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专用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6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20230331230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六)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1·常州中学)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对垒的文化论争中,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不同,宣扬“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提出:不要把科学视为“信条”,主张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论争中的共同点是(  )A.认为西方文化出现认同危机B.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C.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C [陈独秀的观点肯定“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杜亚泉批判西方文明的不足而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论争中,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了自己的定论,故C项正确。]2.(2021·苏州中学)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B.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A [材料反映了李大钊不主张一味否定中国文化,而主张中西文化调和,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而非分析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绝对化倾向是其弊端之一,李大钊个人的思想并不能改变倾向,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故D项错误。]3.(2021·扬州中学)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A [根据材料“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可得出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批判以儒学为主体的旧思想,封建礼教受到批判,故A项正确。]4.(2021·盐城中学)从1897年开始,\n林纾用文言文翻译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180余种,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  )A.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B.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C.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D.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B [“翻译西洋小说”说明林纾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说明林纾坚持传统士农工商的分类,没有接受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主张,落后于时代潮流,故B项正确;小说也是世俗文化的体现,“林纾用文言文翻译西洋小说”说明他不反对世俗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林纾对其译著市场的担忧,故D项错误。]5.(2021·淮安中学)陈独秀明确指出,新文化运动真正的敌人并不仅针对旧的思想信仰,“我们的真正敌人是‘成见’,是‘不思想’。我们向旧思想和旧信仰作战,其实只是很诚恳地请求旧思想和旧信仰势力之下的朋友们起来向‘成见’和‘不思想’作战”。由此可见,陈独秀意在(  )A.推动新文化运动实现转型B.促进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C.全面吸收西方的社会理论D.启迪民众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D [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新文化真正的敌人是“成见”,即旧有的思维观念,而非旧的思想信仰,其希望秉持旧思想和旧信仰的人能改变观念,说明陈独秀意在启迪民众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D项正确;陈独秀是希望通过新文化运动来转变旧的思想路径,而非让新文化运动实现转型,排除A项;题干并未提及民主政治,排除B项;题干主旨与“全面吸收西方的社会理论”无关,排除C项。]6.(2021·天一中学)有学者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B.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C.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A [根据材料“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可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的倾向,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学,\n全盘肯定西方文化,没有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而非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故D项错误。]7.(2021·淮安中学)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A [根据材料“‘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可得出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故A项正确。]8.(2021·常熟调研一)1915-1918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C.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C [伴随着陈独秀等人对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梁启超等人反思西方文化,主张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得人们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故C项正确。]9.(2021·如皋中学)1919年,鲁迅在小说《药》中写道,当时人们相信人血馒头能治好肺结核。华小栓得了肺结核后,其父亲用沾满鲜血的馒头给他治病,结果华小栓还是命丧黄泉。而人血馒头竟是由父亲从刑场上买来的革命烈士的鲜血做成的。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病症是(  )A.迷信与麻木B.痛苦与沉沦C.病急乱投医D.绝症与抗争A [“迷信”与材料中“当时人们相信人血馒头能治好肺结核”相符,“麻木”与材料中“人血馒头竟是由父亲从刑场上买来的革命烈士的鲜血做成的”相符,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中“人血馒头”寓意不符,排除。]10.(2021·泰州中学)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译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该文章(  )\nA.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B.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C.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D.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D [根据材料“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可见国人固有天朝上国的心态,对外来文化的蔑视,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到“实业”英语里有勤的含义,没有对中西文化的联系进行叙述,故A项排除;材料内容与新文化运动是否有阻力无关,故B项排除;根据材料“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可见对西方文化没有全盘肯定,故C项排除。]11.1917年至1919年,在《新青年》中“十月革命”被提及的次数极少,1919年以后逐渐增多。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转变C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新青年》中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增多,故选C项;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爆发,而题干中的“变化”发生于1919年以后,排除A项;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排除B项;1917-1919年中国的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排除D项。]12.(2021·海安中学)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中对国学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他提出,国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之下分有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胡适的国学分类法(  )A.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地位B.实现了中西文化交融兼采C.在研究方法上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D.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C [胡适认为研究国学的目的是做成中国文化史,而且其在中国文化史下面细分为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这种划分充分体现了西方学术研究的路径,说明胡适对国学的划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未强调传统文化学术的地位,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中西文化交融,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3.(2021·溧水中学)\n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B.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C.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D.内容都蕴含人文主义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思想解放,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故D项正确;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没有吸收外来文明,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故C项错误。]14.(2021·涟水中学)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共产党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 [题干强调了将来的社会是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世界,即工人阶级在将来占据统治地位,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B项正确;题干未将其他城市与上海对比,因此无法得出上海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排除A项;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题干内容与中国共产党无关,排除D项。]15.(2021·南师附中)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B.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C.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D.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B [根据材料“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可知,这些内容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这说明蔡元培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项正确;北大当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服务政府,排除A项;C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只体现了蔡元培对传统文化中积极部分的支持,\n并不能得出其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的主张,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5分)16.(2021·泰州一模)在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中西方文化既有内在的共通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与柏拉图在政治总目标上都是试图以贤人政治之实行德治的方式,巩固贵族统治,创立等级有序的社会,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塔型的等级社会中,处于塔尖的统治者的人选问题,是孔子和柏拉图关注的重点。孔子把统治者(“圣王”)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教化民众,看作为政的首要条件,认为只有圣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王。……而柏拉图虽不否认统治者应具有道德,但却主张“哲学王”应具有最高理念,以是否具有智慧和知识作为统治民众的首要条件。——摘编自刘丹忱《孔子与柏拉图治国思想之比较互鉴》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追求器物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转向了追求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文艺复兴也开启了欧洲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文艺复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价值,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从而深刻影响了人们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因此,从历史意义上讲,二者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起点。——摘编自王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异同》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述孔子与柏拉图政治理想的异同,并说明出现差异的实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起点”的。(6分)[答案] (1)同:实行德治(贤人政治);巩固贵族统治;维护等级秩序。异:孔子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内圣外王”);柏拉图要求统治者是哲学王(具备智慧和知识)。实质: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旧的秩序和制度。柏拉图主张改革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理解:思想文化现代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批判了传统思想;都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人”的现代化:二者都一定程度上把人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都肯定人的价值;都促进了个人主义的觉醒。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1:11 页数:6
价格:¥3 大小:96.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