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发展理念低碳环保202303301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高考热点素材积累:发展理念,低碳环保保护海洋,治理微型塑料污染1万亩沙漠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谁来负责2低碳发展,争论必须让位于行动3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4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5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6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6大力发展数字经济7招呼不灵,耳光响亮,明规则时代来了8“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多重疑问待解9将老人绑树上,疫情防控岂能如此粗暴过头10扇人耳光、绑人树上,何来如此戾气11为抗疫奉献“光”和“热”,致敬志愿者12两地交界的“野蛮矿企”,不该成为监管真空13凡成绩坚定发展自信(人民论坛)14保护海洋,治理微型塑料污染刘诗瑶2021年01月20日0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象】不久前,中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检测出了海洋中的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更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点评】\n  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破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  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而微塑料过于细小,有可能进入生物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更大的伤害。微塑料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根据化学污染物沿食物链的传递规律,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累积的有毒物质往往越多。  海洋微塑料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海洋塑料垃圾在洋流的作用下可远距离迁移,新的塑料还在源源不断产生。有统计表明,全球每年有几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  在生态保护领域,有一项预警性原则。面对存在潜在危害的污染物,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尽早介入。我国是塑料制造生产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努力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尤其在沿海地带,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清洁海滩的活动。随着海洋调查的深入研究、微塑料知识的科学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保护海洋的行列。万物生灵息息相关,立足长远,必须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海洋微塑料防治相关工作不仅涉及监测调查、塑料生产和回收处置,还涉及法律政策制定、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等多个方面。面向未来,既要在塑料源头和去向上下功夫,比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也要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万亩沙漠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谁来负责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1-01-2017:56作者:任 然  在我国八大沙漠中总面积排名第六、流动性排名第一的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整体向东南扩展,直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地处该沙漠东缘、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是甘肃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绿色屏障。但记者调查发现,这条西锁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n  报道称,阳关林场以前是“劲风卷白草,野狼窜沙窝”的不毛之地。经过几代敦煌人的艰苦努力,栽植各类树木400余万株,造林约2万余亩,令昔日沙丘连绵的荒漠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彻底摆脱了“风沙撵人走”的困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风沙向党河水库及敦煌城蔓延。然而,一张2017年阳关林场地类分布示意图显示当地林地面积只有5000亩,记者现场勘察测量结果也初步证实,今年1月,阳关林场防护林面积已不足5000亩。而在防护林面积萎缩的另一面,阳关林场的葡萄园面积则达到万亩以上。  防护林与葡萄园的一退一进,可以说让人触目惊心:自2000年以来,来自外地的承包户蜂拥进入阳关林场,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为阻止防护林与葡萄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少葡萄种植者,竞不惜对承包地附近的防护林痛下杀手、斩草除根;成片葡萄园取代多年营造成的网带片交错、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阳关林场林带整体防护功能几近于无;葡萄园面积一年比一年大,被驯服多年的风沙却一年比一年多……  种植经济类林木,在多数地方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经济发展路径,但在本就极其缺水的阳关林场,不惜大面积砍伐防护林来种葡萄园的做法却无异于“杀鸡取卵”。且不说前人历经50多年所艰难种植的防护林被毁于一旦本就是一种巨大而残忍的破坏,当防护林被毁导致风沙向城市逼近,葡萄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到底价值几何?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难解答。  虽然对于林地被滥伐的现象,目前相关方面还存在不同的说法。但数十年培育的防护林却严重萎缩,这恐怕已是不争的事实。敦煌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阳关林场实施的是残次林改造,得到了批准,并不存在破坏防护林种葡萄的情况。但一者,到底是“改造”残次林,还是肆意破坏防护林为葡萄园腾地,不能听信某个部门的一面之辞;二来,正常改造,何以解释防护林面积大幅减少?更蹊跷的是,既然是正常改造,为何阳关林场目前连与公益林有关的标识牌、标志桩等都一并消失了?相关方面是否在刻意隐瞒或是回避什么,不应该再成为一本糊涂账。  据说,曾有敦煌市领导私下表示,阳关林场大面积防护林被砍伐种葡萄,市里确实没有管护好,感到很心痛。而林场管理者和当地相关部门官员却声称砍伐行为合法,不存在乱砍滥伐问题。就连当地政府和农场方面都对“防护林退葡萄园进”一事存在分歧,这本就是一种反常。整个事件持续了20多年,相关方面却连基本的事实都没搞清楚,这更难说是正常现象。这里面的“内幕”到底是什么,随着媒体揭开盖子,该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了。  这些年,有关沙漠地区的环境破坏事件,出现了多起。几乎每一起都让人触目惊心,并且也得到了严肃的处理。阳关林场的防护林“消失”现象是否又属于“踏进同一条河流”,上级部门必须及时介入调查。不管如何,置于“每块林地都是从‘沙老虎’口中抢过来的,每栽活一棵树都跟养活一个小孩般不易”的历史语境下,置于“绿退沙进、沙漠逼人”的现实当中,“万亩沙漠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必须要有人负责。(任 然)低碳发展,争论必须让位于行动\n2021年01月20日06:20:23来源:澎湃新闻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1月19日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包括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的人们深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前些天,“霸王级”寒潮来袭,专家解释道,极端寒潮事件恰是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发生的。全球变暖是人类面对的真实威胁,“狼”的嚎叫与脚步声越来越近,争论必须让位于行动了。要摆脱驱动人类工业社会几百年的化石能源,是一项愚公移山般的事业,形势却不容我们等到“子子孙孙”去完成。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达峰,指的是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2030、2060这两个时间点都要求我们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去攻坚克难。眼下,“碳达峰、碳中和”写进越来越多的政策、文件、任务清单。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此外,上海、江苏、广东等地都已提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制定长期目标,迅速分解成一项项可执行的子任务,以地方竞争的格局推动“全国一盘棋”。这是中国在“办大事”时的一惯操作,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对待“碳达峰、碳中和”的严肃认真。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这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也是一条遍布机遇的赛道。所有企业和个人都躲不过“碳”这根新的红线,但大家并不是被动的响应者。低碳发展并不是为了低碳而放弃发展,而是让发展与化石能源的消耗脱钩,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创新。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正是为了设定新的公平的游戏规则,让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出“碳成本”。如此才能倒逼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主动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开场哨已经吹响。\n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许勤华2021年01月20日0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加剧,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习近平主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搭建的合作共赢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注重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十三五”期间,我国出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在努力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围绕绿色发展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中国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方,长期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并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加强绿色文明互鉴、拓展绿色合作维度,夯实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基础,与参与国家和地区一道为世界注入绿色发展动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强调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倡导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新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以资源节约、清洁能源、能效提升、低碳技术等为发展重点,是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相关各方以生态环境和技术合作为着眼点,开展政策协调、拓展合作领域、落实合作项目,探索永续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中国围绕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相关各方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了从多渠道、多角度守护绿水青山的政策体系。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推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7年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将生态文明、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列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特征,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目标、内涵、范围、路径等作出具体规定。此外,出台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等相关标准,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更清晰、更具体的绿色标准,有力推动相关项目落地实施。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促进团结合作、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为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中国于2015年成立“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确定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为提供技术支持的牵头机构,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工作提供组织机制保障。组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逐步建立从政策协调到项目实施管理的多层级工作体制。积极落实《巴黎协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启动“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举办“一带一路”\n生态环保国际高层对话等系列主题交流活动,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生态环保合作与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周人杰2021年01月20日0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需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完善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支持政策,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最近,有关部门在回应金融业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时指出,要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当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这为我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厚植了金融保障。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从总量上的优势转化为结构上的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有赖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力。比如,对风电和光伏、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支持,离不开产业政策的引导、区域布局的优化,改革完善激励相容的绿色投融资体系。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必然选择。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从问题角度看,只有坚持系统思维,努力把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谋划、一同部署,才能避免各项政策各自为战,杜绝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等问题。有的地方将环保红线视为额外负担、发展制约,甚至把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割裂开来。殊不知,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本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在更高水平相匹配相适应。正因此,必须杜绝环保和发展“两张皮”,强化系统集成、形成协同效应。\n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更注重精细、精准,“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绿色转型的“全面”与宏观经济治理的“系统”,交汇点在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尽快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这意味着产业、能源、投资结构等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政府、市场、社会政策也都要各司其职。比如降低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既需要善用政府规划的疏导功能,又需要激励市场主体技术创新,还要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托好底。更加注重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高质量发展上结合好,才能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干部很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在干部考核中引入“绿色指数”,用考核“指挥棒”鼓励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拿出披荆斩棘、闯关夺隘的拼劲,秉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韧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们定能在不懈奋斗中育先机、开新局,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创造出中国经济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雍  斌2021年01月20日0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年4月,我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观庄乡中梁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把山刨成地”到“把山还给自然”,这个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子一举摘掉了“穷帽子”。当“口袋”越来越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成了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比如,当地有喝罐罐茶的习俗。一个铁罐,套上铁丝,架在炉子上煮茶,“一口茶一口馍,吃饱喝足下地干活”。这既是朴素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也是乡村民风的真实写照。为此,我们举办了一场“原生态”的罐罐茶大赛,村民搭起十几米长的灶台,参赛选手拿出家里的罐罐,带上各自的秘方比拼。活动并不复杂,却引起很大的反响,这归根结底是乡村传统文化散发出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气神。  不仅如此,每年端午节,不少村民讲究“门前净柳露沾身,手系红绳安一生”的习俗。这一天,家家门前插柳枝,人人手上绑花绳。有人说,美好的民俗薪火相传,传承的正是寓意美好的传统。现在,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举办民俗类(端午节、春节等)和文体类(农民趣味运动会、乡村大舞台等)活动和比赛,鼓励引导村民唱起来、跳起来,让村民受到感染、激发自信,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把城市的东西简单地搬到乡村吗?并不是。是一味摒弃掉传统农耕文明和生活方式吗?也不是。从实践中看,乡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民俗和文化的滋养,乡村文化的魅力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挖掘本土优秀的文化基因,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就能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也要看到,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也要破除陈规陋习,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一方面,有必要将传统民俗、传统美食、古树老院、家风古训、睦邻传统等予以弘扬。另一方面,还要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破坏生态环境等不良风气。为了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建立了“一\n约四会”,彩礼有了最高限价,礼金也有了标准,聚众赌博等行为得到遏制。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效果。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挖掘整理村民身边的模范事迹开展宣讲,在村民微信群里转发;越来越多的爱心超市开门,引导村民从小事做起、从善事做起;对留守人群的关爱活动、志愿者服务、农民丰收节演出等陆续开展,突出农村原汁原味的美。  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富起来的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乡村振兴的主角是农民,乡风文化的滋养为新时代的农民提供文化自信、精神动力。如今,已经摆脱贫困的乡亲们正满怀信心地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派驻隆德县观庄乡中梁村第一书记)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姜  赟2021年01月20日06:3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行动和成果。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2015年的2.73缩小到2019年的2.64,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探寻“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疑是一个重要密码。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从发展实践看,促创新,“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促协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重要原则;促绿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促开放,“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促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是“人民”二字,厚植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底色。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复兴大潮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成就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感慨,“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正因为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党和国家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首先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n  瞻望新发展阶段,无论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抑或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都需要通过与人民同心同行、激发人民伟力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下一步,我们还需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践表明,一个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尺度的国家必会兴旺发达,一个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政党必将基业长青。无论是面对狂风骤雨的风险挑战,还是守望云开日出的美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新发展理念的 “根”和“魂”,我们党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共同书写更加壮阔的时代答卷。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陈煜波2021年01月20日0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力、资本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则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进一步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发展。这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科技革命代表的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先进生产力,那么,由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产品所带来的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价值共创的产业变革,则正在塑造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生产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出一系列前瞻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特别是网络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成功地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人口红利转化为数据红利,探索出适合新兴市场发展环境、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消费端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零售业的现代化。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世界前列。这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加大以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我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优势转化为数据红利。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流通、共享和合作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的堵点,补齐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用户数据中洞察用户潜在需求,提供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供给,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依托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县乡消费潜力。依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数\n字经济新业态,有效缓解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稀缺问题,提高服务效率,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数字技术与生物、材料、能源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加强能够为数字经济时代创造新场景的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科学原始创新。以数字技能为抓手推动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培养既有行业背景又有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和产业链创新。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健全数字规则和监管,加强数据治理和流动,促进包容式增长和中小企业创新,让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数字治理,通过数据要素的全球流动整合全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作者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招呼不灵,耳光响亮,明规则时代来了2021年01月19日06:44:48来源:澎湃新闻一篇名为“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的文章在网上热传,18日晚,新华视点发表微评指出,事件真相如何,亟待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给社会一个交代。将济源市委书记打耳光事件和大连卢书记事件放在一起,可以给很多人一个有力的提醒。一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进小区不想登记身份证号,给社区书记打了个招呼。视频上网,引发围观。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打了市政府秘书长一个耳光。妻子实名举报,全网力挺维权。招呼不灵了,还招来了处分;耳光响在别人脸上,然后以更大的分贝响在自己脸上。在网络时代之前,这些事可能不会成为事件,更不会成为影响如此之大的全国性事件。但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麦克风人手一个的今天,它们能够成为事件,偶然之中有必然。对这些事件的走向感到诧异的人,都是后知后觉者。他们没有意识到,新的治理思维和新的技术手段已经悄然改变了权力监督方式,如果谁还对这一变化熟视无睹,还幻想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所欲为,谁的脸就会迎接自己扇出的耳光。既然定了规则,就该人人遵守。上下级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别。这些一直以来都是常识,也有各项法律、制度做保障。但是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权力压倒了权利,潜规则替换了明规则。这让某些人习得了一套见不得光的生存法则。但是现在,没有哪个角落是阳光照射不进去的。一个视频,一封举报信,云层就会被捅破。潜规则立马遁逃,明规则接管现场。每个人的手机都可以拿来呼叫“空中支援”,舆论全天候警戒,随时响应。\n关系学、潜规则不会一夜退散,但大的趋势是,它们能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此消彼长,明规则就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壮。事实上,新时代的规则都是明规则,只是有人延续老思维,不把规则当回事。实名举报的秘书长妻子,手里举起的正是刚刚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一轮又一轮的讨论,都在普及维权方式与维权意识。中纪委网站近日刊文谈“卢书记难题”,拒绝王主任,容易被“穿小鞋”,给领导“开口子”,出事了自己也要挨处分,怎么办?文章说,更多的人从卢书记的鲜活案例中吸取了教训,增强对打招呼说不的底气:“抱歉领导,这件事我们都得听规则的,我不能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卢书记。”更多的人敢于去做坚持原则的志愿者,更多的人害怕成为替人背锅的“卢书记”,明规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路人。“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多重疑问待解202101/2008:38:54来源:羊城晚报  1月17日晚间,一则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的信息开始在网络媒体上传播。媒体查询发现,一名博主自称河南省济源市政府秘书长、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翟某的妻子,以举报信的形式,实名公开举报了济源市委书记张某。1月18日上午,河南省纪委监委热线工作人员电话答复媒体称,“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属于治安类案件。”该热线工作人员在电话回复媒体时则称,他们已经接到其他人对该问题的反映。  同僚关系紧张的现象并不算特例,过去也有过一些公开报道。但堂堂市委书记居然在有其他同僚在场的情况下,当场“掌掴”市政府秘书长,这可以说是头一遭听闻,引发舆论哗然自在情理之中。目前,有关该事件的诸多细节及幕后真相,还有待权威调查,但鉴于双方当事人的“公家人”身份,在处理上,就不宜按照个人“恩怨”的来解决,严肃调查、公开释疑,当是相关部门面对此事应有的态度。  综合公开举报信,以及媒体从多个渠道获取的信息来看,“掌掴”一事应该属实。但具体的细节,仍存在不同说法,真相更是扑朔迷离。比如,有声音认为,市委书记“掌掴”秘书长,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其他所指;也有声音表示,双方或都有过激行为,“掌掴”可能只是临时的言语冲突升级导致的。同时,关于事发地点也有不同说法。在权威调查介入前,这些说法都还只是“说法”而已。要止息不必要的猜疑,相关部门及时回应,拿事实说话,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目前,该起事件主要有三大疑问待解。一是,“掌掴”一事是否真是因为“吃饭”问题而起?根据举报信,事件肇因疑似是因为被掌掴的秘书长被市委书记斥责不该在涉事食堂吃饭。那么,这个原因是否属实?其背后是否如坊间所怀疑的,涉及机关单位的“特权食堂”问题?二是,在事发第二天,涉事市委书记被指到秘书长所主管的单位召开会议,并强调“下级要对上级有服从意识”。如果这种行为属实,一个地方“一把手”以这样的\n方式来处理自己“掌掴”下属一事,是否符合纪律要求?如果没有举报信,这件事是否就只能被市委书记这样单方面“压下去”?再者,一名厅级领导动辄“掌掴”下属,它难免让人视为是一种“霸道”作风的流露。此事既然已经引发舆论强烈质疑,后续的调查或就有必要查查涉事的市委书记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滥权”行为。  应该看到,此现象背后其实对应着社会对于权力运行状况的诸多现实关切。比如,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一名地方“一把手”真的习惯性羞辱下属,下属又该如何恰当回应?最近,关于“如果你是卢书记,应该怎么办”的话题引发热议,最终纪检部门及时给出了权威解答。而此次事件之后,关于“如果你是被掌掴的秘书长,应该怎么办”,或同样需要有一个清晰而权威的答案。其本质上,是攸关如何有效监督“一把手”的问题。  此外,此事也考验当地的法治成色。举报信称,事发后秘书长家人曾就此事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至今,公安部门一直没有任何说法”。这样的现象是否正常?当地警方对此事的处理,是否受到相关力量的不当干预?值得注意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答复媒体时称,“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属于治安类案件”,那么即便是治安类案件,当地警方此前是否做过公正处理?现在事情已经公开化,在下一步处理上,能够经得起法治的检验吗?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都不是一桩“私事”,更不只是纯粹的“治安案件”。地方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也好,领导个人作风、法治意识也罢,哪一个都不是小问题。当然,假定权威部门的深入调查证实市委书记被诬陷,那也需要法律来为他正名。  盖子已经揭开,该事件必须要有公正、公开的处理,并且让法律的归法律,纪律的归纪律,一个都不能放过。(朱昌俊)将老人绑树上,疫情防控岂能如此粗暴过头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1-01-2015:55作者:熊 志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石家庄藁城区一老人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被身穿红马甲的人绑在树上谩骂。20日晚,南营镇政府发布通报回应,1月18日上午9时许,曹某要进入南营镇水范寨村买烟,遭到村内卡口执勤人员制止,曹某不听劝阻,执意要进入村内,执勤人员在村党支部书记闫某的指使下,将曹某绑在树上谩骂。  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争议。视频中,穿着红马甲的防疫人员大声呵斥老人,并且疑似爆粗口,被绑老人未见反抗。如此粗暴对待一位老人,让疫情防控举措失去了基本的文明和温度。  首先必须看到,石家庄作为此次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地区,面临着很大的防控压力。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民众有配合防控的义务,出门戴口罩,减少外出,都是基本的要求。而位于卡口的防疫人员,自然也有权劝阻一些违反防控规定的民众。\n  视频中这位老人,面对疫情反弹还随意外出走动,而且还在遭遇劝阻的情况下,拒不配合执意入村,本身有错在先,防疫人员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采取措施在情理之中。但就算是要阻止,也不该采取将老人绑树上的粗暴做法。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如此矫枉过正的粗鲁做法,已经涉嫌限制人身自由。  在一些网友看来,老人拒不配合防疫是为老不尊,在非常时刻就得使用非常手段。这种观点无疑是相当错误的。任何疫情防控举措,都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以违法的方式进行防控执法,既是法治观念淡漠的体现,也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疫情防控的压力越大,越考验社会管控和治理水平。其实对一些不听劝阻的老人来说,他们的“顽固”,很大程度上也是防疫政策宣传讲解不到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还得有一定的劝解耐心,而不是预设“坏老人”的形象,采用过头式的执法来激化矛盾。  面对舆论争议,当地及时介入调查,对涉及的村党支部书记停职处理,并以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案立案调查。能够快速纠错值得肯定,而不管是停职处理,还是立案调查,也说明这种所谓的“非常手段”,完全没有任何合理合法性可言。  当事人受到处理,也算是还了被绑老人一个公道。不过必须看到,疫情发生以来,类似的野蛮粗暴执法现象,早已不是个案了。比如在去年,湖北孝感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被砸,河南濮阳有村民不戴口罩被捆绑在墙上……类似案例不一而足,反映出基层一些防疫人员缺少基本的法治观念,仰仗着手中的一丁点权力为所欲为。  事实上,就在去年年初,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简单粗暴等问题,公安部专门表态要求,“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禁过度执法、粗暴执法”。这样的纠正提醒,绝不能随着时间而被慢慢淡忘,而理应成为基层防疫的基本底线。  正如此次案例显示的,对疫情反弹的基层地区来说,严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一种大局。在防疫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众的合法权利,同样是一种大局。矫枉过正地进行防疫执法,缺少文明和温度,它的危害并不比病毒轻。(熊 志)扇人耳光、绑人树上,何来如此戾气来源:光明网2021-01-2014:06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1月20日)有媒体报道说,近日在网络上传播的几名疫情防控人员将一违反防控规定的男子捆绑在大树上的视频引发关注。据报道,“藁城发布”今天对这段视频做出回应称,这件事发生在1月18日,当时被捆绑者曹某外出买烟,而藁城区全域已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对居民活动范围有所限制,所以疫情防控人员在劝阻曹某不果时,在一村党支部书记的指使下,“将曹某绑在树上谩骂”。上述“藁城发布”表示,该事件发生后,上级机构已经给予指挥绑人的村党支部书记停职的处理,“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案立案调查”。  这样的回应和处理堪称及时,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案立案而启动调查程序也堪称得当。在疫情防控地区,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人和事并不少见,如何处置此类事\n件,相关规定都有既定办法。当然,所有人都清楚,把违反防控规定的人捆绑在大树上进行谩骂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在防控规定中。这也是有关捆绑的视频引起民议哗然的原因。  而民意之所以哗然,则说明在民众内心,对社会秩序形成所必须让渡的个人自由是按价值排序的。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固然有错,但将人捆绑在树的行为的危害性显然更大。疫情防控的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其所采取的防控手段与显现疫情不成比例,就是以可能更大的潜在疫情作为决策根据的。如果说防控疫情对人身的损害是潜在而非确定的,那么,捆人在树对人身及精神的损害则是显在而确定的。如果容忍了捆人在树,那么,疫情防控所采取的措施就失去了正当性。  当然,在现实中,以为目的正确便不择手段的事情也并非仅此一例,即使目的不明朗、甚至明知不正确而手段更粗暴、更龌龊的事情也不少见。像上述这种厉声喝止,不成就动粗的过程,是某些执规执法者例行的正常程序。规定和法律在制定和立法上的正当性,并不自动赋予执行和实现手段的正当性。相反,手段不当,将反噬目的的正当。  以为权在手,便把粗来动的戾气,是权力在笼外任性的外溢效应。这种戾气,爆发在村口,可致捆人在树;爆发在官场,则可致扇人耳光。为抗疫奉献“光”和“热”,致敬志愿者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1-01-2015:57作者:王石川  近日,一组横跨13年的同款背影照片在网络上刷屏。据报道,一张拍摄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背后写着“抗震救灾”;一张拍摄于2021年大连战“疫”一线,背后写着“金普加油”。这两张照片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安磊。10多年间,他从事志愿服务的初心并未改变。  在人们看不见的抗疫一线,志愿者热情投入、无私奉献,用光和热带给人们希望。不独在辽宁大连,在吉林通化、河北石家庄等地,我们都看到了志愿者奔波的身影。比如,日前有媒体报道,通化一名女志愿者身挂八大瓶水,艰难地爬楼梯将生活物资送到隔离人员手里,被赞为“疫情前线最美逆行者”。再比如,石家庄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他们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夫妻,有的甚至一家三口都是志愿者。“上阵父子兵”中的儿子——田浩,是一名大三学生,他除了帮助引导居民检测,还肩负起为社区居民买药送药的责任。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田浩的一席话,令人动容。这样的自我认知,不仅让人看到了志愿者的精神高度,更让人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年轻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值得点赞。\n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帮助了很多人,为抗疫取得胜利注入动力,还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团结一心,增强早日战胜疫情的强大决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论抗疫精神还是志愿精神,都不可或缺,都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也都生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志愿者都是党员。据报道,在石家庄、在邢台、在廊坊,许多基层党组织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共青团员先锋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党员,意味着冲锋在前,意味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更意味着将信仰熔铸在实际工作中。此前,在河北石家庄,一张共产党员志愿者疫情防控请战书令人动容,请战书上密密麻麻按满了手印,“冲锋在第一线,布放在最前沿,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大家”,这样的誓言铿锵有力,正是共产党员最真的风采,正是志愿者最醇的情怀。  当前,多地出现了疫情散发态势,这提醒我们必须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从医务人员到党员干部,从公安民警到社区工作者,从快递员、环卫工人到志愿者……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全身心投入到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中,就能早日阻断疫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安定祥和的春节。(王石川)两地交界的“野蛮矿企”,不该成为监管真空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1-01-2015:57作者:于 平  夜间施工扰民,爆破震裂多户人家房子……日前,一家矿企“野蛮施工”扰民的事件在网络引发热议。  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这家注册地为河南省固始县的金山石料有限公司,2019年开始施工,在基建过程中,不仅影响百姓正常生活和房屋安全,还挖掉了村民十余座祖坟。当地百姓屡次向政府反映,问题均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记者乘坐车辆到矿企附近村庄进行调查采访时,还一再被跟踪拍照并警告。  一家在安徽和河南交界处的矿企,不仅夜间施工,爆破震烈多户居民的房子,还在尚未谈拢的情况下野蛮挖了村民的祖坟,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堪称荒唐。然而,更荒唐的是,饱受侵害的当地居民,屡次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问题却始终悬而未决。两省交界地段,活脱脱成了“两不管”。  这个事件中,河南固始相关部门,显然要负最大责任。毕竟,该矿企的注册地为固始,固始环保、安全、公安等部门对这家企业有属地管理之责。可是,眼睁睁地看着矿企\n野蛮施工,把村民的房子震裂,固始相关部门却态度暧昧。他们称,不能确定是该公司造成的,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核查确认。  问题是,从去年6月开始,固始就收到民众房屋被矿企爆破施工震裂的举报,为什么快半年多都过去了,所谓的“核查确认”依然在路上?而且,本着对民众生命财产负责,在相关单位对房屋开裂原因作出专业鉴定,以及完成房屋加固或搬迁之前,难道不该让企业先停工?  还有,企业未经允许野蛮挖掉村民的祖坟,属于严重违法行径,为什么被相关部门当作普通民事纠纷处理,没有依法严惩责任人?该企业被曝出尚未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目前的爆破采矿,属于非法生产。此外,企业粉尘污染严重,甚至为了躲避环保检查时常晚上开工,这些都是明显的查处线索。对于民众反映的这些企业违法线索,固始相关部门却像皮球踢来踢去,这背后是否存在失职渎职问题?  作为另一方的安徽霍邱县相关部门,其实也难言尽责。对于本地村民的长期投诉,霍邱县有关部门只是将问题移交固始县,似乎并未看到进一步的举措。倘若,在移交问题之后,想尽一切办法积极督促,穷追不舍,固始相关部门又岂敢轻易怠慢。事实上,该矿企虽然注册地为固始,部分厂区也在霍邱,霍邱县真要管,恐怕并不会一点办法都没有。  一家野蛮矿企之所以敢无法无天,与两地政府的不作为、慢作为有莫大关系。这种跨地区管理“很无助”,背后只是工作怠惰,还是另有其他隐情,需要全面调查清楚。无论如何,两省交界不该沦为监管的真空地带,矿企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野蛮采矿导致民众财产的重大损失,也必须给出村民相应的赔偿与解释。(于 平)凡成绩坚定发展自信(人民论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志强责任编辑:姬彩红2021-01-2010:350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中国经济数据,一项项指标令人倍感振奋。回首极不寻常的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书写下一份非凡的经济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走出一条先控制疫情、再局部复工、然后全面复工的最优路径,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到战略战术结合、经济社会政策并用、供给需求同时发力,实行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以合理代价取得最大成效。事实证明,有党中央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驾护航,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我国经济在短短几个月间实现止跌回升、强劲复苏。\n这份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抗压能力、修复能力和旺盛活力。在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巨轮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等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2020年年终盘点,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部转正,进出口贸易逆势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四季度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种种指标的回稳向好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在巨大冲击面前站稳了脚跟、恢复了元气,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考炼真金。来之不易的成绩,坚定了各方对中国经济的正向预期,激励着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自信前行。展望新一年,我们深信,中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能力延续稳健复苏态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自信,源自与日俱增的雄厚实力。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约为17%左右,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让中国经济底盘更稳、动力更足。2021年,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雄厚的物质基础,将有力支撑经济恢复、民生保障;强大的科技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完整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在神州大地上形成良性互动、合奏雄浑交响,释放出强大持久的发展动能。自信,源自愈发成熟的应对能力。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同时也要看到,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认识、积累了经验,成功收获了应对许多不确定性的制胜法宝。比如,过去一年,我们打出一套包括减税降费、援企纾困、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在内的调控“组合拳”,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有效提升了经济治理能力。面向未来,只要我们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就有望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改革创新,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国经济的航船一定能风雨无阻向前进,在新的一年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3:04 页数:17
价格:¥3 大小:48.5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