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二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北师大版202302342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限时集训(二)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茂名一模)到(汉)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作者认为这种做法(  )A.违背了历史潮流B.确立了思想统一C.削弱了中央集权D.有利于社会稳定D [汉武帝的“推恩令”通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这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D项,排除C项;“至此才算解决”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定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2.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7强藩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据上表可知,唐代中后期(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B [从出身、所在和结果的逐步变化可以看出地方独立性增强,故选B项;唐玄宗时期已出现使相,但其只是代天子巡边,并未形成藩镇割据,排除A项;代天子巡边只是使相的一项职责,并不能说明其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排除C项;藩镇割据致使唐代战争不断,排除D项。]3.(2020·乌鲁木齐一模)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  )\nA.吸引了周边国家归顺元朝B.是对行省制度的灵活运用C.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D.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C [材料“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反映出土司权力太大,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土司制度的实施,针对的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长官土司有世袭统治权,行省官员不世袭,两者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土司制度的实施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4.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部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这一时期的督邮(  )A.和刺史存在上下级关系B.主要承担基层监察职责C.利于遏制王国势力膨胀D.任免权下放到地方政府B [材料“掌监属县”“清查罪状上报郡守”表明,督邮承担着对郡内所属县级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能,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督邮与刺史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遏制王国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督邮的任免权问题,故D项错误。]5.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宰相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得到玄宗认可。这反映出当时(  )A.三省体制逐步形成B.决策权、审议权分离C.制度变革提高效率D.中枢体制发生质变C [吏房、兵房等五房独立于六部之外,说明这些部门的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因而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C项。]6.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C.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D.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A [由材料信息可知,士大夫集团在政权由后妃转到皇帝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宋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文官政治在政权稳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故选\nA项;中国古代一直坚持皇权专制政体,集体统治是民主政体,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后妃垂帘听政并不是外戚干政的表现,排除C项;士大夫集团制造舆论压力不是分散相权的表现,排除D项。]7.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上立军功。汉初的选官制度(  )A.阻断了阶层流动B.容易导致人才匮乏C.因循秦朝的旧制D.标志官僚政治形成B [从材料“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可知,汉初选拔人才都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不利于广泛选拔人才,故选B项;“任子”“赀选”的标准有利于贵族统治阶层,“军功”的限制虽很小,但也能使下层民众通过在战争中立功而做官,故不是完全阻断了阶层流动,排除A项;秦朝主要是实行军功授爵,材料内容体现不出汉初的选官制度沿袭秦朝,排除C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形成,排除D项。]8.(2020·合肥一模)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遣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  )A.废除了宰相制度B.君主权力的强化C.边患的日益严重D.军权的分化制衡B [由材料可知,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军权被牢牢地掌控在皇帝手中,这反映的是君权的强化,故选B项;A、C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军权的分化制衡只是材料的表象,君权加强才是实质所在,排除D项。]9.(2020·温州模拟)有学者指出,“皇帝几十年不见大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明代却成为一个现实。在日常政务处理中,皇帝似乎可以不必亲自出面,似乎是形成了一个可以没有皇帝的政务运行系统。其原因就在于六部行政权的增大和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该学者意在强调明代(  )A.皇权的强大、皇帝的专制独裁B.内阁制发展完善,维护专制统治C.官僚制度发展趋于成熟、完善D.六部权力膨胀,威胁到君主专制C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有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国家政权还能够正常运行,其原因是中央决策群体的扩大、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即官僚制度发展趋于成熟和完善,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学者强调的是明朝整个官僚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没有涉及内阁制,B项错误;题干中描述的现象不会威胁皇权,D项错误。]10.(2020·辽阳一模)清初,先是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n阁臣不得过问。之后又以“陈奏本章,照故明例,殊觉迟误”为借口,规定:“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这表明当时内阁(  )A.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B.票拟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D.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B [材料“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表明票拟权受到严格的限制,说明清朝内阁权力遭到削弱,故选B项;A项是军机处的职能,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提高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排除C项;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的是军机处的设立,D项错误。]11.(2020·潍坊二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  )A.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思想批判风气剧变B [根据题干可知,张居正“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表明他没有实际的政府运作权力,仅是一个内阁学士,说明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作的特点,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权不断加强和相权的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明代吏治腐败的问题,仅涉及张居正“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明代的政治现象,并没有涉及社会批判风气问题,排除D项。]12.(2021·安徽“皖南八校”)清朝政府在明朝三司制度的基础上推行督抚制度,使三司沦为督抚的属员,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清政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增加行政官员数量C.加强社会政治控制D.便于推进赋税改革C [清政府推行的督抚制度,能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即有利于加强社会政治的控制,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A项;清政府调整的目的在于加强社会政治控制,而不是增加行政官员数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改革问题,排除D项。]\n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赣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材料二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策“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1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材料二“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可知相同原因为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太祖立国之初……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可知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同时,收精兵,加强中央禁军;根据材料一“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可知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根据材料二“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可知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根据材料二“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可知实行督抚制度。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可知有效加强了宋代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据材料二“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可知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明代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时也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材料二“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可知宋明后来的调整,均是为了解决前面改革带来的弊端,\n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宋、明前面改革均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后面的调整均是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二者都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间寻求平衡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均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的目标。答案:(1)原因: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对策:宋: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编选禁军。明: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效果:宋: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带来了“积贫积弱”的弊病。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16分)(2)原因:提高行政效率。特点: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9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分析材料可知,制度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配合的。据此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制度入手即可,注意史论结合,论题清晰,史实充分。答案:示例:论题: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2分)论述: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隐患。汉代内外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10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6:26 页数:6
价格:¥3 大小:85.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