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专题检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散文专题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南陌复东阡王安忆①几乎是一整个九十年代,我都是从忧患中度过。母亲多病,一年里总有一度住在医院。病房在新建大楼的高层,可算得上那一片街区的制高点。走廊上有一扇侧窗,望出去是一片旧式弄堂的连绵屋瓦,夕阳的光里面,飞翔着黑色的斑点,是回家的鸽群。许多时间,是对着这扇窗过去的,有时和我妈妈,有时只我自己。心里有一种伤痛,不知是被谁伤着了,分明是来自无边无际的不可抗力。于是,又为这暂时的相守感到安宁。身在其中的城市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生活覆盖着,无论怎样拉开了距离,站在制高点,其实看来看去看到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它的外部的光华,总有一些熟腻的庸俗气,还有一些戚容,这都是生活洇染的。②它在我的印象中,形状始终是模糊的,甚至是一座短暂逗留、言语不通的城市,我都比对它路熟。许多路的纵横关系我弄不清,当然我并不会担心迷路,自然而然地,我就会抵达我要去的那条路上。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那就是无论怎样也走不到要去的地方。这种情形有些像“鬼打墙”,绕来绕去又绕回原地。当我长到可以和小朋友结伴自由行动的时候,去过许多地方,可我竟然一点也不记得我们是如何走到那里,又如何走回来的。记得的只是将近家门时刻,华灯初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弯进弄堂,听见自己家那扇后门里边的油锅爆响声,心里涌起的一股厌倦又安定的复杂心情。\n③这是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处在荷尔蒙激增的不稳定中,心情是阴暗的。有一次,我们几个女生去一个陌生的街区,没有来由地对其中一个生出憎恶,有心甩下她。我们疾走着转过几个街角,直到看不见她,也不让她看见。我们残忍地若无其事地走回来,各自回家。第二天,在学校里见面,彼此竟都像无事人样,她神情诡秘地诉说她昨日的遭遇。当她与我们失散之后,她一个人坐在街沿,记忆全消,不知道多少时间过去,忽有人与她说话,问她如何到了这里,她回答不出,那人便让她跟了走,她跟他一径走到了家,原来那人是她父亲的一个同事。这一段奇异的经历有些吓着我们,倒不是以为她真的在什么险境里,而是这里面有一种森然:暮色里的街道,迷路,失忆和陌生人。这其实是生活的一种面孔,由于时间积压而形成的幽暗的内幕。④有一些人,就与我相邻,在同一个街区走来走去,可是,数十年后方才认识。这些楼房蜂巢般的格子里,住着多少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不知哪一天,有一个会与你的命运撞到一起。就这样,你在这些巢穴间的沟壑里走来走去,等待着传奇忽然间开头,不知不觉中,走入了青春期。由于这样错综不可遁迹的街道与房屋,邂逅和失之交臂以同样的概率发生,我就老是觉着,在这水泥硬壳子里面,神秘地隐匿着既定的路线,它最终决定了谁与谁走在一起。现在,新型的建筑和道路改造已经拆散了这个街区,这城市的格式已与我们的经验背离。有一日,我无意间闯入一条旧弄,它夹在摩天楼玻璃幕墙的夹缝里,只剩残余的一截。我茫然四顾,不知身在何处,只得向迎面走来的老者问路。那老者正在沉思默想中,被我陡地一唤,惊起道:魂灵吓出哉!口音里带了些周遭地区的乡俚,是这城市的正传,将“魂”发出“活”的音。我也被他惊起了,弄内的杂音以及气味贴地而起,向我围拢过来,忽然间热泪盈眶,那隐匿在地表深处的路线在炎炎烈日中闪烁了一下,复又埋藏进颓圮的院墙屋檐底下。那些附在具体物件上的经验的记认在一瞬间来招领我了,而紧接着,又一撒手,放弃了我。⑤少年时离家,是在城市边缘的货车站登车出发。没有站台,枕木以及枕木下的碎石地基裸露出来,远近处蜿蜒着黑色的铁轨,天地变得高远空阔。送行的人站在车轮下,与车窗里的人需伸极了身体手臂,方可道握。这城市忽就变得粗犷彪悍,它陡然跳出窠臼,改变了形态。随着列车驶去,这城市逐渐呈现出它的全貌。我们所存于的局部,在它的深处,腹地的位置,完全可能与全局无碍。我睁开眼睛就看见的这个城市,其实就只是一个长满狗尾巴草和车前子的小院子。它小极了,也荒凉极了,可我却觉着它又大又繁荣。人家院里的夹竹桃伸过花枝来,人家院里的青枇杷落过来,是我的花期和收获季。在它贫瘠单薄的泥土里,也还滋长着西瓜虫、蚯蚓之类的生物。四壁围拢的空间里,也有人类的活动,那就是我,生长着,一直长到某一日,忽然发现它已经成为废墟。(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nA.文章开头叙写作者在陪护母亲住院期间,透过一扇窗俯瞰城市的风貌,并在凝望中思索人生的片段,由此而引出下文。B.作者对身处其中的城市感到模糊与陌生,缘于对这座城市光华的外表下所包藏的庸俗气息的厌恶之情和内心的忧患感。C.第③段叙述了一段成长时期的经历,既是上文生活情感体验的具体化表述,又对下文更多生活的描写和感悟做了铺垫。D.文章运用融抒情、议论、描写、记叙于一体的综合表达方式,既丰富了内涵,又增强了抒情效果,并深化了作品主题。2.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标题“南陌复东阡”的含义是什么。(6分)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说“它小极了,也荒凉极了,可我却觉着它又大又繁荣”?结合全文,试从空间、时间、情感的角度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诗魂赵丽宏[注]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呢?……从幼年起,诗魂就在胸中燃烧。母亲携着我经过这条林荫路,走进三角街心花园。抬起头,就看见了你。你默默地站在绿荫深处,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正在沉思……“这是谁?这个鬈头发的外国人?”“普希金,一个诗人。”“外国人为什么站在这里呢?”“哦……”母亲笑了,她看着你深思的脸,轻轻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等你读了他的诗,你就会认识他的。”我不久就认识了你。你的身边永远是那么宁静。坐在光滑的石头台阶上,翻开你的诗集,耳畔就仿佛响起了你的声音。你在吟你的诗篇,声音像山谷里流淌的清泉,清亮而又幽远,又像飘忽在夜空中的小提琴,优雅的旋律里不时闪出金属的音响……\n你还记得那一位白发老人吗?他常常拄着拐杖,缓缓地踱过林荫路,走到你的跟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那天正读着你的《三股泉水》。你的“卡斯达里的泉水”使我困惑,这是什么样的泉水呢?正好那老人走到了我身边。“老爷爷,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卡斯达里的泉水’吗?”老人在我身边坐下来。那根深褐色的山藤拐杖,轻轻地在地面上点着。他的话,竟像诗一样,和着拐杖敲出的节奏,在我耳边响起来:“卡斯达里的泉水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假如你热爱生活,假如你真有一颗诗人的心,将来,它也许会涌到你心里的。”梦里仿佛听到一声巨响,是什么东西倒坍了?有人告诉我,你已经离开三角街心花园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奔跑着穿过黄叶飘零的林荫路,冲进了街心花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你真的消失了!花园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座破裂的岩石的底座,在枯叶和碎石的包围中,孤岛似的兀立着……我呆呆地站在秋意萧瑟的街心花园里,像一尊僵硬的塑像。蓦地,我的心颤抖了——远处,依稀响起了那熟悉的拐棍叩地声,只是节奏变得更缓慢,更沉重了,那一头白发,像一片孤零零的雪花,在秋风中缓缓飘近,飘近……是他,是那个老人。我们面对面,默默地站定了,盯着那个空荡荡的破裂的底座,谁也不说话。他好像苍老了许多,额头和眼角的皱纹更深更密了。说什么呢,除了震惊,除了悲哀,只有火辣辣的羞耻。说什么呢……咚!咚!那根山藤老拐杖,重重地在地上叩击了两下,像两声闷雷,震撼着我的心。满地枯叶被秋风卷起来,沙沙一片,仿佛这雷声的袅袅余响……没有留下一句话,他转身走了。那瘦削的身影佝偻着,在落叶秋风中踽踽而去……只有我,只有那个破裂的底座,只有满园秋风,遍地黄叶……我再也不走那条林荫路,再也不去那个街心花园,我怕再到那里去。你知道吗,我曾经沮丧,曾经心灰意懒,以为一切都已黯淡,一切都已失去,一切儿时的憧憬都是错误的梦幻。没有什么“卡斯达里的泉水”,即使有,也不属于我们这块土地上的这辈人,不属于我……\n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又翻开了你的诗集。哦,你却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流泉一般清亮而又幽远,还是那么真诚。你那带着金属声的诗篇,优美而又铿锵地在我耳畔响起来。当绿色的原野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当坎坷的田埂蛛网一般在我脚下蜿蜒,当飘忽的油灯用可怜的微光照耀着我的茅屋,当寂寥的晨星如期闪烁在我的小窗……你,便似乎在我的身边出现了。然而已经不是在街心花园里站着沉默的那个你,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你,一个又潇洒又热情的你,一个又奔放又深沉的你。田野的风清新地吹着,你肩上那件斗篷在风中飘扬,像一叶远帆……你为我铺展开一个灿烂的世界,使我在艰苦的跋涉中始终感受到生活的暖风。当我消沉悲观的时候,你总是优美地用你那金属之声,一遍又一遍向我呼吁着: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我真的写起诗来了。我在诗中倾吐我的欢乐,我的苦恼。我追求着……诗,使我的精神和情感变得丰富而又充实。在缤纷的梦境里,我常常踏上久别的林荫路,你仿佛从来不曾走开过,依然静静地在那里伫立,沉思着遥望远方,似在等待,似在盼望……现在,我回来了,怀揣着我的第一本诗集,我忐忑不安地看你来了。然而你没有回来,三角街心花园里,依旧人迹杳然。在你曾经站过的地方,我久久地站着,纷纷扬扬的落叶,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肩膀……一位年轻的母亲,携着她的七八岁的女儿,从林荫路走进了街心花园,仿佛来寻找什么。前不久,有消息说你将重返这里,人们大概都知道了吧。母女俩说话了,声音很轻,却异常好听:“妈妈,就是这里吗?这里就是爷爷以前常来的地方吗?”“是的。这里以前有一尊铜像。”“什么铜像?”“普希金。”“普希金是谁呀?”“一个诗人。以后你会认识他的。”\n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于上海(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赵丽宏:散文家、诗人;出生于上海,小学开始阅读文学经典著作,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初著有作品集。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回忆了作者年幼时初见普希金铜像的情景,铜像触发了作者的诗心,增进了作者对优美诗篇的领悟。B.在插队务农的寂寥生活中,作者沉浸在普希金的诗篇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潇洒奔放、热情深沉。C.文章在“现在—过去—现在”的结构中,展现出作者对“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毁坏铜像行为的反思。D.文章将写作的人物称为“你”,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读者与人物的距离,易于作者与之倾诉交流。2.文章写老人和七八岁的女孩,有什么作用?(6分)3.赵丽宏认为:“散文应有自传色彩。自传色彩是指人生的片段经验,或者是一段思想感情的真实经历。”文章是怎样表现“自传色彩”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土地余华①我觉得土地是一个充实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个祖父,是我们的老爷子。这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懂得真正的沉默,任何惊喜和忧伤都不会打动他。他知道一切,可是他什么都不说,只是看着,看着日出和日落,看着四季的转换,看着我们的出生和死去。我们之间的相爱和钩心斗角,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n②四五岁的时候,我离开了杭州,跟随父母来到一个名叫海盐的小县城。我在一条弄堂的底端一住就是十多年,县城弄堂的末尾实际上就是农村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块有着很多池塘、春天开放着油菜花、夏天里满是蛙声的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③回忆使我看到了过去的炊烟,从农舍的屋顶出发,缓慢地汇入到傍晚宁静的霞光里。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最为感人,那时候它不再空旷,弥漫开来的雾气不知为何让人十分温暖。我特别喜欢听黄昏收工时农民的吆喝,几头被迫离开池塘的水牛走上了狭窄的田埂。还有来自蔬菜地的淡淡的粪味,这南方农村潮湿的气息,对我来说就是土地的清香。④这就是土地给予我一个孩子的最初的礼物。它向我敞开胸膛,让我在上面游荡时感到踏实,感到它时刻都在支撑着我。⑤我童年伙伴里有许多农村孩子,他们最突出的形象是挎着割草篮子在田野里奔跑,而我那时候是房屋的囚徒。父母去上班以后,就把我和哥哥反锁在屋里,我们只能羡慕地趴在楼上的窗口,眺望那些在土地上施展自由的孩子。他们时常跑到楼下来和我们对话,他们最关心的是在楼上究竟能望多远,我哥哥那时已经懂得如何炫耀自己了,他告诉他们能望到大海。那些楼下的孩子个个目瞪口呆,谎言使我哥哥体会到了自己的优越。然而当他们离去时,他们黝黑的身体在夏天的阳光里摇摇晃晃,嫉妒就笼罩了哥哥和我。那些农村孩子赤裸的脚和土地是那么和谐。⑥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开始有机会和他们一起玩耍了。那时候的农民都没有锁门的习惯,他们的孩子成为我的朋友以后,我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他们的屋子里走进走出,屋中有没有人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可以随便揭开他们的锅盖,看看里面有没有年糕之类的食物,或者在某个角落拿一个西红柿什么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挎着一个割草篮子,追随着他们。他们中间有一个年龄稍大的,好像比我哥哥大一岁,他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只记得他很会吹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说他父母结婚时,他吃了满满一篮子糖果。当时我们几个年龄小的,都被他骗得瞠目结舌。后来是几个年龄大的孩子揭穿了他,向他指出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呢,他只是“嘿嘿”一笑,一点都不惭愧。\n⑦那个爱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亲一拳打死的。当时他正靠墙站着,他父亲一拳打在他的脖子上,打断了颈动脉,当场就死了。他家弟兄姐妹有六个,他排行第四。所以他死后,他的家人也不是十分悲伤,他们更多的是感叹他父亲的倒霉,他父亲为此蹲了两年的监狱。他被潦草地埋在一个池塘旁,坟堆不高,从我家楼上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很长时间里,他都作为吓唬人的工具被我们这些孩子利用。我哥哥常常在睡觉时悄声告诉我,说他的眼睛正挂在我家黑暗的窗户上,吓得我用被子蒙住头不敢出气。有时候在晚上,我会鼓起勇气偷偷看一眼他的坟堆,我觉得他的坟还不是最可怕的,吓人的是坟旁一棵榆树,树梢在月光里锋利地抖动,这才是真正的可怕。几年以后,他的坟消失了,他被土地完全吸收以后,我们也就完全忘记了他。⑧当时住在弄堂里的城镇孩子,常和这些农村的孩子发生争吵。我们当时小小的年龄就已经明白了自己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优越,为什么自卑。弄堂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集体斗殴是经常发生的。有一次我站到了农村孩子一边,我哥哥就叫我叛徒。我和那些农村孩子经常躲在稻浪里密谋,袭击自己哥哥的方案是最让我苦恼的。我之所以投奔他们,背叛自己弄堂里的同类,是因为他们重视我,我小小的自尊心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如果我站到弄堂里的孩子一边,年龄的劣势只能让我做一个小走卒。⑨我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一个凄凉的夜晚。当时弄堂里为首的一个大孩子叫刘继生,他能吹出迷人的笛声,他经常坐在窗口吹出卖梨膏糖的声音,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上当后拼命奔跑过去,看到的是他坐在窗前哈哈大笑。他十八岁那年得黄疸肝炎死去了。他家院子里种着葡萄,那一年夏天的晚上,弄堂里的很多孩子都坐在葡萄架下,他母亲给他们每人一串葡萄,我哥哥也坐在那里。我因为背叛了他们,便被拒绝在门外。我一个人坐在外面的泥地上,听着他们在里面说话和吃葡萄。我的那些农村盟友不知都跑到哪儿去了,我孤单一人,在月光下独自凄凉。\n⑩我八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冒险的远足。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农村孩子,动身去看他刚刚死去的外祖父。他可能是觉得路上一个人太孤单,所以就叫上在夏天中午里闲逛的我。他骗我只有很近的路,马上就能回来,我就跟着他去了。我们在烈日下走了足足有三个小时,这个家伙一路上反复说:就在前面拐弯那地方。可是每次拐了弯以后他仍然这么说,把我累得精疲力尽,最后到那地方时恰恰不用拐弯了。他一到那地方就不管我了,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去,他说是明天。这使我非常紧张,我迅速联想到父母对我的惩罚。我缠着他,硬要他立刻带我回去,他干脆就不理我。于是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老人下葬时,我号啕大哭,哭得比谁都要伤心。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葬礼。那个死去的老人的脸上被一种劣质的颜料涂抹后,显得十分古怪。他没有躺在棺材里,而是被一根绳子固定在两根竹竿上,面向耀眼的天空,去的地方则是土地。人们把他放在一个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盖上了泥土。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亲的放大镜,挖个坑放进去盖上泥土一样。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1992年3月12日(有删节)1.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2.第段以“我”(孩童)的视角呈现第一次看到葬礼时的场景,有何好处?(4分)3.文章三次写到死亡,请探究其作用。(6分)4.文中将土地比作祖父,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作者借土地表达了怎样的感悟?(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0分)迎春图肖复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我们又叫迎春、送春、打春、咬春、踏春、邀春、讨春。春字前面的那一个个不同的动词,无一不透露着我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跃跃欲试之情。迎春、送春、打春,说的是一回事;踏春、邀春、讨春,说的是一回事;咬春,说的又是另一回事。\n先来说咬春,立春这一日,民间是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的,这叫“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这个风俗自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清楚;皇宫内,要不要咬春,御膳单里有没有记载,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在民间,这一日却是人人要咬春的。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这是我小时候还能够听到的声音,见到的场面。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北京卖的是那种心里美萝卜,都是经过了一冬储存的,哪怕便宜得糠了心呢,也是要咬一咬的。踏春、邀春和讨春,是指踏青郊游,皇都佳丽日,春日艳阳年,这是无论皇宫内外一律都要的必备节目。明诗专有记述:“东风渐次布青阳,暖气照苏入建章。水出玉河凝鸭绿,柳摇金屋变鹅黄。”这是官宦人家的踏春了。而民间流传的“高梁桥踏青,万柳堂听莺”,则是一般百姓人家了。高梁桥在城北,万柳堂在城南,是那时的一片旷野,清风朗日不花一文钱的,当然是穷人家的最好去处。在老北京,百姓人家的踏青郊游,在每年的三月三蟠桃宫庙会,达到高潮。清末震钧写的《天咫偶闻》中说蟠桃宫“庙极小,庙市最盛”,并形容它“地近河埂(埂,即河边空地),了无市聒;春波泻绿,埂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飏春风,凡三里余”,并盛赞它是“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春天在这里,降下了帷幕。这里所说的踏春、邀春和讨春,无论皇宫,还是贵族,还是百姓,体现的都是人们对土地的亲近之情和土地那种水乳交融的天然状态。再来说迎春、送春、打春。三个词,打春的“打”字最抢眼,最生动。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到底自什么朝代开始,我不清楚。只知道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这里说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农事,这在《礼记》和《左传》里都有记载。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卖《春牛图》,前面牵牛的那个男人,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哪怕已经进了城,不是农民了,也会把《春牛图》请回家,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祈祷,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收获的保佑。\n彩牛绘身,鞭炮齐鸣,还有人装扮成春官跑在道前相迎。接芒神,打春牛,这样的仪式,历史很悠久了。而且最早都是宫里亲自出马操办这一切的,是要在宫内亲自迎接芒神和春牛的。最早时皇上还要像模像样做亲自扶犁状,剪彩一般,做个象征性的造型。宋《东京梦华录》书中曾经记载:芒神和春牛“从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可谓礼仪隆盛备至。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清朝,那时的“打春”和最早以前的一哄而上“众役打焚”,拾取春牛碎片如鸟兽散回家以求吉祥的情景,已经有所不同。不过,礼仪似乎更加繁复,一列逶迤,由府尹带队,将春牛从午门抬入宫内,百官朝服,彩仗鞭牛,把那场面推向更加壮观的高潮,那场面颇似外国狂欢节时分满城沸腾热烈。鞭打春牛之后,众官退朝时,还可以得到皇上的“各以彩仗赠贻”,那些官员如以前农人把春牛碎片拿回家一样,乐不可支,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其祈祷与保佑的含义,是和前辈一样的继承和延续。据说,那时民间泥制的春牛和以前也有所不同,肚子里要装有五谷,打碎之后散落出来的五谷,象征着五谷丰登。明朝有许多诗是描写这种“打春”风俗的,说的就是这种意思:“春有牛,其耳湿湿,京师之野,万民悦怿”“春有仗,其朱孔扬,丰年穰穰,千万礼箱”。因此,拿回家彩仗也好,抢其春牛的碎片也好,撒落一地五谷也好,还是鞭打春牛,劝其勤耕也罢,实际上都是对新的一年丰收的鞭策和期盼,算得上是从皇宫到民间的一次迎春总动员。虽然,现在再也见不到那壮观的场面了,但是,回想在北大荒插队时候,每年一次的春耕动员大会,晒场上,地头边,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排排拖拉机、播种机上披红戴花,多少和那场面有些相似。清著名诗人钱谦益有诗:“迎春春在凤城头,簇仗衣冠进土牛。”说明一直到清前期,这种彩仗鞭牛的风俗,还是盛行的。民俗的东西,就是这样演绎在宫廷内外,蔓延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成为我们的一种想象,一笔财富,一幅遥远过去垂挂在今日的长卷迎春图。(有删减)1.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咬春,再写踏春、邀春和讨春,最后写迎春、送春和打春?请简要分析。(4分)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分)4.结合全文,探究“迎春图”的丰富意蕴。(6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n黄土高原贾平凹沟是不深的,也不会有着水流;群山像无数偌大的蒙古包,呆呆地在排列。八月天里,秋收过了种麦,每一座山都被犁过了,犁沟随着山势往上旋转。天上是指纹形的云,地上是指纹形的田,它们平行着,中间是一轮太阳;光芒把任何地方也照得见了,一切都亮亮堂堂。缓缓地向那圆底走去,心就重重地往下沉。山洼里人家门前,并没有几棵树的,窑门开着,是一个半圆形的窟窿,它正好是山形的缩小,似乎从这里进去,山的内部世界就都在里边。山便再不是圆圈的叠合了,无数的抛物线突然间地凝固,天的弧线囊括了山的弧线,山的弧线囊括了门窗的弧线。一地都是那么寂静了,太阳独独地在空中照着。路如绳一般地缠起来了,山垭上,热热闹闹的人群曾走去赶过庙会。路却永远不能踏出一条大道来,凌乱的一堆细绳突然地扔了过来,在洼底的草皮地上纵纵横横了。这似乎是一张巨大的网,由山垭哗地撒落下去,从此就老想要打捞起什么了。但是,草皮地里能有什么呢?一座山和一座山,一个村和一个村,就是这么被无数的网罩起来了。走到任何地方,都会突然地住着人家,几十里内,甚至几百里内,谁不会知道那条沟里住着哪户人家呢?他们一生在这个地方,就一刻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有的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县城,甚至连一条山沟也不曾走了出去。他们用自己的脚踏出了这①无数的网,却永远走不出这②无数的网。土是沙质的,奇怪的是靠崖凿一个洞去,竟百年千年不会倒坍,或许筑一堵墙吧,用不着去苫瓦,东来的雨打,西去的风吹,那墙再也不会垮掉,反倒生出一层厚厚的绿苔:春天里发绿;夏天里发黑;秋天里生出茸绒;冬天里却都消失了,印出梅花一般的白斑。日月东西,四季交替,它们在希冀着什么,这么更换着苔衣?默默的信念全然塑造成那枣树了。河滩上,沟畔里,在窗前的石磙子碾盘前,突然间就发现它了。它似乎长得毫无目的,太随便了,太缓慢了,春天里开一层淡淡的花,秋天里就挂一身红果。这是最懂得了贫困,才表现着极大的丰富吗?是因为最懂得了干旱,那糖汁一样的水分才凝固在枝头吗?冬天里,逢个好日头,吃早饭的时候,村里人就都圪蹴在窗前石碾盘上,呼呼噜噜吃饭了。饭是荞麦面,汤是羊肉汤,海碗端起来,颤悠悠的,比脑袋还要大呢。\n半尺长的线线辣椒,就夹在二拇指中,蘸了盐,一口一截,鼻尖上,嘴唇上,汗就咕咕噜噜地流下来了。他们蹲着,竭力把一切都往里收,身子几乎要成一个球形了,随时便要弹跳而起,爆炸开去,但随之,就都沉默了,一言不发,像一疙瘩一疙瘩苔石和那碾盘上的石磙子一样,凝重而粗笨了。窗内,窗眼里有一束阳光在浮射,婆姨们正磨着黄豆,磨的上扇压着磨的下扇,两块凿着花纹的石头顿挫着,黄豆成了白浆在浸流。整个冬天,婆姨们要待在窑里干这种工作,如果这磨盘是生活的时钟,这婆姨的左胳膊和右胳膊,就该是搅动白天和黑夜的时针和分针了。山峁下的小路上,一月半月里,就会起了唢呐声的。唢呐的声音使这里的人们精神最激动,他们会立即放下一切活计,站在那里张望。唢呐队悠悠地上来了,是一支小小的迎亲队,前边四支唢呐,三尺长的唢呐吹天吹地,满山沟沟都是一种带韵的吼声了。后边,是一头肥嘟嘟的毛驴,喷着响鼻,额头上,脖子上,红红绿绿系满彩绸。套杆后就是一辆架子车,车头坐着一位新娘,花一样娟美,小白菜一样鲜嫩。她盯着车下的土路,脸上似笑,又未笑,欲哭,却未哭,失去知觉了一般的麻麻木木。但人们最喜欢看这一张脸了,这一张脸使整个高原明亮起来。后边的那辆车,是两个花枝招展的陪娘坐着,咧着嘴憨笑,狼狼狈狈地紧抱着陪箱、陪被、镜子。再后边便是骑着毛驴的新郎,一脸的得意。每过一个村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在怀里兜了枣儿祝贺,唢呐就越发热闹,声浪似乎要把人们全部抛上天空,轰然粉碎了去呢。\n走遍了十八县,一样的地形,一样的颜色,见屋有人让歇,遇饭有人让吃。饭是除了羊肉、荞面,就是黄澄澄的小米;小米稀作米汤,稠作干饭,吃罢饭,坐下来,大人小孩立即就熟了。女人都白脸子,细腰身,穿窄窄的小袄;蓄长长的辫,多情多意,给你纯净的笑,男的却边塞将士一般的强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上了酒席,又有人醉倒方止。但是,广漠的团块状的高原,花朵在山洼里悄悄地开了,悄悄地败了,只是在地下土中肿着块茎;牛一般的力气呢,也硬是在一把老钅矍头下慢慢地消耗了,只是加厚着活土层的尺寸。春到夏,秋到冬,或许有过五彩斑斓,但黄却在这里统一,人愈走完他的一生,愈归复于黄土的颜色。每到初春里,大批大批的城里画家都来写生了,站在山洼随便一望,四面的山峁上,弧线的起伏处,犁地的人和牛就衬在天幕。顺路走近去,或许正在用力,牛向前倾着,人向前倾着,角度似乎要和土地平行了,无形的力变成了有形的套绳了。深深的犁沟,像绳索一般,一圈一圈地往紧里套,他们似乎要冲出这个愈来愈小的圈,但留给他们活动的地方愈来愈小,末了,就停驻在山峁顶上。他们该休息了。只有小儿们,停止了在地边玩耍,一步步爬过来,扑进娘的怀里,眨着眼,吃着奶……(有删改)1.理解文中第二段两个加点短语的含义。(4分)①无数的网:②无数的网:2.分析文末写小儿们的用意。(4分)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概括“高原”和“高原人”各自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两者的关系。(6分)散文专题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南陌复东阡王安忆①几乎是一整个九十年代,我都是从忧患中度过。母亲多病,一年里总有一度住在医院。病房在新建大楼的高层,可算得上那一片街区的制高点。走廊上有一扇侧窗,望出去是一片旧式弄堂的连绵屋瓦,夕阳的光里面,飞翔着黑色的斑点,是回家的鸽群。许多时间,是对着这扇窗过去的,有时和我妈妈,有时只我自己。心里有一种伤痛,不知是被谁伤着了,分明是来自无边无际的不可抗力。于是,又为这暂时的相守感到安宁。身在其中的城市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生活覆盖着,无论怎样拉开了距离,站在制高点,其实看来看去看到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它的外部的光华,总有一些熟腻的庸俗气,还有一些戚容,这都是生活洇染的。\n②它在我的印象中,形状始终是模糊的,甚至是一座短暂逗留、言语不通的城市,我都比对它路熟。许多路的纵横关系我弄不清,当然我并不会担心迷路,自然而然地,我就会抵达我要去的那条路上。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那就是无论怎样也走不到要去的地方。这种情形有些像“鬼打墙”,绕来绕去又绕回原地。当我长到可以和小朋友结伴自由行动的时候,去过许多地方,可我竟然一点也不记得我们是如何走到那里,又如何走回来的。记得的只是将近家门时刻,华灯初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弯进弄堂,听见自己家那扇后门里边的油锅爆响声,心里涌起的一股厌倦又安定的复杂心情。③这是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处在荷尔蒙激增的不稳定中,心情是阴暗的。有一次,我们几个女生去一个陌生的街区,没有来由地对其中一个生出憎恶,有心甩下她。我们疾走着转过几个街角,直到看不见她,也不让她看见。我们残忍地若无其事地走回来,各自回家。第二天,在学校里见面,彼此竟都像无事人样,她神情诡秘地诉说她昨日的遭遇。当她与我们失散之后,她一个人坐在街沿,记忆全消,不知道多少时间过去,忽有人与她说话,问她如何到了这里,她回答不出,那人便让她跟了走,她跟他一径走到了家,原来那人是她父亲的一个同事。这一段奇异的经历有些吓着我们,倒不是以为她真的在什么险境里,而是这里面有一种森然:暮色里的街道,迷路,失忆和陌生人。这其实是生活的一种面孔,由于时间积压而形成的幽暗的内幕。④有一些人,就与我相邻,在同一个街区走来走去,可是,数十年后方才认识。这些楼房蜂巢般的格子里,住着多少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不知哪一天,有一个会与你的命运撞到一起。就这样,你在这些巢穴间的沟壑里走来走去,等待着传奇忽然间开头,不知不觉中,走入了青春期。由于这样错综不可遁迹的街道与房屋,邂逅和失之交臂以同样的概率发生,我就老是觉着,在这水泥硬壳子里面,神秘地隐匿着既定的路线,它最终决定了谁与谁走在一起。现在,新型的建筑和道路改造已经拆散了这个街区,这城市的格式已与我们的经验背离。有一日,我无意间闯入一条旧弄,它夹在摩天楼玻璃幕墙的夹缝里,只剩残余的一截。我茫然四顾,不知身在何处,只得向迎面走来的老者问路。那老者正在沉思默想中,被我陡地一唤,惊起道:魂灵吓出哉!口音里带了些周遭地区的乡俚,是这城市的正传,将“魂”发出“活”的音。我也被他惊起了,弄内的杂音以及气味贴地而起,向我围拢过来,忽然间热泪盈眶,那隐匿在地表深处的路线在炎炎烈日中闪烁了一下,复又埋藏进颓圮的院墙屋檐底下。那些附在具体物件上的经验的记认在一瞬间来招领我了,而紧接着,又一撒手,放弃了我。\n⑤少年时离家,是在城市边缘的货车站登车出发。没有站台,枕木以及枕木下的碎石地基裸露出来,远近处蜿蜒着黑色的铁轨,天地变得高远空阔。送行的人站在车轮下,与车窗里的人需伸极了身体手臂,方可道握。这城市忽就变得粗犷彪悍,它陡然跳出窠臼,改变了形态。随着列车驶去,这城市逐渐呈现出它的全貌。我们所存于的局部,在它的深处,腹地的位置,完全可能与全局无碍。我睁开眼睛就看见的这个城市,其实就只是一个长满狗尾巴草和车前子的小院子。它小极了,也荒凉极了,可我却觉着它又大又繁荣。人家院里的夹竹桃伸过花枝来,人家院里的青枇杷落过来,是我的花期和收获季。在它贫瘠单薄的泥土里,也还滋长着西瓜虫、蚯蚓之类的生物。四壁围拢的空间里,也有人类的活动,那就是我,生长着,一直长到某一日,忽然发现它已经成为废墟。(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叙写作者在陪护母亲住院期间,透过一扇窗俯瞰城市的风貌,并在凝望中思索人生的片段,由此而引出下文。B.作者对身处其中的城市感到模糊与陌生,缘于对这座城市光华的外表下所包藏的庸俗气息的厌恶之情和内心的忧患感。C.第③段叙述了一段成长时期的经历,既是上文生活情感体验的具体化表述,又对下文更多生活的描写和感悟做了铺垫。D.文章运用融抒情、议论、描写、记叙于一体的综合表达方式,既丰富了内涵,又增强了抒情效果,并深化了作品主题。2.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标题“南陌复东阡”的含义是什么。(6分)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说“它小极了,也荒凉极了,可我却觉着它又大又繁荣”?结合全文,试从空间、时间、情感的角度简要分析。(6分)一、1.答案B“缘于对这座城市光华的外表下所包藏的庸俗气息的厌恶之情和内心的忧患感”表述有误,作者对所处城市感到模糊与陌生,是由于城市的变迁和自身的成长。\n2.答案①“阡”“陌”指纵横的小路,在文中指城市的旧弄堂;②“南陌复东阡”暗示出城市旧弄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③这种变化也象征着作者人生的变化,及在这种变化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生命体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南陌复东阡”,首先理解“阡”“陌”的含义,“阡”指田间南北方向的小路,“陌”指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二者指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从文中来看,作者所写的并非真正的田间小路,而是城市里的旧弄堂。标题本来是说在小路上来去,看遍风景,而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对城市里小巷纵横的感受,其中包含了弄堂的变迁。标题也包含了作者的人生与情感变迁,从年少时在弄堂中绕来绕去的朦胧模糊感受、青春期的幽暗与不稳定到离开时对其全局的感受,蕴含着独特的生命体验。3.答案①从空间的角度看,“小”而“荒凉”是城市局部的特点,“大”而“繁荣”是城市整体的风貌。②从时间的角度看,“小”而“荒凉”是城市中弄堂的变化所致,“大”而“繁荣”是弄堂的变化承载着作者的成长经历。③从情感的角度看,“小”而“荒凉”是作者生活中负面情绪的表现,“大”而“繁荣”是作者生活中正面情绪的表现。解析\n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从空间的角度看,这一段是作者写自己从熟悉的小弄堂离家,离开这座城市时的感受,“随着列车驶去,这城市逐渐呈现出它的全貌。我们所存于的局部,在它的深处,腹地的位置,完全可能与全局无碍”,由此可见,“小极了,也荒凉极了”是作者所熟悉的“我们所存于的局部”,而“又大又繁荣”是指“这城市逐渐呈现出它的全貌”;从时间的角度看,“人家院里的夹竹桃伸过花枝来,人家院里的青枇杷落过来,是我的花期和收获季……忽然发现它已经成为废墟”,这里的“废墟”是指随着“我”的成长,弄堂已经变得荒凉,“繁荣”则是指自己也曾在此处收获过许多成长的经历;从情感的角度看,“小而荒凉”指“我”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其实看来看去看到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它的外部的光华,总有一些熟腻的庸俗气,还有一些戚容,这都是生活洇染的”“听见自己家那扇后门里边的油锅爆响声,心里涌起的一股厌倦又安定的复杂心情”“这是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处在荷尔蒙激增的不稳定中,心情是阴暗的”“这其实是生活的一种面孔,由于时间积压而形成的幽暗的内幕”等,是指内心的荒芜、灰暗的负面情感;而“繁荣”则是与之相对的正面的情绪。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诗魂赵丽宏[注]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呢?……从幼年起,诗魂就在胸中燃烧。母亲携着我经过这条林荫路,走进三角街心花园。抬起头,就看见了你。你默默地站在绿荫深处,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正在沉思……“这是谁?这个鬈头发的外国人?”“普希金,一个诗人。”“外国人为什么站在这里呢?”“哦……”母亲笑了,她看着你深思的脸,轻轻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等你读了他的诗,你就会认识他的。”我不久就认识了你。你的身边永远是那么宁静。坐在光滑的石头台阶上,翻开你的诗集,耳畔就仿佛响起了你的声音。你在吟你的诗篇,声音像山谷里流淌的清泉,清亮而又幽远,又像飘忽在夜空中的小提琴,优雅的旋律里不时闪出金属的音响……你还记得那一位白发老人吗?他常常拄着拐杖,缓缓地踱过林荫路,走到你的跟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那天正读着你的《三股泉水》。你的“卡斯达里的泉水”使我困惑,这是什么样的泉水呢?正好那老人走到了我身边。“老爷爷,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卡斯达里的泉水’吗?”老人在我身边坐下来。那根深褐色的山藤拐杖,轻轻地在地面上点着。他的话,竟像诗一样,和着拐杖敲出的节奏,在我耳边响起来:“卡斯达里的泉水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里。假如你热爱生活,假如你真有一颗诗人的心,将来,它也许会涌到你心里的。”梦里仿佛听到一声巨响,是什么东西倒坍了?有人告诉我,你已经离开三角街心花园再也不会回来了……\n我奔跑着穿过黄叶飘零的林荫路,冲进了街心花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你真的消失了!花园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座破裂的岩石的底座,在枯叶和碎石的包围中,孤岛似的兀立着……我呆呆地站在秋意萧瑟的街心花园里,像一尊僵硬的塑像。蓦地,我的心颤抖了——远处,依稀响起了那熟悉的拐棍叩地声,只是节奏变得更缓慢,更沉重了,那一头白发,像一片孤零零的雪花,在秋风中缓缓飘近,飘近……是他,是那个老人。我们面对面,默默地站定了,盯着那个空荡荡的破裂的底座,谁也不说话。他好像苍老了许多,额头和眼角的皱纹更深更密了。说什么呢,除了震惊,除了悲哀,只有火辣辣的羞耻。说什么呢……咚!咚!那根山藤老拐杖,重重地在地上叩击了两下,像两声闷雷,震撼着我的心。满地枯叶被秋风卷起来,沙沙一片,仿佛这雷声的袅袅余响……没有留下一句话,他转身走了。那瘦削的身影佝偻着,在落叶秋风中踽踽而去……只有我,只有那个破裂的底座,只有满园秋风,遍地黄叶……我再也不走那条林荫路,再也不去那个街心花园,我怕再到那里去。你知道吗,我曾经沮丧,曾经心灰意懒,以为一切都已黯淡,一切都已失去,一切儿时的憧憬都是错误的梦幻。没有什么“卡斯达里的泉水”,即使有,也不属于我们这块土地上的这辈人,不属于我……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又翻开了你的诗集。哦,你却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流泉一般清亮而又幽远,还是那么真诚。你那带着金属声的诗篇,优美而又铿锵地在我耳畔响起来。当绿色的原野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当坎坷的田埂蛛网一般在我脚下蜿蜒,当飘忽的油灯用可怜的微光照耀着我的茅屋,当寂寥的晨星如期闪烁在我的小窗……你,便似乎在我的身边出现了。然而已经不是在街心花园里站着沉默的那个你,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你,一个又潇洒又热情的你,一个又奔放又深沉的你。田野的风清新地吹着,你肩上那件斗篷在风中飘扬,像一叶远帆……\n你为我铺展开一个灿烂的世界,使我在艰苦的跋涉中始终感受到生活的暖风。当我消沉悲观的时候,你总是优美地用你那金属之声,一遍又一遍向我呼吁着: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我真的写起诗来了。我在诗中倾吐我的欢乐,我的苦恼。我追求着……诗,使我的精神和情感变得丰富而又充实。在缤纷的梦境里,我常常踏上久别的林荫路,你仿佛从来不曾走开过,依然静静地在那里伫立,沉思着遥望远方,似在等待,似在盼望……现在,我回来了,怀揣着我的第一本诗集,我忐忑不安地看你来了。然而你没有回来,三角街心花园里,依旧人迹杳然。在你曾经站过的地方,我久久地站着,纷纷扬扬的落叶,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肩膀……一位年轻的母亲,携着她的七八岁的女儿,从林荫路走进了街心花园,仿佛来寻找什么。前不久,有消息说你将重返这里,人们大概都知道了吧。母女俩说话了,声音很轻,却异常好听:“妈妈,就是这里吗?这里就是爷爷以前常来的地方吗?”“是的。这里以前有一尊铜像。”“什么铜像?”“普希金。”“普希金是谁呀?”“一个诗人。以后你会认识他的。”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于上海(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赵丽宏:散文家、诗人;出生于上海,小学开始阅读文学经典著作,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初著有作品集。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回忆了作者年幼时初见普希金铜像的情景,铜像触发了作者的诗心,增进了作者对优美诗篇的领悟。\nB.在插队务农的寂寥生活中,作者沉浸在普希金的诗篇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潇洒奔放、热情深沉。C.文章在“现在—过去—现在”的结构中,展现出作者对“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毁坏铜像行为的反思。D.文章将写作的人物称为“你”,显得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读者与人物的距离,易于作者与之倾诉交流。2.文章写老人和七八岁的女孩,有什么作用?(6分)3.赵丽宏认为:“散文应有自传色彩。自传色彩是指人生的片段经验,或者是一段思想感情的真实经历。”文章是怎样表现“自传色彩”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1.答案C“对毁坏铜像行为的反思”分析错误,文中无此意。从对全篇的分析来看,文章展现了作者内心惆怅的期待—爱恨参半的回顾—喜悦的期待。2.答案①写老人与“我”相互映衬,写小女孩与开头照应,丰富文章内容。②突显历史的厚重感,“老人”代表过去,“小女孩”代表未来,表达世代人民喜爱普希金。③表现“诗人”的伟大与不朽和诗魂的永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所起作用的理解能力。文章中描述了一位老人的行为。当铜像在的时候:“你还记得那一位白发老人吗?他常常拄着拐杖,缓缓地踱过林荫路,走到你的跟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当铜像被毁之后:“是他,是那个老人。我们面对面,默默地站定了,盯着那个空荡荡的破裂的底座,谁也不说话。”“咚!咚!那根山藤老拐杖,重重地在地上叩击了两下,像两声闷雷,震撼着我的心。”这些表明老人喜爱普希金。文中还描述了一位七八岁女孩的行为。“一位年轻的母亲,携着她的七八岁的女儿,从林荫路走进了街心花园,仿佛来寻找什么。”“妈妈,就是这里吗?这里就是爷爷以前常来的地方吗?”“普希金是谁呀?”这些表明,人们会把对普希金的爱,传递给孩子。“我”是目睹老人行动的人,写老人与“我”相互映衬;“我”也是目睹小女孩行动的人,写小女孩与开头照应,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老人”代表过去,“小女孩”代表未来,表达世代人民喜爱普希金。\n3.答案①真实地记录作者走上文学道路的人生历程。作者在年少时就迷恋上了普希金的诗歌;农村插队种地,开始文学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②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作者的情感曲折而复杂:对普希金的热爱,铜像被毁时的悲愤,插队时的沮丧苦闷,诗歌给予作者的希望,对重塑铜像的期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写作特色的能力。本文具有自传色彩,文章真实地记录作者走上文学道路的人生历程,也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结合文章内容,从作者走上文学道路的人生历程和思想感情经历这两个角度予以分析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土地余华①我觉得土地是一个充实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个祖父,是我们的老爷子。这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懂得真正的沉默,任何惊喜和忧伤都不会打动他。他知道一切,可是他什么都不说,只是看着,看着日出和日落,看着四季的转换,看着我们的出生和死去。我们之间的相爱和钩心斗角,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②四五岁的时候,我离开了杭州,跟随父母来到一个名叫海盐的小县城。我在一条弄堂的底端一住就是十多年,县城弄堂的末尾实际上就是农村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块有着很多池塘、春天开放着油菜花、夏天里满是蛙声的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③回忆使我看到了过去的炊烟,从农舍的屋顶出发,缓慢地汇入到傍晚宁静的霞光里。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最为感人,那时候它不再空旷,弥漫开来的雾气不知为何让人十分温暖。我特别喜欢听黄昏收工时农民的吆喝,几头被迫离开池塘的水牛走上了狭窄的田埂。还有来自蔬菜地的淡淡的粪味,这南方农村潮湿的气息,对我来说就是土地的清香。④这就是土地给予我一个孩子的最初的礼物。它向我敞开胸膛,让我在上面游荡时感到踏实,感到它时刻都在支撑着我。\n⑤我童年伙伴里有许多农村孩子,他们最突出的形象是挎着割草篮子在田野里奔跑,而我那时候是房屋的囚徒。父母去上班以后,就把我和哥哥反锁在屋里,我们只能羡慕地趴在楼上的窗口,眺望那些在土地上施展自由的孩子。他们时常跑到楼下来和我们对话,他们最关心的是在楼上究竟能望多远,我哥哥那时已经懂得如何炫耀自己了,他告诉他们能望到大海。那些楼下的孩子个个目瞪口呆,谎言使我哥哥体会到了自己的优越。然而当他们离去时,他们黝黑的身体在夏天的阳光里摇摇晃晃,嫉妒就笼罩了哥哥和我。那些农村孩子赤裸的脚和土地是那么和谐。⑥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开始有机会和他们一起玩耍了。那时候的农民都没有锁门的习惯,他们的孩子成为我的朋友以后,我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他们的屋子里走进走出,屋中有没有人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可以随便揭开他们的锅盖,看看里面有没有年糕之类的食物,或者在某个角落拿一个西红柿什么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挎着一个割草篮子,追随着他们。他们中间有一个年龄稍大的,好像比我哥哥大一岁,他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只记得他很会吹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说他父母结婚时,他吃了满满一篮子糖果。当时我们几个年龄小的,都被他骗得瞠目结舌。后来是几个年龄大的孩子揭穿了他,向他指出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呢,他只是“嘿嘿”一笑,一点都不惭愧。⑦那个爱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亲一拳打死的。当时他正靠墙站着,他父亲一拳打在他的脖子上,打断了颈动脉,当场就死了。他家弟兄姐妹有六个,他排行第四。所以他死后,他的家人也不是十分悲伤,他们更多的是感叹他父亲的倒霉,他父亲为此蹲了两年的监狱。他被潦草地埋在一个池塘旁,坟堆不高,从我家楼上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很长时间里,他都作为吓唬人的工具被我们这些孩子利用。我哥哥常常在睡觉时悄声告诉我,说他的眼睛正挂在我家黑暗的窗户上,吓得我用被子蒙住头不敢出气。有时候在晚上,我会鼓起勇气偷偷看一眼他的坟堆,我觉得他的坟还不是最可怕的,吓人的是坟旁一棵榆树,树梢在月光里锋利地抖动,这才是真正的可怕。几年以后,他的坟消失了,他被土地完全吸收以后,我们也就完全忘记了他。\n⑧当时住在弄堂里的城镇孩子,常和这些农村的孩子发生争吵。我们当时小小的年龄就已经明白了自己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优越,为什么自卑。弄堂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集体斗殴是经常发生的。有一次我站到了农村孩子一边,我哥哥就叫我叛徒。我和那些农村孩子经常躲在稻浪里密谋,袭击自己哥哥的方案是最让我苦恼的。我之所以投奔他们,背叛自己弄堂里的同类,是因为他们重视我,我小小的自尊心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如果我站到弄堂里的孩子一边,年龄的劣势只能让我做一个小走卒。⑨我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一个凄凉的夜晚。当时弄堂里为首的一个大孩子叫刘继生,他能吹出迷人的笛声,他经常坐在窗口吹出卖梨膏糖的声音,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上当后拼命奔跑过去,看到的是他坐在窗前哈哈大笑。他十八岁那年得黄疸肝炎死去了。他家院子里种着葡萄,那一年夏天的晚上,弄堂里的很多孩子都坐在葡萄架下,他母亲给他们每人一串葡萄,我哥哥也坐在那里。我因为背叛了他们,便被拒绝在门外。我一个人坐在外面的泥地上,听着他们在里面说话和吃葡萄。我的那些农村盟友不知都跑到哪儿去了,我孤单一人,在月光下独自凄凉。⑩我八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冒险的远足。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农村孩子,动身去看他刚刚死去的外祖父。他可能是觉得路上一个人太孤单,所以就叫上在夏天中午里闲逛的我。他骗我只有很近的路,马上就能回来,我就跟着他去了。我们在烈日下走了足足有三个小时,这个家伙一路上反复说:就在前面拐弯那地方。可是每次拐了弯以后他仍然这么说,把我累得精疲力尽,最后到那地方时恰恰不用拐弯了。他一到那地方就不管我了,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去,他说是明天。这使我非常紧张,我迅速联想到父母对我的惩罚。我缠着他,硬要他立刻带我回去,他干脆就不理我。于是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老人下葬时,我号啕大哭,哭得比谁都要伤心。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葬礼。那个死去的老人的脸上被一种劣质的颜料涂抹后,显得十分古怪。他没有躺在棺材里,而是被一根绳子固定在两根竹竿上,面向耀眼的天空,去的地方则是土地。人们把他放在一个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盖上了泥土。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亲的放大镜,挖个坑放进去盖上泥土一样。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1992年3月12日(有删节)1.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n2.第段以“我”(孩童)的视角呈现第一次看到葬礼时的场景,有何好处?(4分)3.文章三次写到死亡,请探究其作用。(6分)4.文中将土地比作祖父,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作者借土地表达了怎样的感悟?(6分)三、1.答案①运用视觉、听觉和嗅觉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时的景象,渲染回忆中南方农村的安宁氛围;②运用拟人手法,写炊烟“出发”,赋予乡村事物生命和情感;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写出“我”独特而细腻的主观感受,表现“我”对农村和土地的眷恋;④选取典型的景和物,描绘出南方农村的独特韵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中,“过去的炊烟,从农舍的屋顶出发”中“出发”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炊烟人的生命和情感,生动形象。“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雾气不知为何让人十分温暖”“喜欢听黄昏收工时农民的吆喝”“来自蔬菜地的淡淡的粪味,这南方农村潮湿的气息,对我来说就是土地的清香”,分别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时的景象,渲染安宁氛围。选取“炊烟”“田野”“水牛”等农村典型的景和物,描绘出南方农村的独特韵味。“缓慢地汇入到傍晚宁静的霞光里”“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最为感人”等场景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具有诗化风格,写出“我”独特而细腻的主观感受。2.答案①八岁的“我”似懂非懂,充满好奇,能更具体地呈现葬礼的细节,增强文字的表现力;②儿童的眼光纯真、客观,如写到“劣质的颜料”“没有躺在棺材里”等,使文本的叙述真实而冷峻;③通过书写儿童独特的感受和联想,写出了死亡的自然和土地的包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视角及其作用的能力。这次葬礼是八岁的“我”在一次冒险的远足时看到的,“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葬礼”,以八岁的“我”的视角去写,突出“我”的好奇,更具体地呈现葬礼的细节。从“劣质的颜料”“没有躺在棺材里”等可知,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亲的放大镜,挖个坑放进去盖上泥土一样”,通过书写儿童独特的感受和联想,写出了死亡的自然和土地的包容。\n3.答案①死亡的凄凉与开篇着力刻画的南方农村的安宁之感构成巨大反差,形成了张力。②以三次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原因的死亡串联起“我”童年生活中的三个断面,使文章叙述脉络清晰。③通过对三次死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本质、土地的意义的深度思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三次写到死亡分别是:爱吹牛的孩子、弄堂里一个叫刘继生的大孩子、老人。多次写到死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前文突出南方农村的安宁之感,二者构成巨大反差,形成了张力。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场景贯穿“我”的童年生活,使文章叙述脉络清晰。爱吹牛的孩子夭折,刘继生成年患病而亡,老人寿终而葬,土地不管他们生前如何,都接纳了他们,通过对三次不同年龄、不同原因的死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本质、土地的意义的思考。4.答案相似之处:①土地和祖父都给人以依靠和支撑,滋养着生长在土地上的人或他的后辈,让人感到踏实;②土地和祖父都历经沧桑,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全部;③土地和祖父都包容宽厚,默默地接纳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感悟:①土地见证了人世的真相,生命既有天真、温情的一面,又有残酷、暴力、冷漠的一面;②万物生死盛衰自有其规律,应正确认识,并像土地一样坦然接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以及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相似之处可从文中筛选:“我觉得土地是一个充实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个祖父,是我们的老爷子”,“我”感激土地是因为它“让我在上面游荡时感到踏实,感到它时刻都在支撑着我”,就像祖父给后辈的依靠。根据“这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懂得……可是他什么都不说”可知,土地和祖父都历经沧桑,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根据“看着日出和日落,看着四季……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可知,土地和祖父都包容宽厚,默默地接纳悲欢离合、生老病死。\n感悟:童年时,“我”和同伴们在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那个爱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亲一拳打死的”“他的家人也不是十分悲伤”“被潦草地埋在一个池塘旁”,后来他的坟被土地完全吸收了。由此可见,土地见证了人世既有真情又有冷漠的真相。文章最后“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可得出应该像土地一样,坦然接纳万物的生死盛衰。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0分)迎春图肖复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我们又叫迎春、送春、打春、咬春、踏春、邀春、讨春。春字前面的那一个个不同的动词,无一不透露着我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跃跃欲试之情。迎春、送春、打春,说的是一回事;踏春、邀春、讨春,说的是一回事;咬春,说的又是另一回事。先来说咬春,立春这一日,民间是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的,这叫“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这个风俗自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清楚;皇宫内,要不要咬春,御膳单里有没有记载,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在民间,这一日却是人人要咬春的。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这是我小时候还能够听到的声音,见到的场面。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北京卖的是那种心里美萝卜,都是经过了一冬储存的,哪怕便宜得糠了心呢,也是要咬一咬的。踏春、邀春和讨春,是指踏青郊游,皇都佳丽日,春日艳阳年,这是无论皇宫内外一律都要的必备节目。明诗专有记述:“东风渐次布青阳,暖气照苏入建章。水出玉河凝鸭绿,柳摇金屋变鹅黄。”这是官宦人家的踏春了。而民间流传的“高梁桥踏青,万柳堂听莺”,则是一般百姓人家了。高梁桥在城北,万柳堂在城南,是那时的一片旷野,清风朗日不花一文钱的,当然是穷人家的最好去处。在老北京,百姓人家的踏青郊游,在每年的三月三蟠桃宫庙会,达到高潮。清末震钧写的《天咫偶闻》中说蟠桃宫“庙极小,庙市最盛”,并形容它“地近河埂(埂,即河边空地),了无市聒;春波泻绿,埂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飏春风,凡三里余”,并盛赞它是“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春天在这里,降下了帷幕。这里所说的踏春、邀春和讨春,无论皇宫,还是贵族,还是百姓,体现的都是人们对土地的亲近之情和土地那种水乳交融的天然状态。\n再来说迎春、送春、打春。三个词,打春的“打”字最抢眼,最生动。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到底自什么朝代开始,我不清楚。只知道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这里说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农事,这在《礼记》和《左传》里都有记载。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卖《春牛图》,前面牵牛的那个男人,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哪怕已经进了城,不是农民了,也会把《春牛图》请回家,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祈祷,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收获的保佑。彩牛绘身,鞭炮齐鸣,还有人装扮成春官跑在道前相迎。接芒神,打春牛,这样的仪式,历史很悠久了。而且最早都是宫里亲自出马操办这一切的,是要在宫内亲自迎接芒神和春牛的。最早时皇上还要像模像样做亲自扶犁状,剪彩一般,做个象征性的造型。宋《东京梦华录》书中曾经记载:芒神和春牛“从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可谓礼仪隆盛备至。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清朝,那时的“打春”和最早以前的一哄而上“众役打焚”,拾取春牛碎片如鸟兽散回家以求吉祥的情景,已经有所不同。不过,礼仪似乎更加繁复,一列逶迤,由府尹带队,将春牛从午门抬入宫内,百官朝服,彩仗鞭牛,把那场面推向更加壮观的高潮,那场面颇似外国狂欢节时分满城沸腾热烈。鞭打春牛之后,众官退朝时,还可以得到皇上的“各以彩仗赠贻”,那些官员如以前农人把春牛碎片拿回家一样,乐不可支,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其祈祷与保佑的含义,是和前辈一样的继承和延续。据说,那时民间泥制的春牛和以前也有所不同,肚子里要装有五谷,打碎之后散落出来的五谷,象征着五谷丰登。\n明朝有许多诗是描写这种“打春”风俗的,说的就是这种意思:“春有牛,其耳湿湿,京师之野,万民悦怿”“春有仗,其朱孔扬,丰年穰穰,千万礼箱”。因此,拿回家彩仗也好,抢其春牛的碎片也好,撒落一地五谷也好,还是鞭打春牛,劝其勤耕也罢,实际上都是对新的一年丰收的鞭策和期盼,算得上是从皇宫到民间的一次迎春总动员。虽然,现在再也见不到那壮观的场面了,但是,回想在北大荒插队时候,每年一次的春耕动员大会,晒场上,地头边,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排排拖拉机、播种机上披红戴花,多少和那场面有些相似。清著名诗人钱谦益有诗:“迎春春在凤城头,簇仗衣冠进土牛。”说明一直到清前期,这种彩仗鞭牛的风俗,还是盛行的。民俗的东西,就是这样演绎在宫廷内外,蔓延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成为我们的一种想象,一笔财富,一幅遥远过去垂挂在今日的长卷迎春图。(有删减)1.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咬春,再写踏春、邀春和讨春,最后写迎春、送春和打春?请简要分析。(4分)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分)4.结合全文,探究“迎春图”的丰富意蕴。(6分)四、1.答案①内容上:交代了立春的丰富内涵。②结构上:引出了后文对立春内涵的分类讲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段内容主要讲立春节气的叫法及其丰富的内涵,如“迎春、送春、打春,说的是一回事;踏春、邀春、讨春,说的是一回事;咬春,说的又是另一回事”,结合“先来说咬春,立春这一日,民间是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的”“踏春、邀春和讨春,是指踏青郊游,皇都佳丽日,春日艳阳年,这是无论皇宫内外一律都要的必备节目”“再来说迎春、送春、打春”等分析,第一段引出了后文对立春内涵的分类讲述。2.答案①由咬春写起,承接上一段末尾收束的内容,行文流畅自然。②由浅入深,由略至详。从生活中易见的、浅近的习俗,到有历史可考的习俗,最后到历史悠久、文史资料丰富的习俗,层层递进,脉络分明。解析\n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根据“先来说咬春,立春这一日,民间是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的”可知,由咬春写起,承接上一段末尾收束的内容,行文流畅自然。根据文中“但是,我知道在民间,这一日却是人人要咬春的”可知,咬春是生活中易见的、浅近的习俗。根据文中“这是无论皇宫内外一律都要的必备节目。明诗专有记述”“而民间流传的……”等可知,踏春、邀春和讨春是有历史可考的习俗。根据文中“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这在《礼记》和《左传》里都有记载”等可知,迎春、送春和打春是历史悠久、文史资料丰富的习俗。先写咬春,再写踏春、邀春和讨春,最后写迎春、送春和打春,层层递进,脉络分明。3.答案①使用短句(晒场上……锣鼓喧天),节奏明快,读起来铿锵有力,写出了春耕动员大会的喜庆和热闹。②使用排比(或铺陈),连用三个“也好”,以及选择句式,展示出“打春”时人们的各种活动,渲染出当时的壮观场面。③语言既典雅又朴实,亦庄亦谐。既有古诗文的引用,使文章典雅、严肃;又有朴实生动的叙述,如“迎春总动员”,诙谐有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文中“还是鞭打春牛,劝其勤耕也罢”“晒场上,地头边,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等运用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抓住“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披红戴花”等分析,用短句写出了春耕动员大会的喜庆和热闹。抓住“拿回家彩仗也好,抢其春牛的碎片也好,撒落一地五谷也好,还是鞭打春牛,劝其勤耕也罢”分析,三个“也好”为排比句式,并且本句为选择句式,展示出“打春”时人们的各种活动,渲染出当时的壮观场面。抓住“春有牛,其耳湿湿,京师之野,万民悦怿”“春有仗,其朱孔扬,丰年穰穰,千万礼箱”分析,引用古诗文,用语典雅。文中“算得上是从皇宫到民间的一次迎春总动员”“每年一次的春耕动员大会,晒场上,地头边,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排排拖拉机、播种机上披红戴花”等叙述朴实生动。语言既典雅又朴实,亦庄亦谐。4.答案①作者生活记忆中迎春时的各种场景。②呈现了迎春场景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③承载着我们的祖先对春天、对生活的美好祈愿的各种民俗活动。④成为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丰富想象和精神财富。解析\n结合民间“咬春”,老北京百姓人家的踏青郊游,接芒神、打春牛的仪式,北大荒插队时候的春耕动员大会等分析,作者生活记忆中迎春时的各种场景,构成“迎春图”。结合《京都风俗志》《礼记》《东京梦华录》等文献中记载的习俗可得出:呈现了迎春场景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构成“迎春图”。结合“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也会把《春牛图》请回家……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收获的保佑”“肚子里要装有五谷……象征着五谷丰登”“实际上都是对新的一年……迎春总动员”等分析,迎春活动承载着我们的祖先对春天、对生活的美好祈愿。结合“民俗的东西,就是这样演绎在……垂挂在今日的长卷迎春图”分析,“迎春图”成为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丰富想象和精神财富。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黄土高原贾平凹沟是不深的,也不会有着水流;群山像无数偌大的蒙古包,呆呆地在排列。八月天里,秋收过了种麦,每一座山都被犁过了,犁沟随着山势往上旋转。天上是指纹形的云,地上是指纹形的田,它们平行着,中间是一轮太阳;光芒把任何地方也照得见了,一切都亮亮堂堂。缓缓地向那圆底走去,心就重重地往下沉。山洼里人家门前,并没有几棵树的,窑门开着,是一个半圆形的窟窿,它正好是山形的缩小,似乎从这里进去,山的内部世界就都在里边。山便再不是圆圈的叠合了,无数的抛物线突然间地凝固,天的弧线囊括了山的弧线,山的弧线囊括了门窗的弧线。一地都是那么寂静了,太阳独独地在空中照着。路如绳一般地缠起来了,山垭上,热热闹闹的人群曾走去赶过庙会。路却永远不能踏出一条大道来,凌乱的一堆细绳突然地扔了过来,在洼底的草皮地上纵纵横横了。这似乎是一张巨大的网,由山垭哗地撒落下去,从此就老想要打捞起什么了。但是,草皮地里能有什么呢?一座山和一座山,一个村和一个村,就是这么被无数的网罩起来了。走到任何地方,都会突然地住着人家,几十里内,甚至几百里内,谁不会知道那条沟里住着哪户人家呢?他们一生在这个地方,就一刻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有的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县城,甚至连一条山沟也不曾走了出去。他们用自己的脚踏出了这①无数的网,却永远走不出这②无数的网。\n土是沙质的,奇怪的是靠崖凿一个洞去,竟百年千年不会倒坍,或许筑一堵墙吧,用不着去苫瓦,东来的雨打,西去的风吹,那墙再也不会垮掉,反倒生出一层厚厚的绿苔:春天里发绿;夏天里发黑;秋天里生出茸绒;冬天里却都消失了,印出梅花一般的白斑。日月东西,四季交替,它们在希冀着什么,这么更换着苔衣?默默的信念全然塑造成那枣树了。河滩上,沟畔里,在窗前的石磙子碾盘前,突然间就发现它了。它似乎长得毫无目的,太随便了,太缓慢了,春天里开一层淡淡的花,秋天里就挂一身红果。这是最懂得了贫困,才表现着极大的丰富吗?是因为最懂得了干旱,那糖汁一样的水分才凝固在枝头吗?冬天里,逢个好日头,吃早饭的时候,村里人就都圪蹴在窗前石碾盘上,呼呼噜噜吃饭了。饭是荞麦面,汤是羊肉汤,海碗端起来,颤悠悠的,比脑袋还要大呢。半尺长的线线辣椒,就夹在二拇指中,蘸了盐,一口一截,鼻尖上,嘴唇上,汗就咕咕噜噜地流下来了。他们蹲着,竭力把一切都往里收,身子几乎要成一个球形了,随时便要弹跳而起,爆炸开去,但随之,就都沉默了,一言不发,像一疙瘩一疙瘩苔石和那碾盘上的石磙子一样,凝重而粗笨了。窗内,窗眼里有一束阳光在浮射,婆姨们正磨着黄豆,磨的上扇压着磨的下扇,两块凿着花纹的石头顿挫着,黄豆成了白浆在浸流。整个冬天,婆姨们要待在窑里干这种工作,如果这磨盘是生活的时钟,这婆姨的左胳膊和右胳膊,就该是搅动白天和黑夜的时针和分针了。山峁下的小路上,一月半月里,就会起了唢呐声的。唢呐的声音使这里的人们精神最激动,他们会立即放下一切活计,站在那里张望。唢呐队悠悠地上来了,是一支小小的迎亲队,前边四支唢呐,三尺长的唢呐吹天吹地,满山沟沟都是一种带韵的吼声了。后边,是一头肥嘟嘟的毛驴,喷着响鼻,额头上,脖子上,红红绿绿系满彩绸。套杆后就是一辆架子车,车头坐着一位新娘,花一样娟美,小白菜一样鲜嫩。她盯着车下的土路,脸上似笑,又未笑,欲哭,却未哭,失去知觉了一般的麻麻木木。但人们最喜欢看这一张脸了,这一张脸使整个高原明亮起来。后边的那辆车,是两个花枝招展的陪娘坐着,咧着嘴憨笑,狼狼狈狈地紧抱着陪箱、陪被、镜子。再后边便是骑着毛驴的新郎,一脸的得意。每过一个村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在怀里兜了枣儿祝贺,唢呐就越发热闹,声浪似乎要把人们全部抛上天空,轰然粉碎了去呢。\n走遍了十八县,一样的地形,一样的颜色,见屋有人让歇,遇饭有人让吃。饭是除了羊肉、荞面,就是黄澄澄的小米;小米稀作米汤,稠作干饭,吃罢饭,坐下来,大人小孩立即就熟了。女人都白脸子,细腰身,穿窄窄的小袄;蓄长长的辫,多情多意,给你纯净的笑,男的却边塞将士一般的强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上了酒席,又有人醉倒方止。但是,广漠的团块状的高原,花朵在山洼里悄悄地开了,悄悄地败了,只是在地下土中肿着块茎;牛一般的力气呢,也硬是在一把老钅矍头下慢慢地消耗了,只是加厚着活土层的尺寸。春到夏,秋到冬,或许有过五彩斑斓,但黄却在这里统一,人愈走完他的一生,愈归复于黄土的颜色。每到初春里,大批大批的城里画家都来写生了,站在山洼随便一望,四面的山峁上,弧线的起伏处,犁地的人和牛就衬在天幕。顺路走近去,或许正在用力,牛向前倾着,人向前倾着,角度似乎要和土地平行了,无形的力变成了有形的套绳了。深深的犁沟,像绳索一般,一圈一圈地往紧里套,他们似乎要冲出这个愈来愈小的圈,但留给他们活动的地方愈来愈小,末了,就停驻在山峁顶上。他们该休息了。只有小儿们,停止了在地边玩耍,一步步爬过来,扑进娘的怀里,眨着眼,吃着奶……(有删改)1.理解文中第二段两个加点短语的含义。(4分)①无数的网:②无数的网:2.分析文末写小儿们的用意。(4分)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概括“高原”和“高原人”各自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两者的关系。(6分)五、1.答案①黄土高原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或:黄土高原上密布的道路)②黄土高原落后的观念。(或:守旧的思想、封闭的生活)解析“他们用自己的脚踏出了这无数的网”中“用自己的脚踏出”说明这“网”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联系上文关于“网”的句子,“路如绳一般地缠起来了”“路却永远不能踏出一条大道来,凌乱的一堆细绳突然地扔了过来,在洼底的草皮地上纵纵横横了。这似乎是一张巨大的网”可见,这里的“无数的网”指的是黄土高原上纵横交错的道路。而“却永远走不出这无数的网”明显具有抽象意义,联系上文“他们一生在这个地方,就一刻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有的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县城,甚至连一条山沟也不曾走了出去”可知,这里的“无数的网”指的是黄土高原落后的观念。\n2.答案①人物上:“小儿们”天真、活泼,和前文大人们忙碌不堪、疲惫挣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②内容上:丰富了散文内容,并给高原人有怎样的未来留下想象空间。③主旨上:“小儿们”代表着新生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新一代高原人的期冀,也暗寓着对高原人生存现状的深切担忧。解析“只有小儿们,停止了在地边玩耍,一步步爬过来,扑进娘的怀里,眨着眼,吃着奶……”,“爬过来”“扑”“眨着眼”“吃着奶”,写出“小儿们”的天真和活泼。而描写大人们的句子“深深的犁沟,像绳索一般,一圈一圈地往紧里套,他们似乎要冲出这个愈来愈小的圈,但留给他们活动的地方愈来愈小,末了,就停驻在山峁顶上”,小儿们的活泼可爱和前文大人们忙碌不堪、疲惫挣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文章在描写小儿们后戛然而止,小儿们是高原的未来,这段描写既丰富了散文内容,又给高原人有怎样的未来留下想象空间。高原上的人就这样一代一代在这窄小的天地生活,何时能改变?何时会走出这方天地?这幼小的孩子到底是冲破阻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还是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困守在这一方天地?结尾描写的“小儿们”,代表着新生和希望。写小儿们的活泼天真,表达了作者对新一代高原人的期冀,也暗寓着对高原人生存现状的深切担忧。3.答案①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夹”“蘸”“蹲”“收”等词,具体而细致地写出村里人吃饭的过程,极具画面感。②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展现了村里人饭后沉默、凝重、粗笨的形象。③将村民“弹跳而起”“爆炸开去”与“沉默”“一言不发”形成对比,巧妙表现作者对其由期望而至失望的情感变化。④多用短句,使表达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解析画线句描写的是高原村里人吃饭的情景,非常有地域特色。首先,作者用动作和细节描写将这一过程写得极具画面感,具体而细致地写出村里人吃饭的动作和状态。运用“像一疙瘩一疙瘩苔石和那碾盘上的石磙子一样”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村里人饭后沉默、凝重、粗笨的形象。村民吃饭的状态是“收”成一个球形,一言不发,而作者感觉他们要“弹跳而起”“爆炸开去”,这是作者的期望,希望他们有些变化。将村民“弹跳而起”“爆炸开去”与“沉默”“一言不发”形成对比,巧妙表现作者对村民由期望而至失望的情感变化。“蘸了盐,一口一截,鼻尖上,嘴唇上”“他们蹲着”“爆炸开去,但随之,就都沉默了,一言不发”等多用短句,使表达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n4.答案特点:①高原干旱、贫瘠、单调、寂静、封闭;②高原人朴实、麻木、粗犷、热情;生活辛劳,缺少变化。关系:①高原以典型的地域特点影响了高原人典型的群体特征;②高原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则使高原形成了独特、深沉的高原文化(人文)。解析先看高原的形象,通过文中的描写,表现了高原的干旱、贫瘠、单调、寂静、封闭。再看高原人,通过描写村人吃饭的情景,女人们的生活,村里的热闹情景,村民的劳作,表现了高原人的朴实、麻木、粗犷、热情;生活辛劳,缺少变化。二者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育一方土地。高原以典型的地域特点影响了高原人典型的群体特征。高原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则使黄土高原形成了独特、深沉的高原文化(人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