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6
2
/26
剩余2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A)生物科学的发展。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主要元素)]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植物缺少硼(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2、原生质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化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植物特有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3、(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无机盐(约1-1.5%)有机物:③糖类④核酸(共约1-1.5%)⑤脂类(1-2%)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C)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5、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6、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1、糖类 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四大能源:①重要能源:葡萄糖②主要能源:糖类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2、脂类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分类: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7、(C)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18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8、(C)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核酸由C、H、O、N、P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9、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10、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11、(B)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还原糖(葡萄糖、果糖)斐林→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2~15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第22页)§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 2、交换运输物质 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4、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5、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6、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7、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8、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细胞膜与真核相似。§9、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10、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11、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1、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12、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化的意义:普遍存在的。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13、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1、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14、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本章实验:§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18~20% ★ 为会考重要内容(仔细看书、作题)§1、酶的发现几个实验§2、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C)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实验讨论题) 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和pH值§4、(B)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结构式:A—P~P~P 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5、(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Pi 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6、★★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CO2 H2018 ——→ (CH2O) O218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3、★ 光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1/2 O2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4、★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7、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1、渗透吸水: 条件:半透膜、浓度差2、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原则:谁浓度高谁获得水3、植物吸水方式:①吸胀吸水: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②渗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8、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由根运输到茎、叶, 1-5%留在植物体内, 95-99%用于蒸腾。§9、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 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种。§10、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2、利用:①多次利用:K离子, 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缺少时新组织受损)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名词: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语句: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16、(C)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17、(D)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人体健康§18、(C)呼吸作用(生物氧化)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2、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3、无氧呼吸:2C2H5OH 2CO2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2C3H6O3 能量(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4、有氧呼吸: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线粒体中进行)第三步: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5、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19、(B)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8~10 %§1、(A)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2、(A)生长素的发现: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3、(A)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分布(广泛)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4、(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生长素的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③防止落花落果。§5、(A)其他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烯:促进果实成熟。§6、(C)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7、(C)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第85页表4-1)§8、(C)激素调节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9、(C)对同一生理的调节: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10、(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11、(B)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膜外电位)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单向传导)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12、(B)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中央前回、语言区(S区、H区)§13、(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书页表4-2)§14、(A)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0~12% §1、(B)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方式:①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小的生物个体③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④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⑤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⑥克隆§2、(B)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3、(D)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4、(D)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5、(D)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无联会、无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始终存在减I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两侧呈两行,分离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不分开有丝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中央呈一行,分离时染色单体相互分开§6、(C)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7、(A)生物个体发育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2、胚的发育: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裂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靠近珠孔),顶细胞发育成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基细胞发育成胚柄。3、胚乳的发育: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三倍体。4、发育情况: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6、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卵裂→囊胚(有一囊胚腔)→原肠胚(一胚孔、二腔、三胚层)7、胚胎发育动向:动物极细胞外包形成外胚层,将来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附、神、感)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将来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胰脏。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发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生殖等系统。8、胚后发育:幼体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直接发育、变态发育)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18~20%§1、(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实验设计思想:要证明DNA和蛋白质到底谁是遗传物质,就要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DNA的作用。2、两个经典实验:①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S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菌转化成S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含S)和DNA(含P)构成,与细菌是寄生关系。实验步骤:⒈吸附:噬菌体用尾丝吸在细菌外面⒉注入:噬菌体DNA进入细菌体内⒊复制: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材料全部来细菌)⒋组装:复制好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对应装配成完整的噬菌体⒌释放:细菌破裂死亡,噬菌体放出实验结果:DNA是遗传物质3、近代科学发现:少数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用RNA为遗传物质,因此我们说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C)DNA的结构1、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双链螺旋结构,极性相反平行)3、结构特点:①稳定性: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配对。②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③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3、(C)DNA的复制1、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2、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 多种酶3、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4、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5、意义: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4、(B)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DNA的载体§5、(B)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6、(B)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中心法则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②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性状中心法则及其发展:§7、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自由组合规律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孟德尔成功的原因:①正确的的选材(豌豆)②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③统计学应用④科学的实验程序§9、染色体核型:某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染色体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10、染色体组:单倍体:§11、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型和ZW型。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12、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1、判断顺序及方法:第一步:先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方法:看患者性别数量,如果男女患者数量基本相同即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男女患者的数量明显不等即为X染色体遗传病。(特别:如果男患者数量远多于女患者即判断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反之,显性)第二步: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方法:看患者总数,如果患者很多连续每代都有即为显性遗传。如果患者数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个别有患者即为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2、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⒉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在标出基因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3、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4、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5、优生措施:⒈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⒉进行遗传咨询,体检、对将来患病分析⒊提倡“适龄生育”⒋产前诊断§13、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进化动力)、遗传变异(内在因素)、适者生存(选择结果)§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基因库(一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和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种群众出现的比例)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隔离实质上是同种生物间基因不能交流(由于地理或生殖季节等)的现象。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的材料)、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及隔离(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5、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提出的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真核单细胞)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真核多细胞生物)§16、人类起源和发展:1、比较不同生物DNA分子差异,常用DNA分子杂交法。将两种生物的DNA分子单链放在一起,如果这两个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互补的越多说明两种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最近。2、人类的发展: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7、生物与环境1、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全球性生态5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8、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光:决定性因素①光决定植物的分布,故决定动物的分布。如:山阳面植物长势好,种类多。小麦遇阴雨天气减产②光决定开花或生殖。如:短日照下菊花、梅才开。鹿、山羊、鳟鱼才繁殖。长日照下农作物开花。③光决定动物的活动,影响生物形态。多数动物白天活动,猫头鹰、鼠、蛾在夜间活动;鱼背黑腹白2、温度:重要影响因素①温度影响生物分布。如:苹果、梨在北方生长,香蕉、菠萝在南方栽种。同一个坡面从山顶到山脚一次分布有针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阔叶林。②温度影响动物的行为:动物的冬眠、鸟类的迁徙,鸟在晨昏活动。鱼类季节洄游。③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小麦在3~43℃萌发;猪在18~20℃增重最快。④温度影响生物的形态:沙漠狐和北极狐外形的差异,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异。3、水:限制生物的分布①限制生物的分布。如:热带雨林生物种类繁多,荒漠中物种稀少。②影响生物形态:仙人掌叶特化成针减少水的蒸发。§19、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关系)①种内互助:同种生物分工工作或共同御敌。如: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②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尔斗争。如:大蝌蚪产生毒素使小蝌蚪死亡。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②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③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④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注意:生物在环境中生存捕食受单一生态因素影响而是受到多个生态因素影响的。§20、种群的数量及变化特点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特点: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出生或死亡的数量。①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加大;②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3、年龄组成:种群各年龄期个体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5、“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6、“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21、生态系统1、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实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分类: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特点:每种生态系统都含有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2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23、生态系统的成分:(四个)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指光能、热能、空气、水、无机盐2、生产者:一切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是最主要的成分,含量最多。3、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动物。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依次类推……4、分解者:属异养生物。指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有机体分解成无机物返还给无机环境。不可缺少。§24、食物链和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多个食物链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2、食物链的启示环节必须是生产者,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中的箭头由低营养级指向高营养级。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4、沿食物链方向,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5、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6、沿食物链,碳元素在生物间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分解者将其分解返还给无机环境,可再次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在全球范围循环的。§25、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2、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6、人与生物圈1、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生态系统。2、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常考药用价值资源:五灵脂、海螵蛸、蝉蜕、蟾酥4、我国生物多样性:①物种丰富。裸子植物最多;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具世界第三;鸟类最多②古老物种多。大熊猫(活化石)白鳍豚(水生濒临灭绝)银杉(植物活化石)水杉、珙桐(鸽子树)、扬子鳄(珍惜爬行类)都是我国所特有物种。③经济物种丰富。④生态系统多样。5、多样性破坏的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入侵6、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川、王朗保护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②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的补充,为将药灭绝的生物提供生存的最后机会。③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颁布法律法规,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我们强调保护但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27、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2、水污染:环境中一些污染物(重金属、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叫生物富集作用。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化叫富营养化。3、土壤污染:4、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又叫“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5、噪声污染: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资料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2022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复习资料清单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会考复习 会考说明改编的填空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二政治会考复习 会考说明改编的填空(测试用)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试题
黑龙江高中会考语文答案
高考会考(考前)动员讲话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7-21 20:00:02
页数:26
价格:¥3
大小:41.50 KB
文章作者:151****0095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