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八章中国地理.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八章中国地理.DOC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2014.广东高考)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解析:1.C2.A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海拔1550~1700m和坡度10°~15°的区域。第2题,根据该聚落主要分布在1250m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是黄土高原。3.(2014.北京高考)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n解析:选B 据图对比甲、乙、丙三城市可分析出:甲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气候舒适或较舒适,应该是四季如春的昆明。乙夏季气候不舒适,冬季气候舒适,说明夏季气温高,冬季温和,可能是位于我国南方的海口。丙冬季气候不舒适,且持续时间较长,说明该地冬季寒冷漫长,据此可推知应该是纬度较高的哈尔滨。(2014.安徽高考)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4~5题。4.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5.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解析:4.B 5.D 第4题,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故B项正确。第5题,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以积温为依据,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1月份0℃等温线大致吻合。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故D项正确。(2014.北京高考)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6~7题。6.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7.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n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解析:6.A7.D第6题,餐馆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其源地一定会广泛分布,结合题肢信息可知,川菜馆在四川、湘菜馆在湖南、粤菜馆在广东数量众多,故①②③分别为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西餐是舶来品,在我国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开发较早的地区,故A正确。第7题,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除在发源地分布普遍且数量较多以外,在其他地区也有数量众多的分布,特别是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量大的京津唐及长三角地区,这体现了地域文化由其源地向其他地域的扩散。餐馆的如此分布不仅不会降低原料的运输成本,相反还会增加其运输成本;单纯的餐馆的扩散分布,并不会加速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也不会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故A、B、C错误。(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8~9题8.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解析:选D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读图可知,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整体向北(海拔较高地区、纬度较高地区)偏移,可排除选项B、C;由所学知识可知,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地区为暖温带,以南地区为亚热带,该线以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此可排除选项A。9.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解析:选B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山区,等温线的走向、弯曲状况和疏密主要受地形(海拔)的影响,等温线一般与等高线平行;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可知,甲地为山脊,乙地为山谷,结合等温线位置的变化可知,两地冬季的平均气温均趋于上升,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甲地1月气温低于0℃,乙地1月气温高于0℃\n,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当,由此可知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故可排除选项C、D。10.(2013广东高考)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解析:选C 本题考查黄河入海口处河水含沙量变化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利津水文站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小,且输沙量减小幅度更大,上中游水库的增建是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013全国卷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1~13题。1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条件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许多地方春季的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较少,且春季风力较大、表土易被吹起,再加上春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播种的季节,故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在春季使用地膜覆盖。1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且降水较少,因此地膜有较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此外,西北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再加上风力较大,故地膜可以起到显著的保土作用。1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n解析:选A 本题考查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成分,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也会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利于土壤温度的提升,且对表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会加快表土的流失速度。(2012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4~15题。14.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15.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受北部秦岭山地的阻挡,1月份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对甲城市的影响较小,而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地形阻挡作用不明显,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强,从而导致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答案:7.A 8.C(2012全国文综,12分)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6~18题。16.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B.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解析: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1977~1989年的某时段,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相反,故排除B、C项;1989~2000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接近程度较1970~1976年小,故D项错误。答案:A17.该支流流入( )A.黄河B.长江\nC.辽河D.黑龙江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支流每年净注入干流的流量在1500亿立方米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其干流的年净径流量巨大;从年净输沙量可以看出该支流每年的含沙量也较大,由此则可以判断该干流最可能为长江(辽河和黄河的年净径流量较小,黑龙江的含沙量较小)。答案:B18.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因为兴修水库可使泥沙在库区沉积,森林覆盖率提高可减少泥沙入河量。答案:B19.(2011北京高考)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省区的海拔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地形图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宁夏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辽宁位于环渤海沿岸,故A项错误;台湾以山地为主,地势比山东和江苏地势高,山东受黄河淤积和内力作用影响,地势比江苏高,故B项正确;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省的地势比广东高,故C项错误;广西的地势比甘肃的低,故D项错误。答案:B(2011四川文综,8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0~21题。20.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等值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知,丙地的年蒸发量大于600毫米\n,选项A错误;图示区域南部年蒸发量变化非单一变化,选项B错误;甲地区较乙地区的等值线密集,因此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选项C正确;图示区域除鄂尔多斯地区有部分内流区外,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选项D错误。答案:C21.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为7、8月(此时,该地区处于雨季),丁地可能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易发生旱情,故选项C正确。答案:C22.(2011四川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解析:\n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与人文地理区位条件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等综合能力。第(1)题,根据图示地区的经纬度和河流流向等信息判断,图示地区地势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根据A、B两地气温分布图分析,冬季(1月)时西北部气温低,东南部气温高。第(2)题,结合经纬度可知,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城市分散,城市间距大,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铁路线等信息可知该城市为郑州。一方面,郑州处于或接近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另一方面,郑州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便于粮食的运输;另外,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服务条件较好。第(4)题,根据经纬度可知,丙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可运用季风环流原理、夏季风活动规律,并结合地形对大气运动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藏高原对我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第(5)题,图幅最南地区位于华南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最北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以绿洲农业为主。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熟制、农作物种类等方面。答案:(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东南高、西北低,南北温差大(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3)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上,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交通枢纽位置(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为棉花等。23.(2010广东高考).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利用气候统计图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的能力。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甲地各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乙地各月平均降水少于甲地;甲地的最冷月均温大于0℃,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C是正确的。答案:C24.(2010广东文综,4分)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对湖泊的影响。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湖面扩大;冻土增加,反映的是气候变冷,湖水减少,湖面缩小;青藏高原抬升,河湖下切,湖面有可能缩小,并且近年来青藏高原抬升不明显;湖水蒸发,湖面也会缩小。答案:A(2010江苏高考)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5~26题。(双选)25.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发生旱灾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旱灾即水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3、4月份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了旱灾。答案:BD26.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疆地区洪水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新疆阿勒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地的洪水不太可能是降水过多造成的;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答案:CD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2014.四川高考)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mm。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n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解析:1.C2.C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新疆伊犁谷地附近地区,由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伊犁谷地受两侧山脉夹峙,形成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喇叭口状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气流容易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山地降水,图中③地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故年降水量最多。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山地面积广,且降水少,因此荒地面积广;在山地降水较丰富的地区和河谷地区有大面积的草地分布,在灌溉水源较丰富的伊犁谷地有耕地分布,因此图示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为:荒地>草地>耕地。3.(2014.上海高考)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种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汽车制造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产业链。(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图2b比图2a多了一个核心企业,并由此产生更多关联企业,仿照材料可以分析得出答案。图2c较之图2a\n、图2b又向中心城区外扩散,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业,城区外成本更低。第(3)题,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多,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从土地价格方面,京津冀地区尽管地价高,但范围大,郊区地价相对较低;从集聚方面,利用该地原有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集聚使成本降低,提高利润。答案:(1)从1996年到2010年,中密度区明显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由京津及其周边地区进一步向外扩展,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2)图2b显示,在市场等因素的吸引下,中心区域又出现了新的核心企业,同时与该核心企业相关的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也集聚而来,形成由两个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图2c表示,集聚在中心区域的核心企业和部分关联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向外扩散,同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业。(3)京津冀都市圈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高,汽车销售市场广大;京、津市区土地价格高,但该都市圈地域广大,京津郊区(县)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原有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水平高,有利于形成众多的上游关联企业,从而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已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作与创新。因此,京津冀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地域之一,且汽车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京津郊区县或河北省的一些中小城市附近。4.(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题目要求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市场、科技、政策、地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5.(2014.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n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上图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时主要从数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入手。从年等霾日数线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各地霾日数差别很大,重点描述多发区和少发区的差异即可。分析一个地区霾日数的多少主要从产生霾的条件入手,即大气环流、降水多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及植被的净化作用等方面。第(2)题,本题考查的是有利自然条件,应考虑与雪的形成、储存有关的条件及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包括降雪量、地表积雪的保存条件、地形条件及生态环境条件等,这在图文信息中都有所提示,应特别注意有效信息的提取。答案:(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6.(2014.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n(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时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经济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应特别注意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征。第(2)题,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优势区位条件可结合材料中有关中草药的生长习性,从自然环境的过渡性和多样性(特别注间图中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种植历史及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3)题,甘肃省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不仅有利于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原卷如此。应为“蒙古”——编者注)、维(原卷如此。应为“维吾尔”——编者注)、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7.(2013浙江高考)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材料二 图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2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n图1图2(1)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3)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点、旅游资源开发、区位特点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沿海地区一般风力较大,空气流动性好,利于空气的净化;同时沿海地区一般降水丰沛,空气清新。舟山群岛有佛教名山——普陀山,可以开发海天佛国旅游项目;有沙滩、阳光等天然资源,可以开发海岛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等项目。第(2)题,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入海口,面向太平洋,靠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同时海运条件优越。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化是从第一产业逐步转化为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第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够加速城市化进程;反之,则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答案:(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可任答三点)\n(2)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8.(2013福建高考)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1)描述M城气候特征。(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镇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M城的气候特征可以结合区域地理位置、气候资料图上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加以分析。第(2)题,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地貌、土壤和河流等方面分析。第(3)题,分析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可以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阐述,铁路运输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其自身具有的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第(4)题,N城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社会经济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及本地区拥有的资源和文化状况等方面加以阐述。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9.(2011江苏高考)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n(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了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优点以及工业转移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第(1)题,可直接将图中产业分布的信息转化为文字。第(2)题,佛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区位条件可从位置、政策、劳动力、交通等方面考虑。第(3)题,产业集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协作、成本、规模等方面。第(4)题,要从产业外迁有利于产业升级和改善环境质量入手。答案:(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邻近香港;交通便利(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10.(2010上海高考)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n(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乙;黄河;长江;澜沧江(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1.(2010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n(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降雪与气温、地形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区域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知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第(1)问,由图中等雪期线分布可以看出,越向北雪期越长,这与纬度高低(气温状况)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气温越低,雪期越长;MN沿线纬度相近,但雪期差异较大,说明这种差异不是由纬度位置所致,应当是由沿线地区地形所致,联系东北地区马蹄状的地形结构,可以得知沿线的地形分布特点。第(2)问,甲地的雪期较乙地短,降雪量较乙地大,原因应从纬度高低和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与背风坡等方面来解释。第(3)问,乙、丙两地的融雪侵蚀程度应与当地的积雪量、地形以及植被覆盖状况有关。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12.(2010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n(1)图1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2。(3)据图2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3、图4)。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解析:第(1)问,由图可知右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右江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第(2)问,广西气候季风性明显,夏半年降水丰富,河水径流量大。第(3)问主要结合时事热点考查我国自然灾害中的旱灾。第(4)问,红树林可以减小风浪,保护堤岸。第(5)问需要知道景区三要素为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和景区的服务业。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 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 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答出任意两项即可)(4)减小风浪,保护堤岸\n(5)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到破坏);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了观赏效果);景区的服务业(保护区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了收入(应更好地保护红树林,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每方面可以从正、反任一角度评价,只要合理,即可得分)13.(2010重庆高考)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3)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地区≥6岁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甲省10.9224.983.681.37全国19.9746.4396.07112.8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云南省的气候特征、农业区域问题等,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东部地势较高,四季如春;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是品种丰富。A地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发展中药材的社会经济条件应该从原料的供应、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民族传统方药、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表中比较了云南省和全国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效灌溉面积、播种面积、加工产量等方面的差距,要促进该省的中草药的生产就需要弥补这些不足的方面。答案:(1)主要气候特征: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2)①原材料丰富;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⑤优惠的政策。(3)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n14.(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1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2: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农业、能源和生态问题,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但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有热量和水分上的优势;青藏高原北部的温度、降水等条件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该地有大量的草地可发展畜牧业。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再加上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故高原北部太阳能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则应从落差和水量两方面进行分析。三江源是我国三条大河的发源地,在该处建自然保护区显然是为了保护该地的生态系统。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水资源的开发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三章区域生态建设.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七章世界地理.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一章行星地球.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环境保护选修6.DOC
202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旅游地理选修3.DOC
2022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真题备选题库第十八章中国地理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2:47
页数:21
价格:¥3
大小:2.54 M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