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专版)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验收评估(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阶段验收评估(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本古代算数书列了一道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2.(2022·合肥模拟)中安在线最近报道,安徽潜山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下图)”将皖公作为安徽的“开山鼻祖”。据《安庆府志》记载:“大夫皖伯,周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对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徽建省始于周朝皖国B.潜山是古代徽文化的中心地带C.在宗法制下皖公属小宗D.安徽境内在周朝曾出现过皖国3.下列两幅图片所示事件反映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是相对的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D.采取“禅让”的权力传承方式4.(2022·山西高三诊断)《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嬴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多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皇帝制7\n5.(2022·南通模拟)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6.(2022·邯郸月考)《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7.(2022·无锡模拟)“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 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2022·聊城一模)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9.(2022·温州模拟)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7\n10.明永乐帝在位期间,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最终形成。下列有关其形成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朱元璋正式设立内阁B.张居正是朱元璋的内阁首辅大臣C.明成祖朱棣时内阁属于虚职D.朱元璋时的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11.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三公九卿制B.内阁制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12.(2022·厦门质检)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22·北京东城区模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10分)7\n(2)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直接表现是什么?综合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10分)14.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7\n——王夫之《读通鉴论》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别是什么?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8分)(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3分)(3)依据材料四,指出宋代地方改革后出现了怎样的后果。并对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进行评价。(9分)答案阶段验收评估(一)1.选D 材料中“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五人,在分封制之下的爵位依次降低,与之相应的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这种对应关系最能说明D项。2.选D 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安徽建省始于1667年,故A项错误;古代徽文化是指古徽州文化,其中心应该在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一带,故B项错误;在宗法制下,皖公是大夫,相对于诸侯是小宗,但相对于士是大宗,所以它具有双重身份,故C项错误。材料可以说明当时出现过皖国,故D项正确。3.选D 从图片看,主要体现出古代宗法制的影响。A、B、C三项都是宗法制的特点。D项是远古时代政治的特点。4.选B 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传至千秋万代的国家制度,就是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7\n5.选C 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中的“春秋时期”可排除A、B、D三项。A项错在全面崩溃,B项错在荡然无存,D项是汉初的制度。再从材料的“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判断选择C项。6.选B 本题适宜用排除法解答。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并非是秦始皇开始实行,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D项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故排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立一整套政治制度,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并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7.选A 本题考查对汉武帝处理王国问题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①属于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②是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③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④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故此题应该选A。8.选D 题干材料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从政,这符合科举制的特点。A、B、C、D四个选项分别反映的是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举荐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故选D。9.选D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以前的朝代没有该官职,故选D。10.选D 本题考查内阁制的形成。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另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11.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明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A属于秦代,C属于宋代,D属于元代。12.选B 秦汉以后,分封制确实长期存在,但与题干现象无关,排除A项。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呈加强趋势,排除C项。抓住“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说明“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与行政效率低下有关,而行政效率低下则是由官僚政治的弊端造成的,排除D项,B项正确。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采用‘世卿世禄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回答;第二小问,抓住分封制下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和郡县长官选拔的积极影响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图1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皇权的集中;第二小问,图2中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被废除;第三小问,抓住中国古代皇权不断集中的趋势回答。答案:(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7\n(2)基本特征:皇帝至高无上,皇权高度集中。直接表现: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趋势:皇权专制不断加强。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变革,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要明确两项制度分别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关于其弊端从陆世仪的观点中总结。第(2)问,从郡县制的积极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要求回答其消极方面;第二小问的评价要注意全面性,既要分析其积极方面,也要分析其弊端。答案:(1)意图: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弊端:分封制下,权力世袭;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2)郡县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3)后果:地方权力过小,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影响了地方的发展,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评价: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4 17:25:49 页数:7
价格:¥3 大小:683.1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