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 课时作业4 小说阅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优化指导】(新课标全国版)2022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时作业4小说阅读建议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实际用时得分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件绿绸衬衣[德国]伯 尔我完全按照人家告诉我的那样行事,没有敲门就推门走进屋去。可是,当我突然见到一个又高又胖的女人站在我面前时,我吃了一惊。她那脸上有着一种难得见到的东西:美妙的色泽,健康,非常健康,安详,自信。她的眼睛的神色是冷漠的。她站在桌子旁摘菜,身边放着一个还有吃剩的蛋糕的盘子,一只大胖猫正在蛋糕上闻来闻去。屋子又矮又窄,空气混浊,还有一股油腥味。我的畏缩目光在蛋糕、猫和女人健康的脸之间来回转个不停,喉咙里有一种呛人的苦涩味,噎得我很难受。“什么事?”她问,眼睛抬也不抬。我用颤抖的双手打开手提包拉锁,这时脑袋碰到了低矮的门框,最后取出了我的东西:一件衬衣。“一件衬衣,”我沙哑地说,“我想……也许……一件衬衣。”“我丈夫的衬衣足够穿十年的!”她说完这话像是出于偶然地抬起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件窸窸窣窣的柔软的绿衬衣,我看到她眼睛里突然闪现一种无法克制的欲望,心想这事已十拿九稳了。她连手也不擦一擦,就抓起衬衣,提溜着衬衣的肩部,翻来覆去观察每一道接缝,然后含糊不清地嘟哝了一声。我不耐烦地内心不安地看着她又去继续把洋白菜弄干净,走到灶旁掀起一口咝咝作响的锅的盖子。一股香喷喷的热油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此时那只猫已在蛋糕上嗅了老半天,显然觉得它还不够新鲜好吃,便懒洋洋地一跳,以优美的姿态跳到椅子上,再从椅子上跳到地上,一溜烟地从我身边窜出门去。油在沸腾,我相信听到了猪油块在盖着盖儿的锅里劈劈啪啪的蹦跳声,因为这时一段遥远往事的回忆告诉我,那是猪油,这个锅里正在炼猪油。女人继续在削洋白菜。有个地方,一头母牛在哞哞低叫,一辆手推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而我一直还站在门口,我的衬衣在肮脏的椅子靠背上晃悠,我那心爱的柔软的绿绸衬衣,对它的柔软我曾向往了七年之久……我觉得犹如站在烧得通红的炉箅子上,而沉默使我憋得透不过气来,难受得要命。蛋糕上此时已满是黑压压一片懒洋洋的苍蝇,饥饿和恶心,极其难受的恶心,合成一种呛人的苦涩味,把我的喉咙噎住了。我开始冒汗。11\n我终于犹豫不决地伸手去拿衬衣。“您,”我说,声音比方才更嘶哑了,“您……不想要?”“您要换什么?”她连眼睛也不抬地冷冷地问。她那灵巧的手指已把洋白菜摘干净,把菜叶收进一个漏勺,用水冲洗,然后又掀起那个正在炼油的锅的盖子,把菜叶倒了进去。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咝咝声使我又想起往事,好像已过去一千年的往事,而我才只有二十八岁……“喂,您要换什么?”现在她更加不耐烦地问。可我不是商人,不,虽然我光顾过从格里内角①到克拉斯诺达尔②的所有黑市。我张口结舌:“猪油……面包……也许面粉,我想……”这时她第一次抬起她那冷漠的蓝眼睛,冷冷地看着我,在这一刹那,我知道自己完了……今后我将永远不会再知道猪油的味道了,猪油对我将永远只是一阵令人痛苦的气味回忆……我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她的目光击中了我,洞穿了我,现在我内心空空……她哑然失笑。“衬衣,”她以讥笑的口吻喊道,“我能用几张面包票去换衬衣。”我从椅子上夺过衬衣,把它系在这个大喊大叫的女人的脖子上,把她像一只淹死的猫一样吊在那黑沉沉的巨大的耶稣受难像下面的钉子上,这像就挂在她头顶上的黄粉墙上……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抓起我的衬衣团成一团,又把它塞进手提包,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那只猫正蹲在过道里津津有味地舔食一盘牛奶,当我走过它身旁时,它抬起头点了点,似乎要跟我打招呼,并且安慰我。(有删节)[注]①法国北海岸一个地方。②苏联北高加索一城市。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的“女人”是一个“又高又胖”的女人,猫是一只“大胖猫”,两个“胖”字看似毫不相干,实际却别有深意,好的小说即使在最细微的地方,也不忘为主题服务。B.在“女人”内心里,根本不在乎“我”的这件“绿绸衬衣”,因为她“丈夫的衬衣足够穿十年的”,就算有点价值,至多也就值“几张面包票”。C.“女人”对“我”这件向往了七年之久“绿绸衬衣”不屑一顾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知道了我这件衬衣是偷来的,所以小说中写道:“她的目光击中了我,洞穿了我,现在我内心空空。”D.伯尔曾说,人是为了生存才去寻求人性(人道)的生活,其目的有大有小。小说中“我”正是如此,他其实只想换取一些等价的食物,但“自尊”被伤害时,他宁可放弃食物。E.“我”与“女人”其实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小人物”,但“小人物”却毫不同情“小人物”。作家之所以安排吊死“女人”这样的情节,就是要在理想中完成人性缺失的救赎。解析:B项,从原文中看,“她说完这话像是出于偶然地抬起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件11\n窸窸窣窣的柔软的绿衬衣,我看到她眼睛里突然闪现一种无法克制的欲望”,说她不在乎不对。C项,“衬衣”是偷来的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没有内容表明“衬衣”一定是偷来的。答案:BC2.文中对房子里的一只猫进行了多次描写,试分析其作用。(6分)答案:小说对猫的描写,主要有两层作用:其一,猫的“胖”,猫不吃失去新鲜的“蛋糕”,猫“舔食牛奶”,猫充足的食物和生活与“我”的现状形成对比,突出了“我”的极端困窘与饥饿(3分);其二,结尾写猫“抬起头点了点,似乎要跟我打招呼,并且安慰我”则和“女人”对“我”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讽刺了“女人”作为人的无情与冷漠,深化了主题(3分)。(意思对即可)3.小说的倒数第二段出现了惊人的一幕:“我”用“衬衣”勒死了“女人”。这样的情节合理吗?根据你的理解,在此段横线处对情节进行补充完善。(6分)答案:不合理。(1分)从小说的主题来看,重在表现“女人”的冷漠,以及面对弱者表现出的人性缺失。如果真的勒死“女人”,就显得“我”更没有人性了,违背了小说的初衷。(2分)因此,我的补充是:“我只是在想象中这样做。实际上”(3分)。(言之成理即可)4.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诸如小说中“我”这样的人,或者面对的干脆就是“乞讨者”。结合小说与你的成长感悟,谈谈你的态度:给还是不给?(8分)答案:(1)给。人之初,性本善。面对乞者,我们要伸出我们的双手,给出自己的那份善心,希望天下所有的困窘的人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不能因为某些不良分子利用人的善良来为自己谋财谋利,就放弃自己的善良之心。(2)不给。排除个别老人之外,给,只是一时的帮助,他们不用劳动也可以手伸钱来。正是大家给,他们才会越来越懒,甚至是变本加厉,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他们变得更懒惰。对我们对社会只有坏处没有益处。(两方面结合也可,言之成理即可)二、(2022晋中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木 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11\n。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11\n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解析:B项,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文中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D项,考查情节及主题:大师最后录取朱丹是因为认识到他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理解他,接受他。答案:BD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打基础。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从渲染氛围、推动情节、烘托人物三方面分析即可,每点2分)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3分)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3分)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反映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8分)答案:作用:①这句话交代了朱丹被录取的根本原因。(情节)②指出了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丰富、深化人物形象。(人物形象)③11\n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主题)(从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三方面分析即可,每点2分)启示: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扣住民族精神、国家尊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震 心朱 佳隧道里光线昏暗,只有前方一点雪白的光,烟头般大小。那是尚永和雪梅此行的终点。尚永走得急,为了等落在后面的雪梅,就停下来,刚把烟点燃,一滴水珠从隧道顶滴落,砸在烟头上,炭火一样红的烟头还没来得及冒烟,就噗地灭了。雪梅刚好赶上来,瞅了他一眼,手里攥着一件白色的东西,在闷湿的空气里一扬,说:“怎么样,就在这儿把事办了吧,免得再走。”不用看,尚永也知道雪梅此时的脸色。他哼了一声,意思是“不行”。隧道尽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混杂着人们的尖叫,还有犬吠,有些恐怖。那里是终点,没有出口,要回到外面的世界,必须原路返回。被浇灭的烟是尚永的最后一支。他刚才在隧道外面等雪梅的时候,就吸光了所有的烟。现在,仅有的一支也湿了。尚永无奈地把烟扔到地上,用脚踩瘪。雪梅听到隧道底端的叫喊,来了气,快走几步,扔下一句话:“你都三十好几了,还是永远长不大。像你这样,怎么过日子?”尚永不回答,闷着头跟在后面。隧道的地面湿漉漉的,凸凹不平,踩在上面容易打滑。尚永小心地注视着雪梅的脚步,以防万一她摔跤,他可以及时扶住她。可是,一直走到隧道底,他都没有机会。隧道底端显出一道深绿色的铁门,充满惊惧的叫喊声就从后面传出来。铁门上用红油漆写着:每次最多仅限十人。从门外无法看到门后的内容。雪梅在铁门前停住脚步,两手一抱,怨气十足,想不通尚永带她来这里的目的。两秒钟的工夫,嘶叫声彻底平息,铁门徐徐地被打开,一群人兴奋地走出来,有大人,孩子更多。他们看上去挺高兴,看见门外的这对男女一筹莫展甚至怒气冲冲的样子,都觉得奇怪,两口子吵架,凭什么上这儿来?莫名其妙。等人走光,尚永从衣兜里拿出十张门票,交到看门人手中。看门人诧异地接下门票,又扭头看了看尚永身边的雪梅,撇了撇嘴,暗想这年头,什么怪事都有,然后关上铁门,在前面领路。看门人把尚永和雪梅带到里面,那里有一个四方铁质平台。平台的周围围着铁栏杆,平台前面的隧道顶端,遮盖着铁皮顶棚。平台上并排放着三排椅子,每排椅子之间也有扶手栏杆。雪梅生气地走进去,坐到最边上,脚踩在铁皮上,咚咚地响。看门人看这架势,知趣地离开。他一边走向控制室,一边想,这叫什么事,包了全场进来吵架?!11\n尚永也坐下来,故意和雪梅隔开一个位子。他们前方的铁皮顶棚,像天文台的观察台似的,缓缓打开,露出一片蓝天。日光漏下来,照亮另一个天地:一个人工小池塘,池塘周围有房子、假山、塑料花草、塑料家禽,还有一辆仿造的塑料吉普车。都是假的,却做得逼真。原来,他们这座城市是地震多发地带,政府就故意修建了这个地震模仿室,让人们亲身体会一下地震的滋味,以使人们在真正地震时,临阵不乱。雪梅听说过这里,但从没来过。她先被那突然打开的天顶吓了一跳,很快平静下来,把手里的白纸抛向尚永,“签字吧,我没时间陪你玩。”“等结束了再签也不迟,就五分钟。”离婚协议书飘落在脚跟,尚永弯下腰捡起来。他记得,在他和雪梅初相识的时候,两人发过誓,生死不离。现在,他们的婚姻就面临着一场最大的地震,他们的爱情处在震心。看门人按下地震启动键,人工模仿的风声呼啸而至,雨丝从池塘的上方飘落,逐渐变成倾盆大雨。他们身下的铁制平台开始摇晃,越来越激烈。尚永抓紧了面前的栏杆,去看雪梅。雪梅紧闭了双眼,双手也紧紧地握住栏杆,身体像在一艘遭遇海啸的小船上颠簸。雪梅忽然想起来了,她曾经开玩笑似的对尚永说:“如果地震了,我们被压在房屋之下,如果只有一个人有生还的机会,我要你活着。我不希望你先走,因为我无法承受失去你的痛苦。”两行泪,从她的脸颊滑落。尚永在地震中,看到了那泪,自己的眼睛也模糊了。此时,地震进入高峰,房子倒塌了,吉普车冲进了池塘,狗叫声和人们的奔走呼号混成一片。尚永和雪梅沉默着。看门人在控制室里看着这两个人,他们是这个地震室开办以来最安静的顾客。模拟的余震也过去了,一切平静下来。按常规,看门人应该请他们出去,迎接下一批顾客。但是这次,他没有动,他要给这对夫妻更多一点时间。尚永拿起离婚协议,他确信雪梅的心不会没有震动。“我们,还有机会吗?”尚永问。雪梅抹去泪水,说:“这是一场人工地震,而我们是生活在现实里。我和你的区别,就是你永远生活在想象里。婚姻,需要实际。请你签字吧。”尚永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掏出了钢笔。雪梅拿走了自己的那份,走下平台前,从兜里拿出一包香烟,递给尚永:“我料到你在等我时就抽完了烟。这是我在路上给你买的。以后,一个人,要学会照顾自己。”雪梅走了。看门人不得不请尚永离开。他注视着这曾经是夫妻的两个人,一前一后默默消失在隧道拐弯处之后,才开始迎接下一批顾客。(选自2022年第21期《微型小说选刊》)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隧道里光线昏暗,只有前方一点雪白的光,烟头般大小。”“隧道尽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混杂着人们的尖叫,还有犬吠,有些恐怖”等语句交待出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烘托出文章主题。11\nB.从看门人目睹男女主人公进入铁门开始到看门人目送两人离去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的种种表现让看门人啼笑皆非。C.小说主要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呈现出主人公微妙、复杂的内心活动。D.模拟地震的场景让“雪梅”陷入了她和丈夫曾经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中,作者巧妙地设置这个环节,使得文章更具吸引力。E.“尚永”和“雪梅”各自都在努力挽救自己的人生幸福,只是,二人选择的方向不同,前者选择了努力弥补、继续相守,后者选择了坚定地迎接新的生活。解析:A项,“烘托出文章主题”错,B项,看门人对男女主人公的表现是逐渐充满了同情,而非“啼笑皆非”。答案:AB2.小说中的“尚永”和“雪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答案:尚永:性情温和,用情专注,感情细腻,关心爱人胜过关心自己,为挽救婚姻和爱情想尽办法,富于想象,有一定的浪漫情怀。雪梅:办事果断决然,理性胜于感性。3.小说为什么要以“震心”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答案:①文题“震心”初读起来,耐人寻味,制造一种悬念的效果,能吸引读者阅读。②文题“震心”点明小说的主要情节的特定发生地点。③文题“震心”同时又是在地理位置上模拟的地震“震心”与处于模拟地震中男女双方心理活动上的“震心”的语意双关,对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本文的故事情节在作者朴实的笔法下越发显得起伏跌宕,故事结局出人意料,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安排不合理,违背生活的真实,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示例)合理。①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在语言和行动描写方面可以看出“尚永”和“雪梅”的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预示着二人分手结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②从情节的角度来看,作者从开篇就设置悬念,由开始质疑文章说什么事情的悬念到后来关心双方是否能复合的悬念一路铺设下来,在男主角的一再挽留和女主角多次埋怨、催促签字的过程中,读者也终究可以感知到二人的感情是不可以挽救的。③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符合生活的真实性,现今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幸福的理想和方法各不相同,二人的决定和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能从人物、情节、主题方面考虑,理由充分即可。若认为这样安排不合理,只要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四、(2022鹤岗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法]莫泊桑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11\n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当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开战场远一些。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这时,瓦尔特·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糊糊,噩梦不断。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有个女仆吓得张大了嘴,两眼直瞪,一动不动,手里的杯子砰然掉在地上。其余的人,都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11\n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开始,就这么一声惊呼,由八个不同的嗓音同时发出的惊呼,骇得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紧接着,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瓦尔特·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这是黎明前寒冷的时刻。矮树丛中,有许多人影在悄无声息地偷偷移动,黑暗里,不时有一两把铜铁利器的尖梢,被缕缕月光照得闪闪发亮。突然,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瓦尔特·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支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瓦尔特·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选自《莫泊桑作品选》,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B.作者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使施那夫斯的形象真实鲜明。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D.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E.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解析:C项,“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E项,“但他的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答案:CE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6分)答案: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11\n3.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都很精妙,请说明这些描写的内容和作用。(6分)答案:人物描写方面:开头的肖像描写,逃跑、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厌恶战争、要逃跑、想做俘虏的心理活动描写。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施那夫斯的人物特点,表现了他在奇遇中的处境遭际。景物描写方面:逃跑过程中夜间黑暗,兔子、猫头鹰的声响让他恐惧痛苦(或黎明前寒冷,人影移动,月光下利器发亮)。作用:通过这些描写交代时间、环境,渲染紧张气氛,侧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后一次景物描写作用:通过这些描写交代时间、环境,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8分)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44:23 页数:11
价格:¥3 大小:72.5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