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六作文专题检测(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十六 作文专题检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窗外的同一枝花,在不同人的口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开心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所谓“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客观上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却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本题是“材料+任务”型作文题。命题人给考生的任务是:“针对汉语的这一特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这个要求中,有两个方面必须先弄明白。第一,“汉语的这一特点”是指哪一特点?从题目来看,就是指“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即“汉语的魅力”。而这个“魅力”具体来说,可以拆分成三点:①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写同一个客观的存在;②汉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主观感受;③我们可以用汉语的词语、句式、语气等做材料建造一座桥梁,连接起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从给出的材料看,主观感受(或客观存在)既可以形象委婉地表达,也可以直接客观地表达。这些都是汉语的魅力或特点。第二,这次作文不能只停留在对汉语魅力的阐释上,还要谈谈对这个“魅力”的“认识、体会或思考”,其中的“或”字,表明考生可以在认识、体会、思考三者中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来写,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也可以三者都写。那么,对“汉语的魅力”,大家应该有哪些认识、体会或思考呢?首先,从给出的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汉语是灵活的、多变的、丰富的,表达是形象生动的,这是表象。透过这一表象,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的智慧、细腻、圆融、善于变通的本质。其次,这些表象、本质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汉语有如此魅力,我们应该如何守护、传24\n承?我们怎样靠它去张扬民族的个性,树立起文化自信?我们如何解决汉语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将汉语发展得更好?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积极作用的层面去思考:如何利用汉语去除浮躁,展示国人的风采?如何利用汉语的魅力联结世界?行文中,大家可以联系初高中学过的课文,利用一些经典的例子进行分析,写出自己对“汉语的魅力”的独特认识、体会或思考。比如,课本中选用的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这些全是鲜活的例子;平时背诵的古诗词篇目中,不少诗文都可以作为例子来印证“汉语的魅力”,比如苏轼、杜甫等人的诗词。“魅力汉语”如长江大河,浩浩汤汤,又似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任意取用都美不胜收。  [例文]用汉语撑起我们的文化脸面憔悴的人说“人比黄花瘦”,心细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有人说“轻薄桃花逐水流”;志士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游子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一事物,多样表达。汉语状物传情时所表现出来的多元与精深,像是二八少女,活力四射,姿态万千,魅力无限。我认为,汉语的魅力,在其精微。“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恍如亲临碣石,共观沧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仿佛置身东篱,尽享闲适;“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雨过初晴,暗寄愁思;“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溪桥茅舍,全是静谧……汉语,积淀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它总能以其细柔或刚毅在一瞬间直击人心,通透灵魂。贾岛在“推敲”中感悟汉语的精微,王安石在“绿”与“到”之间选择灵动与活力。诗人们炼字,尽显汉语芳华;读者读诗,肺腑浸润,精骛八极。我还认为,汉语的魅力,在其多元。《毛诗序》里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多少情绪体验,就可以有多少种汉语表达。“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惨淡的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深情的离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旷达的离别……字字珠玑间,透露出的是离别的款款深情。人间百态,风情万种,汉语都能细别之、实录之、畅达之、尽美之。然而,我也注意到,时代的陀螺飞旋,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中,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汉语又似乎走到了她历史的三峡地带,虽表面平静而实则暗流涌动,虽奔流不息却也泥沙俱下。古诗词中的意境正淡出华夏儿女的视野,汉字的神韵也正从炎黄子孙的指尖流逝。简短的字符扭曲了象形的汉字,突兀的字母取代了深情的词语,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支离破碎的生造词,所24\n有的任性都是对汉语的伤害,所有的妄为都是对汉语的洗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异族文化的围攻之下,汉语也正经历着历史的磨砺。叶嘉莹先生说:“我的快乐在于把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分享给青年朋友。”在母语的屋檐下,我们能否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是否更需汉语的装备?中华民族的千年积淀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要远行,就得主动扛起汉语这面大旗。联合国那一大摞文件里,最薄的那本一定是汉语文本!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你在行走于世界各样文化之间时,撑起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脸面吗?[点评] 文章开篇通过引用的手法指出汉语具有无限魅力;接下来,用“我认为”“我还认为”“我也注意到”等语言标志来构思全篇,条理明晰,层次清楚。行文中,作者既谈了自己对汉语精微与多元的认识,也讲了自己对汉语发展过程中遇到“围攻”的忧虑与思考。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熟练驾驭语言文字,引经据典,文白参差,字字珠玑,写就一篇魅力十足的美文,显示出作者掌握和运用汉语的深厚功力。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向8位共和国的功臣颁发了“共和国勋章”。他们是: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的于敏、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的申纪兰、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的李延年、战斗英雄张富清、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黄旭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他们是国之脊梁、国之信仰,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特定的身份完成写作。(1)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功臣表彰大会后,给其中的一位功臣写一封信。(2)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功臣表彰大会后,当晚写一篇关于此次参会的日记。(3)以学校文学社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位功臣,写一篇人物专访。(4)学校举办功臣事迹学习大会,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发言,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24\n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试题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选材,选取了8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功臣,以不同方式表达讴歌、赞美、崇敬的感情和贯彻精神、学习品质的决心。题目提供多种实用性文体供考生选择,与时俱进。写作时,考生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和写作身份。写作不同文体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给功臣写信,要注意书信的文体要求,根据写作对象灵活地考虑措辞。一般情况下,以“开头称呼,引出话题——奠定基调,表达情感——联系事迹,简要阐述——联系自身,学习品质——结尾结语,表达祝愿”的结构展开。还可选取一个关键词,通篇围绕该关键词展开。在写作时,注意情感的表达与渲染,可适当引用大会的颁奖辞或媒体的评论语,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选择写日记,灵活性较强,可写的内容很多,但内容必须集中,有条理,有顺序,不能写成流水账。写作时,不仅要有对事件的描述,更要有自己的感想,还可有对自我的反思、美好的憧憬,篇幅安排要合情合理。此外,要感情充沛,可多使用修辞手法以表达强烈的感情。(3)人物专访应是考生较为陌生的文体。人物专访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如果考生对题目材料提到的人物特别熟悉或资料掌握特别丰富,完全可以选择这一文体,否则就不要贸然选择。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非常熟悉所访问对象的经历与成就;二要善于发掘访问对象的生活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多方面展现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三要注意突出重点与细节勾勒相结合,既要突出整篇文章的重点,也要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展现丰富细节。(4)选择写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开头一般要问好,结尾要有呼吁、祝愿等。在内容上,一定要符合发言稿情文并茂、事理俱佳的文体特征;在语言表达上,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以期在与现场听众的交流中,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例文]铁肩担国运,仁心隐功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铁肩担国运,仁心隐功名”。为国运,明代杨继盛血荐轩辕,发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忠贞之言;为国运,现代李大钊身先士卒,践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革命志向;现如今,“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们又一次用他们感人的行动,发出“铁肩担国运,仁心隐功名”的时代最强音!“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观看完“共和国勋章”颁发仪式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为人知的辛劳,难以感同身受的辛酸,数十年的默默奉献,究竟需要多24\n大的恒心与毅力,才能让一位位普通人去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想,“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不应只是这些共和国功臣的金玉良言,更应是我们每个人都铭记于心的醒世恒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思索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会什么?进而去寻找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答案。当使命感成为一座连接国家与国民的桥梁时,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这座桥梁上默默奉献的身影。不必崇拜班固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气概,也不必钦佩苏武北海牧羊的爱国气节,共和国楷模们用我们肉眼可见的行动证明了“爱国”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从耄耋之年仍追逐“两个梦想”的袁隆平,到“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屠呦呦,他们即便经历了万千挫折,也从未舍弃他们所担负的责任;从籼型杂交水稻的震惊世界,到青蒿素的横空出世,他们即便获得万千赞美,也从未因此而放下肩上这影响国计民生的使命。我们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但肩负使命、勇担责任,确实是我们向共和国功勋们看齐的不二法门。“淡泊明志,夙夜在公”,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在祖国的贫弱时代,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深藏功与名,淡泊见初心”,战争年代冲锋在前保卫祖国,和平年代扎根基层造福人民,张富清用他的朴实纯粹和兢兢业业给我们树立起淡泊名利的精神标杆!毋庸置疑,如今的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火炬手和接力员。爱国并不是高呼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去奋斗;爱国不是一朝一夕的兴奋剂,而是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源泉!同学们,“铁肩担国运,仁心隐功名”不是一时之言,而是一个国家的时代呐喊;我们亦非平庸之辈,我们是两个时代的桥梁与纽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莫问我们是大将还是走卒,我们是使命的拥护者;莫问我们是英雄还是凡人,我们是仁心的继承者与弘扬者。祖国之心,仁义之心,我辈之名,民族之幸!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点评] 这篇文章有两大亮点。一是结构清晰,内容完整。文章以排比开篇,引出英雄事迹,得出中心论点;接下来写作为青年要学会什么,进而去寻找时代的精神答案;最后号召全体同学学习并践行共和国功臣的精神。文章起承转合一气呵成,首尾呼应,结构圆合。二是文体意识突出,身份感强,情感充沛。作者注意到发言稿的文体特点,善用修辞,在开头用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中间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并引出下文内容,结尾感情强烈;以第一人称手法突出身份特征,增加了文章的亲切感。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4\n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斗。这场战“疫”中,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阻挡病毒的防护墙;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也值得我们尊敬。请以高三(1)班高峰同学的身份在5月4日给“普通劳动者”写一封信,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感激与敬意,并从中体现高三学子的蓬勃朝气和使命担当。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本题由材料、任务和要求三部分组成。首先看材料,材料说在疫情背景之下,全国人民投入了战斗。他们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还有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然后看任务,要求以高三(1)班高峰同学的身份在5月4日给“普通劳动者”写一封信,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感激与敬意,并从中体现高三学子的蓬勃朝气和使命担当。注意在写书信时,不能不点明对象身份,而笼统地称之为“英雄”“逆行者”。最后看要求,要在文中表达对具体的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的感激与敬意,要注意书信的正确写作格式。[例文]黑夜骑士,逆风前行亲爱的快递骑士们:庚子岁初,那肆虐的疫情犹如黑夜笼罩了新年的黎明与曙光。医护人员纷纷集结,向那黑夜的最暗处逆向而行;建筑工人快马加鞭,在黑夜之中建起“雷神”与“火神”的生命之塔。还有亲爱的快递小哥们,你们在黑夜中负重前行,你们的毅力、坚守岗位的责任感也让我们心生感激。快递小哥,你们辛苦了!虽然你们并不是在一线与病毒斗争较量的白衣天使,但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作出的贡献不会被社会忘记,不会被人民忘怀;你们是黑夜中勇敢逆风前行的骑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锋。我曾看到路边满载物资的三轮车旁有你们憔悴的身影。也许,你们刚刚经历与时间赛跑、为生命负责的鏖战,而仅仅短暂的十余分钟之后,你们又满载着他人的希望,向那并不属于你们的万家灯火传递温暖。你们比那转动的秒针走得还急了些,快了些。24\n黑夜中的骑士,感谢你们那永不放弃的坚守!虽然使命重大,劳心劳神,但你们仍秉承着为他人负责的意旨,保护着万家的安乐。当疫情暴发之时,往日街道的熙攘已变成了今日的凄凉。你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保驾护航。我目睹过物资送达时,你们的疲惫不堪。想递上一杯温热的牛奶聊表心中的谢意,却被“无接触配送”的理由婉拒;多想道一句感谢,表达一种敬意,可是话尚未说出口,你们的身影就已经远去。门禁的护栏阻隔了那杯牛奶的传递,却不会阻隔人情的温暖。黑夜中的骑士,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时至今日,黑暗已渐驱散,曙光即将重现。有了国家的统一指挥,有了医护人员的不懈奋斗,有了你们的坚守,我国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胜利就在前方!这是你们的负重前行所换来的黎明,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所换来的春天!此时的天空不再黑暗,此刻的城市不再凄凉。明媚的春光必将取代刺骨的寒风。彼时,你们是平凡的快递小哥;此刻,你们是不凡的逆行者!此致敬礼!高三(1)班高峰2020年5月4日[点评] 文章先介绍庚子岁初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纷纷集结,以此引出自己的写作对象——快递小哥,并对他们表示感谢。然后作者以自己的亲眼所见写出了快递小哥的辛苦,感谢他们那永不放弃的坚守,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指出快递小哥的担责和坚守的重要意义,并点出这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最后表达对他们最诚挚的感谢与最崇高的敬意。[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1)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从材料中抽取出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组合成简洁的短语或句子。尽量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2)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24\n(3)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须阐述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度。(4)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5)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要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秋季高一学生将使用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新的高中语文课本编写过程中,设定哪些单元主题、选择哪些作品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曾引起广泛讨论。有网友列出以下主题,供大家探讨:生命赞歌 家国情怀 审美鉴赏 科学之趣文化传承 英雄情结 思辨创新 自然之美请从中选择两个主题,并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以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身份,给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署名为“辛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目分为三个部分: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材料类型为“事件+关键词”组合型材料,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交代作文命题的时代背景——“2020年秋季高一学生将使用新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2)新的高中语文课本在编写过程中引起了讨论,核心是设定哪些单元主题、选择哪些作品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3)网友列出的、供大家探讨的八个单元主题。引导语给出了明确的任务指令:24\n(1)内容方面。主题选择,要求考生从材料提供的八个单元主题中选择两个;写作范围,要求考生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表达对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关系的认识与思考。(2)表达方面。写作者身份为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辛昇”,写作对象是高中语文教材主编,文体为书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的写作,核心是结合材料内容,落实任务指令。本题既有限制性,也有开放性。限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只能从材料列出的八个单元主题中选择两个,两个主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二是必须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三是必须阐释自己对语文学习与立德树人的关系、语文教材与高中生良好品格养成的关系的认识与思考。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哪两个主题,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考量;二是结合哪些学过的语文课文,考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写作需要选择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应课文。落实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明确写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和文体要求,要特别注意书信的语体和格式要求。[例文]传古溯源,创新启智尊敬的高中语文教材主编:您好!听闻2020年秋季将采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但相应的单元主题与作品选用仍未定案。作为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我认为,结合旧版课文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设置“文化传承”与“思辨创新”这两个单元主题不失为明智之举。传古以溯源,创新以启智,正是发挥教材熏陶性灵作用的落脚之处。语文教材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折射,是教育任务、家国期许的载体。优秀的语文教材对高中生培养良好品格具有深浸意远、影响悠长的作用。新时代,无论是对人才的内蕴品德还是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中生厚植优秀文化基因,启智实践于科技生产、文艺创造之巅,是语文教材的核心任务,应在其中鲜明地表达出来。作为新教材,核心任务之一仍应是延续文脉,丰富内蕴,陶冶性灵。旧版的语文教材为我们高中学子带来了滕王阁之壮美、天姥山之瑰奇,还有屈子之气节。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国之史乃国家存在之生命,新教材也应延续这一风格,让新的高中生得以在文史的长河中溯源,在鲜活的文脉上与中华文化一同呼吸。承古之文化精髓,以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以优秀教材延伸华夏之文脉,云胡不喜?24\n响应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应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以其培育学生品格的突出作用,助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理念。在旧版教材中,中国航天的创新,庄子对人生哲学的思辨,都使我对思辨创新深深着迷。相应的,在新教材中设“思辨创新”单元,在课堂讲解、师生互动与优化练习中为高中学子养思辨之德、启创新之智,正是对立德树人的新诠释。当今中国,玉兔踏月、天宫熠辉、长桥卧波,更是登巉岩、小天下之国际新极;屠呦呦名传海外,林鸣提振国家自信,外交部发言人言辞犀利思维敏捷……值得选入教材的优秀文章与事例太多,它们都传递着培养思辨能力、呼唤创新人才的时代心愿。新教材欲立德树人,思辨创新不可或缺,这是核心任务之二。“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聚焦文化传承,宣传思辨创新,育君子,培人才,是新教材不可抛弃的两大重要任务。翱翔于古代瑰丽文史传统,立足于新时代思辨创新之巅,相信新教材于新时代立德树人,将会有突出的效果与功绩!“我们一手执着科技的利刃开辟世界,一手提着传承的药箱为自己疗伤。”传古与创新,于新时代语文教材是核心,对高中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愿新的高中教材能引领学子传古溯源,创新启智,成新时代亟须之栋梁。辛昇×年×月×日[点评] 文章开头紧扣材料,点明中心,提出新版语文教材应设置“文化传承”“思辨创新”两个单元主题,并简述理由,呼应标题。主体部分共三层,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第一层总述好的语文教材对高中生培养良好品格的深远影响。第二层论述新版语文教材的两个任务:以“文化传承”主题单元延续文脉,丰富内蕴,陶冶性灵;以“思辨创新”主题单元作为培育学生创新理念的助力。第三层再次强调“聚焦文化传承,宣传思辨创新,育君子,培人才,是新教材不可抛弃的两大重要任务”。结尾部分重申“文化传承”“思辨创新”两个单元主题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和对高中生良好品格培养的重要作用。纵观全文,作者任务意识极强,具有深厚的阅读底蕴和广阔的社会视野,体现了良好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在于“深浸意远”“云胡不喜”等语句的表达不够贴切自然,结尾缺少祝福语,但是瑕不掩瑜,本文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精神”包括人们常说的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内涵,这种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林则徐、鲁迅、茅盾、闻一多等人的作品中。而24\n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中国精神也让“弄潮诗人”康白情在“和平的春里”看到饿绿了眼的穷人和野火;让曾沉迷于“画梦”的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奔赴延安,写下“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让“雨巷诗人”戴望舒不再歌咏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唱出了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近期出版的新书《中国精神读本》收录了自1839年到改革开放一百四十年来,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的代表作。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你读过哪些能够反映“中国精神”的作品?请选择其中的一部书或一篇诗文,结合材料内容和自身体会,写一篇推介性的文章,说明推荐的理由,为践行“中国精神”鼓与呼。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作文材料中提到的“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辜鸿铭在1915年出版的《中国人的精神》中说:“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哲学家张岱年对“中国精神”的概括是:“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报国是出发点,自强不息是钢铁意志,厚德载物是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材料总共两句话,各为一层。第一层首先诠释概念,“中国精神”的内涵有材料中提到的“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考生可以任选三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立意;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艰苦奋斗等,但是不可偏离“中国精神”。在诠释概念之后,材料举出具体人物,意在引导考生回忆并思考这些名人的作品,让思考有一个落脚点,不至于手足无措。但在注重限制性的同时也强调开放性,所以并不直接点出具体著作或篇章,以免考生先入为主,不做深思,形成“千人一文”的局面。第二层侧重描述一些著作者(三位诗人)的思想转变,背景是“国难当头”,转变则指从象牙塔走向现实(康白情)、从幻梦走向战斗(何其芳)、从个人走向家国(戴望舒)。这也体现了国学大师钱穆的看法,即“中国精神”在承平盛世往往不太彰显,反倒是在危难乱世,它“更为壮旺而健伉,坚强而有力。亦如松柏之长青,并不见异于阳春和煦之日,而更益见异于严冬大寒之天”。内容方面,考生要注意作文中所选择的具体作品。提示语中提到《中国精神读本》,考生可以“就地取材”,就这本书阐发自己的感悟,但要注意规避“除抄袭原材料之外别无新意”的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了一些作品:诗歌方面,如毛泽东诗词,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臧克家、贺24\n敬之、郭小川等的作品;小说,如鲁迅《呐喊》和《彷徨》、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四世同堂》、周立波《暴风骤雨》;剧本,如郭沫若《屈原》,这些作品中不乏能够体现“中国精神”的素材,值得关注和选用。提示语中提到“自1839年到改革开放一百四十年来”,但并未要求所选作品一定出自这一时期,表面上看未做限制;但“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一限定,表明实际上还是要求所选作品出自这一时期为佳。提示语中说:“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表明所选作品应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或者具有代表性。最低层次,也应当具有反映“中国精神”的思想意义,而非仅具文学价值。除了要注意所选作品是否在要求的时间段之内、是否具有思想意义之外,还要区分其思想意义的深浅和现实意义的大小,体现对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阐释的逻辑思辨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文体方面,要注意“推介性的文章”的写法。这类似于“推荐信”,但不是指向人而是指向书。推介的时候可以介绍自己的身份,但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必须围绕“中国精神”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展开论述,也可以附带介绍作品中的精彩语言,以吸引可能面对的读者;必须能够联系实际,如提示语所言“为践行‘中国精神’鼓与呼”,“鼓与呼”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精神”的赞美以及个人如何践行“中国精神”这两个方面;行文语言应当具有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等特点。“推介性的文章”不是书信,不必采用书信的形式;“推介性的文章”不是读后感,不应该只是描述或者阐发自身的感悟,而应该设定一个或宽泛或具体的受众群体,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推荐对象,要体现“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的“任务意识”;“推介性的文章”也不能仅仅视为著作的“前言”或“导读”,更应当体现一名合格的高三毕业生所应具有的眼光与气度,所阐发的观点能够对自身和推荐对象有契合于当前人生阶段的启发和觉悟,能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教育意义。[例文]今品民族魂,再续中华章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是这个人弃医从文与时代抗争;千载暗室,一灯即明,是这本书点醒国人,将时代照亮。鲁迅先生激扬文字,道尽中国精神;今日你我当再捧《朝花夕拾》,齐品民族魂,共续中华章。《红星照耀中国》中说:“中国精神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朝花夕拾》再悟历史中的中国精神,想必对当下再续中国辉煌亦有益。今品《朝花夕拾》,寻找前辈自强不息的足迹。24\n“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的话是一座丰碑,树起了近代前辈奋斗的目标。《藤野先生》中的“我”为救人而学医,又为救人而从文;《范爱农》中的友人为救国而革命,又为救国而不屈。《朝花夕拾》中的鲜活人物是近代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前辈们的缩影,更是中华儿女身逢逆境而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印证。今品《朝花夕拾》,感悟近代忧时爱国的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那个混乱时代的精神支柱,“位卑未敢忘忧国”亦是《朝花夕拾》的思想核心。《琐记》描绘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抒发对近代教育的隐隐忧心;《无常》虚写无常为鬼的重情善良,道明对“正人君子”的深刻讽刺;《父亲的病》揭露草菅人命的庸医本质,流露对落后社会的深沉叹息。《朝花夕拾》来自那个救亡时代,更是近代爱国忧时的真实情感写照。今品《朝花夕拾》,鼓舞当下携手共进的动力。“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从《朝花夕拾》中瞥见前人的“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从读书沉思中践行今人的“秉初心、守宽和,见刚强、笃远行”。前有范爱农投身革命、鲁迅弃医从文;今有钟南山临危受命、于敏数年埋名。国民与鲁迅先生的民族魂同频,与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共振,为当下续写华章注入精神动力。“通往成功的路上,并不总铺满鲜花。”当下的我们面临着强大压力,疫情带来的恐慌、大国强权的施压等让人一度放缓前行脚步。而此时,再读《朝花夕拾》就是以中国精神为国人前行赋能,定能鼓舞人心、坚定信心;定能拨云见日,续写辉煌!朝歌忆过往,民族魂凝聚前行力量;豪情抒当下,《朝花夕拾》传承中国精神。今品民族魂,共凝精气神,再续中华章![点评] 文章以《朝花夕拾》为推介书目,紧紧围绕“中国精神”这一关键词,从自强不息、忧时爱国、携手共进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论证思路清晰。文章紧扣《朝花夕拾》中的内容,并合理引用书中有关内容来支撑论点,体现“中国精神”,显示了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此外,在倒数第二段指出阅读《朝花夕拾》的现实意义,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和推介性。文中引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搭配,营造出浓浓的诗意,饱含哲理。5.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4\n漫画中的年轻人“充了很长时间的电”,却“没充进去”,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年轻人茫然的表情中似乎写满了“怎么办”。怎么办?他的师长、父母、朋友或许可以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请你选择上述角色中的一种角色,给年轻人写一封信,和他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和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这道作文题目在审题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形式上,题目是漫画与材料组合型作文,写作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即需要将这四格漫画中的夸张变形部分和强调突出部分按照漫画顺序加以理解。漫画中的年轻人的“电量”快用尽了(图一);充了一宿“电”(图二);没充进去,他很困惑(图三);他看到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插头,明白了:他的“充电器”并没有连接电源,所以根本无法“充电”(图四)。由图片可以得知,漫画原本揭示的道理是解决问题要找到根源。但这仅仅是漫画本身所表达的,还要依据文字材料将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引申。在立意上,需将漫画寓意联系文字材料,再结合当下现实生活做进一步分析。根据材料中“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这个关键句,可知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着重关注现代人的“生存能量”问题,即人需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充电”;充不进去“电”时,要寻找原因,外因可能是“没有电源”,内因可能是不够积极主动、没有细心分析根源等。将“充电”对应人生状态,可以将其理解为“充实生活”“明确目标”“努力前进”等。反之,没有“充进去电”,就是没有前行的动力、适合的方向、充盈的精神等。总之,要准确揭示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并给出明确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在行文上,论述重心应放在为什么没充进去“电”以及如何真正“充电”的问题上,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做”。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深入挖掘,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并提出解决办法。外因可以谈环境压力大、负面信息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给予个体的认可或回报不足(没有“电源”);内因可以谈理想缺失、人生态度消极、价值观功利化、忽视精神世界的丰富等(没去找“电源”)。解决办法可以谈树立积极面对人生、不断充实自我的意识,也可以谈要积极分析问题根源、寻找能量来源等。24\n在文体上,要注意书信体的要求。不仅要关注形式上的要求,还要注意写信人的“角色”,也就是要注意语气及语言风格。如果选择师长视角,可以指出“他”的优点进行鼓励,给出正面事例进行引导,给出规划蓝图予以激励;如果选择父母视角,可以从精神上安慰,或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奋斗历程激励他,也可以带“他”回忆成长的欢喜,认可“他”的成绩,给出积极的人生建议;如果选择朋友视角,可以用共同的经历感受表示理解,可以用携手绘制蓝图进行激励等等。总之,论述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出合理的建议,符合书信的情境,符合身份定位,格式正确。[例文]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亲爱的朋友:你好!我们同为时代的接班人,每日挥洒汗水,在追梦路上高歌前行。只是在现实的重压下,当疲倦的你想为自己充电时才发现,即使充了很久,电量也不见增加。茫然与痛苦如利刃在心灵上留下疤痕。泪水淌在你的脸上,也滴入我的心里。如今时代如陀螺般高速旋转,施予我们的压力如大山般沉重。处在忙碌与压力之中的我们,如果不懂调适状态、放松自我,便只能被时代洪流裹挟着滑向怠惰与浮躁的深渊。唯有使用正确合理的充电方式,才能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与最昂扬的斗志去搏击明日的风浪。可是,我的朋友,你是否只是用震天的呼噜去缓解一天的疲劳?是否只是用屏幕中粗俗的乐趣去填补内心的空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表明你没有为你的插头找到一处正确的插座。醒醒吧,朋友!倒头大睡只能让空白占据你的大脑,沉迷游戏和小视频只能让血丝布满你的双眼,让空虚在你心头结茧。它们都不是正确的充电方式,都不能在你虚弱时为你送来希望的能量。看!相较于有些物理学者沉迷于灯红酒绿,爱因斯坦选择紧闭双眼,随着小提琴的悠扬乐声翩翩起舞;相较于哈登纵情于夜店,库里选择在春光和风中携家人围坐树荫下享受安宁。爱因斯坦、库里找到了正确的插座,选择了正确的充电方式,也为疲倦的自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正是因为充满了电,所以爱因斯坦在42岁便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而库里刚过而立之年便拥有了三枚NBA总冠军戒指。正确的充电方式,帮助我们获得身体的放松与头脑的解放。何不去旅行一次,让身心在山川之中得到放松?何不学一门乐器,让情操于韵律节奏中得到熏陶?何不读一本好书,让思想在与大师对话中得到升华?24\n对我们年轻人而言,正确的充电方式不应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更不应是放纵自我坠入深渊。它应该是对个体差异足够尊重,对客观所需适度把握,以及对自身充分认识。于是,我们于枯竭之时重获源源不断的清流,我们攀出低谷又见满天繁星,我们行至水穷处却有了坐看风云起的坦荡。亲爱的朋友,同为这个新时代的建设者,你我都应找到正确的充电方式,为自己的插头寻一处优质的插座,在忙碌的生活中释放压力,充实自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人生之根深植沃土,才能用最丰富、最醇厚的给养,拥抱明日的暖阳!此致敬礼!你最真诚的朋友2019年12月10日[点评] 这是一篇有厚重感的考场作文。文章以朋友的口吻、“感同身受”的语气,写出了在这个快进时代中青年人的问题与应对之策。文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层次清楚,逐步深入,紧紧围绕青年“充电”的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语言风格突出,用形象生动的语句来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突出对比感和深刻性。透过这样的文字,阅卷老师能看到一位蓬勃昂扬、内心丰盈,在追梦路上奋力前行的青年学子,进而给文章打出高分。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②德志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志也。——毛泽东③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④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蔡元培⑤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裨之有?——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⑥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24\n关于“体育运动”,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上述名人名言中的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本题在考查考生作文能力的同时,兼有价值引导的作用,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自身发展,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也会有话可说。但要说深说透,并不是一件易事。参考立意:(1)选①⑥可立意为“体育运动,健身强国”;(2)选②⑤可立意为“无体是无德志与智识”;(3)选③④⑤可立意为“有健全之身体,方能有健全之精神”。[例文]身体为根,精神为枝树木若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有强壮的根须。人也一样,身体为根,精神为枝。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便是空谈。柏拉图曾说过,“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精神教化固然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一切便会归零。这就如同一辆报废汽车,就算有一桶优质汽油,也是无法开动的。由此可见体育运动之重要,只有体育运动才能造就强健的身体!身体为根,精神为枝。但现实中很多人却本末倒置了。当前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无视体育运动,甚至连体育课也大多被文化课抢占。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目前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真的优秀吗?如果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羸弱多病的书生,那这些人不但做不了未来的建设者,还可能会是浪费国家医疗资源的“病汉”!教育,不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有体育方面的培养。正如毛泽东所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体为根,精神为枝。体育为教育之根。蔡元培说:“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人无强健体魄,精神支撑则不会强大!人无健康体魄,开不出健全的精神之花。“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健康的身体来自体育运动,无体育的教育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身体为根,精神为枝。体育为教育之根,为强国之根。国家领导人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等时说:“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24\n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要发展教育,发展教育不能忽视体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必须以体育为支撑。身体为根,精神为枝。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点评] 文章采用层进式说理的形式,从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关系谈到体育与教育的关系,再谈到体育与强国的关系,层层推进,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又能联系现实,说服力很强。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审题本题没有设置多少障碍,难度不大。但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作文的实用色彩非常鲜明,这也是对历年来高考作文的继承,往年高考曾经写过书信、演讲稿等。二是任务驱动的色彩非常鲜明,即要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并且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要有希望和建议(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对华而不实的文风的否定。立意一、手机该不该进校园?【反对】教师:影响学校管理,如容易出现手机考试作弊、手机遗失或偷窃手机等现象,对班风校风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老师管理,扰乱课堂秩序,影响他人学习;交友抱团,不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构建等。24\n学生:影响学生成长,学生之间互相攀比,助长虚荣心,不利于良好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乱交朋友,性格扭曲,校园欺凌;近视成灾,颈椎变形,手机辐射等,影响身体健康和未来择业;沉迷网络,迷失自己,荒废学业;网络不良信息,扭曲价值观等。家长:影响亲子关系,沟通减少,关系冷漠等;在手机上的消费用资过高,增加家庭矛盾或负担等。【赞成】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是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现代电子通信工具,使用手机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我们要教育学生以健康、文明的心态来合理地使用手机。身处信息时代,禁止使用手机不理智。教师(学校):①限制手机的使用时间:上体育课、考试期间禁止带手机,以防止手机遗失或作弊;或者周一至周五手机交由老师保管,周末再领取使用。②增强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开班会、讲座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不良信息,正确交友,正确对待手机等。学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化社会接轨等方面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资源储备和安全防护系统。教育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新加坡学校自信大方地“邀请”手机“进校园”,能有效对未成年人进行指导和引领;迎接新型的教育教学改革,如翻转课堂、跨媒介的教学等,需要借助手机进行信息的搜集、筛选、鉴别、整理等。学生:方便查阅资料、了解新闻动态,关注世界;加强与父母、同学的沟通联系;遇到突发情况,迅速通知老师和家长等。二、观点参考合理引导化弊为利莫让手机遮望眼共创无手机校园取手机之利,弃手机之弊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理性对待,合理引导手机、学习难得兼,莫让手机进校园[例文1]手机不该进校园各位家长、同学们:24\n大家好!作为老师,我认为手机不该进校园,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玩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很差。我们都知道弈秋的故事。弈秋是全国有名的下棋圣手,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他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后者跟前者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自然不是这样的。聪明孩子被手机耽误,最让人可惜。所以我反对手机进校园。其次,如果只是耽误他自己,后果好像并不十分严重,问题是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手机响了,就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干扰教师的教学,甚至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有的学生住校,中午晚上,在宿舍玩手机,直接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质量,进而影响下午和第二天的学习效果。如果别人劝阻,还会诱发矛盾冲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一些学生用手机上网查资料、浏览信息。但是,网上有很多不良信息,比如色情、暴力、凶杀、欺诈等。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时期,很容易被这些信息误导。思想品质和心理状态变坏了,后果就更严重了。同学们,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稀释了生活的厚重感。设想朱自清活在当代,忽然有一天夜晚,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便悄悄地出去,看到月下的荷塘,拿出手机咔嚓一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上一句“月下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人情人性没有了。手机可以有,但不是现在,不是在校园,不该在学生手里。希望家长和同学们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并全力配合,谢谢大家。[点评] 本文是从老师(学校)的角度写作的。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重点指出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语言幽默风趣,令人信服。[例文2]手机可以进校园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你们好!作为学生,我认为手机可以进校园。24\n没错,正如刚才老师所说,手机有很多危害,但那是玩手机,是对手机的不正确使用造成的。不能因为凶杀的存在,就没收所有的菜刀;也不能因为车祸的发生,就销毁一切车辆。关键在于怎么使用手机,使用得当,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促进学习。当我有个字不认识,而手边没有字典时;当我有个题不会做,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时,手机就是我最好的帮手。是的,有老师,但不能所有的老师整天跟着我们呐!白天在这儿,那晚上呢?这科老师在,那别的老师呢?问别人,就会干扰别人!第二天问老师,老师也很忙啊!老师有时也需要上网查,其实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一些的。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要独立思考,考试不让带手机,平时学习也不应该带。我们当然知道平时学习和考试是不一样的。考试考的是能力的运用,当然还有对知识的积累,但学习是利用一切手段来积累运用,包括手机网络。君不见网络课程遍地开花,谁不知老师也要年年远程研修?信息时代,谁能例外?谁例外,就是闭目塞听,就会孤陋寡闻,就是甘做井底之蛙,而与世界隔绝!当然老师的担心并非多余,其实我对自己也不是特别有信心。但是,不分青红皂白对手机一禁了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难道自制力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吗?这种一刀切的武断的做法,对过去是割断我们生活的历史,对将来是把责任推给社会。去年有件事情,说的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去大学报到前遭遇电信欺诈,得知真相后诱发心脏病猝死的事情。网上有假恶丑,我们知道,但这就更需要有人指导啊,家长固然有责任,但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这个能力,如果学校组织专业老师指导我们,甚至联系公安部门给我们做培训,进而我们再回去传递给家长,教育反哺社会,也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果能如此,善莫大焉。当然,老师们担心的主要还是玩游戏和乱交朋友。在此我郑重承诺:第一,决不玩游戏,不看色情、暴力、凶杀的图文信息和视频。第二,决不私自离家出走,会见陌生网友。第三,严格限制时间,上课决不开机,晚自习查资料一定静音。如有违反,手机没收,任凭学校处罚。愿拥有手机的同学,如虎添翼,为我们的学习锦上添花。再次恳请学校和老师们同意手机进校园。[点评] 本文是从学生的角度写作的。观点鲜明,有破有立,论据翔实。[例文3]关于手机进校园的一点意见24\n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作为家长,其实我面对手机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怕孩子光玩耽误学习,熬坏了眼睛;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能利用手机帮助学习,当然还有感情上的联系。我和孩子他妈工作忙,孩子是老人带大的。虽然不在身边,但对他的饮食起居还是很关心的,老人不会用手机,于是给孩子配了个手机,便于联系。学习也照顾不上,于是又给他报了辅导班,上下课的安全,以及作业的布置和反馈,也都离不了手机。现在上高中了,初中几个要好的同学还经常联系,也要用到手机。当然,孩子想的,更多的可能是玩游戏,为此我还给他摔过手机。但不争气的是,我又给他买了一个,因为我认识到,玩游戏也得动脑子,只要适可而止,不会影响眼睛和学习,反而有个好心情,会提高学习效率。有时学习进步了也会让他玩上一局作为奖励。还有很多任务,实际上是家长完成的,其实应该学生做,而且学生完全可以做。比如前几天市区禁毒办面向中学生举办的网络课堂和知识答题活动,几乎都是家长做的,做后未能有效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让学生统一带手机到学校,观看视频,亲自答题,那收到的效果会更好,答完手机收上来,放学手机拿回家,也不用担心孩子玩游戏。孩子住校,整星期见不着,只要老师找就是出了问题。我想有些问题可能学生更愿意和家长交流,需要的话,家长再联系老师,这样更利于提早解决问题。我说手机可以联络感情,不仅限于父母子女之间,还有老人和孩子之间。前几天老人过生日,孩子都没能参加。孩子也很知道好歹,临上学说,“奶奶您过生日,我得上学,没法参加中午的家庭聚餐,在这里我祝您老人家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其实中午孩子可以给老人打个电话的,但是没有,因为没有手机。老人很遗憾,我也很内疚。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对手机的理解可能过于狭隘了,它不应该只是指智能手机,应该也包括老年机。我想给孩子配个老年机,可以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也是好的,反正也不能玩游戏。当然,学校有学校的考虑,省里也出台了政策,严禁手机进校园,如果学校执行这一政策,我们决无意见,全力配合。如果学校允许孩子带手机,我们一定加强家校联合,把孩子的学习搞好,避免他们因为手机犯错误。孩子是学校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一定会为孩子赢得一个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点评] 本文是从家长的角度写作的。符合人物身份,言辞恳切,合情合理。24\n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最简短的是作家切斯特顿平静的回答——亲爱的先生们,在我。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面对这个讨论题,作家切斯特顿的回答是“在我”,这一回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主动承担责任。一般人在出了问题之后往往会推卸责任,总想着怎么去逃避,怎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淡化自己的错误。作家切斯特顿为我们做了榜样,他主动地将问题的责任揽了过去,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令人钦佩。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优秀品质。所以,我们可以写“担当责任”“不找借口”“遇事莫怨天尤人”等话题。②贵在自省。有深刻的“自省”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些人遇到挫折、失败时,毫不犹豫地将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常常是“成功属于自己,失败属于别人”。所以,培养自省力尤显必要。可写“静坐常思己过”“自省力”“多省吾身”等话题。③个人对社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是个体,千千万万个“我”构成了世界的整体。只要我们尽力做最好的自己,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有所改变。可写“个人与集体”“做好自己,成就社会”“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等话题。[例文]世界在于“我”集体冷漠、道德滑坡,随着这类词语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心中愈加困惑:“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作家切斯特顿的回答简短而又发人深省:“在我。”社会由个体组成,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然而,在如今这个物质发达的社会,人们的精神家园却变得荒芜贫瘠,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在公众面前曝光,让人们变得忧心忡忡。复旦投毒案令人震惊,老人碰瓷的行为屡见报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竟然会肆意殴打幼童,并将其从25层楼的窗户扔了出去。人之初,性本善,似乎已无法被这些骇人听闻的新闻证明。这个社会的天空似乎有了一层雾霾,紧紧罩在头顶,久久无法消散。 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在我! 24\n当今时代,许多人奉行着“金钱至上”的处世原则,所追求的只有利益两字。对待上级,常常是一张伪善的笑脸;面对下属,往往是麻木冷淡的。君不见,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大灭绝这些字眼频繁地被提起;贪污腐败、豆腐渣工程也时有发生。人与人之间变得缺乏信任,人与自然之间当然也就无法用“和谐”来描绘。如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在我! 因为,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因为,作为个体的我们,需要清醒、理智地对待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回应道德人性的呼唤。某相声演员若能反省自己的过分言行,为自己的不当“打油诗”向某广播电视台以及去世的台长和家人真诚道歉,或许这样的改变就能让自己走得坦荡,走得潇洒,也会让社会走向美好的未来。这个世界怎样,在我!正如维克多·弗兰克所说“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让我们为了这个世界,担负起这份责任,用我们微小的努力去推动大的世界的发展。世界在于我。我的改变,亦是世界的改变。[点评] 这篇作文有两大亮点:一是审题准,扣题紧。文章紧扣材料中作家切斯特顿的回答来立意,无论是拟题,还是开篇,抑或是行文中,都能紧扣题意。从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和如何才能解决世界问题这两个角度展开说理,不蔓不枝,条理清晰。二是素材多,素材新。本文的素材很丰富,比如生物灭绝、复旦投毒案、老人碰瓷、殴打幼童、贪污腐败、豆腐渣工程等,这些素材都来自现实,看得出作者是一个关注现实、善于积累素材的有心人。2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19 17:28:13 页数:24
价格:¥3 大小:73.8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