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版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三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含解析202303221124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三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40分钟 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玉溪模拟)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中,三公帮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九卿中有六卿都是管理皇家事务的。国家的事和皇家的事搅和在一起,国家成为皇帝的私有财产。这体现的管理方式是(  )A.中央集权B.血缘政治C.官僚政治D.家国一体【解析】选D。材料“六卿都是管理皇家事务”“国家的事和皇家的事搅和在一起”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管理模式,故D正确;三公九卿属于中央机构,不是管理方式,排除A;秦朝属于官僚政治,不是血缘政治,排除B;材料不是论述官僚政治的特点,而是说明家国一体的管理模式,排除C。2.(2021·贵阳模拟)秦国“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立之”。《公羊传》说:“何以不名?秦者,夷也,置嫡之名也。”由此可见(  )A.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B.秦国没有实行分封制C.秦国君不传位给嫡长子D.秦国的民风彪悍野蛮【解析】选A。秦国与西周和其他诸侯国不同,西周和其他诸侯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秦国的君位不一定传给嫡长子,而是“择勇猛者立之”。因此《公羊传》的作者是站在宗法制的立场上,斥秦为夷,A符合题意。【加固训练】1.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解析】选D。“治民之基”体现了管理百姓的作用,不是自治性质,故A错误;“\n秦汉时期乡里体制”不属于中央官制任免的范围,故B错误;“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属于政治管理的范畴,故C错误;“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既包含有宗法的职能,也有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故D正确。2.(2020·衡水模拟)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解析】选A。据材料“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郡县制的必然性,不是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秦始皇决定要实行郡县制的时间问题,故C错误;郡县制在秦朝建立集权统治之前已存在,故D错误。故选A。3.“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B.世袭制度C.大一统制度D.郡县制度【解析】选D。材料的含义是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正确;根据材料“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可以排除A、C,这两项制度秦统一六国之前没有出现过;B出现在西周时期。4.(2021·玉溪模拟)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解析】选B。东汉察举制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推选办法,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有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中央,\n另一方面又试图确保边境州郡特别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边境州郡人才也有进入中央为官的机会,增强了各地人才向中央政府聚集的动力,进而增强政府向心力,B正确。【拓展延伸】先秦、秦汉政治的发展演变时期中央集权地方体制选官制度西周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宗法分封制,地方有较强的独立性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职责分工不明确秦朝三公九卿制,皇帝集权于一身郡县制推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按军功授爵西汉中外朝制,分割相权郡国并行、推恩令察举制5.汉武帝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政治,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变化导致(  )A.监察权力加强B.中央集权削弱C.君主专制强化D.国家统治稳定【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刺史本是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官员,后来刺史职权范围扩大,东汉时期成为地方行政长官,这不能导致监察权力加强,故A错误;刺史由监察官员转化成新一级地方行政长官,说明地方权力增大,中央集权削弱,故B正确;材料中刺史权力的变化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错误;材料中刺史权力的变化与国家统治是否稳定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6.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解析】选C。冶铁技术的落后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的联系,故A错误;铁犁牛耕技术更加有利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财力有限使得占用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而锸、锄适应了小农生产需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故C正确;耕牛的极度缺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牛耕的推广,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7.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出(  )A.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n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C.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D.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解析】选B。从材料汉武帝时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可知南方的冶铁业发展有超过北方的势头,故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故B正确。8.(2021·贵阳模拟)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  )A.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C.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解析】选A。西汉中期之后,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很多商人转而从事农业,扩大地产,变为地主,故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了题干现象的出现,故A正确。【加固训练】汉文帝曾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之后汉代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策B.汉代重视商业并保护商人的利益C.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得以改变D.封建社会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解析】选D。“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有利于民间商业的发展,并非与民争利,故A错误;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错误;汉代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并未改变,故C错误;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材料所反映的汉文帝的诏令却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这说明封建社会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故D正确。9.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n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解析】选A。图片显示秦汉铁制农具的样式、种类、数目较多,说明秦汉时期精耕细作技术提高,故A正确。10.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解析】选B。据材料“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得出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故B正确。11.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115千克马蹄金等金器,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这反映出西汉(  )A.宗法制遭到破坏B.王国经济实力雄厚C.官营手工业发达D.货币体制重大变革【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联系所学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判断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发达,故C正确。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故排除A;\n材料反映了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信息,但无法体现王国经济实力雄厚,故排除B;秦朝统一全国货币为圆形方孔钱,五铢钱仍然属于圆形方孔钱,无法体现货币体制重大变革,故排除D。12.下表为考古出土汉代铁器的地区统计,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地区出土铁器地区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珠江流域广西、广东、贵州边远地区辽宁、福建A.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均衡B.秦汉农业工具出现革命性突破C.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D.北方经济明显领先于南方【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出土铁器的地区覆盖面广得出: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故C正确。仅根据题目中汉代铁器出土地区的分布,无法得出经济发展不均衡,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铁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时期推广,隋唐时期定型,故B错误;铁器出土地区的分布不足以证明南北经济的差距,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秦代实行专制,与秦始皇“夷六国”“扫封建”而设郡县密切相关。“有郡县,然后土地人民直隶于中央政府,而专制之实乃克举。亦惟以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而悉为郡县以隶于中央政府,则非大行专制不能为功。中国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权臣于国有利有病,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故欲行完全专制政体之君主,无不摧灭之”。——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材料二 自武帝以来,中国政府之组成,既不在于贵族,亦不出于军人,而为一种建立于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盖操之于非宗教、非封建、非专制、非商业资本之另一中层阶级之手。此即后世之所谓“乡绅”与读书人,此即封建时代“士”者之化身。——《钱宾四先生全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6分)\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的含义及形成原因。(1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治政府”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5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亦惟以如此广漠辽阔之土地”可推出地域辽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从“中国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可推出贵族政治的消失;“故欲行完全专制政体之君主,无不摧灭之”,可推出权臣势力的削弱。第(2)题第一问含义,可从打破先秦贵族政治、通过选官用官制度建立官僚政治等角度考虑;第二问形成原因,可从贵族政治的弊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选官用官制度的实行、统治者自身的需要等角度考虑。第(3)题要一分为二地评价“文治政府”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可从扩大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基础、同时官僚政治(如相权)也对君主权力有所限制两个角度评价。答案:(1)原因:地域辽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贵族政治的消失;权臣势力的削弱。(6分)(2)含义:打破世卿世禄(贵族政治),选官于民间(公众);文人成为官僚主体(非武人);具有典章知识、治国才能、担当精神。(6分)形成原因:世卿世禄和武人政治的弊端;察举制、科举制的实行;儒家思想的影响;巩固统治的需要。(8分)(3)影响:扩大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基础;对君主权力有所限制。(5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刑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2008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作了统计,结果如下表:陕西临潼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 铁戟2件铁剑1把铁匕首1件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铁铤铜镞80件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751件,其中兵器1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据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n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实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解析】从材料“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和“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可总结“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的观点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和“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2分)论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刑鼎,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8分)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2分)示例二观点: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2分)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刑鼎、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国开始使用铁器以及冶铁术的发明年代。秦代铁兵器在秦军兵器中所占比例小,汉初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中的铁兵器占墓葬总兵器比例不足10%,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使用犁壁,西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表明西汉中期我国铁器使用范围和冶铁技术有了显著进步。(8分)总结:铁器开始使用的年代、冶铁术的发明年代和进入铁器时代的年代,这三者是有区别的。西汉中期,我国铁农具、铁兵器日益增多,冶铁技术也明显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8:08:22 页数:8
价格:¥3 大小:137.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