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23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2 论述类文本阅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时作业2论述类文本阅读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45分实际用时得分一、(2012长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加快文化建设,驱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张祖林对于现代城市管理者来说,文化也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可以牵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文化的软实力,看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近年来,这种“文化软实力”几乎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甚至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的驱动愈发显现。上海世博会把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当下城市与人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充分用好这样一次会展机遇,极大地提升了上海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而北京奥运会、南非世界杯的成功,也说明借助一次重大会展,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并推动城市发展进步,是当代城市所选择的重要路径。回顾一下11年前在昆明举办的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是一个成功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案例。有媒体形容99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昆明城市的“成人礼”,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可以这么说。为迎接这次博览会,昆明市展开了为期3年的造城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10年,不仅新建和扩建一批城区道路、立交桥,新建了年吞吐量逾千万吨的航站楼;建成一批四星级以上的宾馆,组织实施了40个大工程建设,更重要的是,这次国际会展引导和培养了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和精神力量,昆明人对外来客人特有的纯朴和诚恳更加凸显,“讲文明、树新风、迎世博”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语言”,城市文明得到大大提升。184天的会期里,昆明世博园共接待中外游客940多万人次,5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250多位中外高级官员、115个外国使节团和国际组织代表团、2500多位中外记者云集昆明……11\n一次会展改变了一座城市,一点也不夸张。99世博会使东道主昆明一举“多赢”:借助世博会在世界的影响,昆明从一座默默无闻的边陲城市一夜成名,今天提起昆明,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昆明的城市影响力空前提升;借助99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昆明对文明、环保、和谐生活的追求,深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血脉和骨髓中,城市文化品质得到空前提升;借助99世博会投资机遇,昆明大步推进城市建设,其交通、通讯、旅游等现代城市体系的“硬件”设施得到空前提升;借助99昆明世博会的东风,2000年1月1日,昆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开中国城市形象广告的先河,昆明城市形象空前提升;借助99世博会留下完整的场馆——昆明世博园,昆明旅游经济上了新台阶,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空前增长;借助世博经济拉动,昆明在全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前提升,2002年全国省会城市综合实力排序,昆明排名第16位,2004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昆明排名第28位。当下,中国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理念,越来越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因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促进城市发展,最终都落脚到城市的主体,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这是时代的进步。1.下列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软实力”是加快城市发展的一种驱动力,它可以牵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B.“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的驱动之所以愈发显现,是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C.“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民族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它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软实力”发展了,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了,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解析:犯了“已然或然”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甚至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可以把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看成是昆明的“成人礼”。借助这次博览会,昆明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和精神力量。B.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南非世界杯、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说明借助一次重大会展推动城市发展,是当代城市所选择的最佳路径。C.昆明人表现出来的对外来客人特有的纯朴和诚恳,以及全体市民的“共同语言”“讲文明、树新风、迎世博”都大大提升了城市文明。D.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是为了落脚到让我们的人民“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这一城市主题上来。解析:“最佳路径”不合原文,应为“最重要的路径”。答案:B11\n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体现当下城市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上海世博会特地把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99世博会使昆明一举“多赢”:城市影响力、城市文化品质、“硬件”设施、城市形象都得到空前提升,旅游收入空前增长,综合竞争力也空前提升。C.99世博会改变了昆明这座城市,让它一夜成名,最终使昆明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D.中国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理念,越来越体现人本主义精神,这是时代的进步。解析: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答案:A二、(2012安徽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说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博杂。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易》、《尚书》、《毛诗》这11\n“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选自徐洪兴撰《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下列各项,对“孟子升格运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两宋开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显。此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B.按照历史的通行观点,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学相比,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比较曲折,过程并不顺利。C.秦汉到两宋之间,孟子的地位不高,大多数情况下还不如颜回,《孟子》甚至没有入选科举考试的科目。D.孟子去世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孟子学派相对沉寂,中唐之后情况改变,孟子其人其书慢慢得到了重视。解析:“孟子升格运动”有一个过程,这是文章重点阐述的观点,A、B、C三项都只涉及某一方面,表达不完整。答案:D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以荀、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分别研究文献之学和义理之学,荀、孟二人分别影响了汉代经学与两宋道学。B.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的优势,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C.官私文献中鲜见有“孔孟”合称,孟子的“亚圣”之名也从未被宋以前的官方认可过,孟子曾地位不高。D.中唐后“孟子升格运动”开始。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解析:“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的优势”与“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属强加逻辑联系。答案:B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到战国中后期儒学演变为两支,存在“学统”、“汉学”与“道统”、“宋学”的分别,这种学说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11\nB.学问博洽、精通多种儒经的荀子在其著作《非十二子》中对孟子一派有过严厉批评,这一行为只能看做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C.东汉时王充特别在《论衡·刺孟》中批评孟子,唐朝时一些与儒学有关的学术活动或政府行为都只字未提孟子,孟子曾一度遭冷落。D.虽然东汉赵岐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但是这还说明不了孟子“升格”已有端倪。解析:“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属以偏赅全,说法错误。答案:A三、(2012沈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根 艺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根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根艺与绘画一样,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所谓发现和创造,就是表现形体。对造型艺术,鉴赏者都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审美特征。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通过笔、墨、纸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造成的一种美感;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所以根艺和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现实,而根艺大都是以三度空间反映现实,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所以,鉴赏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也应该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它是根艺美术中以静态的造型来表现动态的典范,是静态和动态的对立统一。11\n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所使用的物质材料都具有审美的价值。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因为一件根艺作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考虑。1.下列关于“根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用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B.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观赏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C.作为造型艺术,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具有动态美。D.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是根材,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解析:“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形象”于文无据。答案:D2.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A.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B.创作根艺,需要对根材进行集中、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C.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D.根艺的单纯指的是其外在形体,丰富指的是艺术家、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解析:偷换概念。“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的是“根艺形象”而非“动态美”。答案:C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比绘画更具体生动,但不像绘画那样能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B.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角度、距离进行,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C.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两者反映现实的维度不同。D.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解析:根据文意,根艺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谓含意丰富性的问题,它应是通过欣赏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才得以实现的。答案:B四、(2012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中国模式”蕴含的价值理念辛 鸣11\n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模式”决不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的价值理念,不仅可以为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首先,和谐发展是以“不同”为前提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那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地先进、多么地现代、多么地科学。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其实恰恰相反。有道是“和而不同”,旗帜鲜明地表明的“不同”,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也才能更好地和谐相处。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各取所需”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互利的。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比如,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以所谓“国际公理”“人类普遍价值”,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行大肆讨伐,这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一花独放”。“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有的西方学者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模式”的成功,不是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节选自2010年1月4日《深圳特区报》)11\n1.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模式”是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B.“中国模式”不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C.“中国模式”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D.“中国模式”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范式。30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解析:B项,偷换概念。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是“中国模式”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而不是“中国模式”本身。A、C两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一段,D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四段。答案:B2.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同”。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各取所需”。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D.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解析:D项,“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与原文中“和而不同”不符。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少数人的担心。因为和谐发展强调的是“和而不同”,更好地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的竞争水平。A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三段,B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五、六两段之中,C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八、九段。答案:D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B.不管那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地先进、多么地现代、多么地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11\n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为“中国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D.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解析:C项,“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错,原文最后一段中有“有的西方学者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只是“有的西方学者”而非“西方学者普遍认为”。A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四段,B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三段,D项,所体现的区域在文章第七段。答案:C五、(2012郑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陶瓷之路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有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陶瓷之路”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但主要是两条: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从长安体现出来,在东南的扬州也更是如此,扬州时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则就不会有李白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路》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陶瓷之路》同时也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11\n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宝物,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然而这两条路的命名都为西方学者所为,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与国外相比,陶瓷业却落后了许多。近几年,由于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和艺术家们的努力,现代艺术瓷开始被海外收藏家关注,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那么如何选择现代艺术瓷呢?好的现代艺术瓷应该有好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艺人和收藏家忽视,因为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像力却是无穷无尽的。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唯美的。现在有些陶瓷艺人,简单地将国画画面移入瓷器装饰,效果未必很好。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现代瓷器的色泽不容忽视,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1.根据文意,下列对“陶瓷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瓷之路”兴起的时间是唐代中后期,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瓷器不宜在陆上运输,“陶瓷之路”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B.“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共有两条通往海外的线路:一条是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另一条是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C.“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是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D.“陶瓷之路”的命名和“丝绸之路”的命名均为西方学者所为,这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解析: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削弱了“陆上丝绸之路”。答案:A2.下列对丝绸与陶瓷“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丝绸与陶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B.唐代中后期,受土耳其帝国崛起的影响,“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海上丝绸之路”应运而生。C.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陶瓷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D.陶瓷与丝绸,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但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11\n解析:B项,没有谈及两条大道是如何改变中外关系的。答案:B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最能体现唐代商业繁荣的城市是国都长安和东南的扬州,从李白、杜牧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的繁荣。B.三上次男先生之所以能著就《陶瓷之路》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的启迪。C.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说明中国的古瓷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到了近代,中国的陶瓷业越来越落后,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D.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只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08:5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24.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