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部旅游法对“文明旅游”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②促使旅游者在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③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④有利于维持旅游服务业的公益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文明的物化载体,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了民族精神。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说明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④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入乡随俗”。“入乡随俗”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体现了( )A.各民族的文化共性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对传统文化的墨守成规D.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世界文字丰富多彩,这反映了( )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12\n 6.美国将玫瑰花定为国花,认为它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他们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说明文化具有( )①多样性 ②时代性 ③创新性 ④民族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8.右边漫画中的“和而不同”告诉我们(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最终走向同一③文化应具有包容性,在文化交往中应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④在文化交流中需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③文化渗透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④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走向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迄今为止,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 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霸权C.色彩斑斓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文化自信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的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全国各地采取不同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二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世界各地的华人,载歌载舞欢度春节;圣诞节已成为许多中国人和西方人共同庆祝的节日。12\n(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2)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充分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文化多样性?12.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方面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在对外传播中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实际情况和立场主张;另一方面要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包容姿态,积极反映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和全球事务的认识、思考和担当,多反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多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材料二 媒体是国际传播的主力军,壮大媒体力量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环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中国是一个媒体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媒体强国,缺少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媒体。改变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需要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在新一轮传播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分析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融通中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对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积极意义。12\n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每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2.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以故宫建筑群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 )①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②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③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以传统绘画为代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仁者爱人”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A.传统思想是永恒不变的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卷珠帘》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5.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行,切问而近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本上直接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 )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C.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6.近几年的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D.传统文化要被现代文明取代 7.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12\n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影响文化发展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发展 9.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方向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有独特作用③能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导师和代表,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对待孔子的思想,我们应该( )①忠实地全盘继承孔子思想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研究、继承和弘扬孔子思想的精华④予以放弃,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频现破坏古建筑情况。为加强古建筑保护和利用,M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检查古建筑保护情况,并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某人大代表还上交了关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议案,建议将古建筑列入规划保护范围,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在改造利用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同时古建筑的保护要向多元化发展,以此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12.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观点二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12\n12\n第5课 文化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2.“创造新的文化遗产”成为近期某一著名论坛的主题,论坛倡导人们站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更多“新”的文化遗产。这里突出强调“新”是因为(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②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王献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幼年随父王羲之学习书法,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他运笔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与其父相比,王献之笔走龙蛇,天机一片,不计工拙而完美动人,为书法的纯艺术性开创了真正的先河和绝伦的典范。这一典型事例表明( )①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实现文化创新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文化创新的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道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向人民群众学习是文化创新的内在要求C.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文化只有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5.武汉网球公开赛吉祥物“江江”,体现出武汉市对长江独有的情怀。设计灵感来源于“网球”和中国娃娃,并将武汉的人文、美食、历史与网球运动的活力、动感、激情糅合在一起。球拍上的W象征了武汉及“WTA”。这说明( )A.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12\nC.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源泉D.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6.莫言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乡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崛起开始,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这说明(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再现B.文学作品是以乡土为取材对象的艺术创作活动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学创作的源泉D.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活动 7.“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功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②文化创作要扎根社会实践③艺术创作具有相对独立性④认识推动实践发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8.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在世界上表现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化产品及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仍然有限。为此我们必须( )①坚决抵制一切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立足社会实践,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③充分吸收一切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一位艺术家曾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迪是(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B.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艺形式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D.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10.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作曲者之一何占毫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1.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大众文化都是一定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体现。在文化问题上应该开放而不排外、引进而不媚外,更不能全盘西化。媒体所说的“美式快餐”、“好莱坞大片”和“洋节”为文化入侵的“三大军团”,并不为过。有些中小学生、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互相赠送圣诞卡,而对我们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却无兴趣。(1)材料中提到的“全盘西化”的主张是什么?12\n(2)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你认为应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12.材料一 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17个地级市展开活动,集中展出各地文化产品、文艺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创意十足,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观众目光。许多观众体验了风筝、年画、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材料二 “凤舞东方”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吉祥物。凤凰形象在民间观念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象征吉祥的瑞鸟,民间也有“百鸟朝凤”的说法。吉祥物以凤凰的形象出现,喻示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发展,也体现了十艺节全民参与、文化事业百家争鸣的盛况。“凤舞东方”,将传统的凤凰形象化身为伸展凤翼、踏歌起舞的小女孩形象,又像一位可爱的小天使,新颖独特、美丽大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体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1)用文化创新的知识,简要回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重视文化创新的依据。(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12\n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A 旅游法对“文明旅游”做出规定,要求旅游者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也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①③正确;②中“文化认同”的说法错误;旅游服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不是公益性质的,④错误。2.C ①符合题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才影响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方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③符合题意,中外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旅游方式。④不符合题意,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故选C。3.B 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①④正确表述了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②是民族节日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③表述错误。4.B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入乡随俗”是对该地方风俗的尊重,B正确,A、D不符合题意,C错误。5.B 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表现了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6.D 不同国家国花不同,体现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与题意不符。7.C 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说明文化又是世界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表述错误,应排除。8.A “和而不同”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互相尊重、理解个性,①④正确。②“同一”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借鉴吸收的是优秀文化成果,③“一切”观点错误。9.A 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切题;以上电影、歌剧、舞剧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同时也传播了本国文化,②正确切题;③观点错误,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④中“走向统一”观点错误。10.D 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要坚持文化平等、求同存异、文化自信的原则,D项正确切题。A中“文化趋同”观点错误;B中“文化霸权”观点错误;C中“文化渗透”观点错误。11.(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2.(1)“融通中外”主要是因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融通中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做到了既认同中华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③“融通中外”顺应了发展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①有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抵制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渗透,提高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②有助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有助于运用当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繁荣。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A 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B、C、D三项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2.A 传统绘画属于传统文艺,④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3.B “仁者爱人”属于传统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文化思想保留着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的东西,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答案选B。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A观点错误。C与题意不符。D没有看到传统文化有精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才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2\n4.B 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故排除;根据材料“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可知题肢①④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答案选B。5.C A说法错误,中华古籍记载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B夸大了传统思想的作用;题干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D与题意无关;公众对这些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的校训的认同,实质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故选C。6.B 现在的清明节人们仍然会采取各种形式表达对亲人、对先烈的哀思之情,但形式上较古代来说更加文明,说明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故选B项。A、D两项完全否定了传统文化,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强调的侧重点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而不是文化的继承。7.A 材料中扬州人“古城复兴”、“改善人居”的做法,使“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体现了继承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A项符合题意。B项的传统文化没有具体区分优秀文化与落后文化,表述不准确。C、D两项与题意无关。8.C “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运动,它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说明了思想运动促进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和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与题意不相符。9.C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故①④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②③两项是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10.C 任何传统文化,包括孔子思想,都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孔子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保留、继承、发扬其精华,去除其中落后的、腐朽的、消极的思想内容,因此该题②③的观点正确,①④的观点错误。故选择C项。11.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古建筑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③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应在继承中发展。古建筑的保护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改造利用古建筑既要保持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12.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应该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③文化继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5课 文化创新1.C 网络的迅速发展属于社会实践,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创新的形态,材料说明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2.A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故①正确;②③正确指出了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④观点错误,应把“创新”改为“社会实践”,故正确答案为A项。3.B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王献之在书法上的贡献“为书法的纯艺术性开创了真正的先河和绝伦的典范”,这说明文化创新(书法艺术的创新)对民族文化繁荣的贡献,也是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①③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但都与题意不符。4.A B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题意的重复;C项夸大了文化创新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5.A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吉祥物“江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产物,故选A项。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项说法片面,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12\n6.C 莫言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是立足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的创作,说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C正确;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A“真实再现”说法错误;B明显错误;文学创作是文化活动,D错误。7.A “游历、实地考察”说明文化创作要扎根社会实践,②正确;“监摹名人名画……更见其百无一是矣”说明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①正确,A项入选;③不符合题意;④错误,正确认识推动实践发展。8.B 要想提升文化竞争力,首先必须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故②正确;要想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必须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④正确,B项入选。9.A 材料强调的是创新对艺术的重要性,应选A项。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D两项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C项错误。10.C 材料说明了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必须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选②③。①不合题意;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错误。11.(1)“全盘西化”是指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些都不利于文化创新,必须予以克服。(2)①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文化创新之路。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进行交流、借鉴和融合,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不能排斥外来文化,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12.(1)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推动文化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2)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本届文化节的作品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创新。②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吉祥物的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创新中注入时代精神,使其焕发新的活力。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本次活动和吉祥物设计都关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全民参与,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文化与生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海导航】(新课标)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25 17:46:4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491.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