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刨根问底的学问。人活在世上,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眼前的各种事物“是什么”,更要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知道“为什么”。这表明哲学(  )A.是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具体认识B.对人们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能够使人聪明,给人智慧D.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下列有关世界观与哲学联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都可以自发形成B.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D.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下面两幅漫画告诉我们(  )①哲学思想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②孩子的追问中蕴涵哲学智慧③人的哲学思想是与生俱来的④孩子的问题中不自觉地涉及哲学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6.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2\n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7.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辩证地分析问题,要知道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这说明(  )A.哲学使人无所不能B.要用睿智的眼光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D.哲学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8.当前,少数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四风”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9.爱因斯坦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0.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可以代替艺术②艺术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艺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12\n12.某校学生在“十一”期间,开展了一次“我与哲学”的网上调研活动,请你一同参与。调研一: 哲学与生活2014年7月,大学生毕业在即,新的就业压力不断彰显。某网站对大学生就业难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①定位不清,目标不明。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②工作主动性弱,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相当部分的求职者职业素养太差,对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③不想吃苦,没有准备吃苦的精神,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学生,不想到基层第一线去工作,怕苦怕累。④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调研二: 中国历史与哲学发展中国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哲学的发展史,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感知哲学。历史时期哲学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1)请你立足哲学基本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提出自己的建议。(2)立足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哲学发展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巨大作用。12\n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拉普拉斯假定认为: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那么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按照这种假定,宇宙中全部未来的事件都严格地取决于全部过去的事件,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或偶然性消失了,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应是力学的性质。这一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和18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二者的观点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②二者的观点具有形而上学性③二者的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④二者的观点来自于实践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否认意识反映物质B.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C.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4.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②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相同的③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④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右边漫画中主人翁(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③认为客观世界随着主观意图而改变④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12\n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7.“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一切辩证法观点C.一切哲学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8.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9.右边漫画《“石”来运转》中的当事人(  )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B.正确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10.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 刻舟求剑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明·王守仁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宋·朱熹(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12\n12.材料一 下图显示的是某地区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中认为图中说法是唯心主义命题的人所占的比例。材料二 王充《订鬼篇》: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一中部分人认为世界上确实存在鬼,这和材料二中对鬼的认识有什么本质区别?12\n第3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表明哲学(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现为真正的哲学(  )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B.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C.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钻研哲学,有很高的哲学修养。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尖锐而复杂的矛盾,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问题。这说明(  )①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③哲学都是对时代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④哲学能够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①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能够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④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③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来变革社会④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 6.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的辩证法12\n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与当前我们党强调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同强调了(  )A.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B.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8.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D.德国古典哲学 9.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10.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对马克思的名言可以作如下理解(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③任何哲学都是无产阶级的哲学④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的理解。(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12\n1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提高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某校高三(6)班有一组同学选择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结合材料回答:(1)假如你是这一课题组成员,请你简要写出探究的过程和探究方法。(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世界观及哲学的作用等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确定这一探究课题的依据。12\n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D “更要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知道‘为什么’”体现了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项符合题意。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意不符。2.C 材料体现了哲学的产生,故选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A错误;B与材料无关;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科学之科学”,故D错误。3.D 哲学不能自发形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A、C错误;B说明的是世界观与哲学的区别而不是联系,不选。只有D符合题意。4.D 这两幅漫画揭示的是哲学的来源,从孩子的追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哲学的产生源于不自觉地对世界的思考,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5.C 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思想对行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故选C。6.C 材料中的观点强调了哲学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③错误。7.C 本题考查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漫画的主旨是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哲学道理,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故选C。8.A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是错误的世界观,“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强调了错误世界观的危害,A项从哲学角度正确指出了其中原因。B、D两项观点错误。C项不符合题目知识限定。9.D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③正确;①④说法错误。10.B 材料强调哲学能为艺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进而提高艺术家的艺术素养,避免其沦为供人玩乐的艺人,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夸大了哲学的作用。11.(1)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的政治经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作为一定时代政治和经济的反映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正确地反映这些变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旧观念的束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可以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物质力量。12.(1)①存在决定思维。大学生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现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需求,明确合理的就业方向,不能好高骛远。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并且思维反作用于存在。大学生应该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创业和多种渠道就业。(2)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由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到科学发展观,都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属于真正的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真正的哲学,不同时代,通过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预见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成为指导群众实践的伟大思想,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B 材料中的观点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性质,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这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因此选B。2.A 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故①②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种可贵的猜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自实践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故③④不选。12\n3.D 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不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这个世界本原的问题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故D项正确,A项错误;B、C两项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足,不合题意。4.B 三者作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都认为物质是本原;作为正确的世界观,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故选①④。三者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③排除。5.B 漫画中主人公“想要十环就十环”,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因而②③符合题意;①是唯物主义观点;④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6.D “万物皆备于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因此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都否认了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原则,D符合题意。7.D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体现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符合题意。8.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A项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是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D项是指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故选C。9.D 本题以漫画《“石”来运转》为切入点,考查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石”等同于“时”,并将“时”看作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0.C ②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④为运动观点(辩证法)与静止观点(形而上学)的对立,C项符合题意。①中分别体现唯心主义和矛盾观点,③中分别体现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11.(1)材料一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把思维当作世界的本原。(2)①各种宗教思想都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另外,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尽管不系统,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者上帝、神等主宰世界,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上这些思想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很大危害,我们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抵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12.(1)①图中是唯心主义命题的人所占的比例,表明公民的科学认识水平有待提高。②公民识别客观唯心主义的能力较强,而识别主观唯心主义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①材料一显示有部分人认为世界上确实存在鬼神,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材料二分析了产生鬼的原因,认为人们产生鬼的幻觉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即是由具体的物质原因引起的,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这是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③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鬼的认识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世界观的对立。第3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1.B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源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A错误,B当选;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D错误。2.A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了真正哲学这一特点;“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说明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故答案选A。3.D 材料强调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①③表述错误。4.A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③④错误。5.A 文艺复兴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革命,人们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说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③正确。②不合题意。哲学属意识范畴,是一种精神力量,④错误。12\n6.D 马克思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①排除,②入选;黑格尔把“精神”当作世界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故③不选;由“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可得④入选。7.B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从而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可见,这里强调了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故选B。8.D 依据教材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故答案选D,排除B。A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C项中《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均不合题意。9.A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故答案选A。10.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及基本特征。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因而具有革命性,故本题选①④。②不符合题意,③表述有误。11.(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2)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是其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牢牢把握当今时代脉搏,反映当今时代的变化。12.(1)探究过程:确定探究目标→制订探究计划→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走访、考察→整理有关材料→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上交成果。探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查阅图书、报刊、网络等各种文献资料;小组讨论法。(2)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正确的世界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能够通过对旧的急功近利发展观的批判,更新人的发展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提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7:46:48 页数:12
价格:¥3 大小:507.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