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鲁科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环境考点规范练4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考点规范练4 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一 地球的历史(2021广东深圳检测)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完成1~3题。1.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后,现代的中国地貌基本形成。推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年代是( )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恐龙灭绝可能发生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主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B.湿润,森林茂密C.炎热,降水稀少D.寒冷,冰雪广布答案:1.D 2.C 3.B解析:第1题,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这个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第2题,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灭绝;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第3题,根据题干可知,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主要的成煤时期,由于煤炭是植物的枝叶和根茎等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殖质,说明当时的环境特点为气候湿润,森林茂密。(2021辽宁辽阳集美中学月考)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4~6题。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鱼类D.两栖类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元古宙\nC.中生代D.新生代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哺乳动物时代B.爬行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答案:4.C 5.C 6.A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晚期,鸟类出现在中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类,故选C。第5题,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符合题意。第6题,图中显示,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动物中增长最快,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A符合题意。(2021浙江温州联考)云南澄江帽天山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公园,帽天山的古生物化石群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云南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属于地质新生代第四纪沙砾黏土沉积岩,因远望如林而得名。下图分别示意帽天山古生物化石和元谋土林,据此完成7~8题。7.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主要出现在( )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下列对形成元谋土林沙砾黏土沉积岩时地球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重要的成铁期B.地球处于寒冷且较湿润期C.在这之前地球出现人类D.发生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答案:7.B 8.B解析:第7题,纳罗虫是寒武纪早期的无脊椎动物,属于古生代,故B正确,A、C、D错误。第8题,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属于地质新生代第四纪沙砾黏土沉积岩,新生代第四纪地球处于冰期,整体气候寒冷湿润,故B正确。前寒武纪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故A错误。第四纪后期出现了人类,故C错误。物种灭绝出现在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故D错误。\n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B.总体比较湿润C.冷暖干湿交替D.温暖干旱明显10.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海平面高于现代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答案:9.D 10.B解析:第9题,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即全球气候温暖干旱明显。D正确。第10题,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并没有出现,A错误;图示该时期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气温低,海平面较低,C错误;该时期还没有出现水稻、小麦,D错误。考点二 地球的圈层结构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山东发现干热岩富存区,资源量折合187.79亿吨标准煤。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1.岩石圈( )A.就是指地壳B.全球厚度均一C.包括软流层D.由岩石组成2.干热岩位于( )A.地壳B.地幔\nC.地核D.软流层答案:1.D 2.A解析:第1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全球地壳厚度不一,大洋部分较薄,陆地部分较厚,故D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故可判断干热岩位于地壳,故A正确。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3~4题。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为液态金属物质D.④圈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3.B 4.C解析:第3题,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②圈层、③圈层、④圈层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因此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选B。第4题,①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厚,A错。②圈层为地幔,横波能通过,B错。③圈层为外核,是液态的金属物质,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压力和物质密度也极大,D错。读图,完成5~7题。5.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nD.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6.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无固定空间位置B.连续但不规则C.主要由岩石组成D.主要由气体组成7.图中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依次为( )A.降水、蒸发、径流B.径流、降水、蒸发C.降水、径流、蒸发D.径流、蒸发、降水答案:5.D 6.B 7.A解析:第5题,植被可通过蒸腾作用形成水汽,大气以降水的形式为植被提供水分,所以甲为生物圈,乙为大气圈,①表示降水;丙通过下渗至丁,推测丙为水圈,丁为岩石圈,植被从丙吸收水分,从丁吸收无机盐,水圈的水和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所以②为蒸发。综上分析可知,甲为生物圈,乙为大气圈,丙为水圈,丁为岩石圈,选D。第6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丙为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水圈有固定的空间位置,主要由水组成,A、C、D错误。第7题,根据上两题分析得知,①为降水,②为蒸发。岩石圈的水通过径流的形式汇入水圈,③为径流,选A。(2021山东夏季合格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这次地震震源位于( )A.大气圈B.岩石圈C.生物圈D.水圈9.下列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大气圈答案:8.B 9.D解析:第8题,大陆地壳平均深度约为33千米,此次陆上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震源位于岩石圈。第9题,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