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七章世界地理.DOC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1~2题。1.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解析:1.D 2.C 第1题,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第2题,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首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2014.江苏高考)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3~4题。3.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B.家用电器制造C.金属矿开采D.交通设备制造\n4.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3.C4.C第3题,比较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数额大小可知,澳大利亚向马来西亚出口铜矿较多,而马来西亚出口到澳大利亚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并没有铜矿,由此可知澳大利亚的金属矿开采产业具有优势。第4题,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依靠海运,与航空运输发达关系不大,排除②;马来西亚为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差异大,排除③。2014年3月下旬,郁金飘香,莱茵欢唱,习近平主席率团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友好访问。据此回答5~6题。5.在荷兰访问期间,中荷两国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荷兰文化缤纷璀璨,其特色文化景观为(  )A.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    B.热情奔放的探戈舞C.轻柔艳丽的纱丽服饰D.风车乳牛田园风光6.代表团访问的欧洲四国中,以核能为支柱能源,并与我国签署新建核电项目的国家是(  )A.法国B.荷兰C.德国D.比利时解析:5.D6.A第5题,荷兰属于西欧文化圈特征,有特色风车、农业乳蓄业形成的乳牛田园风光;C选项的纱丽服饰是南亚文化圈的特征;热情奔放的探戈舞属于南美洲文化圈阿根廷特色;清真寺多圆顶尖塔,不符合荷兰特色。故选D。第6题,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近80%,是世界上核能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核电技术先进。(2014.海南高考)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7~9题。7.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临近(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8.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A.可全年航行\n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9.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A.中国-巴西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D.美国-印度解析:7.D 8.C 9.B 第7题,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N是白令海峡,它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正确。第8题,北极航线只有夏季短暂时间段能通航,A错;北极海域浮冰较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多,B错;浮冰易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护费用较高,D错;北极地区磁场较强,不宜使用罗盘针,C正确。第9题,从日本到英国通过北极航线比走其他航线距离近得多,运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效益自然较大,B项正确;A、C、D所示国家间都不是走北极航线最近。10.(2013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解析:本题考查瀑布对鱼类生长环境的影响、流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且尼罗河与维多利亚湖之间有瀑布,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阻碍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第(2)题,应从维多利亚湖的面积和生物资源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尼罗河鲈鱼大量繁殖可能给维多利亚湖其他鱼类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第(4)题,引进尼罗河鲈鱼对维多利亚湖沿岸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尼罗河鲈鱼品质优良、产量大,有利于出口创汇;可带动捕捞、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n(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2012全国卷)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1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C.印度D.日本解析:四个国家中,中国人口13亿左右,印度人口10亿左右,美国人口3亿左右,日本人口1.3亿左右。通过煤炭消费量与人口总量的比值可知美国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答案:B1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解析:图示资料所给信息为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据此可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单位GDP能耗需结合相应国家的GDP数值;碳排放量不一定是煤炭消费所排;能源进出口量还包括其他能源的生产、消费状况。答案:D(2012重庆高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13~15题。\n13.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A.盛行西风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D.水温特征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自北向南流经德班的厄加勒斯暖流是向西运动的南赤道暖流遇到陆地阻挡而被迫向南流形成的。答案:C14.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D.石油资源丰富解析: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工矿业发达,耗能多,人均碳排放较高。答案:A15.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解析:温室效应增强,导致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近地面大气辐射增强,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答案:B16.(2012安徽高考)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下图反映了(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在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值,排除①;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排除③。答案:C17.(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011年4月,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我国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①金砖五国地处东半球 ②南非与巴西的人口均以黑色人种为主 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金砖五国中位居第一 ④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巴西位于西半球,巴西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占大部分黑色人种占很少一部分。答案:D(2010福建高考)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18~119题。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他合计占总面积比例(%)171232182110018.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与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表可知,该三角洲主要以盐荒地、滩涂、旱地为主,没有水田,证明该三角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只有丙图所示的黄河三角洲最符合,选项C正确。答案:C19.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旱地→滩涂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土地利用与环境演化的关系的能力。三角洲向海洋推进过程中,首先在沿海地区形成滩涂,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逐渐开发滩涂等荒地,而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干旱,易导致所开发的土地形成盐荒地,并最终形成旱地。这反映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环境的失衡。答案:A20.(2011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n(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解析:本题考查了局部地区某月份的风向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位置和地形等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等重点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结合区域特征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第(1)题,根据相对位置可知,Y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一月份受西风影响,降水较丰富。第(2)题,M河三角洲易发生洪涝,可以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以及雨季时降水量过大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光热条件可以从两地所处的纬度进行分析;水源和土壤条件可以从它们都位于河流三角洲上进行分析。第(4)题,S市是上海,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制造业被迁往周边地区,从而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工业化,进而推动了周边地区在人口、用地方面的城市化进程。答案(1)偏西(西南,西) 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3)两地纬度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4)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21.(2010浙江高考)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n(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因素、湿地分布成因、生态破坏和城市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应从纬度位置、地势、气象条件、人口多少、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其有利和不利因素。第(2)问,湿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第(3)问,非法牧场扩张会造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第(4)问,图中60°经线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东侧地形以平原为主。注意应从地形、气候、河流以及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第二讲 世界重要地区(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2.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解析:1.A2.C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1992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非洲东部以出口为主,而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非洲东部以进口为主,故非洲东部变化最大;1992年和2010年非洲中部均以出口为主,非洲西部进出口变化比较小,非洲北部以出口为主。第2题,中国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导致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2014.安徽高考)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3~4题。\n3.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4.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 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 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3.A 4.A 第3题,在北极点,四周皆为南,因此,中国结的影子指向正南,拍摄者无论在何位置,都位于中国结的正南,故B、D项错误。3月21日,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而此前北极地区为极夜,气温低,不是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故A项错误。结合选项分析,该照片的拍摄日期应为8月,故C项正确。第4题,南极地区由于纬度高、地势高、冰雪覆盖等原因,气温终年比北极地区低,冰层厚;3月21日之前,南极地区为极昼,故3月份累计昼长长;南极地区地势高,近地面气压比北极低。综上所述,A项正确。5.(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n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气温/℃-7.4-3.91.98.112.415.317.316.612.36.6-0.3-5.76.1降水量/mm1.22.27.019.043.059.288.274.054.420.53.91.2373.8(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________。(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_。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________。(填写字母)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C.飞越喜马拉雅山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中的文字描述和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在3~8月,7月份平均气温达到最高,8月底气温逐渐下降。第(2)题,读图2可知,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的过程中,时间长达3个月,停留地多为湖泊,即湿地环境。第(3)题,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读图1可知,南亚地区的纬度位置低、海拔低,北部有山地高原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南亚地区冬季温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河口湿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和图1可知,斑头雁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要飞越喜马拉雅山。答案:(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n(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6.(2014.上海高考)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回答问题。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解析: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图示山脉,可推知地形、土壤特征。在气候暖湿的大河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大量发展水稻种植业,这里也成为人口和城市的集中分布区。答案: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且水稻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7.(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n(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一是因为水量丰富;二是因为它是河流发源地。第(2)题,塞内加尔河三角洲前缘沙洲向南延伸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泥沙含量、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河流泥沙淤积会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第(3)题,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方面分析。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8.(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n解析:第(1)题,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第(2)题,流经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缓,冲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流经山区、高原的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作用明显,因而河流含沙量大。第(3)题,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和水温的高低。因此,从纬度高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少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9~10题。9.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选C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意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10.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n解析:选C 本题考查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开发,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量的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能,故选项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大多是由缺氧环境下迅速被掩埋的死亡微生物生成的,而不是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故选项B错误;伏尔加河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油气开发,比如将河水注入油井和气井,可降低油气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往西欧主要依靠管道,或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往其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输往西欧,故排除选项D。(2010浙江高考)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1~12题。1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图像中提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月份影响欧洲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故0℃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且位于沿海地区,为甲曲线,选A。答案:A1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图中乙曲线附近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该地区地壳活动活跃,石灰岩受挤压变质成大理岩,故选B。答案:B(2010北京高考)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13~14题。\n13.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乍得湖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草原,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大。从图中的流域边界可以看出该湖为内流湖,因此水面蒸发参与了陆地内水循环。答案:D1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了乍得湖水位在下降;从图中湖泊面积的变化,可以判断湖底西北高,东南低,(湖泊最终向东南退缩);流域面积的变化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草原;所以选择B。答案:B15.(2010福建高考)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2: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水稻玉米杂粮其他合计\n占播种总面积比例(%)占总产量比例(%)8.05.012.04.974.288.85.81.3100100(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降水量差异及其原因、农业发展及其限制性因素等知识点。第(1)问,尼日尔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因此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逐渐减少。第(2)问,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甲地位于山区,乙地地势平坦。因此甲地主要受迎风坡降水及暖流影响,降水较多。第(3)问,N国位于非洲,主要从非洲地区的技术、观念与生活习俗等方面分析。第(4)问,古马里帝国位于非洲尼日尔河流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处于贸易交通要道等条件,促进其兴盛。答案:(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16.(2010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n(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该地5~8月降水多(冬季),其他季节降水少,原因是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第(2)问考查区域农业的不同点。乙、丙同为混合农业,但丙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第(3)问,从题中的信息可知,甘蔗主要产于东部沿海,而制糖业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所以蔗糖厂应该布局于甘蔗产地附近,另题干中强调蔗糖主要出口到海外,分布于东部沿海有利于利用东部多港口的优势。第(4)问,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集群状况、交通状况、经济距离等方面进行。第(5)问,从图中归纳出东部污染扩散的特点,并结合洋流等因素来思考。答案:(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第三讲 世界重要国家(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n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解析:1.A 2.D 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③④说法错误,排除B、C、D。第2题,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潮湿,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加之该岛多山地,因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乳畜业),故选D。3.(2014.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俄罗斯亚洲地区森林资源丰富。2007年,中俄共同投资5亿美元在哈巴罗夫斯克修建了一座以木材为原料的纸浆厂,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下图示意哈巴罗夫斯克附近地区的铁路线和河流。简述在哈巴罗夫斯克修建纸浆厂的有利条件。解析: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并结合图文信息来分析纸浆有利因素:原料丰富(亚寒带针叶林丰富)、交通便利(铁路运输和河运)、距离消费市场近(靠近中国)、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等。答案:邻近原料产地(离木材产地较近);临近铁路枢纽(铁路交汇点),交通运输方便,临近两国交界处,接近市场(中国);临江(河),用水、河运方便;基础设施较好。4.(2014.上海高考)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n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主要出口商品1982198519861990199419981999200020032007原油74.854.229.333.910.85.46.58.910.213.8组装的汽车2.62.98.39.39.19.97.66.9电视接收设备4.44.23.83.53.98.0开关、电路电器3.02.62.64.03.72.3发电机2.63.03.03.13.11.9新鲜蔬菜0.60.52.41.6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n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判断中北部地形高山环绕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故干旱少雨,故以旱作农业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并受赤道低气压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种植园农业。第(2)题,根据图示与表格可见,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这是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所致。第(3)题,根据图表分析出其变化,并由此推测出该国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原油到组装汽车,逐渐向多样化发展。答案:(1)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2)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3)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5.(2014.上海高考)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析:第(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第(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自然带为热带稀疏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n(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2013重庆高考)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6~7题。6.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解析:选A 本题考查美国、巴西两国城市的资源产出效益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示信息可知,美国城市的淡水产出效益约为22美元/m3,巴西城市的淡水产出效益约为38美元/m3,故美国城市淡水产出效益低于巴西;美国城市的能源产出效益约为75×102美元/吨标准煤,巴西城市的能源产出效益约为63×102美元/吨标准煤,故美国城市能源产出效益高于巴西。7.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解析:选D 本题考查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较高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示信息可知,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高于巴西,其原因可能是美国科技发展水平高。8.(2013广东高考)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n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类型、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印度尼西亚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由材料中“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可知,爪哇岛附近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这些灾害可能引发海啸。第(3)题,读图可知,爪哇岛地处赤道附近地区,气温高,爪哇岛四面环海,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第(4)题,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海域广阔、热量充足、饵料丰富等方面来回答。第(5)题,要实现爪哇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防治水土流失,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入手。答案:(1)南 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 火山(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9.(2013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8分)(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n解析:本题以新西兰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降水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火山旅游活动的内容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应从地理位置、交通建设条件以及运输需求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新西兰是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岛国,远离大陆,对外联系陆路交通不便,但该国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所以其对外货物运输以海运为主;新西兰经济发达,国际机场数量多,所以其对外客运以航空运输为主。第(2)题,分析降水量多少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进行。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西兰南岛受西风带控制,西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第(3)题,与南岛相比,新西兰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题,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成因主要从板块运动方面分析,而火山旅游活动的内容则可以从火山地貌、火山灾害遗址、火山口景观、火山温泉、火山喷发科考、火山区民俗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2012北京高考)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第10~12题。10.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伦敦的纬度约为51°N,而北京的纬度约为40°N,可以判断在7、8月份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伦敦;伦敦气候海洋性显著,全年温和,气温日较差较小,而北京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分配较均匀,正常年份各月降水量均小于100mm,而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7、8两月降水量均超过100mm;7、8月份是北半球夏季,位置越靠北其昼长越长,夜长越短。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n答案:C11.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解析: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珊瑚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而英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因此英国西海岸不会发育珊瑚礁;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高原地形所占的比重较小;英国国土面积较小,多数河流较短;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没有结冰期。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D12.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解析:途经该区域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大体一致,可加快海轮的航行速度;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能使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和湿度都升高;当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后,与北冰洋的冷海水相遇,易形成海雾,使能见度降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在北海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渔场。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A13.(2012广东高考)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n解析:第(1)题,维多利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梅迪辛哈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降水越来越少,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呈现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第(3)题,欧肯那根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水分适宜,昼夜温差大,秋冬季节气温低,这些自然条件有利于冰冻葡萄的生产。第(4)题,可从退耕还草、加强生态管理,推广节水农业等方面分析。答案:(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2)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地带) 水分(3)①土壤肥沃,水分适宜,有利于葡萄生长;②葡萄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③葡萄成熟后气温低,能够自然冰冻。(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14.(2012浙江高考)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出口地主要为东亚。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可从铁矿资源特点及分布、交通条件和市场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图3可以判定,①地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地降水集中在冬季,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主要是由气候差异造成的。第(3)题,②地与③地水资源的共同特点是都有自流井分布,地下水丰富,不同点是地表水季节分布和总量不同。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2)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3)相同点:②③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n不同点: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较为丰富,集中在冬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2:49 页数:26
价格:¥3 大小:3.57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