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古代诗词鉴赏精练
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古代诗词鉴赏精练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人教版高考语文版块三古代诗词鉴赏精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三题。游东田(南齐)谢朓戚戚苦无悰①,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②。远树暧仟仟③,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注】①悰(cóng):欢乐。②菌阁:高阁形如芝菌。③仟仟:同“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诗。(2)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抒情开篇,点明出游目的在于排遣心中郁郁寡欢的愁苦。B.三、四句续写游踪,徜徉山中,登上亭榭,眺望髙阁,情因景兴。C.五、六句继而写登高望远,处处草木葱茏,青烟弥漫,景中寓情。D.七、八句写归途所见,游鱼戏莲鸟散花落,寄托好景难再的伤感。(3)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最后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三小题。折杨柳(南朝)萧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1)关于这首诗体裁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B.楚辞体C.五律D.五绝(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和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旨意相似,都是诉离别之情。B.折柳相送是古代的风俗,这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即可佐证。C.诗人用“莲花艳”“明月光”分别来喻巫山之妩媚和江水之明澈,生动新奇且传神。D.末两句采用以景衬情的手法,猿鸣凄厉更牵动了思亲怀友之情,令人倍觉凄怆。(3)后代诗评家都很赞赏本诗的前四句,认为别具韵味,试赏析其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三小题。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村②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正摇摇④。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①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是从宣州至舒州的必经之处。②清弋江:在宣城西,江水澄碧,景色优美。③的的:鲜明的样子。④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1)这首诗的题材是A.写景诗B.怀人诗C.赠别诗D.羁旅诗(2)下列对前四句写景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以明快的笔调交代了送别时的时节、环境。B.一、二句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气氛。C.三、四句景中含情,流露出不忍分别的感情。D.三、四句虚实结合,上句为想象,下句为写实。(3)试分析全诗是如何表现自己的“寂寥”之情。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小题。处士卢岵山居(晚唐)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养麦花。(1)本诗作者是晚唐词派的代表人物。(2)下列对本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途中问路,“遥”字点明处士山居偏远,突出寻访的艰辛。B.颔联写一路所见近景,古木清泉,动静结合,环境古朴、清幽。C.颈联写远望中的景色,千峰一径,对照鲜明,气象阔大、幽渺。D.尾联写日暮时分景象,飞鸟山花,融情于景,暗示山居的美好。(3)诗中山居的主人并未出场,却处处显见卢岵的处士形象,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对此,试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唐)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③。【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②禁:消受,享受。③小乌巾:《南史》载“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1)在颈联空格处应该填入的字是A.枯B.青C.盛D.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无赖”以贬义词褒用表达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B.“恼煞人”实际上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C.三、四句写韦曲之美让诗人想痛饮尽兴,不待青春逝去。D.五、六句以“石角钩衣”等细节状写诗人沉醉韦曲美景。(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小题。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①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②。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①佩玉鸣鸾:身上佩截的玉饰、响铃。②南浦、西山:地名,南昌名胜。(1)这首诗的体裁是。(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开门见山,点出滕王阁的地势高,位置佳,令人兴致勃勃。B.第二句写盛宴已罢,意兴阑珊,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之感。C.三、四句写滕王阁的画栋飞云、珠帘伴雨,一年四季,美不胜收。D.五、六句转到时间角度,“日悠悠”“几度秋”抒发对时光易逝之慨。(3)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三小题。沁园春·泉南作①(元)张埜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②;群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③蹒跚鞭不前。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区区仕宦谁怜。道有志、从来如铁坚。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④。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遂斯游岂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注】①这首词是元朝词人张埜(音yě,同“野”)从北方到南方做官,途经福建泉州南蒲时所作。②长溪:福建有长溪县。千瓴:瓴,盛水的瓶子。形容地势险要。③驿骑:驿马。④瘴雨蛮烟:形容边缘山中的瘴气。(1)从创作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词。(2)下列对词的上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刻画山川景物的动态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B.写驿骑即使鞭打也不前进,衬托了周围山势的雄伟壮丽。C.“泼”“旋”“盘”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刻画了山川景物的动态美。D.鹧鸪和杜鹃的啼叫声加重了作者无奈的心绪。(3)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下列三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越调]寨儿令·次韵怀古(元)张可久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1)标题中对这支散曲的句式、字数、平仄等格式作出固定要求的是A.越调B.寨儿令C.次韵D.怀古(2)下列对这首曲子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玉箫寒,酒醒冮上楼”句以动衬静,用箫声来烘托出作者凄苦的心情。B.“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句寓情于景,隐含作者怀古幽思之情。C.“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前贤的追念。D.“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句通过联想与想象,写出物是人非的感慨。(3)简析尾句中“休”“愧”二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小题。长安秋望(唐)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诸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①学楚囚。【注】①南冠:即楚冠,后成为囚徒的代称。(1)末句中“鲈鱼正美”讲的是吴郡人张翰因想念家乡的鲈鱼、莼菜弃官而归之事,高中课本中的《》中也化用过此典。(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凭高而望,迷蒙壮阔。B.颔联采用仰观角度,选景典型,别具匠心。C.颈联采用俯察角度,移情于物,形象传神。D.尾联用典抒发归志,慷慨激昂,直抒胸臆。(3)时人曾称赵嘏为“赵倚楼”,出处即本诗画线句,请说说它的妙处。2.阅读下面的,完成下面三小题。赋得盈盈楼上女(唐)孟浩然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解金徽①。杨花(宋)洪咨夔旧雨②人无半迹来,惺惺③独坐眼慵开。却嫌飞絮犹多事,点破门前一径苔。【注】①金徽:指琴。②旧雨:老友。③惺惺:清醒。(1)从题材看,孟浩然的这首诗属于是。(2)下列对诗中“独守”和“独坐”意趣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坚守爱情孤独难耐B.坚守爱情清心独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孤独寂寞清心独守D.清心独处清静闲适(3)简析两首诗的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的异同。1.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元)乔吉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凤霜透,投至①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注】①投至:待到。(1)“中吕”是这首元曲的。(2)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曲是一幅虚实相生的“寒江独钓图”。B.前三句写出了对梅花品格的怜爱与欣赏。C.中间三句以细节描写刻画出渔翁的清苦。D.渔翁虽伴梅花却无梅花出俗傲世的气概。(3)这首元曲中的渔翁与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三小题。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宋)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注】①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多年,这首词作于北人张侍御(金朝官员)的家宴上。席间以歌劝酒的侍儿,竟是宋故宫旧人,因靖康之难被俘,终沦为张家奴婢。(1)从字数上看,这首词属于。(2)下列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即景抒情慨叹沧桑之变;下阕因人及己语带伤感。B.上下两阕都是通过“恍然一梦”而承上启下,结构精巧。C.整首词抒发了作者亡国之恨故国之情,拳拳而又蕴藉。D.整首词情感表现得直接却又有节制,很符合客人身份。(3)后代词评家说吴激笔下描写商女“仙肌胜雪,宫髻堆鸦”的形象“不露圭角,别有深意”,试分析这样说的理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答案】(1)山水(记游)(2)D(3)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结构上与开篇两句相呼应,使全诗浑然一体。内容上,是对游中所见所感的自然总结和生发。诗人为排遣苦闷心情而投身自然怀抱,一路游赏山水,陶醉美景之中,由衷地发出感叹:芳春美酒再美也不如郭外青山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两句集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深化了全诗主旨。【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题材知识的掌握。“题材”与“体裁”要注意区别,“题材”即诗歌的选材类别,也就是诗歌为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在选材领域、范围、对象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大致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看,题材常常反映出诗歌的主题倾向,掌握诗歌的题材类型,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诗歌中常见的题材类型及其主题倾向有:咏物诗——托物言志;咏史诗——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诗——借盛吟衰、感叹怀才不遇;写景诗——描写景物、描摹物态,寄托情志;山水诗——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热爱自然;田园诗——厌弃世俗、归隐田园、向往宁静;边塞诗——建功立业、厌战思乡;羁旅诗——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送友诗——不舍、思念、劝勉;闺怨诗——思远怀人、生离死别之苦;悼亡诗———哀悼、怀念、追忆等等。读题时,不要将“题材”与“体裁”相混淆,解题时要注意根据诗歌所写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同时对题材类型的表述要规范。谢朓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李白对其十分佩服,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曾这样写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非常推崇谢朓,在诗中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谢朓山水诗的赞赏和自己才能的自信。《游东田》是谢朓的名作之一,这首诗以清新流媚的笔触描绘了东田山水的自然之美,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状物写景的才能。(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本题A、B、C各项与全诗前六句相对应,对各句内容理解较准确。D项对七、八两句的分析,有两处误解,一是诗中对“归途”二字没有涉及,二是诗中写景流露出诗人陶醉自然美景的欢愉之情,“伤感”一词纯属误解。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根据选项对所涉及的有关诗句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实,认真分析选项是否准确。(3)本题考查对诗句在全篇中作用的分析。题目要求从特定的角度出发,分析全诗结尾两句的作用,涉及对整首诗歌的结构和思想主题的整体把握,具有一定难度。解答时要能根据结尾两句所处的特殊位置,整体把握其与前面其他诗句在结构上的呼应和内容上的关联,逐层分析和陈述。尤其是从内容上看,这两句直抒胸臆,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分析时,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出它是如何总揽全篇的,并能准确概括出“志”(即思想情感)之所在。解题时要体现分析的针对性和条理性,答案表述要力避笼而统之,大而无当。2.【答案】(1)A(2)B(3)①前四句每句两字重复,音节相近,如环似带,清丽流转,宛若天成,又有民歌风味。②上承《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叹唱,又结合巫山长江的风物,便使得这悠悠的思念之情有了坐实之感。③前四句由巫山巫峡而及道旁杨柳,由杨柳而及同心人的折柳告别,继而点明“故人怀故乡”的题旨,过渡自然,不着斧痕。【解析】(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体裁知识的掌握。“题材”涉及的是内容,一般常见的有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军旅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而“体裁”涉及的是形式,古代诗歌大体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而这其中又有细分:古体诗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近体诗分绝句、律诗和排律(了解即可,不作要求)。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所以,我们读题时,不要将“题材”与“体裁”相混淆。具体在答这题目时,切不可疏忽“南朝”这个朝代概念,那个时候还没有格律诗的概念,所以判定是古体诗。楚辞中标志性的词语“兮”并未出现。(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柳”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就是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思念及挽留之情,所以A项是正确的;C项的两个比喻也是有新奇传神的特点,是无误的;D项中的“猿鸣”,在古代诗歌中代表着悲凉凄清之意,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和白居易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也都是以景衬情的手法。至于B项,则是没有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讽刺诗,描绘的是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是为后面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深刻地讽刺作铺垫,与折柳相送并无关系,所以是错的,这也提示我们,阅读古代诗歌,对意象的解读不可简单地生搬硬套。(3)对于考查“表达效果”这类题目,最常见的切入角度就是说明诗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从而达到了怎么的艺术效果。而“表达技巧”是个很宽泛的概念,除了常见的修辞手法,还有像情境关系、炼字、用典、虚实等亦是包括其中。就这道题而言,如果能够联想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那么就容易破解了。《折杨柳》的前四句与《夜雨寄北》一样,让特定的意象反复出现,这样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正好构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很好地表现出了细腻缠绵的情愫。当然,如果从前四句语言风格切入亦可。前四句写得明白如话,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的思乡怀人之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3.【答案】(1)C(2)B(3)“寂寥”指与朋友不忍离别的落寞之情。诗的前半部分以乐景衬哀情,写江南早春的日暖泥融、积雪消融、充满生机的渐绿的芳草、行人以及骏马的骄鸣,来反衬自己落寞的心情。诗的五、六句用裴坦的跃跃欲试与诗人的心神不宁进行对比,来突出自己“寂寥”心情的具体形态。尾联想象将来的别后情形,以明确自己“寂寥”之情的具体内涵是“同来不得同归”。整首诗,抒情手法多样,富有艺术魅力。【解析】(1)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诗歌的题材知识。中国古代诗歌多采用写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写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抒情。因此古诗词的题材里没有“写景诗”这一类。怀人诗是怀念不在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而本诗的抒情对象是即将离别的友人。羁旅诗是漂泊异乡、有家不得归的游子,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显然也与本诗内容不符。故选C,从题目中的“送”也可以看出这一点。(2)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A项从语言风格和所写内容两个角度设置选项,“日暖泥融雪半销”表明了所写的是初春时的景象,用语晓畅明白,可看作“明快”。C项从情景关系和意象分析两个角度设置选项,其中“云遮寺”“柳拂桥”两语表面看是写景语,其实“云遮寺”也蕴含着对友人此去前途的担忧,“柳拂桥”隐含着不忍与友人分别的情感。D项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设置选项,前句是想象别后友人将要面对的前途,为虚境;后句写眼前的现实情形,为实景。B项从景物描写的作用角度设置选项,错误在于“悲伤”一词的表述,不符合诗歌实际。(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从怎样写景抒情的角度设题,这是近年来主要题型。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说明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思想感情。然后,从思路和写法上说明怎样抒情。就这首诗看,思想感情就是解释“寂寥”在本诗中的具体内涵。诗中主要包含的是和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感情的表述要从“情感内涵”“情感基调”两个方面来说。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有三:一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自己的心情;二是用朋友上任前的踌躇满志与“我”的心神不定来对比;三是想象别后自己寂寞难耐的情形。4.【答案】(1)花间(2)A(3)全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环境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简朴和人品的高洁。尤其是描写满山的荞麦花,显出一片洁白,与处士山居风光相映,使人不由得想象出卢岵处士那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孤高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卢岵处士的景慕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对与古代诗歌有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温庭筠作为晚唐诗人,对词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年间出现的以温庭药为鼻祖的文人词派,它产生于西蜀,而得名于赵崇祚所编辑的《花间集》。高中教材关于词的起源与特点的课文里对此有专门介绍,故在考查范围之列,需要注意掌握。(2)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表达效果的赏析。A项对“遥”的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突出寻访的艰辛”与全诗所表现的美好情意不相符,属于理解偏差,故赏析不当。B、C、D三项结合不同的写景角度,分别赏析了运用“动静结合”“对照鲜明”和“融情于景”等艺术手法的独特效果,均与诗歌内容相吻合。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在整体把握全诗内容(特别是诗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倾向)的基础上,一一思考局部赏析与整体内容的关系,以免作出断章取义的错误判断。(3)本题考查对诗歌运用艺术手法刻画艺术形象的赏析。本诗一路看似写景,但处处着意写人。分析时,要能结合诗中所描写的景物,通过合理联想,把握环境特点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准确还原人物形象。5.【答案】(1)D(2)C(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对韦曲春色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表达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解析】(1)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律诗的格律知识。这是近几年高考的常备考查点,而且考查比较灵活。有考查押韵的字数,也有考查对仗的句数。这里考查押韵字的选用,要考虑几个方面:①押韵,所以A项不能选。②押平声韵,所以C项不能选。③从对仗的要求看,不能选表示颜色的词语,因为前半句“破”与颜色无关,所以B项不能选。当然从押韵角度看,“青”是后鼻音,和另外三句中的前鼻音也不能通押。(2)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这首诗在写作上以反语的技法表现,是匠心独具之处。故杨伦评其写法说:“全是反言以见其佳胜。”这在前两句表现得很明显,所以A、B两项表述没有问题。D项两句写“我”一心欣赏美景,顾不得山石尖锐的棱角勾破了“我”的衣服,藤梢刚刚长出来的嫩芽,颜色那么嫩绿新鲜,直刺人的眼睛。这是写美景之幽深,而用“钩衣”“刺眼”之语,也是用“本可憎”之景来表达“可喜”之意,说得抑扬顿挫,生动有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三、四句意思是:杯中盛满了绿色的美酒,一定要整日痛饮才尽兴,头发花白了更要好好享受这美丽的春色。所以C项“不待青春逝去”是内容理解上的错误。(3)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本句用《南史》刘岩的典故,情感表达比较含蓄,注释③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当然,要正确理解诗句还必须结合注释①中提供的写作背景。所以,答题时关注注释也是答好诗歌鉴赏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的情感表达会比较含蓄委婉,或者情感本身会比较复杂。所以,回答时,第一步是先把原诗句简要地解释一下,第二步从艺术手法角度入手来理解诗人的情感,第三步看看注释中有没有提供写作背景,第四步就是结合写作背景(如果有),有条理地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有遗漏。思想感情的表述要完整,不要只写情感,不写对象,这也是必须注意的。根据题干要求,本题的艺术手法不一定要明确写出,但这却是正确理解诗歌所必须借助的鉴赏途径。6.【答案】(1)古体诗(2)C(3)①运用设问的方式,以对“帝子”下落的追问,自然引出斯人已逝而美景徒留的感慨,令人思考和回味。②运用对比的手法,隐含把将“帝子”和“长江”进行对比,表现出斯人已逝而长江永恒,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伤。③诗人借滕王阁外的长江之水无人欣赏,抒发了对宇宙永恒而人生盛衰无常的感伤。把人的目光牵引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把人的思绪带领到了更加纵深的历史。④照应首句,“帝子”照应“滕王”,“长江”照应“江诸”,“槛外”照应“临”,而且从首句的写景到末句的抒情,自然流畅,神完气足。【解析】(1)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知识。诗歌体裁分类主要是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中又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这首诗八句、七言,符合律诗的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做到一韵到底也不能算作律诗。本诗中押韵的字是“渚”“舞”“雨”“悠”“秋”“流”,明显前四句和后四句换了韵脚。所以,本诗不能算律诗,属于古体诗。其实,考查古体诗的体裁就是变相考查近体诗的格律知识,而关于近体诗的格律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常备考查点,除了基本的句教、字数的要求,还有押韵和对仗的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2)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A项分析首句,手法为开门见山,“滕王阁的地势高,位置佳”从诗句中“高”“临”两字可见,没有问题。B项分析第二句,“盛宴已罢”从诗句中“罢歌舞”可见,“意兴阑珊”“盛衰无常”由此自然产生,也正确。D项说“五、六句转到时间角度”,“日悠悠”“几度秋”明显可见,至于“抒发对时光易逝之慨”也确实没有理解上的偏差。C项应是写滕王阁从早到晚美景无人游赏,画栋珠帘只有云雨为伴,冷落可怜。与“四季”无关。这是内容上的理解错误。(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一般自选角度的诗歌赏析题,可以从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意境创设(即情景关系)、意象运用、诗眼炼字的效果等常规角度来考虑。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比如是修辞手法的角度还是情景关系的角度,然后由此入手逐步回答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手法、情感等的赏析。表述的条理一定要清晰明确,不能与其他角度杂糅导致思路混乱。7.【答案】(1)豪放(2)B(3)作者的感情几经变化:起初,面对崎岖山路感到凄楚、无奈;继而对自己为了区区仕宦而奔波感到自怜;在下阕中为坚守道义、不畏艰难感到自信;最后领悟到来到这边远地区其实是上天正好给他的墨迹流传到海外提供了机会,因而为此感到庆幸、欣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风格)的掌握。从往年题目看,已经考过古诗的体裁、押韵、对仗、词的别称、词牌,散曲的宫调等内容,而且几乎没有重复。只有词的婉约、豪放的风格还未考过,故设此题以备之。在上阕中,这首词描写的“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景象具有气象雄伟、意境壮阔的特点;下阕中,作者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抒发了他面对艰难险阻和人生逆境时的无畏和豁达,全词写景气势博大、开朗豁达、怀抱宽广、激荡纵横,夸张和浪漫之笔为全词増添了瑰丽的色彩,因此当属豪放词。判断一首词是婉约还是豪放,要从写景和抒情两方面来思考。写景方面,要从景物的体积、力度、速度、空间等方面考虑,婉约派常取的是精致、优雅的小景,呈现一种优美的意境;豪放派常取的是粗犷、大气的大景,呈现一种壮美的意境。抒情方面,婉约派常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抒发的是一种深致委婉、缠绵悱恻的幽情;豪放派采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抒发一种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情。(2)本题考查对诗词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A项的说法是恰当的。词中写景大部分是静态描写,但请注意“群峰泼黛,万马回旋”这两句,是典型的化静为动的手法,很好地写出了群山仿佛如奔赴之状。C项说法是恰当的,这几个动词的共性就是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运用夸张和浪漫之笔为全词増添了瑰丽的色彩,读来令人精神振奋。D项的说法也是恰切的,由于“驿骑蹒跚鞭不前”,因而作者发出“心无奈”的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又听到鹧鸪、杜鹃“行不得也”的啼叫之声,更增添了内心的凄苦。只有B项说法不恰切,作者写驿骑即使鞭打也“蹒跚”不前,是因为畏惧,而不是因为留恋美景,这是从侧面表现山路的崎岖险峻,并不是为了衬托周围山势的雄伟壮丽。(3)词的上阕写面对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奇险景色,作者发出“心无奈”的叹息,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下阕首句隐含着自己为仕宦奔波而自怜的心情。小官儿是不大为人关注的。“谁怜”,即无人怜惜,亦即自怜自惜之意。接着愁苦转为振作。为自己鼓气,表明自己只要忠义之心长存,任何艰难险峻都不在话下,从精神气质上表现了对恶劣环境的蔑视。“天公意”三句,以雄健潇洒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的快意、欣慰和收获。“天公意”不过是一种托辞,却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意外的庆幸与欣喜心情。张埜来到这边远地区,正好给他的墨迹流传到海外提供了机会,有所失也有所得,真是天公有意啊!8.【答案】(1)B(2)C(3)“休”字一语双关,既有对历史上那些杰出人物所谓丰功伟业最终归为烟云的无奈感慨,又有对自己由旧游勾起许多新愁的做法加以否定。“愧”字是由眼前来往的沙鸥引起的,自己对历史兴亡的过度执着,比起江上来来往往、自在闲适的沙鸥来,真觉得有点自愧不如了。【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命题点是对元散曲题目的理解。完整的散曲标题由三部分构成:(1)宫调,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在散曲标题中用硬括号特意标出。(2)曲牌:紧接宫调名之后,对每一种曲子的句式、字数、平仄等提出固定的格式要求。(3)题目:简要标识散曲的内容。四个选项中,A项是宫调,B项是曲牌,C项是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和诗,D项是题材。复习时,对散曲标题的理解,既要知道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又要搞懂每个部分的作用。(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着重考查分析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四个选项中,对于表现手法的理解都是正确的,但对起表达效果的理解有对有错。A项诗句主要描写声音,以衬托周围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寒”字表明箫声有对作者心情的烘托作用。B项诗句表面看全是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况且“悠悠”一词也暗含了与情感的联系。C项诗句虽然是直接抒情,但作者要表达的是历史上的七国英雄、千古风流人物都被历史淘汰尽,不留下一丝踪迹,并未含有对先贤追忆思念的情感。D项诗句所写的是想象的场景,不是眼前的景象,“犹”“自”二字隐含着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伤感情绪。所以,赏析不恰当的项是C。解答此类题目,先对四个选项统而观之,以明了选项的命题角度,这其实是明确自己的思考方向。然后对照每一项说法,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选项的说法与原文的实际有无出入、是否吻合。在此基础上选出正确的答案。(3)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解答此题,先要搞清“休”字是对什么内容而言的。从全曲内容看,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以及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都被雨打风吹去;“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犹”“自”二字表明时光照样流逝,风物依然如故。另一个是开头作者“写旧游,换新愁”的怀古情思,在此时作者已觉得不值一谈。“愧”字是由眼前来往的沙鸥景象引起的,沙鸥的来来往往、闲适自在,使作者觉得自己过于执着历史兴亡,不如沙鸥那么豁达自然,从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感慨。解答此类题目,要着重把握情感理解的思考轨迹:先理解引起情感的对象,表达模式是“对什么的情感”;然后辨别情感类型,是喜怒哀乐中的哪一类;最后辨别情感浓淡程度,是大喜大悲,还是淡淡的。9.【答案】(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D(3)选取残星寥落、秋雁南归等意象,加之笛声的烘托,动静结合,以声衬静,突出倚楼人的孤寂怅惘,从而寄托作者的思归之情,意味隽永,引人遐思。【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内重点篇目的知识性内容的掌握。高三的复习,课内基础部分知识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掉的,以此题来提醒之。(2)本题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对全诗的理解和赏析。重点在于对D项中典故手法效果的判断,我们高中学过辛弃疾的词,辛词典故多,含蓄深沉,而直抒胸臆是直接抒发情感,显然是错误的表述。(3)本题从作者名号的角度做文章,其实考查的是对领联的赏析。古诗词命题一直比较稳定,多侧重于作品情与景的关系。情景关系需要学生准确把握诗句中的典型意象,即准确判断出有哪些意象,能概括这些意象的特征,并能清楚表述其中蕴含的具体情感等等。10.【答案】(1)闺怨诗(2)C(3)两句诗都借景抒情,借杨花来抒发情感。不同之处是:“杨花处处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杨花的纷纷飘落,四处飞散,衬托主人公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却嫌飞絮犹多事”则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嫌弃杨花多事,四处纷飞,落在门前小路的青苔上,破坏了满眼的青色和幽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清静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解析】(1)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诗歌的分类就题材而言,通常分为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隐逸诗等等。对于这些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应有所了解,结合考题加以思考,即可确定答案。孟浩然的诗,写“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的女子,表达了对夫婿的思念。就题材而言,当属于闺怨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独守”“独坐”这两种状态所表达情感的理解。用排除法和选优法相结合,能够提髙选择判断的正确率。比如做这道题。首先考虑“独守”,如果是表达“坚守爱情”,那么,“难独守”就是难以坚守爱情了,显然是错误的。这样,A、B两项都是不正确的选项,可以排除了。C项孟浩然诗歌中的女子“守”的是寂寞,“独”则是孤独,孤独寂寞是内心难以忍受的,所以说“难独守”。而D项理解的“清心独处”则是好的心态,所以是不正确的。D项说洪咨夔诗歌中的主人公“独坐”表达的是“清静闲适”,也未尝不可,但参照注释③和“独”字,C项的理解则更好。所以正确的答案选项是C项。(3)本考题考查能力点: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及其效果。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把握。从表达方式上看,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表情含蓄,借写景、叙事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即间接抒情。这主要包括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事等。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看,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象征、用典、化用等。从写作技巧看,还有虚实结合、化实为虚、动静结合、化静为动、衬托、对比等表现手法。本题两个画线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从另外的方面看,其表现手法又有不同之处。“杨花处处飞”,描写了一位妆罢坐等夫婿归来、满心愁思的女子看到的景象,杨花飘零,随风四处飘洒,一片纷乱凄迷的景象与女子的情感相互映衬,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却嫌飞絮有多事”,则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当然不是表达喜欢,而是嫌杨花多事,破坏了满眼的青色和幽静。从诗中看,主人公故友不来,落得个清心,懒得睁开眼,他是要享受眼前的宁静和安闲。11.【答案】(1)宫调(2)A(3)不同。《江雪》中的渔翁充满了铁骨铮铮的傲岸,而本曲的渔翁却无梅花那般出俗傲世的气概。他龟缩蓑衣里,风刀霜剑任欺凌,只巴望有所渔获,自不免有窘困之态,故两者并不相类。【解析】(1)这是一道考查元曲结构形式的知识性试题。元曲的每一首曲子,都含有“宫调”“曲牌”“曲题”和“曲文”四个部分。“宫调”指的是曲子的音乐属性。如果对于上海版语文教材高二(上)第二十课《元曲二首》熟悉的同学,回答这道题当无困难。(2)本题考查欣赏诗歌的题材、意境和表现手法。其中A项错在“虚实相生”。这首元曲都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故不存在“虚实相生”。B项是正确的,这可以从题目来看,这首元曲反映的是一种追求入世而不果的辛酸,也正是作者遭际的写照。B项是正确的,严冬季节,大雪初霁,万木萧疏,只有梅花傲寒绽放。一句“谁人相伴”,表示了作者对梅花品格的怜爱与欣赏。梅花无知,并无求伴之需,故而这求伴的意识只能是作者自己的孤独无依而又孤芳自赏的心态反映。C、D两项是正确的,本曲中的渔翁只为生活而辛劳,只在乎收获与否,这与柳宗元笔下那具有象征意味的渔翁截然不同。(3)本题考查欣赏诗歌中主人公形象的意蕴,以及相关作品的参照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本曲和柳宗元的《江雪》主旨不同,《江雪》中渔翁傲世脱俗;本曲中的渔翁头早被风吹破,手早被霜皴破——寒江垂钓者的信心已耗损殆尽了——这何尝不是汉族文人在黑暗的元朝生活窘困,仕途无望的写照?12.【答案】(1)小令(2)D(3)这两句描写不只是单纯写这位歌姬之美貌,而是从她的容颜梳妆,勾起了词人对北宋故国旧事的回忆和怀念。所以词人抚今追昔,而有“恍然一梦”之感。【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本题考查宋词的体制。词大致可分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而言,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很显然,《人月圆》属于小令。(2)本题考查欣赏诗歌的情感、结构和表现手法。D项错在“整首词情感表现得直接”这点上,因为这首词是通篇借用唐人诗句借景抒情,笔姿盘旋空灵、唱叹有情。(3)本题考查作品的情感主旨和写作技巧。吴激的这首词,通篇借用唐人诗句抒情,笔姿盘旋空灵、唱叹有情。当然也必须有一两句实写,方才不致使人感到扑朔迷离。因此,“仙肌胜雪,宫髻堆鸦”的写实性的描写使得商女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加触发了词人对北宋故国旧事的回忆和怀念。因为作者深陷北国,无奈借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因而词风温婉悲凉,凸显出婉约词的正宗风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炼句)
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
【走向高考2022】(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2 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
【走向高考2022】(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2 古代诗歌鉴赏(第1节)
【走向高考2022】(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2 古代诗歌鉴赏 第5节
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突破练19古代诗歌鉴赏语言技巧题
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突破练18古代诗歌鉴赏形象情感题
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突破练17古代诗歌鉴赏综合选择题
2022版高考语文 3-2-1精品系列 专题12 古代诗词鉴赏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7-03 14:00:02
页数:13
价格:¥5
大小:58.3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