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专用)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 阶段验收评估(十三) 中国古代的思想(含解析) 岳麓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阶段验收评估(十三) 中国古代的思想(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D.陆九渊的“心学”2.(2022·淮北调研)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①在鲁国兴盛,②在三晋与秦国兴盛。①②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A.儒家墨家B.法家兵家C.儒家法家D.墨家法家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4.(2022·南阳质检)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5.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6.(2022·海淀模拟)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6\n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7.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8.(2022·湖州调研)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9.(2022·惠州调研)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经世致用”C.“工商皆本”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10.荀子说:“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下列思想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主张的是(  )A.韩非“法不阿贵”的思想B.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C.朱熹“道统论”的思想D.顾炎武“众治”的思想11.★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由此可判断(  )A.这是王夫之抨击“孤秦”的主要依据B.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C.王夫之认为秦灭六国并彻底废除了分封制6\nD.这是王夫之对两千年文化遗产的批判12.(2022·保定调研)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B.反对盲从孔子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材料三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12分)(2)材料三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6\n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4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8分)6\n(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8分)答案阶段验收评估(十三) 中国古代的思想1.选B 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孟子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2.选C 孔子,鲁国人,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在鲁国较为兴盛。三晋、秦国法家学说较为兴盛。故选C。3.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既有儒家的礼的成分,也有法家的法的因素。说明了百家既争鸣又互相吸收的现象,故选B。4.选A 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产生的背景。这三个思想家的主张都是希望稳定秩序,让人民安心生产,这是与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分不开的。故选A。5.选A 本题考查先秦百家争鸣。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可知正值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思想文化领域,诸子并立,百家争鸣。故选A。秦朝时期的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排除B;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项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故D项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6.选D 秦亡是由于秦施行暴政、贯彻法家思想的结果,故A不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故B项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C项表述错误。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识到法家学说的弊端,故D项符合题意。7.选D 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推测A错误。理学是北宋儒家学说的新发展。理学家也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新观念。“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推测D正确。8.选B “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反映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说明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故选B。A、C、D三项均表述错误。9.选C 考查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故当时人们宣传“工商皆本”,以此来反对重农抑商。而当时的时代发展要求是要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10.选C 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从道不从君”即依从正确的原则而不依从国君,这与朱熹“道统论”的“正君心”思想是一致的,选择C。6\n11.选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家——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思想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材料中认为秦朝实行郡县制是历史必然,在统一之前就有郡县制,而且并没有完全取消分封制。反映出王夫之鄙视秦朝的观点。12.选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家——李贽的思想。BCD三项均为李贽的主要思想成果,都体现了他对正统思想的批判。13.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知识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第(1)问可根据对材料一、二分析、理解来回答。从材料一可以了解到康有为利用孔子来阐述维新变法的思想,推行改革;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孔学是改革的障碍。两者的共同点,可根据材料:其体在各明名分、“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提炼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结合启蒙思想的意义等知识点来回答。答案:(1)同:都认为儒学强调“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异:康有为认为儒学具备平等、进化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儒学是维护专制的思想根源,是民主的障碍。(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孟荀。(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可。(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答案:(l)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9:22 页数:6
价格:¥3 大小:20.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