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版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三十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含解析202303221130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三十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1.(15分)(2021·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大索貌阅”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建立严密的保、闾(里)、族(党)等基层组织,继而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令全国州、县“大索貌阅”,即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年龄,逐一与本人的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虚报年龄,诈老诈小。一旦发现不实,里正、党长等乡官皆配流远方。同时还规定堂兄弟以下一律析籍分居,各为户头。又悬赏令互相到告。通过检括,共括出壮丁四十四万余,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余。“大索貌阅”的结果,使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大为增加,从而扩大了国家税源。——摘编自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索貌阅”的历史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索貌阅”措施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背景:根据材料“隋文帝先在全国建立严密的保、闾(里)、族(党)等基层组织”得出隋朝建立,民族交融基本完成;根据材料“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得出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严重,国家掌握劳动力减少;根据所学可得出地方豪强地主占有大量人口,削弱中央政府力量,国家赋税收入减少。第(2)题影响:根据材料“使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大为增加,从而扩大了国家税源”得出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增多,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再结合所学可从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但以此增收赋税,加派徭役,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是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等方面概括。答案:(1)背景:隋朝建立,民族交融基本完成;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严重,国家掌握劳动力减少;地方豪强地主占有大量人口,削弱中央政府力量,国家赋税收入减少。(7分)(2)影响: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增多,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但以此增收赋税,加派徭役,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是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8分)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n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府兵制度改革的主要影响。(7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概括改革特点。第(2)题依据材料“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分析可知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据材料“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分析可知改革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依据材料“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分析可知改革有利于增强军队的战斗能力;综合分析以上作用联系此时期相关史实可知这些改革措施间接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答案:(1)特点:融合汉族礼制;削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兵农合一。(8分)(2)影响:增强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兵农合一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7分)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东汉学校的教育大体与西汉相同。东汉太学,建立于建武五年(29年),当年就“诸生横巷”,学习人数空前。就学的不仅有太子和诸侯功臣子弟,甚至匈奴也遣子弟入学。和帝、安帝时,由于政治黑暗,太学一度很不景气。永建六年(131年),顺帝扩建太学校舍240房,1850室。同时扩大生源,除太常所择及郡国选送外,又增加公卿子弟及明经下第两种,并增加太学学生的俸禄。西晋建国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太学,太学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因高门子弟耻与寒门为伍,不入太学,下诏遣散部分太学学生,令“大臣子弟堪受教者”入学。咸宁二年(276年)便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到惠帝时,仍嫌国子学招收太滥,更具体地规定只准“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子)学”。——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指出东汉至西晋教育改革的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n【解析】第(1)题第一问趋势,据材料“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因高门子弟耻与寒门为伍,不入太学”“咸宁二年(276年)便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可知,体现了教育的日益贵族化;第二问原因,可从经济上田庄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士族阶层的壮大和文化上选官制度的变化归纳。第(2)题主要围绕教育贵族化的危害分析。可以从壮大士族势力、破坏社会公平、加剧腐败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归纳。答案:(1)趋势:教育日益贵族化。(2分)原因:庄园经济的发展;士族阶层的壮大;官员选拔的贵族化。(4分)(2)影响:维护和巩固了士族门阀势力;(或滋生豪强势力和累世公卿);加剧政治腐败;不利于人才培养(或导致人才素质的下降);破坏社会公平;削弱统治基础。(9分)【加固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管仲兵制改革的措施主要是“参其国而伍其鄙”,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的是士乡十五。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由齐君率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这说是“参其国”。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为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一处,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摘编自张映魁《管仲军事思想浅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管仲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兵制改革的重要意义。(9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实际从事作战的是士乡十五。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得出兵制改革与行政区划同步进行等。第(2)题据材料“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得出有利于扩大征兵的范围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等。答案:(1)特点:兵制改革与行政区划同步进行;兵制改革周密细致,确保齐君的军事指挥权;社会发展与军事建设相结合。(6分)(2)意义:有利于扩大征兵的范围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配合经济、赋税等其他方面的改革;保障了齐国君主对最高军事指挥权的掌握:有利于齐国实现富国强兵及确立大国地位。(9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8:18 页数:3
价格:¥3 大小:84.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