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能举例说明)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4.生物能生长和繁殖。5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2.如果调查范围大,则选取样本,进行抽样调查。3.调查的方法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确定调查路线④归类⑤整理4.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①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③拓展: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减少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为什么最后的实验数据要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3.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5.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多的应该是生产者。4.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5.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6.食物链和食物网: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4.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其中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5.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6.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氧气最多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结构及各结构功能(课本37页)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使用方法步骤:(1)取镜安放:取显微镜时,应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距桌面边缘7cm处,安装物镜和目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放置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至靠近玻片(眼睛从侧面看物镜,防止压坏玻片)→逆时针转粗准焦螺旋使缓慢上升,至看清物像(左眼看目镜内)→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在观察时如果发现显微镜视野很暗,要调亮,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如果用显微镜看到的细胞透明度太大,要降低亮度,应用平面镜,小光圈。)(4)整理放回3.污点位置判断:三种可能:物镜、目镜和玻片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长的放大倍数低,物镜长的放大倍数高。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且变暗。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并牢记“偏哪移哪”6.观察的标本材料要薄而透明。二、观察植物细胞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以上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临时的(临时玻片)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碘液)→吸3.植物细胞模式图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细胞壁:支持、保护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④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NA),控制中心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4.实验中避免出现气泡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5.滴加碘液是为了染色,使观察得更清晰。6.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细胞膜。三、观察动物细胞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吸2.动物细胞模式图补充: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3.滴加生理盐水的原因: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四、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4.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光线粒体线粒体: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遗传信息: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2.遗传信息(DNA)在细胞核中3.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有基因。4.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图: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6.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整体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与细胞核有关。克隆羊多莉——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因为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3.细胞分裂的过程(核分裂→质分裂→动物:细胞膜内陷;植物:形成细胞膜及细胞壁)①染色体进行复制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③细胞质分成两份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缢裂,形成两个新细胞4.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而且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5.细胞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个。6.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2.植物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课本64页图片)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①营养器官:根、茎、叶;②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P68了解草履虫的结构及其功能)结构: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能分辨出各类图片)1.藻类植物:①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如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②作用意义:释放氧气(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做鱼类饵料;食用;药用2.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如:墙藓、葫芦藓,泥炭藓(泥炭)拓展: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且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等。②作用意义: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形成煤炭4.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都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2.种子的结构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区分:有无果皮包被)①种子裸露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②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称为被子植物,如:豌豆、荔枝、木瓜等。4.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如杨和柳的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飘扬)5.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种子度过休眠期,种子粒大饱满,具有足够的营养储备3.种子的发芽率(1)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2)发芽率的计算公式:(3)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2)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3)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4)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二、植株的生长1.植物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①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②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②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③根的生长主要是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靠成熟区的根毛。2.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在芽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4.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三、开花和结果1.花的结构(熟记)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它们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2.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3.受精:来自花粉管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4.果实与种子的形成(1)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头、花柱等结构随之凋谢,而雌蕊的子房却继续发育。(2)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与精子结合卵细胞受精卵胚胚珠发育为种子珠被种皮子房果实发育为子房壁果皮5.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传粉的不足而给植物进行的辅助授粉。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①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②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2.植物运输物质的途径:①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②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叶片的结构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气孔:①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②保卫细胞失水收缩,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关闭。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④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天竺葵的实验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①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酒精能够溶解叶片的叶绿素,便于观察。)④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用碘液染色。(现象:由于淀粉遇碘变蓝,观察到见光部分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色)结论:说明光照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也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①用来构建植物体;②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3.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4.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5.储存蔬菜应低温干燥,降低其呼吸作用的强度。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1.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利等的实验2.概念及式子,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实质①公式:②原料:水和二氧化碳③产物:有机物和氧气④场所:叶绿体⑤实质:释放氧气,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3.与生产生活关系:①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二、呼吸作用1.概念及式子,原料,产物,条件,场所①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的过程。②③原料:有机物,氧气④产物:二氧化碳,水,能量⑤场所:线粒体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位叶绿体线粒体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植被覆盖率低;②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拓展:1.我国植树节:每年3月12日2.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森林古猿发展成为人的直接原因:环境,气候改变,森林大量消失等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人与猿分界的标志:直立行走4.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直立行走,最后发展的是使用语言。5进化的证据是化石。二、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注意书写正确)(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输精管:输送精子②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②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受精卵的形成部位③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2.生殖过程(1)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2)胚胎发育过程:其中第八周,已初具人形,38周婴儿出生的过程为分娩。在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之后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注意:新生命的开始是受精卵。三、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①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②功能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③性器官迅速发展(性激素分泌有关)、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2.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3.青春期的突出特点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4.处于青春期,应多摄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②脂肪:备用的储能物质。③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其有利于伤口的愈合)。④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⑤无机盐⑥维生素2.第七类营养物质:膳食纤维。(蔬菜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3.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4.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5.无机盐的作用: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牛奶含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含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含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智力障碍海带、紫菜、碘盐含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6.维生素的作用: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神经炎,脚气病牛肉、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C坏血病水果、蔬菜维生素D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肝脏、鸡蛋、鱼肝油、牛奶等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重点)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咽:食物的通道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消化道胃: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肛门:粪便由此排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最大的消化腺)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2.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肠液、胰液小肠口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肠液、胰液胃蛋白酶小肠胃蛋白质初步分解氨基酸肠液、胰液胆汁小肠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4.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够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5.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小肠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注意:消化液分泌的消化酶具有消化作用,因此是利于小肠的消化。三、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全面而平衡的营养。2.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左右。3.绿色食品:产自良好生态环境,安全,优质,无污染的食品。图标: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平衡膳食宝塔:每天摄入量最多的食物应是谷类食物;摄入量最少的食物应是油脂类食物;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多摄取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①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②肺: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肺泡2.呼吸道的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3.痰的形成部位:气管4.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5.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是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会被呛到。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即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呼气则相反。(课本四幅图要理解)2.吸气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4.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氧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肺泡血液组织细胞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5.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很多、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血浆与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3.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后,静置出现分层:上层黄色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红色是红细胞,两层交界面是血小板和红细胞。种类形态特点功能病症红细胞RBC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数量最多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富含铁,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过少会贫血白细胞WBC圆球状,体积大,有细胞核、数量较少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侵入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过多表明有炎症,过少抵抗力下降血小板PLT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血流不止;过多则血栓4.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二、血流的管道—血管(人体中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1.三类血管的区别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大多较深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①为动脉,从心脏到全身各处,即从主干流向分支②为毛细血管,只允许单行红细胞通过③为静脉,从全身各处到心脏,即从分支汇集到主干3.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4.青筋属于静脉,输液是静脉,把脉是动脉。5.动脉出血是喷涌,须抢救。静脉出血是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是渗出,且一般能自行凝固。6.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壁最厚的是左心室。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肺静脉连左心房,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保证血液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即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2.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3.心脏的结构图:4.心脏活动过程:①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②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③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5.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四、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注意:肺静脉流动脉血,肺动脉流静脉血。3.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4.心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的供应要通过冠脉循环。5.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达到或高于18.7/12千帕的为高血压;低于12/6.7千帕,为低血压。五、输血与血型1.血量:占体重的7%-8%2.血型:A型、B型、AB型、O型3.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4.安全输血的三个原则:①输同型血②紧急情况,缓慢输入少量异型血③成分输血5.少量失血,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会头晕,出冷汗等。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会有生命危险。6.血型之父:卡尔·兰德斯坦纳7.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8.贫血输红细胞;大面积烧伤输血浆;血小板缺乏者输血小板。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概念: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的通道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尿道:排出尿液的通道三、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1)尿液的形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2)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4)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5)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是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病变。第六章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2.眼球的功能①角膜:无色透明,透光。②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③瞳孔:光线的通道。强光/看近处,瞳孔缩小,弱光/看远处,瞳孔放大。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④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折射光线。⑤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⑥玻璃体:折射光线⑦巩膜:白色,即眼白,保护和支持作用⑧脉络膜:含有血管及色素,起营养作用,营造“暗室”。⑨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是形成物像的部位。⑩视神经:传导神经冲动注意:形成物像的部位在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看远处,晶状体曲度变小,睫状体松弛;看近处,晶状体曲度变大,睫状体收缩。3.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视觉。4.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过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长时间收缩,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5.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6.耳朵的功能①耳郭:收集声波②外耳道:传导声波③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④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连通⑤听小骨:放大并传导振动⑥半规管和前庭:探测并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⑦耳蜗:含听觉感受器,能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⑧咽鼓管: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注:勿用手掌扇耳光,防止鼓膜破裂。遇到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开口或堵耳闭嘴,防止鼓膜破裂。感冒后,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7.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注意:听觉的感受器在耳蜗,形成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二、神经系统及其调节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肾上腺、胰岛(胰岛素等)、卵巢(雌性激素等)、睾丸(雄性激素等)。胰腺既是内分泌腺(胰岛部分),又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的部分)。2.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幼年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分泌过多,成年患甲亢。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分泌过多,幼年患巨人症,成年患肢端肥大症。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升高,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这是糖尿病,可用注射胰岛素(不能口服,胰岛素是蛋白质,会被人体消化)来治疗,降低血糖浓度。饮食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应补充海带、紫菜等食物。3.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激素调节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4.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是卵巢和睾丸。既属于内分泌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胰腺。5.酸雨指pH<5.6的雨水。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水螅(有两个胚层——外胚层和内胚层,有消化腔)、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涡虫(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自由生活)、血吸虫(中间宿主是钉螺,最终宿主是人),绦虫(寄生生活),华枝睾吸虫(纹沼螺等淡水螺→草鱼,鲫鱼或虾→人)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非常发达),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实验动物),蛲虫,线虫,丝虫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蚯蚓(有环带,可根据环带区分前端和后端,靠近环带的是前端。背深腹浅,且腹面有刚毛。靠湿润的体壁呼吸,体壁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靠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沙蚕(疣足),水蛭(吸盘)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石鳖、蜗牛、乌贼、章鱼、鱿鱼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120万种以上。2)常见的节肢动物:甲壳类(虾、蟹);昆虫类(蝗虫、蝉、七星瓢虫);多足类(蜈蚣);蛛形类。3)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蝗虫的运动:胸部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蝗虫的呼吸: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通常发育为成虫后不再蜕皮。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触角和足是昆虫的附肢,附肢有分节)1.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体形:流线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2)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3)侧线:有感知水流、水压、水温,测定方向的作用;4)游泳的器官是鳍(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5)用鳃呼吸;水从口流进,鳃盖后缘流出(鳃的结构:鳃弓、鳃丝、鳃耙)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6)体外受精,水中发育。7)鱼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例:青蛙、蟾蜍、蝾螈)1)发育方式:完全变态发育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9.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1)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2)代表动物:蜥蜴,鳄鱼,变色龙、乌龟、蛇、鳖3)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10.鸟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1)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3)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4)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保证家鸽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气囊只有储存气体的作用。5)卵生,恒温动物9.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哺乳动物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2)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碎食物);牙齿的分化既提高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3)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恒温动物:鸟和哺乳动物)补充:分类依据:①有无脊柱: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②体温是否恒定: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一、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2.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组成。(1)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2)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①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属于结缔组织。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2)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3)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使关节牢固的结构:关节囊,及关节内外的韧带;使关节灵活的结构: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关节腔内的滑液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脱落。(4)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支配)、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功能)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里的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具有的本能。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1)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三、社会行为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例如:蚂蚁、蜜蜂、猴、狒狒和象等)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作、声音和气味,蝶蛾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1、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概念动物是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维持着生态平衡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传粉、传播种子,扩大分布范围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仿生:飞机鸟的飞翔;薄壳技术蛋壳;雷达蝙蝠回声定位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2.细菌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3.真菌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4.区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颜色,大小,形态5.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主要作用:①配制培养基中加牛肉汁的作用: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②高温灭菌的作用:杀灭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③冷却后再接种的作用:避免高温杀死所要接种的细菌和真菌④恒温培养的作用:为其生长和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6.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一定的水分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其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2.细菌形态和结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DNA、鞭毛(帮助游泳)、荚膜(保护)1)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2)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芽孢(休眠体)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当的环境又能萌发成细菌。三、真菌1.真菌的类型:①单细胞个体真菌,如:酵母菌;②多细胞个体的大型真菌,如:霉菌、蘑菇(香菇、牛肝菌)、木耳、银耳等。2.酵母菌(单细胞)(1)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2)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3)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4)滴碘液染色,可以看到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3.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营养菌丝、直立菌丝)构成的,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青霉结构图和蘑菇结构图课本77页)蘑菇:菌盖,菌柄(子实体);菌褶(产生孢子);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4.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5.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大多数)6.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7.孢子印: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多种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植物疾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3.与动植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真菌为藻类提供无机盐和水,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4.苏云金杆菌及白僵菌:生物杀虫剂,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使用,减轻环境污染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制作馒头或面包时,用酵母菌(有氧条件),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酵母菌无氧条件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酿酒;制酸奶用乳酸菌(无氧),制泡菜用乳酸菌(无氧),酿酒用酒曲(含有曲霉菌和酵母菌),制酱则要用多种霉菌。制作米酒(85页)2.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一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注意:病毒感染或非细菌性发热,不能用抗生素。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环境保护: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甲烷菌通过发酵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用于照明、做燃料等,使废水得到净化。而有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第五章病毒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2.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烟草花叶病毒。3.病毒的营养方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4.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91页三类病毒)①动物病毒: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②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③细菌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5.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6.病毒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7.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一方面会使人或动植物患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生物防治、基因工程、制作疫苗等方面来加以利用。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1.植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①无种子(孢子植物):藻类植物(水绵),苔藓植物(葫芦藓),蕨类植物(肾蕨)②有种子(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油松),被子植物【玉米(单子叶植物)、向日葵(双子叶植物)】2.动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①无脊柱(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扁形动物(涡虫),线形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软体动物(河蚌、田螺),节肢动物(蜜蜂、蜘蛛、蜈蚣、虾、螃蟹)②有脊柱(脊椎动物):鱼类(鲫鱼),两栖动物(青蛙、蟾蜍),爬行类(壁虎、蜥蜴、龟、鳖、鳄鱼),鸟类(家鸽),哺乳类(家兔、猫、虎)3.细菌和真菌的分类,依据特征。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真菌可以分为酵母菌,霉菌等。二、从种到界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2.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亲缘关系越来越远,共同特征越来越少)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4.狼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5.桃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桃属,桃种6.林奈:双名法,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三、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居世界第三位。3.我国的裸子植物最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4.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生物入侵。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的生存环境;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④颁布有关法律和文件。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接穗和砧木的遗传物质均未发生改变,因而新个体的接穗部分的性状与接穗一致,其他部分的性状与砧木一致。(接什么长什么)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上平下斜)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才能发芽。5.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外植物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最终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优点:a.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容易诱导变异。b.采用茎尖培养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获得更加健壮的植株。6.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比较7.易错:(1)不要误认为只有植物才可以进行无性生殖:自然界中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很多,如细菌、变形虫的分裂生殖,酵母菌、水螅的出芽生殖,霉菌的孢子生殖等都是无性生殖,因为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属于无性生殖。(2)不要认为植物只有一种生殖方式:部分种子植物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生殖,如桃、柳、杨、苹果等。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家蚕的吐丝结茧时期是幼虫期。可以通过延长幼虫期去增加蚕丝的产量。(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蜻蜓、螳螂。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4.菜粉蝶对农业危害最大的阶段是幼虫、蝗虫对农业危害最大的阶段是成虫。一般都选择在其幼虫期进行灭杀。这个时期的昆虫运动能力较差,密度大,适于集中灭杀。5.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1)概念上的区别: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发育环节的区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有蛹期。(3)形态上的区别:不完全变态的成虫与幼虫形态相似,只是大小不同。完全变态的成虫与幼虫差别明显。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幼体要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不是交配,因为青蛙是体外受精,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胚盘。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卵壳和卵壳膜对鸟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鸟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对卵黄有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卵黄膜起保护作用,保护鸟卵的内部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气室储存气体,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卵白胚盘卵壳膜气室系带卵黄卵黄膜卵壳1.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的卵的区别:未受精的卵胚盘小,颜色较浅;已受精的卵胚盘大,颜色较深。只有受精的卵也能孵化出小鸡。2.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发育而实现的。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表现形式不止一种,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6.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8.易错:(1)性状并非都是可见的。有些性状是可见的,有些性状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如人的血型。(2)相对性状并非只有两个不同类型。可有多个不同类型,如菊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黄色等。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4.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一条染色体→1个DNA→多个基因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相当于包含了46个DNA。6.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7.DNA除位于细胞核内,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DNA,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所以染色体数为零。8.易错:(1)当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一个卵细胞或精子,并不是随意进入。(2)受精卵内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3)受精卵内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基因随着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2)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并且能够闭花授粉的豌豆。(3)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4)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都是高茎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为3﹕1)。(5)孟德尔的推论1: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②杂交子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孟德尔的推论2: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d)表示。②性状与基因组成: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形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DD或Dd。孟德尔推论3:性状表现与基因传递:基因组成是Dd的个体只表现出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出d控制的性状,但d不受D的影响还会继续遗传下去。1.基因组成决定性状表现:基因形状表现表示方法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Dd或DD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dd2.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无中生有”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双方的性状表现相同,子代出现了与亲代不一样的性状,这个变异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直系血亲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血亲,即生育自己与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亲兄弟姐妹属于旁系血亲不属于直系血亲。不能近亲结婚的原因: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近亲结婚,后代的隐形致病基因结合的几率就增大,出现遗传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4.误区:(1)禁止近亲结婚,不能完全杜绝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但不能完全杜绝遗传病。5.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表现型相同,都是显性。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1)若亲代中有一个是显性性状纯合子(即AA),则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2)若亲代基因组成为Aa和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3)若亲代基因组成为Aa和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四、人的性别遗传1.性染色体是指能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3.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4.性染色体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内均含有性染色体。生男生女取决于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即12)。五、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变异。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原理:基因重组)、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太空育种(原理:基因突变)。1.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2.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3.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l米勒实验(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2)产物(证据):氨基酸(有机小分子)。(如果题目说米勒实验产生了蛋白质/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都是错的。)(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4.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5.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2.细胞色素c与生物进化规律: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亲缘关系越近。3.在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比较。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①植物的进化历程②动物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生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2.内因: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外因: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3.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5.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6.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7.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8.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进化的前提:过度繁殖;进化的动力:生存斗争;进化的外因:环境变化;进化的内因:遗传变异;进化的结果:适者生存;9.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或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3.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凡是对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都属于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凡是讲究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对环境消毒,海关检疫,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佩戴口罩,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如锻炼身体、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产生抗体,清除抗原,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2.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过敏原,疫苗,器官移植等异物)。(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种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l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2.免疫的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所以疫苗属于抗原。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4.计划免疫、意义: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5.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传播途径: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的性行为,不洁输血,母婴传播。易错警示:(1)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不一定都是病原体,也包括异物,如花粉、异种动物血清等。(2)抗体清除抗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有些时间较短,如流感病毒抗体存留几个月;有些时间较长,终生存留,如天花病毒抗体。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章用药和急救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1)处方药:简称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简称为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分为甲类非处方药(红色标志)和乙类非处方药(绿色)。2.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3.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4.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5.急救:紧急呼救;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心脏挤压30次,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反复进行。6.出血和止血: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1)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2)三种外出血情况:(3)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4)对于大静脉或动脉出血,用手指或绷带压迫止血。止血位置的口诀:动近静远,即动脉出血在近心端包扎,静脉出血在远心端包扎。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低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3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