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4讲身边的化学物质_酸碱盐化肥真题赏析课后练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十四讲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盐、化肥真题赏析题一:下列四种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浓氨水B.烧碱C.浓硫酸D.浓盐酸题二: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将它们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  )A.浓盐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B.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C.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D.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题三: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Cl-、OH-、CO、SO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题四:下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C、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n(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题一: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下图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B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C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D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题二: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11-\nA.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如图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C.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如图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题一:“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如图所示。⑴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路线。⑵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二: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友情提示:图示中连线间物质相互能反应)-11-\n(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的“队员”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题一: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回答下列问题。⑴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⑵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⑶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_______7,则溶液为_______;⑷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鉴别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A.锌B.硝酸钠C.石蕊试液题二:小红同学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盐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⑴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__(填化学式,只填一种即可)。⑵根据如图所示物质间的关系,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⑶当X是单质时,请写出X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个即可)。题三: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___(填“吸热”或-11-\n“放热”),该溶液呈_____色;③中的溶液显_____色。(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_____性(填“酸”或“碱”),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一:小勇为了探究H2CO3具有酸性,而CO2不具有酸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写出将观察到的现象:(1)A中的现象:试纸________,B中的现象:试纸_______。(2)你认为他通过上述实验______(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3)写出CO2跟足量NaOH反应时的方程式______。题二: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_(填序号)。题三: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____色;③中的溶液显_______色。(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______性(填“酸”或“碱”),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题四:在下列试验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中,不亮的灯泡是()-11-\n题一: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U型管内,再加适量水,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发现灯泡发光,这是由于高锰酸钾溶于水时生成了_______的缘故。过一段时间后,在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区域溶液的颜色深浅出现差异,这又说明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由_______(填微粒的符号)决定的。-11-\n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盐、化肥真题赏析题一:C详解:浓氨水、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都会因挥发出溶质而使溶液质量减小;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生成碳酸钠),从而使固体质量增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质量增加,由于不发生化学变化,因而没有新物质生成。本题应选C。题二:C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A、B项均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C项正确、D项错误。题三:D详解:由“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可推断出乙、丁两溶液中一定含有H+和CO两种离子,由于BaCO3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可确定乙、丁中含CO的溶液一定是Na2CO3,则乙、丁中的另一种物质是HCl或H2SO4;由“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可推断出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由于OH-与Mg2+和H+都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则可确定甲是Ba(OH)2,可进一步确定乙、丁中的另一种物质是H2SO4[HCl与Ba(OH)2反应的产物中没有沉淀],则余下的Mg2+和Cl-便存在于丙溶液中(即丙是MgCl2,实验③也印证了该推断是正确的),由于只能确定乙、丁为H2SO4和Na2CO3中的一种,因此无法确定丁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Na+。D项结论不正确。题四:⑴如图所示(2)Ba(OH)2+H2SO4=BaSO4↓+2H2O(3)(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详解:(1)由“A是一种蓝色溶液”可推断出A为一种可溶性铜盐,由“A与C-11-\n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C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可以确定A为硫酸铜、C为氢氧化钡;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由“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可确定E为碳酸钠溶液(因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都有强腐蚀性);由“E、F两圆相切(表示二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可确定F为稀硫酸、D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一种氧化物,则可确定B只能是水;(2)C(氢氧化钡)、F(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3)E(碳酸钠溶液)与F(稀硫酸)能够发生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将观察到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题一:D详解:在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A项正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若温度不变,则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B项正确;氯化银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C项正确;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使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而导致一部分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于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大量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又会导致一部分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会减小,D项错误。题二:A详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同时和氢氧化钠及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A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稀释盐酸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所得溶液的pH始终小于7,不会等于或大于7,B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由于二氧化锰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随着产生氧气质量的增多,试管中固体质量不断变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质量不变,则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增大,至反应完全时不变,C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时,氧化钙能够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使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溶剂减少,导致溶质析出,使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减少(另外,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也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也会析出溶质,导致溶液质量减少),D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题三:⑴行走路线见下图-11-\n⑵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CuCl2+2NaOH=Cu(OH)2↓+2NaCl详解:⑴氢氧化钠不能和题图中的铁、氯化钠、碳、硝酸钾等物质反应,因此烧碱应走的路线如图中所示:;⑵观察题图可知,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氯化铜,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氯化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NaOH+CO2═Na2CO3+H2O、CuCl2+2NaOH=Cu(OH)2↓+2NaCl。题一:(1)CO2(或二氧化碳)(2)金属除锈(或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3)CO2+Ca(OH)2=CaCO3↓+H2O;置换详解:(1)根据D是个灭火“能手”可知,D为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只能和题目所给物质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可推断出C是氢氧化钙;除氯化铜、二氧化碳外,氢氧化钙只能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确定B是硫酸,则A是铁(铁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氯化铜反应);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3)反应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反应①是氯化铜与铁的反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特点,属于置换反应。题二:⑴NaOH3NaOH+FeCl3═Fe(OH)3↓+3NaCl⑵有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⑶>氢氧化钠(或<盐酸)⑷AC详解:⑴稀盐酸与氯化铁溶液不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⑵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⑶稀盐酸是一种酸,pH<7;氢氧化钠是一种碱,pH>7;⑷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锌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不能与硝酸钠溶液反应,B不能鉴别;稀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C可鉴别。-11-\n题一:⑴Fe2O3(Na2O或CuO或CaO等)⑵NaOH+HCl=NaCl+H2O⑶Fe+2HCl=FeCl2+H2↑详解:⑴依据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可知,酸除能与指示剂、碱和盐发生化学反应外,还能够与活泼的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则X可能是Fe2O3、Na2O、CuO、CaO、MgO等金属氧化物;⑵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的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⑶X是单质时,则X可以是Mg、Al、Fe等活泼的金属单质,则X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等。题二:(1)放热;无;红;(2)碱;CO2+2NaOH═Na2CO3+H2O详解:(1)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放热、溶液呈无色、氢氧化钠的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溶液颜色仍显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仍然显碱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题三:(1)不变色;变红色(2)能(3)CO2+2NaOH=Na2CO3+H2O解析:(1)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纸变红,所以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A集气瓶中试纸不变色,B集气瓶中试纸变红色;(2)通过两个对比实验可以证明H2CO3具有酸性,而CO2不具有酸性,能够达到实验目的;(3)CO2跟足量NaOH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题四:(1)盐酸有挥发性或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2)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3)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4)D详解:(1)实验室制氢气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入氢气中会使制得的氢气不纯;(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用于除铁锈,这是因为二者都能够与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发生反应,使红棕色的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铁盐溶液: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3)盐酸和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4)D项中的两只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以上两个反应的发生均与H+无关。题五:(1)放热;无;红;(2)碱;CO2+2NaOH═Na2CO3+H2O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放热、溶液呈无色、氢氧化钠的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溶液颜色仍显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仍然显碱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题六:A-11-\n详解:固体蔗糖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不能导电;硫酸在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硝酸钾在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由于以上物质的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因而都能导电。本题应选A。题一:自由移动的离子;MnO详解: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在溶解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酸、碱、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由于在电极的正负极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发生定向运动,导致高锰酸根离子分布不均,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深度,所以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由高锰酸根离子来决定。-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29:07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44.9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