D.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2.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一记载(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B.说明我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D.体现古人对制造火药的认知3.宋宁宗嘉定十三年,有臣僚上奏说:“黄姚税场(草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旁),系二广、福建、温、台、明、越(温、台、明、越四郡位于浙江沿海)等郡大商海船辐辏之地……每月南货商税,动以万计。”这表明当时(  )A.“海禁”政策放宽后对外贸易繁荣B.东南海商的长途贩运贸易活跃C.草市发展促使沿海地区城市化D.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抑制政策4.16世纪以来,传教士利玛窦寻找东西方文化融合点,开创了“合儒超儒”传教策略,赢得中国士大夫好感。其去世后,部分传教士采取激进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酿成“南京教案”,传教士们在中国内地几无立足之地。这反映出(  )A.中国缺乏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的条件B.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相对立C.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尊重D.中国文化专制政策根深蒂固\n5.甲午战争爆发前,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对总理衙门首席大臣奕劻说:“战争一旦爆发,我们的商业利益将遭受巨大损失……在这些利益中,我们的政治利益最为重大,并且在所有方面都同中国的利益一致。这些利益要求中国决不能为一场灾难性的战争所削弱,它应当在东方继续占有支配地位。”材料表明(  )A.英国担心战争将影响其在华利益B.英国真诚希望中国战后在亚太继续发挥支配性作用C.甲午战争后英国积极参加“三国干涉还辽”活动D.英国将坚决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6.下图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的相关发展状况,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B.受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艰难C.外商在华投资较多,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D.因列强侵略,近代中国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7.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  )A.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B.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C.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8.1950年,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09年4月,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从2017年1月1日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了(  )A.经济体制的变革B.所有制的变革C.分配制度的变革D.盐业自主权扩大9.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n材料表明(  )A.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B.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10.根据1841年的材料,英国工厂工人在棉纺织业中占68.7%,在毛纺织业中占60%,在丝纺织业中占40%。据此可以推论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C.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居统治地位D.英国工业革命从重工业开始11.1957年6月,苏联党的集体第一次战胜了长官意志,100多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战胜了11人的主席团,推进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A.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历程B.局部调整斯大林模式C.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D.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12.“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从此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  )A.浪漫主义的感性B.印象主义的光影C.现实主义的细节D.现代主义的夸张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n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政策设计人员选择对西欧的援助,作为美国关注的第一个课题,这并不表明他们忽视其他紧迫和严重的问题,也并非他们毫不考虑从全世界范围协调长期政策的使命。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意味着,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效的措施。——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材料二 甚至在哈里·杜鲁门领导下的美国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仍作为同盟国进行对德国的战争时,1945年杜鲁门就曾秘密地向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下令,准备对苏联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华盛顿对于战争的存在没有任何多愁善感,这无非是一门生意,一门表面被温和地冠以“美国世纪”之名,实则是建立无可匹敌的美国统治地位的生意。材料三 显然,伴随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决定不派苏联坦克开入民主德国镇压不断扩大的反政府非暴力烛光抗议运动,听任象征分隔东西欧“铁幕”的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了。苏联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破产了。(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效的措施”。(12分)(2)两极格局以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而告终,美国看似是美苏争霸的胜利者,但历史证明美国也不是两极格局的完胜者,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3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经学,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是一种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以下为历代官定“经”的范围。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东汉七经:除上述五经外,另外二经究竟为何一向聚讼纷纭,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应为《孝经》与《论语》。唐九经:即将五经中的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作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开成十二经:唐文宗开成十二年,于九经上添《尔雅》《论语》《孝经》,刻做石经。宋十三经:北宋时,承继唐代九经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迁以后,《孟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升格为经,与开成石经合作十三经。四书五经:为朱子所定,与五经上增设“四书”,随着朱子学的繁盛,这也成了儒家经典最为著名的编订方式。——据《百度百科》整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王朝对其经学的影响进行阐述,并说明经\n学发展的启示。(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15、16、17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桑弘羊在汉武帝时直接掌管中央财政近三十年,《史记》称赞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以前,许多经济行政权由中央与地方分掌,形成经济上的割据状态。他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均输政策,设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掌各郡国均输事务。将以前由各郡国经办的贡物运输集中到中央处理。统一全国粮食、盐铁等财政行政。到武帝后期,盐、铁、均输已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再加上铸币权的集中,中央掌握经济命脉。他肯定山林川泽为国家所有,故应该加以控制,不能自由开放,他认为山泽之利必在深山穷谷之中,如果自由开放,事实上归豪强所专有,如此,小则兼并百姓,大则危害国家。他认为农业不是致富的唯一本源,商业也是致富的本源。他认为没有商业,则财富之源流断绝,而财物的消费即会缺乏,他从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工说明商品流通的重要性。——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改革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桑弘羊经济改革的作用。(7分)16.(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该组织是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构想出来的。1941年6月12日《同盟国宣言》是导致建立联合国一系列步骤中的第一步。1944年9月21日至1944年10月7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联合国蓝图第一次被描绘出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次日,代表们在退伍军人战争纪念堂的赫伯斯特剧院签署了宪章。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n——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原因。(9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作用。(6分)17.(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诞辰之际在下院发表演说:“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瑟夫·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都是无与伦比的”“斯大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其臣服于他。斯大林的确是一个世界上无人可与之相比的最大的独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落后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据《百度百科》整理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在2015年3月进行了题为“斯大林和他在国家历史中的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民众对斯大林的态度明显改变。21世纪初,民众普遍对斯大林持负面态度,而目前大部分受访者(39%)积极评价他,同意为斯大林建立纪念碑的比例由2010年的24%上升到2015年的37%。年长的受访者中有43%的人对斯大林持尊重态度,年轻人则相对比较淡然;中等教育程度以下民众中43%的受访者对斯大林持尊敬态度。1989年,斯大林在历史上最伟大人物投票中只获得12%的选票,2012年则排在第一位,获得49%的选票。——摘编自杨军《斯大林在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归”》(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丘吉尔所说的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21世纪以来俄罗斯人民对斯大林态度的因素。(7分)\n\n高考仿真模拟卷(三)1. A [解析]根据题目中“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得出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生产力的水平低下,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科技文化的落后,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时期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尚未形成完善的君权神授思想,故D项错误。2. D [解析]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制造火药是源于炼丹,火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经验的总结,并未上升为制造火药的技术,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是在唐末宋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制造火药的认知,故D项正确。3. B [解析]“黄姚税场(草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旁,系二广、福建、温、台、明、越(温、台、明、越四郡位于浙江沿海)等郡……”说明海商活动从长江口一直延伸到广东等地,贸易的距离长,“海船辐辏……每月南货商税,动以万计”说明贸易量大、交易频繁,据此可以得出东南海商的长途贩运贸易活跃,故选B项。4. C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的信息,当西方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时,其在华传教就能得到认可,且顺利传播;当排斥中国文化,采用激进方法来传教时,其在华传教就会受阻,从这两种不同传教策略及效果对比中,可以得出文化交流需要互相尊重,故选C项。A项表述绝对化。B项错在“相对立”,题干反映出中西文化也存在相适应的空间。D项表述并不完全符合题意,西方文化曾在中国得到较好传播。5. A [解析]从材料“战争一旦爆发,我们的商业利益将遭受巨大损失……这些利益要求中国决不能为一场灾难性的战争所削弱”,可知英国反对甲午战争是担心战争将影响其在华利益,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英国真诚希望中国战后在亚太继续发挥支配性作用,其本意是不希望本国在华利益受影响,故B项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表述,故B项错误;俄国、德国与法国参加了“三国干涉还辽”活动,这一活动与英国无关,故C项错误;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英国没有采取反对日本侵略行径的措施,故D项错误。6. 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不是清政府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故A项错误;通过图示可知,外商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绝大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会特别艰难,故B项正确;通过图示可知,外商企业在华投资较多,但不能据此推出其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图示没有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工业体系问题,故D项错误。7. B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发展党的组织,不是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中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和建立及扩大党支部,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农民的积极性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扩大党的领导,不是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故D项错误。\n8. A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食盐价格全面放开”体现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未触动所有制,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分配制度的变革,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盐业自主权扩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并非本质,故D项错误。9. B [解析]材料“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体现出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故选B项;材料“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执政官不等于法律,排除A项;自然法不是具体法律条文,排除C项;材料“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排除D项。10.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时,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世界工厂”的表现主要是指其他各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题目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68.7%”“60%”“40%”得出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居统治地位,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故D项错误。11. 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可以确定为是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的工作是改革僵化的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题干材料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集体第一次战胜了长官意志”体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经济上的改革,主要指的是政治上的变革,故C项错误;权力下放主要是指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地方,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12. B [解析]根据材料“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可知其强调光和色的瞬间印象,与印象主义特征相吻合,故B项正确。13.(1)说明:二战结束后,美国把苏联确定为自己最大的敌人,西欧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美苏都把西欧作为其战后角逐的关键地区;二战过程中西欧主要国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美国援助西欧是为了控制、利用其以对抗苏联,达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这也是美国二战后长期的既定方针。(2)原因:在美苏两极对峙中,西欧、日本的迅速崛起,强烈冲击了美国的霸权,美国没能实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进而成为世界霸主的美梦;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不失为一个大国,美国只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存在,但却没有达成它世界霸主的美梦;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4.[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阐述一:西汉王朝,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学校的教科书,使儒学垄断了教育;五经成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必读内容,推\n动了儒学的广泛传播;五经的广泛传播,改变了儒学的命运,推动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阐述二:宋朝,十三经使得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思辨化,成为官方哲学;十三经大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启示:儒学的发展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建设及统治的需要;经学的传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15.[解析] (1)本问内容,依据材料逐条概括。(2)本问作用,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1)内容:强化中央对财政的统一管理;重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通过发展商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作用:民不益赋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的兼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6.[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2)根据材料回答联合国所起的积极作用。[答案] (1)原因: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提供了经验;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推动;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2)作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17.[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内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斯大林模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为二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战后为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外部(帮助欧亚国家共产党的成长,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两方面回答。(2)根据材料得出21世纪俄罗斯人民对斯大林的态度分为:正面和负面,结合所学知识正面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苏联解体、美国构建单极世界对俄罗斯利益的威胁的角度进行论述;负面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角度进行论述。[答案] (1)理解:斯大林带领苏俄(联)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领导苏联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式社会主义;战后领导人民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把苏联建成一个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帮助欧亚国家共产党的成长,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答出四点即可)(2)对斯大林持正面态度的因素:苏联解体使其大国地位急剧下降,斯大林被认为是一个强有力国家的象征,俄罗斯人对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国际地位的怀念;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威胁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对斯大林持负面态度的因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n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4:42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38.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