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鲁科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考点规范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考点规范练18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考点一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1吉林长春模拟)目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的覆盖情况;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用来表示干湿状况的常用指数。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相关系数(以下简称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1.秦岭北坡在海拔500米处的相关系数接近0,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天然植物耐旱B.水分蒸发较弱C.土地沙化严重D.人类活动较强2.秦岭南坡的相关系数在海拔1000~3000米处出现下降趋势,其植被最可能(  )A.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B.由落叶阔叶林过渡为干旱灌丛C.由落叶阔叶林过渡为针叶林D.由针叶林过渡为高山灌丛3.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相关系数保持低位波动,是因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  )A.光照B.热量C.坡度D.土壤答案:1.D 2.C 3.B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秦岭北坡500米高度处植被覆盖情况与干湿状况关系接近0,秦岭北坡是渭河平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城镇化水平较高,所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相关系数接近0。故选D。第2题,由题意可知,秦岭南坡在海拔1000~3000米处相关系数出现下降趋势,说明植被对水分的需求量减少,针叶林对水分的需求量少;再结合秦岭山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海拔特点,推测其植被最可能是由落叶阔叶林转变为针叶林。故选C。第3题,由题意可知,3000米以上秦岭植被生长状况与干湿状况的相关性减小,是因海拔升高,热量减少,故热量成为影响秦岭3000米以上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故选B。\n沙漠蝗是一种植食性昆虫,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和印度等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和绿洲。它们喜高温、耐干旱、常群居,迁飞时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千米。2018年6月起沙漠蝗在图示区域相继爆发,给所到之处的国家造成重大影响。下图示意2018—2020年沙漠蝗主要迁飞路径。据此完成4~6题。4.据科学家观测,2018—2020年沙漠蝗灾最早爆发于阿拉伯半岛,导致此次爆发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风力5.导致沙漠蝗从阿拉伯半岛迁飞到东非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人为驱赶B.气候突变C.天敌猎食D.盛行风6.沙漠蝗大量集中于东非地区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缓解食物短缺B.有效清除农田杂草C.农产品价格上涨D.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答案:4.B 5.D 6.C解析:第4题,结合沙漠蝗的生长习性及致灾条件进行分析。沙漠蝗虽然喜欢高温,但当地的高温是其常态化的气候特征,此次爆发在于气旋活动带来大量降水,降水异常增多不仅促进了虫卵孵化,而且为当地植被提供了降水,繁茂的植物又为蝗虫提供了大量食物,故选B。第5题,从图中沙漠蝗源地和主要迁飞路径可知,由于沙漠蝗源地面积广,迁飞路径长,人为难以干预;气候突变这一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由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半岛属热带沙漠气候,动植物稀少,正因为天敌少,才使得沙漠蝗泛滥成灾;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在东北信风的吹送下,阿拉伯半岛沙漠蝗顺风迁飞到东非地区。故选D。第6题,成灾的蝗虫体内有一定的毒素,不能作为食物来缓解食物短缺;蝗虫所到之处吃掉的不仅是田间杂草,还有农作物,会导致当地粮食减产,农产品因此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进而导致价格上涨;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太小且不是题干中所述“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故选C。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美国西部的大盆地内多沙漠和盐湖。大盐湖是美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末次冰期时,它曾经是一个比现在大20倍的淡水湖。冰后期变成内陆湖,最后留下的形成了现在的大盐湖、犹他湖和塞维尔湖。下图示意大盐湖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n(1)从气候变化的角度,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化成咸水湖的过程。(2)如果未来气候持续变暖,推测大盆地内盐湖的变化。(3)分析大盐湖的演化对周围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1)末次冰期时,气温较低,周围高山冰川广布,夏季有大量冰川融水注入湖盆。冰后期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消退,夏季湖水补给减少,加之蒸发加剧,湖水水位下降,外流通道被切断,大盐湖湖水盐度升高,演化成咸水湖。(2)气候持续变暖,蒸发加剧,湖泊蒸发量远大于补给量,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有些盐湖演化成盐沼,甚至完全干涸。(3)湖面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大风天数增多;湖床裸露,增加了新沙源,沙尘暴天气多发;周围区域温差增大。解析:第(1)题,注意“气候变化”的角度限定。根据材料从“末次冰期”“冰后期”气温导致的湖泊水量收支情况两方面分析。第(2)题,抓住“变暖”,执因索果依次推理即可,但要推断出盐湖演化的结果,即“盐沼”“甚至干涸”。第(3)题,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以“大盐湖的演化”为“因”,以气候、植被、地貌、生物等要素为“果”,建立前因后果的联系。考点二 土壤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图示成土母质的来源,分析正确的是(  )A.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的碎屑物B.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的堆积物C.洪积物主要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D.坡积物主要由山洪携带的残积物堆积而成2.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  )A.岩石的风化产物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C.土壤的质地\nD.腐殖质的含量3.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1.A 2.B 3.D解析:第1题,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后残留的碎屑物质,A正确;坡积物是较高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的,B、D错误;洪积物主要是山洪携带的在山前谷口一带堆积的砂粒、泥沙,C错误。第2题,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B正确。第3题,受地形影响,甲、乙两地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丙地地势平坦,洪积物在稳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D正确。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ρb=Ms/Vt=Ms/(Vs+Vw+V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土壤容重越大(  )A.有机质含量越低B.土壤孔隙度越高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D.越利于作物生长5.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A.东南丘陵的红壤B.松嫩平原的黑土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6.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答案:4.A 5.B 6.A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越不利于作物生长,\n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故选A。第5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可知,最肥沃的土壤应土壤容重最小,四个选项中松嫩平原的黑土最肥沃。故选B。第6题,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会提高土壤容重。故选A。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质的积累速度超过分解速度,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有机土等厚度线图。读图,完成7~9题。7.该湖泊沼泽地(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8.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阔的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7.C 8.A 9.A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有机土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有机土厚度为2.0~2.5米,乙处有机土厚度为2.5~3.0米,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第8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湿度;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第9题,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有机土的条件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湿地面积广,有机土面积广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0 18:00:05 页数:5
价格:¥3 大小:896.8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