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青年为国人生出彩20230330110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高考热点素材积累:青年为国,人生出彩“国有所需,我必前行”1让青年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3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4从两部热播电视剧看领导干部“后院”建设5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一道“光” 万千情6人工智能迫切需要一个“伦理转向”7为了更好保护“少年的你”8促进公众养成良好习惯,让“一米线”成为常态8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9“国有所需,我必前行”筱  理2021年02月01日05:5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赵振东  【故事】赵振东,生前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赵振东立刻投入疫苗、抗体等疫情防控急需的应用基础研究中。疫苗研发专班成立之初,赵振东与相关工作人员密集调研,总结新冠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抗体等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的优劣势,积极为我国新冠疫苗科研攻关建言献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连续奋战200多天,积劳成疾倒在了出差途中,为国家科研事业而奉献的一生定格在了53岁。  【点评】  前不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当前,各地正在有秩序、分步骤地组织疫苗接种,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为战胜疫情注入强大信心。\n  我国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高效、安全地惠及人民,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赵振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担任专班技术组组长伊始,他就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说,“再难我也要上”“现在就是打仗,要和时间赛跑”。一段时间以来,赵振东忙调研、提想法、解难题,帮疫苗研发单位克服了不少困难,为新冠疫苗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战斗姿态,同时间赛跑,以赵振东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为我们战胜疫情提供了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病毒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科研工作同样是孜孜以求的钻研过程。这种探索精神、钻研品质,在赵振东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对于科研结论,至少重复5到10次实验才确认;对于实验,他允许学生失败,但不允许科研态度有问题;对于工作,他为了加快实验进展,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才离开。科学研究是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砥砺坚持到底的意志。赵振东说,科学探索必须有一股钻研到底的精神,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我国疫苗研发水平才能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正在变为现实。  有人说:“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很多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奋战在最危险、最前沿的地方,还有一些人在疫苗研发等看不见的战场上默默耕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这样评价赵振东:“一名不计个人名利、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心无旁骛、具有学者风骨的科学家”。淡泊名利,唯实求真,把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化外于行,把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事业中去,就能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让青年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彭训文2021年02月01日05:3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学霸”回乡种田、硕士生当快递小哥、一言不合就“闪辞”……近年来,每当这样的新闻出现,与年轻人择业、就业的相关话题就会引发人们讨论。  年轻人“好”的职业选择是什么?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上各方看法不一,有不解、质疑甚至论争。这种讨论折射出的,是年轻人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正在发生的变化。  曾几何时,在很多人眼里,政府机关、国企等稳定的职业,是年轻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职业门类更加丰富,年轻人的成才路径更加多元。他们当中,有人卖米粉,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成就知名的餐饮品牌;有人回乡发展现代农业,把健康有机的生鲜送上人们餐桌;有人从普通外卖员、快递员做起,从基层岗位干起,一步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如果说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勇敢追求梦想,这是青年一代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最好证明。他们尊重“过来人”的指导,但更希\n望按自己的想法闯一闯;他们羡慕父母带来的荣光,但更青睐不断达成自己设立的“小目标”;他们不想捧着所谓的“铁饭碗”和“金饭碗”度日,更乐于挑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下去……年轻,是他们“折腾”的资本;环境,给予他们“造梦”的勇气。正如不少年轻人所说:“年轻气盛,才是年轻人。”  年轻人愿意“折腾”,对社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社会舆论环境进步了。当经济越发展,职业和岗位越细分和多元,大众对年轻人的新职业选择才会更加开放包容,这正是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因子。当全社会都肯定、支持创新,创业者就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更大空间。这也意味着,技术创新在往前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使传统行业和就业岗位发生巨大变化,并创造了大量的新就业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往往更能跟上技术革新的脚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年轻人,只要勇于钻研新技术、发挥所长,就能创造新业态,找到个人发展的新方向。  不过,对于频繁“闪辞”等问题,还需要各方引导年轻人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就业环境来设计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同时,也需要用人单位开动脑筋,用事业、感情、待遇等多种方式留住优秀人才,让年轻员工对企业尽快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人尽其才、用当其位,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年轻人的优势。  应当看到,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人类经历了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时代命题的解答方案系于青年一代。新时代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历史际遇呼唤青年一代有所作为,接力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奋斗。  作为“过来人”,不必哀叹“一代不如一代”,因为“过来人”也曾年轻过,他们同样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都是站在“过来人”、社会乃至时代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正因如此,社会得以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际遇。不妨从尊重年轻人的理性择业职业选择做起,相信年轻人、呵护年轻人,多搭桥铺路,为他们“造梦”做好保障。例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因材施教,鼓励呵护学生的创造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进行科学性、分类精准指导;制定完善有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各项政策,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个性选择、支持理性选择的文化环境,如此方能让更多年轻人在实现“小我”与为国家和社会献力的“大我”中,寻求最好的结合点与平衡点,让每个年轻人赢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周人杰2021年02月01日05:4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几个月前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有这样一个微镜头:当一位教育工作者介绍到关于“网课”“云端课堂”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央政治局每个月\n也会进行集体学习,了解有什么新鲜事发生了。”他还告诫大家:“知识、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如果闭目塞听3个月,恐怕会落后世界一大截。”  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致用,一个人的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对党员干部来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重视学习、强化学习,才能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要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自觉赶上时代潮流。”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  过去一年,我们党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条正在于“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政府职能转变在加快,市场业态、模式在更新,科技变革一日千里,群众期待和诉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必须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都不能因循守旧,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有这样两类现象值得注意:  一曰“盲人摸象”,就是对经济社会活动复杂性全面上升把握不足,单凭自身狭隘的经验片面观察、一叶障目。比如,5G商用不能只靠传统招商引资、建产业园,而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再比如,对金融平台的监管要增强金融科技专业知识储备,了解掌握国际最新趋势,从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统筹把握。在对冲疫情影响逆周期调节中,调控有了许多新特点,改革产生许多新经验,都需要进行总结概括,进一步完善“有形之手”管理服务经济的方式。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都需要及时掌握经济和科技的变化趋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增强治理时效性精准度。  二曰“盲目追风”,就是看似对新生事物、新兴行业敏锐,实际上却未曾深入调查研究,表面上一堆新词、新提法,实则缺乏定力、随波逐流。比如伴随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部分新兴产业在集聚中“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有的数字产业同质性强、华而不实。模式不流于形式,决策不头脑发热,静下心来探究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增强治理的耐心与定力,方能激发经济的潜力与效能。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补课”补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之课,“充电”充的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之电。拿出起而学之、学必有果的劲头,自觉进行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我们才能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万劲波\n2021年02月01日05:5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离不开热爱科学的土壤、离不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    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获奖代表颁奖;在新年贺词中对年度重大科技进展高度评价,充分肯定;每当科技界取得重大突破,致电致信祝贺或会见参研参试人员代表,给予鼓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亲自推动,引领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离不开热爱科学的土壤、离不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而要做好这些,需要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巨大贡献和科学精神,是新起点上我国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奋进新时代,无论是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中国天眼”开放运行,还是“奋斗者”号深潜万米、“嫦娥五号”带回月壤,都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与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方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  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回顾过去一年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更让人深刻体会到,没有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支撑,就难以战胜疫情;没有浓厚的科学氛围,就容易被那些明显有违科学的谣言干扰。由是观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一个创新主体不断扩大、创新意愿不断增强、创新举措不断涌现的社会,必定是创新成果受到尊重、受到保护的社会。创新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科技创新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需要全社会倍加珍惜、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只有严格执行知识产权制度,给创新“赋权”,让成果受到尊重,才能使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  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让我们从大局着眼,从小事做起,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科学、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从两部热播电视剧看领导干部“后院”建设02102/0110:10:31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段时间,有两部热播电视连续剧引发公众关注。一部是以扫黑除恶为背景的检察题材电视连续剧《巡回检察组》,另一部是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当代题材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2》。两部电视剧虽然题材不同、背景不同、演绎手法不同,但都涉及领导干部“后院”失火的内容,反映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巡回检察组》中,省政法委书记张友成因为工作忙碌,对妻子郑双雪经商阻止不力,导致不法商人黄雨虹想通过郑双雪逼张友成为儿子黄四海减刑。同时,张友成对儿子张一苇缺少关爱,导致儿子成为了纨绔子弟,被别人处处设置陷阱。在《大江大河2》中,东海化工厂常务副厂长宋运辉一心扑在工作上,与妻子缺少交流、沟通,家庭琐事、情感猜疑不断加剧着家庭矛盾,最终被岳父的举报信断送了大好前程,也彻底打散了家庭。  戏上有,世上有,两部电视剧中关于家庭建设方面的内容,虽然属于艺术创作,但所表现的内容却非常接地气,是一些领导干部家庭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对家属和子女如何教育与管理、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与配偶如何沟通交流等,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国家这个大家庭的细小单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庭建设都非常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关注度更高,更应该加强家庭建设。前几天央视播放的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里,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被前妻“捧”成负面“网红”的“严书记”严春风,详细讲述了他纵容前妻、作茧自缚的经过,很是发人深省。  家庭建设属于带有隐蔽性与自律性的小团体建设,需要结合家庭成员实际,既注重长远规划,又不好高骛远,既齐心协力,又精诚团结,各自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不越位、不错位,多换位思考,多替对方着想。  生儿子想娶个好儿媳,生女儿想找个好女婿,这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社会认知不同,对家庭建设的认识也不一样。特别是在很多独生子女已步入婚姻家庭的今天,婆媳关系紧张、娘家人插手女儿小家庭过多之事已比较普遍。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小两口共同经营,如果一方家长干涉过多,\n长期下去对子女家庭非常不利,作为长辈,千万不能像宋运辉的岳父,看似为了女儿好,其实是办了一件件坏事。  家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夯实亲情这个基础,也需要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除了自己要遵纪守法外,还应经常教育引导家属和子女严格约束自己,始终坚守底线、不踩法律红线、不碰道德高压线,共同把小家庭经营得红红火火。  只有家庭幸福美满,事业才会顺风顺水。“后院”建设搞好了,领导干部才能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向好。 (杨维兵)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志锋2021年02月01日05:5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不少农村受自然条件所限,发展举步维艰。阜平县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1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此搬出深山。不仅如此,当地还有7000多个农户同步搬迁,实施差别化的补贴政策,许多村子整村彻底告别了发展禀赋差的问题。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通盘考虑、协同推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蓄势待发,推动两张“施工图”有效对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才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有事做、有钱挣,农村才能活力四射。张北县把小土豆种成“金豆豆”,涞水县种植麻核桃等经济作物,农业产业让百姓有干头、尝甜头、有奔头,进而激活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阜平县工业基础薄弱,农民过去种土豆、玉米当口粮,增收途径很有限。后经专家论证规划,近些年阜平着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一棚香菇富了一方老乡,由此催生了“三金”农民——农户流转土地有租金,打工挣薪金,分红有股金。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地区还要继续进行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换挡升级。依托稳健的特色产业,老百姓眼下能脱贫,将来能致富,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人才是第一资源,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攻坚,乡村振兴更需要人才振兴。一些偏远农村产业空心化、农户空巢化、村里空荡荡,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孩子,个别壮年劳动力在一些村子都算“年轻人”。脱贫攻坚实现了农村留守人群的“两不愁三保障”,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加迫切需要做好人才文章,培养一支新型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群众的发展\n生产、增加收入的能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各地应创造条件,吸引年轻人、致富乡贤返乡创业,反哺乡村,带动农村发展。守家在地的农民也要进一步掌握先进农业技术,通过参加培训和自主学习实现“充电”“赋能”。现有帮扶政策需要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铺路架桥。  乡村振兴要实现有序推进,首先需要良好的社会治理做保障。要选派更多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支部。党员要冲锋,干部要引领,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带领群众的“动车组”。村支书有带富能力,党支部坚强有力,农民就能致富,农村就有活力。一个先进村可以辐射一大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乡村振兴未来可期。一道“光” 万千情2021年01月31日20:10|来源:光明日报在三个民族、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中,蓝连青如一个纽带,让家庭成员心相连、情相牵,如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孝老爱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蓝连青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多位长辈。她的每一个举动,看似十分平凡,却处处令人倍感温暖。这背后,是慈孝文化在蓝连青心中的深深根植,是慈孝好家风的一脉传承。蓝连青身上,更有一种包容无私的大爱。对无亲无故、无依无靠的老人,她视如家人,主动关心照顾对方。这种大爱,彰显出蓝连青突破家庭、民族、地域所限的慈孝观。正如其丈夫所言,这种慈孝体现为一个“舍”字——舍得付出,帮助别人,有舍有得,而这个“得”在蓝连青身上展现出来的,就是品德的“德”。慈孝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文化需要挖掘、传承、弘扬。蓝连青与丈夫携手并肩,成立瑶山歌艺术团,挖掘民族文化精髓,从小家到大家,从山里到山外,让慈孝文化越过崇山峻岭,温暖你我,感动世人。身教胜于言传。蓝连青孝老爱亲的行动,感染着村里的左邻右舍,更潜移默化影响着下一代,正如其女儿所言:“妈妈就像是一道光,燃烧自己,温暖了别人,照亮了我们。”这道“光”,传递的是人间温暖,蕴含的是万千真情。(周仕兴)人工智能迫切需要一个“伦理转向”2021年01月31日20:14|来源:光明日报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技术,这让计算机可以从大量数据中自主学习与进化,从而作出比人类更高效、更精准、更廉价的预测与决策。正因如此,人工智能作为新的通用型技术,被认为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变革性影响,已被各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和科技主权高度,成为不断升温的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n在应用层面,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算法帮我们过滤掉垃圾邮件,给我们推荐可能喜欢的歌曲,为我们翻译不同的语言文字,替我们驾驶汽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工智能在辅助医疗诊断与新药研发等方面崭露头角,无人物流配送、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模式助力非接触服务发展。总之,人工智能潜力巨大,可以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不仅带来经济增长,增进社会福祉,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负面影响与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呼吁人们在技术及其产业化之外更加关注伦理视域。例如,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及其应用离不开大量数据的支持,可能导致违法违规或过度收集、使用用户数据,加深人工智能与数据隐私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人脸识别技术在一些场景的应用也引发了国内外对该技术侵犯个人隐私的争议。人工智能技术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例如用来从事网络犯罪,生产、传播假新闻,合成足以扰乱视听的虚假影像等。随着算法歧视的不断发酵,人工智能参与决策的公平性问题也备受关注。有研究发现,很多商业化的人脸识别系统都存在种族、性别等偏见,这样的技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就可能导致黑人等深色皮肤的人更容易被自动驾驶汽车撞到。人工智能在招聘、广告投放、信贷、保险、医疗、教育、司法审判、犯罪量刑、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应用也伴随公平性争议。此外,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浮现,目前人工智能已能够独立创造诗歌、小说、图片、视频等,知识产权制度将需要尽快回应人工智能创造物的保护问题。自动驾驶汽车、AI医疗产品等人工智能应用一旦发生事故,也面临谁来担责的难题。最后,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取代部分手工的、重复性的劳动,给劳动者就业带来一定冲击。2020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监管元年,美欧采取的监管路径大相径庭。欧盟《人工智能白皮书》提出的“重监管”模式更多倚重事前的规制,考虑为技术开发与应用设置严苛条件;美国《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指南》提出的“轻监管”模式更多倚重标准、指南等弹性手段,考虑为人工智能应用设置避风港、“监管沙箱”等。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数字经济日趋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背景下,考虑到我国科技行业发展实际,我国对人工智能需要创新治理,倚重敏捷监管、伦理治理、技术治理等多元手段来共同确保人工智能正向应用与向善发展。首先,监管不仅需要对人工智能应用分级分类、以问题和风险防范为导向,而且需要具有敏捷性与适应性。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快速发展迭代,制定强制性法律必然赶不上技术发展步伐,所以国外大都采取出台指南、伦理框架等“软法”。此外,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医疗等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落地仍面临较多法规政策障碍,需要考虑修订阻碍性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数字沙箱”“安全港”“试点”等方式推动其试验与应用落地。其次,采取伦理治理,把伦理原则转化为伦理实践。目前,国内外很多科技公司都出台了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也在通过伦理审查委员会、伦理嵌入等方式落实其伦理原则。行业的这些伦理治理措施已在国内外获得较大共识,更能适应AI技术发展。\n再次,以技术手段防范人工智能滥用。例如,深度合成作为一项人工智能应用,在影视制作、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具有很大正向应用价值,但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来制造、传播虚假影像以从事欺诈欺骗活动。对此,行业内已在积极研发、部署内容鉴别与溯源技术,以对抗深度合成的滥用。面对复杂性与迭代速度不断增强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治理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更好保护“少年的你”2021年01月31日20:14|来源:新华网校园,本应充满智慧、阳光和欢声笑语,是孩子们求索知识、成长成才的温暖小世界。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就像笼罩在校园上空的阴霾,不仅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侵蚀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了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日前,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和在校学生开展全面排查。这释放出打击校园欺凌的清晰信号,有利于有效减少类似行为的再发生。对于校园欺凌,沉默即是纵容。无论是殴打、辱骂、性侵等“硬暴力”,还是孤立、排挤、歧视等“软暴力”,明确的态度,及时制止、查处和通报,都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行为。这既能让施暴者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受欺凌者懂得如何应对,敢于发声保护自己,还能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合力整治校园欺凌,才能更好保护“少年的你”。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治理校园欺凌,应遵循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只有教师家长各尽其责,德育、心理教育协同发展,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才能合力守护学校安宁,让孩子们可以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文字:董璐海报:刘艳秋)促进公众养成良好习惯,让“一米线”成为常态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1-02-0111:39作者:唐伟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防止人群聚集的“一米线”发挥了很大作用。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一米线”还被北京、广州等地写入地方立法。2021年伊始,河北等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公共场所设置“一米线”防疫措施的重要性被再次反复提及。  “一米线”能有效降低疫情感染的概率,实现对个体健康和公共安全的更大保护。不久前,为了证明安全距离的重要性,日本一个综艺节目做了一个实验,结论也显示:以3米作为最大污染半径,一般情况下,在空气流通稍好的地方,咳嗽人士喷出的飞沫超出1米后几乎不会感染他人。\n  除了疫情防控需要,“一米线”还有更广泛的外延:“一米线”既是防控病毒传播的安全健康线,还是个人隐私的保护线、公共秩序的维系线、公共服务的责任线。“一米线”可以作为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一米线”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得到了很好地执行。这是因为一方面,公众具有了高度自觉,彼此之间也能实现严格监督;另一方面,公共场所在引导和约束功能上充分起到了主导性,公共服务机构率先实施,其他市场主体和商业机构纷纷跟进,专人进行引导,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劝导等措施,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是,长久看来,受我国群体关系和公共交流习惯所限,“一米线”作为公共规则被长期落实,还面临着极大挑战。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一米线”的执行情况出现了松动。农贸市场、商场、车站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在“一米线”的执行上落实得不好,而且,由于目前的地方立法多以倡导为主,缺乏必要强制手段,在中低风险区“一米线”的执行情况也很不乐观。  使“一米线”成为一种文明的距离,需要把特殊时期的手段常态化,在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养成公共习惯。这就需要在继续宣传和引导的基础上,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辅以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使疫情防控时期取得的成效得到巩固。提高公众参与和践行的自觉性之外,还要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责任,企业也要严格进行秩序规范的引导,用外力约束,促进公众良好习惯的形成。(唐伟)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王耀责任编辑:赵镭饷2021-02-0106:520■王耀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牢记“人民是革命的母亲”“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就能如习主席所说,“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除了抗疫史诗“让世界上所有人都敬佩中国”外,脱贫攻坚战传来的捷报,“再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经8年,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历史经验中蕴含着比历史成就更重要、更深远的力量。”复盘脱贫攻坚战,成功的经验有很多条,习主席反复强调并系统阐述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重要思\n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这一重要思想的关键字是“都”,两个“都”字,既指出了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也明确了脱贫成效的评价标准;既是谋事创业的方法论,也是“黎民为大”的人民观。这一重要思想的要义是“全”,人群全、领域全、区域全、内容全,既体现出脱贫“一个不落”的决心,也折射着共产党人一切为民的初心;既检验着脱贫效果的成色,也映照着一个政党的本色。一首诗这样写道:“汗水,是浇灌人民幸福的雨露。”为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主席把脱贫攻坚作为“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在脱贫工作上“花的精力最多”,多次叮嘱“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为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黄文秀用生命照亮扶贫路、毛相林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天路”、周永开“把信仰种进石头里”……可以说,正是一个个共产党员在脱贫战线的自我牺牲,才让党对人民的如山承诺可信,才让“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感。人民军队,名字中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定语——“人民”;人民军队,还有一个辨识度极高的称谓——“子弟兵”。我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始终闪耀着人民与子弟兵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熠熠光芒。战争年代转移时不落下一个群众、抗洪抢险时不丢下一个亲人、抗疫斗争中不放弃一名患者、脱贫攻坚中不落下一名老乡……这样的队伍,群众怎能不视为亲人?这样的军队,群众怎能不全力支持?可以说,正是我军把初心使命镌刻在了广袤大地上、落实到了群众心坎里,这才拥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力量。在老百姓眼里,“军人是桥上的栏杆。”栏杆结实,民心踏实。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人民军队不忘初心,就是要在世界强手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前排座次,在战斗力建设中“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既超“己”,也超“前”,更超“强”。唯有如此,方能在灾难突发时、在祖国呼唤时、在人民期盼时、在危机来临时,为了初心前赴后继,为了使命勇往直前。时移世易。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是多维战场的对抗,持续时间虽短,但涉及的领域更宽广;战场容量虽小,但潜力的比拼更立体。民众参与战争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不会收缩,反而不断扩大。“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牢记“人民是革命的母亲”“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就能如习主席所说,“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今天,强军兴军的大幕正在有序展开,明天的“高潮”部分等待着全军官兵去奋斗、去创造。征途如虹,初心如炬。注重全面抓建,强化体系建设,力促人人成才,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迎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胜利实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2:5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8.8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