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1讲身边的化学物质_水与常见的溶液_提高篇2022新题赏析课后练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十一讲身边的化学物质--水与常见的溶液——提高篇2022新题赏析题一: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2:1B.理论上若得到8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mL氢气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32g氧气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题二: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题三: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东昌湖某区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将水样经过沉降、过滤、_______、杀菌消毒等步骤,可初步净化为自来水。(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3)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天然水称为_______。(4)铁制品在空气中锈蚀的实质就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填序号)等发生了化学反应。A.氧气B.二氧化碳C.水D.氮气题四:像科学家一样“观察与思考”——探秘水世界。-8-\n如图所示的照片拍摄于我市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搜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时,就是在观察。这幅实景图片包含了与水有关的信息,请你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图片,然后列出你观察到的关于水的性质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理: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时,就是在推理,也叫推论。根据你观察到的结果,请做出一个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性思维:对比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比较/对比图中①、②、③三处分子的特征、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不同,需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比较/对比项目比较/对比结果水分子的能量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水分子的质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水的化学性质(4)物质的分类与符号表征:天然温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物。天然温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化学元素,但不同地区的温泉其成分也不完全相同。已知上述温泉富含如下成分:一是钾、钠、钙、镁、铁等阳离子,二是氟、氯、碘、碳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三是硫磺、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偏硅酸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由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构成的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5)用微粒的观点认识水:-8-\n在100多年的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成果莫过于物质的原子/分子模型及物质构成的理论,因为该理论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前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某些自然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物质。请你从物质的构成、分子的构成和原子的构成等层面,描述水的微观构成(任选其中2个层面即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一:2022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小实验。(1)取回大明湖水样,静置后过滤并用液氯消毒。若想测试水样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可选用______(填序号)。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D.硝酸银溶液(2)取上述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该实验操作中若出现_______现象时,可证明大明湖水样中含有可溶的矿物质。(3)现有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兴趣小组同学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①_______℃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②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试管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已知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6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6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20g甲固体并充分搅拌溶解,然后降温至0℃,最后烧杯中不溶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题二: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8-\n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回答:(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2)30℃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_乙(填“>“、”<“或“=”)。题一:实验、观察、分析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圆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实验操作:她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3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12℃。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三药匙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1)下列数据是实验记录的三种溶液的温度,则氢氧化钠溶液温度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2℃B.12℃C.46℃(2)溶解硝酸铵固体时,小圆发现在烧杯________ (选填“内壁”或“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由此探究实验可知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题二: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30℃时,向l00g水中加入45.8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3)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填“无法确定”、“大于”、“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8-\n(4)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填字母)。A.冰B.浓硫酸C.硝酸铵D.氢氧化钠-8-\n身边的化学物质--水与常见的溶液——提高篇2022新题赏析题一:C解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故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1:2;理论上若得到8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mL氢气;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32g氧气;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择C。题二:C解析:由题目给出的微观示意图和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A.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A正确;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正确;C.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C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题三:(1)吸附(2)+1价(3)硬水(4)AC详解:(1)根据净化水的原理,将水样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步骤,可初步净化为自来水;(2)氧元素和氢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和+1价,设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可列式得:(+1)+x+(-2)=0,解得:x=+1;(3)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4)铁制品在空气中锈蚀的实质就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题四:(1)看到了水、雪和水雾(或:水雾和雪是白色的;或:温泉区的水同时存在三种状态)(2)推论:天气寒冷,气温低于0℃以下,依据:因为只有温度在0℃以下,水才能以雪的这种固态的形式存在(或:③处池中水温度较高。因为温度高水蒸发得快,而水蒸气在气温低时又凝结为水的小液滴,从而形成水雾;或:②处池中的水温低。因为当水温低时,水蒸发的少,形不成水雾;或:时间为冬天,气温低于0℃以下,之前下过一场雪。)(3)比较/对比项目比较/对比结果水分子的能量③②①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8-\n水分子的质量相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①②③水的化学性质相同(4)SFe2(SO4)3(5)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或: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或:氢原子是由氢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氧原子是由氧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详解:(1)从化学的视觉可以观察到温泉区的水同时存在三种状态,可以看到水、雪和水雾;(2)根据水能以雪这种固体状态的形式存在,可知天气寒冷,气温应低于0℃,同时也可推知温池中的水温度高,因为温度高所以水蒸发得快,而水蒸气在低温时又凝结为小液滴,从而形成水雾;(3)三种状态的水分子中,气体分子的能量最大,运动速率最快;三种分子的质量相同,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小;三种状态的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4)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硫磺属于单质,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构成的盐是硫酸铁,其化学式为Fe2(SO4)3;(5)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从分子的构成角度,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从原子的构成角度,氢原子是由氢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氧原子是由氧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题一:(1)C(2)玻璃片上有固体残留(3)①0②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使甲的溶解度增大,剩余固体继续溶解③60详解:本题考查pH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等知识。(1)石蕊、酚酞只能鉴别物质的酸碱性,鉴别酸碱度需用pH试纸,本题应选C;(2)取上述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该加热过程中若玻璃片上出现固体残留现象时,可证明大明湖水样中含有可溶的矿物质;(3)①观察题中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②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量而使溶液温度升高,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试管中的甲物质会继续溶解而使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③已知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6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6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20g甲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然后降温至0℃,由于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60g-8-\n甲固体,因此最后烧杯中剩余不溶固体的质量为60g。题一:(1)氯化钠、硝酸钾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或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2)<详解:(1)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升高,乙烧杯中的固体明显减少,甲烧杯中的固体变化不明显,可推断出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钾;(2)由图1可知,当温度升高到30℃,乙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说明在等量的溶剂中,乙溶液含溶质更多,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题二:(1)C;(2)外壁;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解析:(1)水的初温为12℃,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故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12℃的是氢氧化钠;(2)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故答案为:(1)C;(2)外壁;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题三:(1)饱和(2)蒸发结晶(3)小于(4)AC详解:(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在该温度下向l00g水中加入45.8g硝酸钾至充分溶解后,恰好形成饱和溶液;(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因此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应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3)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在36.3~37.0之间、硝酸钾的溶解度在45.8~85.5g之间,可判断出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4)若要使小烧杯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则需使大烧杯中水的温度降低,冰会与水之间发生热传递而使水温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因吸收热量也会使大烧杯中的水温降低(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时都会因放出热量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本题应选AC。-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29:08 页数:8
价格:¥3 大小:202.7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