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统考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第25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命题视角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30313118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十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第25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已考视角1.命题点:孔子思想主张(2019·高考海南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解析:“君子喻于义”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强调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故选B项;材料主要论述道德不是等级,排除A项;孔子否定的是无道德的富贵不是认同贫富,排除C项;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否定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反对富裕,排除D项。答案:B2.命题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019·高考北京卷)《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选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表现而非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强调汉代推崇儒学的原因而非秦朝对儒学的打击排斥,排除B项;《汉书》是官方史书,《史记》是史学家编撰通史的典范,排除D项。答案:C\n3.命题点:《墨子》中的科学知识记载(2018·高考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解析:材料中未涉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的记载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记载的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答案:C4.命题点:儒家思想的渊源(2016·高考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汉代崇尚儒学,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注重历史传统,并不“迷信”孔子个人,“五经”也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汉代儒学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而是强调寻根溯源,故B项错误;儒学并没有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它于西汉时重新兴起,故D项错误。答案:C\n5.命题点:古代儒学者的政治理想(2015·高考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符合现实政治需要,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6.命题点:儒家纲常伦理不断强化(2014·高考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未体现血缘关系淡化,B项错误;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D7.命题点:人伦秩序有利于巩固统治(2014·高考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n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非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答案:B(二)待考视角8.命题点:儒家思想中的人格平等精神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等级秩序思想,但不乏平等思想的主张和要求,儒家在意识到人有差别的同时也主张人格的平等,这种人格平等精神主要表现在(  )A.“有教无类”“法不阿贵”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不患寡而患不均”D.“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解析:教育和法律,与题干材料中“主张人格的平等”不符,故A项错误;己和人的关系,与题干材料中“人格平等精神”相符,故B项正确;患寡是财物方面,与题干材料中“人格平等”不符,故C项错误;推崇贤能,与题干材料中“人格平等精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9.命题点:孔孟思想的一致性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复古守礼B.肯定汤武革命C.追求仁政德治D.主张重构秩序\n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是人臣的本分”可知孔、孟都强调臣子的本分,反对礼仪和权力的僭越,主张维护等级秩序,故D项正确。答案:D10.命题点: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老子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题干材料中“天地万物,都有……人力去造作安排”相符,故A项正确;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不可能批驳了诸子百家,故B项错误;重建等级社会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与题干材料中“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1.命题点:汉代新儒学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  )A.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B.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C.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D.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解析:题干材料中年号现象没有体现出对民意的重视,故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因此“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影响到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年号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政治局势的动荡,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12.命题点:时代变化对儒学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n(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解析:汉代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先秦儒学不含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是宋明理学,故B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哲学化倾向,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陆王心学,故C项错误;汉代改造儒学,想要把儒家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目的是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故D项正确。答案:D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7:54:53 页数:6
价格:¥3 大小:84.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