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含解析人民版202302251186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 “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根据表格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一英亩土地平均养活人数变化表年份17001800数量(人)0.180.26一个农业生产者平均养活人数变化表年份17001800数量(人)1.72.5A.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B.工业革命条件更加成熟C.殖民扩张助推农业发展D.工业发展得以反哺农业B [表格中“土地平均养活人数”和“农业生产者平均养活人数”的上升,说明农民可以用额外的土地种植工业原料,农村也出现了富余的劳动力,这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表格中“土地平均养活人数”和“农业生产者平均养活人数”的上升,不能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排除A项;表格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农业生产变革推动的,排除C项;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效果有限,排除D项。]2.(2020·吉林模拟)在19世纪欧洲的大部分时间中,当工会成员罢工时,暴力冲突接连不断,政府不得不派遣警察或军队维持秩序。然而从长期来看,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这表明工会(  )A.消除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阻碍了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D.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D [材料“然而从长期来看,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说明工会组织的存在促进了资本主义政府对自身政策的调整,故选D项;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不可能消除,排除A项;工会缓和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工会有利于新兴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排除C项。]3.下图反映的是1838—1856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其说明了(  )\nA.纺织业对女性工人的需求量更大B.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降低C.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普遍增强D.工业化使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B [1838—1856年英国纺织业已经采用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降低,因此纺织业中13岁以上的女工数量才会远高于18岁以上的男工数量,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纺织业中男女工的受雇佣比例,而非需求比例,因此无法看出纺织业本身对工人性别的需求,排除A项;仅从纺织业中男女工的比例,无法看出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是否增强,排除C项;工业化并没有使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排除D项。]4.据研究,18世纪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此时工人的工资与一般国家相比要高很多。这些因素客观上(  )A.有利于能源工业动力的变革B.延缓了英国的工业发展进程C.提高了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D.拉大了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A [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相对较高的工人工资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推动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机器提供了动力能源,故选A项;能源和劳动力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排除B项;根据工人工资较高可知英国工业水平的进步,但无法判断工人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排除C项;社会阶层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剥夺的结果,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5.(2020·肇庆一模)下图是十八世纪60-80年代英国输入原棉数量变化的统计图,图中数量变化与年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逻辑,对此做出最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B.北美殖民地棉花产量快速增长\nC.法国大革命引发的国际市场变化D.英国纺织业技术提升和蒸汽机的应用D [“十八世纪60-80年代英国输入原棉数量变化的统计图”中,随着年份的变化,引进数量越多,而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的时期,故选D项;“英国输入原棉数量”成几何倍数增大,不是贸易保护应有的结果,排除A项;根据“输入原棉数量变化的统计图”无法看出棉花的来源,排除B项;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才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6.(2020·洛阳一模)从1802年到1878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佣童工劳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  )A.反映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赖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B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说明生产效率日益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因此英国童工问题得到解决,故选B项;材料中未体现选举权的扩大问题,排除A项;工人的斗争并不集中在童工问题上,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缓和,排除D项。]7.(2020·咸阳模拟)“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过程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动D [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一些身份低微的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跻身上流社会参与到国家政治中来,由此可得出工业革命导致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8.下表为学者对1835年英国不同地区的动力使用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地区工厂数量蒸汽动力(马力)水动力(马力)北部地区934265136094苏格兰12532002480密德兰地区54438约1200\n总数111330151约9774A.蒸汽动力在各地占优势B.棉纺织业发展极不均衡C.能源革命推动均衡发展D.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转D [从材料数据可知,蒸汽动力的使用总数量远远高于水动力的使用总数量,说明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转,故选D项;从材料数据可知,蒸汽动力在密德兰地区不占优势,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信息显示该项统计是针对棉纺织业,因此无法看出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从材料数据可知,各地发展并不均衡,排除C项。]9.(2020·绵阳二模)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出现了托利党的持续执政。其间托利党严格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成为英国近代史上最保守的时期,而在此时期工业革命却如火如荼。这说明19世纪初期的英国(  )A.封建贵族垄断了国家政权B.君主立宪政体尚未确立C.工业发展消解了改革诉求D.政局稳定保障经济腾飞D [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政治上的保守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存在,换言之政治保守带来的政局稳定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期的英国已由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掌握政权,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排除B项;“消解了”说法错误,排除C项。]10.1803年,英国开始研发蒸汽机车,但还没试制成功,美国就于1807年成功试航了蒸汽轮船。欧洲人发明了电的理论,但美国的爱迪生和贝尔等人对之理解最透彻。这种现象(  )A.表明美国抓住了崛起的机遇B.使美国成为十九世纪霸主C.推动美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D.表明科学加快转化为技术A [由材料“美国就于1807年成功试航了蒸汽轮船”“美国的爱迪生和贝尔等人对之理解最透彻”可知,美国能够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在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推动自身的进步,故选A项;英国是十九世纪的霸主,排除B项;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排除C项;科学加快转化为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发展机遇,排除D项。]11.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这主要说明(  )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n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B [材料中没有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大为提高,从而推动了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B项正确;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C项;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12.(2020·宜昌模拟)下表是美、德两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结构表(单位:%)。据此表可知(  )1870年1890年1910年1930年第一产业美国52.245.134.924.9德国49.140.035.127.3第二产业美国23.526.329.229.5德国29.135.737.940.6第三产业美国24.328.435.945.4德国21.824.327.032.1A.美德两国农业生产逐渐落后B.就业结构与生产力水平有关C.德国的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D.结构不合理将引发经济危机B [通过材料中美国和德国在三大产业上的比例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故B项正确;农业就业人数减少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落后,排除A项;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于美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不能说明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工业国家排除C项;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D项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中的信息,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化以前,家庭体系以扩展型家庭为主。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成员聚集在一起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倾向于在婚后从大家庭搬出来,自立门户。\n——摘编自唐思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材料二 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到1878年,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达到3300万桶,业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1882年,标准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同年底,标准石油公司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小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之子)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摘编自林蔚仁《艾克森美孚:石油六世帝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家庭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和“名声扫地”的原因。(12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没有固定居所”“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自立门户”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富可敌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名声扫地”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中标准石油公司“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1)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数量增多;家庭经常迁移;家庭观念变化。原因:工业革命对家庭关系的冲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影响;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工人工作岗位的变动,城市化的影响。(2)“富可敌国”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使用增加,石油需求量增大;标准石油公司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洛克菲勒打压兼并其他石油企业,形成行业垄断。“名声扫地”的原因:垄断性打压同行;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损害了美国民众利益。14.(2020·荆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展,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欧洲的成就。更恰当地说,它们乃是世界发展过程的产物,而世界发展过程的空间焦点以前长期在东方徘徊,当时才开始向西方移动。真正关键的问题与其说是促成工业革命的“独特的”西方特征或因素是什么,\n不如说是为什么和如何发生了这种从东向西的转移。这种转移的原因应该在“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这两个方面来寻找。——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点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 材料论述的中心点在于工业革命,对于这一中心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一,工业革命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其二,“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据此在作答时,我们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论点,如果我们选择第一个论点——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在论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史实开始论述。如果选择第二个论点——“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在论述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论述“东方衰弱”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要论述“西方兴起”的原因,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论述的结尾,我们还要做一小结,照应论点,使论述的结构更加完整。[答案] 示例一:论点: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论述:工业革命出现以前,欧洲通过“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对世界的认知,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业通道,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正当贸易的扩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近代的社会转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政治基础。同时,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也为欧洲商品提供了潜在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这也成为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当时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下,东西方都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示例二:论点:“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论述:工业革命出现以前,东方国家政治上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经济上自然经济占据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发展缓慢,逐渐丧失了世界领先地位。东方的衰弱给西方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印度等部分东方国家甚至在西方殖民入侵之下逐渐丧失了政治经济独立,日益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西方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工业技术的发展,西方开始逐渐超过东方。综上所述,“东方的衰弱”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资本、原料产地和市场等要素,“西方的兴起”则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技术积累,两者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7:26:58 页数:7
价格:¥3 大小:174.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