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章中心理解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文章中心理解【技法说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要掌握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以此概括中心,或从审题、文章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段等部分入手来概括中心。【常考题型】1.通读全文,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结合文章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示。【技巧点拨】中心思想高频区:① 题目② 开头③ 过渡段④ 结尾⑤ 反复句⑥ 抒情议论句作者的写作目的一般有:① 通过文章反映人物思想品质;① 揭示某些事件意义;② 说明道理;③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等。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① 标题概括法② 中心句概括法③ 重点段概括法④ 主要内容概括法⑤ 过渡句、段中心概括法⑥ 抒情议论概括法答题思路:内容概括+文章主旨写人:本文通过记叙......事,表现了某人......特点,表达了作者......感情(感悟)。记事:本文通过记叙xx事,表达了作者xx感情(感悟)。例文分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哪!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问题:概括选文的中心思想标题概括法标题“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全文通过孩子对小草的守护,体现孩子的活泼可爱,表达孩子是春天另一种春光。主要内容概括法通过叙述老师与孩子们共同守护课桌的缝隙里的小草,用小草、野花来烘托孩子们的活力,,反映了孩子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抒情议论概括法“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赞颂了师生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美好童心的赞美。答案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赞颂了师生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例文分析:忆读书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概括法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表达了要引导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思想。抒情议论概括法“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表达了自己读书的快乐,在读书中的收获,呼吁人们要多读书,倡导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答案作者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引导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例文分析:冬曦如村酿宫凤华“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冬日闲暇,沐一缕冬阳,沏一杯绿茶,读白居易的《负冬日》,内心一片波光旖旎。藤椅老旧,负暄而坐,掬一缕冬阳,指间缠绕浓酽的乡愁。天地简净,有如老庄哲学;冬树素描般简洁,鱼脊般爽利,贴于灰暗天幕,如乡野老翁手背上虬曲的青筋。黄昏,我徜徉村道,俯身采撷莹白芦花、枯黄野草。芦花和草尖沾着阳光,光怪陆离,仿佛镶了一层云锦。土上有初雪痕迹,如甜蜜的吻。背后的村庄,涂满铜质的冬阳,如同古代的清俊寒士,丰神俊朗,高远而辽阔。乡下古旧的小院里,阳光渲染下,院角的碎陶片光彩熠熠。屋檐下挂着玉米和雪里蕻,还有母亲新腌的腊肉。竹匾里晾晒着面粉,雪般晶莹温润。寒雀在瘦枝间卿卿我我,犹如几滴淡墨在白宣上洇开来。我不禁轻吟起秦观的《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静静品咂清寒孤高的意韵。张晓风说:“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老村身后是圮废的小学,有宽阔的操场。院里的雪松,守望一方风月。围墙斑驳,挂满岁月的风尘。村童倚着南墙挤暖和,吆喝声惊飞檐下的麻雀,扑棱棱乱飞,搅碎一地阳光。村妇就着冬阳做女红,木桌上摆着花布、针头线脑。村妇刘海整齐,长发束起,如古代仕女一样安静。冬阳包裹中的村庄,民歌轻飏,民风清淳,温婉祥和。大雪初霁,阳光洗濯着负暄的老人和老茧般的时光。村庄像慵懒的少妇,长发披散,轻启朱唇,打着哈欠,推开柴门。冬阳暄软,如新摘的棉花,从天空一直铺到地上。皤然老翁,倚墙负暄,诉说陈年往事。微尘四起,墙根花猫眯缝着眼,享受阳光缓慢流淌。阳光轻抚,有一种丝丝入扣的关怀,鹤发童颜,再现李欣的《野老曝背》:“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鴻篱下眠。”冬阳甘醇,如出嫁的新娘,娇羞难掩,一抹酡红,吉祥喜庆。冬阳流露出成熟和祥和,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理喧闹的微笑,更像一匹轻滑的江南丝绸。“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冬阳是牵肠挂肚的佳酿,漫溢着微醺的诗意。冬阳也是《诗经》中的悠悠清韵,是宋词中的温婉小曲,是元曲里的叮咚山泉。冬日内敛节制,如人过中年,隐去喧嚣和浮躁。冬阳照在土墙上,有一种即将褪去的娇羞,清冷中的温暖,泅出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寂寞。常常瞥见街巷一隅叫卖爆米花的老者,虽生意惨淡,却神情笃定,如一幅宋画。一缕浓稠的冬阳敷在他身上,古陶般厚重。他伫立凝眸,偶尔生出一缕苍凉和乡愁,偶尔又生出一份现世安稳、冬阳晴好的喟叹。我知道,春天就躲在冬阳的背后。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概括法本文描写了冬日暖阳下老树、村庄、小院和小学等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冬阳下的村庄民歌轻飏,民风清淳,温婉祥和等特点,表现了冬阳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冬阳,对村庄的喜爱向往之情。抒情议论概括法结尾“偶尔生出一缕苍凉和乡愁,偶尔又生出一份现世安稳、冬阳晴好的喟叹。”一句,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恬淡闲适和淡淡乡愁。答案通过对冬日暖阳下老树、村庄、小院和小学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冬日暖阳的可贵和美好,抒发了作者宁静淡远、闲适恬静的愉悦心情和浓浓的乡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