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3
2
/33
剩余3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二单元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真题滚动练(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因为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书面文化的到来曾经使古人的口语思维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它既比不上文字文化的那种深入思考,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文字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只要有一本书,没有旁人就能完成,要深入思考,最好是没有旁人。口语传播不同,它经常是一群人一起听,就像看现场球赛或音乐会一样,它需要有伙伴听众才有气氛,所以,“听”能产生一种“读”所没有的群体同伴感觉。在次生口语文化里,即使你在家里一个人听音频节目,也会因为有同一时刻的其他听众而有群体在场的感觉。网上网下的“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刻意营造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效果。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性质,娱乐性的《奇葩说》或《吐槽大会》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同一个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得到相同的表达,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这是错误的。譬如,根本不可能在《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电视—网络节目中分节连续播放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不要说是像斯密《道德情操论》这样的著作了。即使在音频节目中尝试这么做,效果也一定不会好。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再简化。就像我们在许多知识性音频那里所看到的,介绍的知识是经过极度简化的。因为有简化和口语表述的需要,所以断章取义、寻章摘句、语录式处理、警句妙语代替论述等等经常会成为明显的问题。这样的媒体话语形式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关于经典著作的知识观念:错误地以为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充分精炼化,并可以简单概述的东西。经典著作太啰嗦,是一种理应被淘汰的知识\n形式,就像18世纪启蒙淘汰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一样。而且,《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传媒话语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威知识”,即一种“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就像流行歌手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音乐家”一样,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摘编自徐贲《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B.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C.“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D.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由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与口头语言的不同,引入对大众文化时代知识传播的讨论。B.文章分析了次生口语文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对断章取义等过度简化知识的传播方式的忧虑。C.文章以《奇葩说》《吐槽大会》为例,否定了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的观点。D.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先厘清概念,再指出特点,然后论证分析,论述脉络清晰明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深入思考方面,次生口语文化既比不上文字文化,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B.简化的知识不能替代经典作品,因为作品的阐述方式会影响它的思想内容。C.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不属于本文作者所理解的经典作品。D.次生口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2021·太原市·山西大附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评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能够成功地应对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所以,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文化心理问题,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②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立身之根,是我们的庇护之所\n和精神家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自近代以来,这部分思想文化已经与时代逐渐拉开了距离,在新的时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文化变局和疑难问题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在与日益东渐的西方文化侵袭的抗衡中,表现得左支右绌。在文化主体中,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文化撕裂,这种文化撕裂一直延伸到今天。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之间存在一种“文化堕距”(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一种文化危机之中。③无疑,文化危机既可以导致一种文化形态的衰落,也可以导向一种文化传统的创新。就像哲学家麦金太尔所说的那样,每一种传统都有一些“边缘性”的“从属性”理论,也有一些“核心性”理论。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在每一次冲击中,文化传统的主体都会“思考是否不同的对立的传统有可能提供的资源,以充分地描述和解释自己传统的失误或缺陷”。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④可见,文化危机原本具有两面性:它是陈旧文化的衰落,是文化新内涵生长的契机。没有文化新内涵的生长,文化危机就会成为文化衰落的起点;而没有陈旧文化的衰落,文化新内涵的生长就会窒息。正是在文化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文化实现了它的生长性。可见,文化危机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契机。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⑤文化不自信甚至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看到文化危机中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危机会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⑥正是由于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是不相匹配的。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摘编自丁立群《我们为何要文化自信》)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nB.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C.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D.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B.第②段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现实状况,认为传统文化存在“文化堕距”现象。C.文章分析了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强调了要看到文化危机积极面带来的契机。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主体面对困境和危机出现过激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因为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B.在我国传统文化遭遇危机之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拒绝对立面文化传统,化解文化危机。C.当出现文化困境和危机时,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克服西方文化侵袭带来的困难。(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世纪30年代初,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走进乡间,试图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民族再造”。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一关键问题,他们呼吁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知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知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在理论、目标和具体实践内容上存有差异,但基本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即认同中国的新生命在乡村而不在都市,呼吁知识分子克服困难,到乡村担负起为乡民服务的责任。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有四:知识分子在都市的出路多,乡村缺乏容纳知识分子谋生活的职业;乡村缺乏实验室、图书馆等研究学问的设备;乡村中的物质文化较低,难以满足知识分子生活的需要;家庭宗族、亲戚朋友不愿接受知识分子回乡工作。40年代后期,费孝通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想留住人,需要造就能够应用现代知识的生产事业。可以说,吴景超提及的上述四个主客观因素\n在当前乡村中仍然存在。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第一,知识分子在都市对市民与乡民有同样的贡献,如记者在都市中办的报纸乡民可以看,医生在都市中开设的医院乡民可以住等。第二,知识分子在都市从事单纯为乡民服务的工作,如大学农学院知识分子通过改良育种、提倡合作事业以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第三,在都市中从事工商业的知识分子努力发展实业,吸收乡村中的过剩人口,以解决就业问题。吴景超提出在各县设立农政局,以提供职业的方式,用高于一般大学生的薪水,鼓励肯下乡服务的青年。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一个办理乡村社会调查,作为社会改良和设计的基础;一个办理农业推广,把国立或省立农事试验场所得的知识推广于乡村;第三个尽全力于乡村组织,推动组织领袖团及各种委员会,使乡民一盘散沙的生活转变为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人才匮乏仍然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严重短板。重读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城乡人才关系和乡村人才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需要承认人才向城市集聚的事实,同时要以城乡互联一体为出发点,看到城市人才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吸引人才下乡,需要以职业和产业作为支撑。吴景超在《英国乡村问题》书评中,设想在乡村发展工业吸引人才,进而建设工农合一的新社区。那种倡导人才下乡担任志愿者、捐资捐物的做法,其作用是短期而有限的。三是人才下乡既要重视行政力量的推动,也要注重对乡村组织内生动力的培育。在吴景超的设想中,在农政局工作的知识分子是幕后推动、监督和指导乡村领袖团的力量,但具体负责组织乡村中各种委员会的还是乡村领袖。(摘编自葛飞坤《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从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出发》)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呼吁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吴景超发表文章对此表示反对。B.乡村物质文化比城市差、缺乏适合知识分子的职业等问题,目前还没得到彻底解决。C.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可在提供文化和医疗服务、办理乡村社会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D.人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立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人才问题,着重分析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及启示。B.文章在概述吴景超对知识分子下乡难原因的认识后,引用费孝通的观点作了印证。\n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例,阐述了推进乡村工作的具体做法。D.文章使用“主要原因有四”“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等表述,用语准确,条理清晰。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当年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呼吁知识分子下乡是有意义的。B.我们不仅要积极改善乡村的物质条件,让知识分子能够安心工作,还要扭转轻视回乡工作的就业观。C.吴景超认为城乡互联一体,知识分子在城市也可服务乡村,因此人才向城市聚集对乡村建设没有影响。D.乡村建设应大力培育乡村组织内生动力,而不能一味依赖行政力量,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界捐助。(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n《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n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n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n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n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n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n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B卷真题滚动练1234567891011CDABDABCCBA12131415161718192021BCADCCDCAC(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因为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书面文化的到来曾经使古人的口语思维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它既比不上文字文化的那种深入思考,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文字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只要有一本书,没有旁人就能完成,要深入思考,最好是没有旁人。口语传播不同,它经常是一群人一起听,就像看现场球赛或音乐会一样,它需要有伙伴听众才有气氛,所以,“听”能产生一种“读”所没有的群体同伴感觉。在次生口语文化里,即使你在家里一个人听音频节目,也会因为有同一时刻的其他听众而有群体在\n场的感觉。网上网下的“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刻意营造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效果。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性质,娱乐性的《奇葩说》或《吐槽大会》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同一个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得到相同的表达,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这是错误的。譬如,根本不可能在《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电视—网络节目中分节连续播放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不要说是像斯密《道德情操论》这样的著作了。即使在音频节目中尝试这么做,效果也一定不会好。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再简化。就像我们在许多知识性音频那里所看到的,介绍的知识是经过极度简化的。因为有简化和口语表述的需要,所以断章取义、寻章摘句、语录式处理、警句妙语代替论述等等经常会成为明显的问题。这样的媒体话语形式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关于经典著作的知识观念:错误地以为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充分精炼化,并可以简单概述的东西。经典著作太啰嗦,是一种理应被淘汰的知识形式,就像18世纪启蒙淘汰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一样。而且,《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传媒话语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威知识”,即一种“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就像流行歌手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音乐家”一样,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摘编自徐贲《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B.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C.“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D.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由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与口头语言的不同,引入对大众文化时代知识传播的讨论。B.文章分析了次生口语文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对断章取义等过度简化知识的传播方式的忧虑。C.文章以《奇葩说》《吐槽大会》为例,否定了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的观点。D.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先厘清概念,再指出特点,然后论证分析,论述脉络清晰明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nA.在深入思考方面,次生口语文化既比不上文字文化,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B.简化的知识不能替代经典作品,因为作品的阐述方式会影响它的思想内容。C.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不属于本文作者所理解的经典作品。D.次生口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答案】1.C2.D3.A【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错。文中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注意此处是说“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选项把“书面文字的对象”替换为“书面文字”,理解有误。B.“截然不同”错。原文说“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并不能由此推断二者“截然不同”。D.“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错。原文是说“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选项属于曲解文意。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错。文章第一段分析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的原因,第二段转入对“次生口语文化”的阐述,然后三四五段对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进行解读,从而阐述作者对于“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的观点和见解,故本文结构并非是“先总论后分论”。故选D。\n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推断错误。原文是说“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选项属扩大范围。故选A。(2021·太原市·山西大附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评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能够成功地应对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所以,文化自信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文化心理问题,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面临的困境。②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立身之根,是我们的庇护之所和精神家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自近代以来,这部分思想文化已经与时代逐渐拉开了距离,在新的时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文化变局和疑难问题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在与日益东渐的西方文化侵袭的抗衡中,表现得左支右绌。在文化主体中,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的文化撕裂,这种文化撕裂一直延伸到今天。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之间存在一种“文化堕距”(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陷入一种文化危机之中。③无疑,文化危机既可以导致一种文化形态的衰落,也可以导向一种文化传统的创新。就像哲学家麦金太尔所说的那样,每一种传统都有一些“边缘性”的“从属性”理论,也有一些“核心性”理论。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在每一次冲击中,文化传统的主体都会“思考是否不同的对立的传统有可能提供的资源,以充分地描述和解释自己传统的失误或缺陷”。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④可见,文化危机原本具有两面性:它是陈旧文化的衰落,是文化新内涵生长的契机。没有文化新内涵的生长,文化危机就会成为文化衰落的起点;而没有陈旧文化的衰落,文化新内涵的生长就会窒息。正是在文化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文化实现了它的生长性。可见,文化危机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契机。这正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和现实根据。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⑤文化不自信甚至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看到文化危机中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危机会成为文化发展创新的契机。⑥正是由于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是不相匹配的。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摘编自丁立群《我们为何要文化自信》)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和“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其实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B.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文化危机之中,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C.文化可以利用危机的两面性,从传统新旧内容的连续性和中断性的统一中找到生长点。D.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B.第②段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现实状况,认为传统文化存在“文化堕距”现象。C.文章分析了文化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强调了要看到文化危机积极面带来的契机。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主体面对困境和危机出现过激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因为没有辩证地看待文化危机。B.在我国传统文化遭遇危机之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拒绝对立面文化传统,化解文化危机。C.当出现文化困境和危机时,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克服西方文化侵袭带来的困难。【答案】4.B\n5.D6.A【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主要是因为一些‘从属性’理论受到冲击”分析错误,由原文“在遇到危机时,其对传统的冲击是从‘边缘问题’到‘核心问题’的”可知,受到冲击的到了“核心问题”,所以不再是“从属性”理论,而是“主要”理论。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章在论述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表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证对立面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观点,使用了引用论证,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拒绝对立面文化传统”错误,文中说“文化传统由于运用了对立面文化传统的资源补充自己,比对方更有利于解决危机”,这是肯定对立面文化传统。C.“那些自卑感强的文化主体更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错误,由原文“文化主体对这些困境和危机产生了过激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那些原来或多或少有些文化自大感的文化主体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可知,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的是“有些文化自大者”,而不是文化自卑者。D.“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定能……”错误,由原文“所以,文化自信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可知,是“首先”要克服这种文化心理,还需要“把传统文化的困境当作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只要”克服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文化心理。故选A。\n(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世纪30年代初,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走进乡间,试图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民族再造”。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一关键问题,他们呼吁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知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知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在理论、目标和具体实践内容上存有差异,但基本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即认同中国的新生命在乡村而不在都市,呼吁知识分子克服困难,到乡村担负起为乡民服务的责任。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有四:知识分子在都市的出路多,乡村缺乏容纳知识分子谋生活的职业;乡村缺乏实验室、图书馆等研究学问的设备;乡村中的物质文化较低,难以满足知识分子生活的需要;家庭宗族、亲戚朋友不愿接受知识分子回乡工作。40年代后期,费孝通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想留住人,需要造就能够应用现代知识的生产事业。可以说,吴景超提及的上述四个主客观因素在当前乡村中仍然存在。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第一,知识分子在都市对市民与乡民有同样的贡献,如记者在都市中办的报纸乡民可以看,医生在都市中开设的医院乡民可以住等。第二,知识分子在都市从事单纯为乡民服务的工作,如大学农学院知识分子通过改良育种、提倡合作事业以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第三,在都市中从事工商业的知识分子努力发展实业,吸收乡村中的过剩人口,以解决就业问题。吴景超提出在各县设立农政局,以提供职业的方式,用高于一般大学生的薪水,鼓励肯下乡服务的青年。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一个办理乡村社会调查,作为社会改良和设计的基础;一个办理农业推广,把国立或省立农事试验场所得的知识推广于乡村;第三个尽全力于乡村组织,推动组织领袖团及各种委员会,使乡民一盘散沙的生活转变为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人才匮乏仍然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严重短板。重读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城乡人才关系和乡村人才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需要承认人才向城市集聚的事实,同时要以城乡互联一体为出发点,看到城市人才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吸引人才下乡,需要以职业和产业作为支撑。吴景超在《英国乡村问题》书评中,设想在乡村发展工业吸引人才,进而建设工农合一的新社区。那种倡导人才下乡担任志愿者、捐资捐物的做法,其作用是短期而有限的。三是人才下乡既要重视行政\n力量的推动,也要注重对乡村组织内生动力的培育。在吴景超的设想中,在农政局工作的知识分子是幕后推动、监督和指导乡村领袖团的力量,但具体负责组织乡村中各种委员会的还是乡村领袖。(摘编自葛飞坤《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从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出发》)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呼吁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吴景超发表文章对此表示反对。B.乡村物质文化比城市差、缺乏适合知识分子的职业等问题,目前还没得到彻底解决。C.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可在提供文化和医疗服务、办理乡村社会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D.人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立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人才问题,着重分析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及启示。B.文章在概述吴景超对知识分子下乡难原因的认识后,引用费孝通的观点作了印证。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例,阐述了推进乡村工作的具体做法。D.文章使用“主要原因有四”“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等表述,用语准确,条理清晰。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当年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呼吁知识分子下乡是有意义的。B.我们不仅要积极改善乡村的物质条件,让知识分子能够安心工作,还要扭转轻视回乡工作的就业观。C.吴景超认为城乡互联一体,知识分子在城市也可服务乡村,因此人才向城市聚集对乡村建设没有影响。D.乡村建设应大力培育乡村组织内生动力,而不能一味依赖行政力量,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界捐助。【答案】7.B8.C9.C【分析】7.\n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呼吁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吴景超发表文章对此表示反对”错误,吴景超并不反对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文中说的是“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智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智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由此可知,吴景超不是反对知识分子为广大乡民服务,而是认为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并且认为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C.“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可在……办理乡村社会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错误,原文说“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一个办理乡村社会调查,作为社会改良和设计的基础……”,从文中可知,身处都市的知识分子不能办理乡村社会调查。D.“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错误,从文中来看,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并非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文中只是说要提高下乡人才的待遇,但没有说是“首要途径”。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例”错误,文中“吴景超提出在各县设立农政局,以提供职业的方式,用高于一般大学生的薪水,鼓励肯下乡服务的青年。县农政局至少需要三个知识分子来承担乡村工作……”是吴景超提出的方法,“三个知识分子”不属于举例论证。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人才向城市聚集对乡村建设没有影响”错误,结合最后一段“人才匮乏仍然是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严重短板。重读吴景超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城乡人才关系和乡村人才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需要承认人才向城市集聚的事实……”可知,人才向城市聚集会影响乡村建设,比如会出现乡村人才匮乏的情况。故选C。(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n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n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答案】10.B11.A12.B【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制而不强求一律。\n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错误,原文“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见,作者并非为了指出姚名达的方法需要反思,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也可以用“断代法”来书写,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而已,而作者对姚名达敢于创新的态度则是肯定的。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错误,原文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故选B。(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n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需要补充的是,当考查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n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答案】13.C14.A15.D【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即便是单篇文档……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献或者文献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再提供给人去深入解读”可见,即使是单篇文本也可以选择远读方法,起决定作用的是数据量是否超出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错误,从“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来看,是为了证明计算机不能理解文本内容,数字人文仍离不开人的阅读,从而“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故选A。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错误,根据原文“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可见,并没有实现主体从具体的学者到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说“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n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可见,并不仅仅只是“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还有揭示内在结构特征。C.“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错误,原文说的是“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是“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而非“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故选D。(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n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n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答案】16.C17.C18.D【分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A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其中“都有”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第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二者“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B项,“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误,“选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复杂”错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展现的是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分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围并不窄;D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就是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17.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nC项,“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都是直接阐述其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反映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n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答案】19.C20.A21.C【解析】\n19.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B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故选A。\n2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C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并没有提到“自觉自愿”。故选C。【点睛】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B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A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B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A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A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A卷(Word版带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02 09:00:08
页数:33
价格:¥3
大小:59.5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