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20230331269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20230331269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小题必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2020·浙江卷)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B【解析】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可知,这里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B正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说明其依靠的是人力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题干中骑乘自行车的是西方人,因此其不能作为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的标志,排除C;自行车的出现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未造成人们生活方式根本性变化,D夸大了自行车的影响,排除。2.(2019年江苏卷,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n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1.1927年6月,国民政府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成立后,很快批准公布了警察、检查官等行业服制,上海市政府均一体遵行。1930年8月,市政府遵从内政部《服制条例》中的规定,令秘书处、各局及各机关公务人员‘以身作则’,服用国货,限制西装。这反映出当时( )A.服饰行业受制于政府机关B.经济发展助推社会变革C.国家倡导社会习俗近代化D.政治生态影响民众生活【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警察、检查官等行业服制,上海市政府均一体遵行”、“内政部《服制条例》”等信息可知,国家提倡各行业采用统一的服制,这是近代化的表现,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政府倡导在政府机关推行统一的服制,并不能说服饰行业受制于政府机关,排除A项;题干说到了服制改革,是政府在推进其变革,但并没有提到是经济发展助推的,排除B项;题干提到的是在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中推行服制改革,与民众生活无关,排除D项。2.国民政府文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陈立夫认为:“电影不仅是娱乐的东西,而必须在娱乐之中包含着多量的教育文化上的意义。”应发扬“民族、革命”精神,扫荡“那些充满着淫靡妖艳肉感等宣传罪恶的片子”。这一言论旨在( )A.规范民族电影产业的发展B.抵制低俗文化对电影的侵扰C.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D.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电影不仅是娱乐的东西,而必须在娱乐之中包含着多量的教育文化上的意义”,可知陈立夫的言论不过是打着民族文化等的幌子,其根本目的在于强化文化控制,巩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故选D项;材料提到要发挥电影的教育作用,并没有体现出对电影产业的规范,排除A项;材料强调文化的教育作用,并不是抵制低俗文化对电影的侵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电影,并不是传统优秀文化,排除C项。3.如表是1966—1986年中国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值与投资(%)变化表。这一变化说明( )\n类比1966—1978年1979—1981年产值变化重工业产值11.81.3轻工业产值8.314.0投资份额重工业50.040.8轻工业5.58.2住房5.719.7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工业结构开始调整C.轻重工业的投资成反比D.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轻工业产值、投资与住房投资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故选D项;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不符,排除A项;表格没有体现工业结构开始调整,排除B项;根据材料,轻重工业的投资不成比例关系,排除C项。4.19世纪60年代起,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它们“传述各国之事,上白朝廷,下及间里,尽情议论”。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其中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报刊成为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B.近代中国开始走向主动开放C.报刊成为当时反清革命的媒介D.社会变局影响近代报刊发展【答案】D【解析】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报刊业迅速兴起。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报刊传播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报刊业的发展。表明社会变局影响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故选D项;报刊成为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是和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得出来的,材料没有涉及其它传播媒介,排除A项;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是被动的,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报刊作为反清革命的媒介,材料的内容19世纪60年代,近代报刊兴起与反清革命无关,排除C项。5.1915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草案》就《婿妇改嫁主婚问题》规定:“婿妇改嫁,由夫家父母主婚。无父母者祖父母,无祖父母者母家父母或祖父母。如母家并此而亦无之者,则应由夫家其余亲属主之。此现行律所规定也。”这表明当时( )A.封建礼俗遗存影响立法B.婚姻自由受到法律保护\nC.国家立法推动男女平等D.传统观念阻碍妇女改嫁【答案】A【解析】据材料“婿妇改嫁,由夫家父母主婚”,可知孀妇改嫁自己不能作主,须夫家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或其他亲属主婚,反映出民国有关婚姻改嫁的法律条文仍存在封建婚姻礼制的残余,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婚姻不自由,而且受法律约束,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婚姻不自由,并不是男女平等,排除C项;材料“婿妇改嫁……此现行律所规定也”并没有阻碍改嫁,排除D项。6.“婚礼礼堂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迎娶时,一般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用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A.晚清时期B.民国初年C.新中国初期D.改革开放后【答案】B【解析】材料“‘五族共和’的国旗。迎娶时,一般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用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说明当时婚俗中新旧并存,而且“五族共和”的国旗说明当时是民国初年,故选B项;晚清时期的国旗是黄龙旗,排除A项;新中国初期国旗是五星红旗,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国旗是五星红旗,排除D项。7.1905年,中国发生波及全国的“抵制美货”运动。在有关抵制运动的报刊上多有“女界”活动的报道,其中频繁出现“女界”“女士”“女权”“女子之责”等词。这主要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 )A.美货难以进入中国市场B.女性群体社会影响增强C.妇女成为维权斗争主力D.报刊宣传促进妇女解放【答案】B【解析】由材料“在有关抵制运动的报刊上多有女界活动的报道,其中频繁出现女界、女士、女权、女子之责等词”可知在抵制美货这一事关民族权利的活动中,频繁出现女性群体的报道,说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增强,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沦为列强商品销售市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能得出主力的结论,排除C项;妇女的解放推动了宣传报道,排除D项。8.图2是对1911~1919年《申报》上所刊登的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的数量统计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 )\n图2A.中国的文化环境相对宽松B.中国的文化教育摆脱了列强控制C.中国报刊业得到迅速发展D.民主政治的完善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答案】A【解析】题干中述及的时间段是1911~1919,即辛亥革命之后,根据题干表格曲线图可知,在辛亥革命之后,有关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数量急剧增长,而有关外国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数量一直徘徊不前,据此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故选A项;在中华民国以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西方列强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控制,排除B项;题干曲线图反映的是《申报》上所刊登的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的数量,其着重点在于广告的数量,而不是《申报》本身,排除C项;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政治基本上都消失了,排除D项。9.下图是日本在沪侨民制作的明信片,背景为1913年设立的上海老城厢有轨电车终点站。由此可知,此时上海( )A.西方社交方式被广泛接受B.城市交通走在世界前列C.城市近代化建设继续推进D.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答案】C\n【解析】近代以来上海城市近代化不断推进,而题干提到的1913年上海有轨电车终点站的存在,也是近代化建设推进中的表现,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城市化建设,并没有提到西方社交方式是否被广泛接受,排除A项;上海在1931年存在有轨电车,而之前世界早就有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所以单凭题干材料不能得出中国交通走在世界前列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上海有轨电车不能得出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10.竹枝词以活泼多样的形式记载了历史变迁,其中一首如是说:“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反映了( )A.中国铁路最早出现于上海B.先进科技逐步被国人接受C.国人思想愚昧制约了社会进步D.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答案】B【解析】据材料“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可知轮船、铁路等先进科技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故选B项;材料只说明吴淞地区有铁路,但无法说明最早出现,排除A项;“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可见国人思想愚昧但没有提到制约了社会进步,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没有涉及东西方文化冲突,排除D项。11.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英国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材料表明李鸿章修建铁路是为了( )A.抵御列强经济、军事侵略B.镇压太平天国维护清朝统治C.解决举办洋务的运输问题D.利用西方文明来挽救清王朝【答案】A【解析】根据“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英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可知,李鸿章修建铁路是为了抵御英、俄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侵略,故选A项;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就已经被镇压,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解决列强在边疆的侵略问题,而不是举办洋务的运输问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李鸿章借西方的侵略来修建铁路,以维护边境的稳定,而不是利用西方文明来挽救清王朝,排除D项。12.下图所示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日……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入之家庭甚易于购买也”\n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 )A.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C.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广告反映出新式交通工具汽车价格低廉,为家庭成员的出行提供便利,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A项;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并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轿式汽车对寻常百姓家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出“已经普遍进入”,排除C项;民国十三年是1924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还未建立,排除D项。13.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和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下列历史现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②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③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建成 ④中国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A.③④①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③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建成是唐胥铁路,建成于1880年,②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是在1924年,④中国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①北京地铁开始运营是在1971年;选择D项符合题意。14.如图为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公共汽车宣传广告。结合所学分析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n①20年代开始,上海有了公共汽车运行②“车价低廉”使公共汽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③“各路价目表每期在本报原地位披露”表明报刊具有广告功能④公共汽车的兴起有利于推动近代城市化的进程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题干中“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公共汽车宣传广告”并结合图片,可知上海此时有公共汽车,故①正确;“主要的交通工具”说法不妥,这只是上海才有,当时中国经济水平落后全国来说公共汽车还很少,故②错误;题干是“上海公共汽车宣传广告”及图片文字有宣传作用,故③正确;公共汽车便于人们出行,有利于资源优化和效率提高,且其本身就是城市交通的近代化,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5.“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清政府愚昧无知破坏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派出于国防考虑要求架设电报C.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办洋务制洋兵的重要性D.西方有线电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便利快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知,办洋务是为了传输军情,保障战争胜利,可见是为了国防服务,故选B项;根据材料只\n是说政府空谈洋务,而没有体现破坏先进技术,排除A项;材料中是臣子的想法,认识到洋务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中表达的是学习西方电报技术,而不是片面强调优点,排除D项。16.下图为中国近代漫画家沈伯尘于民国二年画的一张女子风情画,图中右边文字为“豆蔻青枝二月生,自由车子试郊晴。虽然谢尽闲蜂蝶,尚有飞尘逐我行。”对该画理解正确的是( )A.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B.此时女子已获得受教育的权利C.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写意风格D.这一时期自行车已在中国出现【答案】D【解析】民国二年是1913年,画中“自由车子试郊晴”是自行车,故选D项;材料中“一个女子”无法证明成为女性的日常着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教育,排除B项;“一张女子风情画”是写实而非写意,排除C项。17.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流行的竹枝词记载当时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时:“路车两制亦开行,包用包修费独昂。来往如飞人尽慕,趋时骑坐意洋洋。“另有文章描述若用时,骑坐其中,以两足踏锻”。这表明当时(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普及B.交通进步呈现区域性特色C.自行车尚属于新奇之物D.汽车引进方便了民众出行【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若用时,骑坐其中,以两足踏蹬”可以看出是自行车,从“来往如飞人尽慕”可以看出当时自行车尚属于新奇之物,故选C项;人们对自行车感到新奇,表明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得到普及,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上海一地,没有对比,看不出交通的区域性特色,排除B项;汽车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初,不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n项。18.下表为中国智能电视行业发展历程,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时间阶段相关事件政策导向2009年以前探索期互联网电视概念逐渐形成,家电厂商开始了智能电视的探索。正式将互联网视听内容纳入政府监管体系,确保视听内容可管可控。2010—2012年发展期牌照商主导探索OTT、TV运营模式,视频网站合法促进智能电视产业链形成。牌照制度形成,颁发7张集成牌照,规定针对电视的互联网内容须以牌照商为出口。2013—2016年加速期互联网企业、牌照商和终端商合作紧密,动作频繁,行业全面进入爆发时代。提出“牌照退出机制”、“黑盒子”等问题,形成四部委联合“剑网行动”;约谈牌照商,大范围整顿。2017年至今规范期智能电视产业规范化,客厅大屏价值变现规模逐渐清晰监管重心升至网络视听节目,总局强调智能电视合规运营,合规投屏。A.互联网运营取代了传统模式B.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C.国家对电视行业进行了整合D.智能电视成为众多家庭的首选【答案】B【解析】由上述表格信息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的发展被政府逐步引导,向着良性健康的轨道发展,使得民众能够享受到智能电视网络视听节目,因而体现了互联网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故选B项;题干提到了互联网运营,但没有提到传统模式,不能据此得出传统模式已经被取代,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政府对互联网视听进行监管和整顿,而不是整合,排除C项;题干提到的是互联网条件下智能电视行业发展历程,并没有提到民众对智能电视的选择是否是首选问题,排除D项。19.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还有一则来函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 )A.大众传媒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nB.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C.细胞学说开始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D.瘟疫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答案】B【解析】据材料“‘微生物’等词”“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可知,《大公报》介绍近代西方的卫生学知识,大力宣传科学的健康卫生观,故选B项;“根本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838~1839年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就已提出细胞学说,排除C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0.《申报》曾报道说:“武昌起义爆发后,普通一般人民未必个个赞成革命军,却无一人反对革命。”“民众闻革命军胜利则喜。闻官军大胜,官军克复则惨然以忧色。”该描述(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C.《申报》的报道公正无私D.《申报》同情革命军【答案】D【解析】材料“却无一人反对革命”“官军克复则惨然以忧色”,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官军不满,对革命军的同情,故选D项;材料反映出民众对革命的同情,并未体现对民主共和观念的态度,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排除B项;C项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能推断《申报》进行了客观的报道,排除C项。21.下为《演义白话报》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判断,下列项中正确的是( )①采用白话文的方式是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②与《中外纪闻》、《时务报》都属于通俗性报刊③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n④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并实现了专门分工A.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据图片右侧“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可知当时为1897年,故①错误;《中外纪闻》、《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属于政论性报刊,而《演义白话报》才是通俗性报刊,故②错误;据报刊名称《演义白话报》及内容——外埠售报处、新出的小说、每张五文等信息可知这面向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故③正确;④与③的逻辑对立,演义属于小说性质,适合市民文化水平,难以实现专门化,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2.1878年,有报刊记载:“德律风初兴,已属奇技,不谓更创一奇思出乎其右者。美国有爱迭(迪)生者,其人本精格致之学,今德律风之用不独能传话,并能传字。以德律风之筒头置膜处装一笔尖,筒口说话,空气击动其膜。膜即作凹凸形,声分轻重,膜亦分轻重,笔尖亦随而轻重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德律风”在当时受到广泛追捧B.作者没有充分了解爱迪生改良的“德律风”C.这一报道表明无线电报已传入中国D.大众报刊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德律风之用不独能传话,并能传字”,但电话并不具备“传字”功能,可见作者没有充分了解爱迪生改良的“德律风”,故选B项;材料只介绍电话的功能,没有涉及其社会反响,排除A项;材料介绍的是电话,而非无线电报,排除C项;材料报刊介绍了西方的科技成果,但没有反映出报刊在民众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排除D项。23.20世纪30年代,北京、上海占主导的影片以外国片居多,太原、成都、济南等省会外国片不受欢迎。成都观众对技术稍高深的片子,大半看不懂;太原外片开映“琳丁丁的兽片,或者卓别林的滑稽片比较欢迎些”;苏州有四五家影院“只有一家放映外片”,其余都是神怪武侠片。这反映出( )A.民族危机刺激国民抵制外国电影B.北京上海的电影院以外国人为主C.观影特征与是否为通商口岸一致D.不同地域的城市文化特征有差异【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北京、上海放映的外国片较多,而太原、成都、济南、苏州等地不欢迎外国片,可见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不同,故选D项;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n为主要矛盾,而题干未提及外国片指日本片,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外国影片的观众,且B项不合逻辑,排除B项;北京不是通商口岸,而苏州是通商口岸,排除C项。24.《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其中有一期题为《飞舟穷北》的画(如图),根据美国的一篇报道,配文曰:“美国……有名匠造飞舟一艘,多其帆,如鸟革状。能载二百人凌空使驭,将往穷北极,以广眼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详实地报道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B.此刊应与《民报》同时在市面流通C.传播新知是这一类刊物的首要特征D.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向往【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可以联系到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从用词“如鸟革状、穷北极、广眼界”体现了对其工业文明的向往之情,故选D项;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但体现不了“详实”,排除A项;《民报》创刊于1905年,排除B项;新闻画报体现新闻传播,不能说明传播新知是“首要特征”,排除C项。25.201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综合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连续三年受到观众喜爱。这表明电视具有( )A.传承文化知识的功能B.改变生活方式的功能C.娱乐大众的社会功能D.强烈的艺术鉴赏功能【答案】A【解析】“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可见能传承文化,故选A项;“综合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不会改变生活方式,排除B项;“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娱乐更能体现文化传承,排除C项;“连续三年受到观众喜爱”说明其通俗性,排除D项。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考版2023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7短文改错专训含解析20230331129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含解析20230331249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8古代中国的经济含解析20230331279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解析20230331276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4近现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20230331275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古代中国的政治含解析20230331261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解析20230331268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4古代中国思想的演变含解析20230331266
新高考2023高考历史小题必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2304211139
202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20230329252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1:45:07
页数:13
价格:¥3
大小:531.1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