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闵行区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考语文模拟考及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闵行区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先进》)(3)心系百姓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一种高尚品格,屈原在《离骚》中就对百姓生活困苦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喟:“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追求流量变现到越来越重视硬科技创新,从消费互联网逐步延伸到产业互联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②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智能化③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提炼知识④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A.④①③②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2)根据所给的会话情境判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小闵在教师节给老师们送去鲜花,杨老师说:谢谢你的礼物,我笑纳了。B.送考时,班主任在考点大门外对小闵说:你不要担心,失败乃成功之母。C.小闵在收到外省援助物资后说:大疫无情人有情,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援。D.小闵逛商场时看见同学和她满头白发的奶奶,问道:你奶奶今年多大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传统村落的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①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非常发达的国家。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遍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它们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②村落文化包括遍布各地的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大量各具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建筑,还包含着生活于建筑空间里的居民及其创造的文化。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先民由采集与渔猎的生存生活方式进化到农耕文明定居生存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是各民族在历史演变中由“聚族而居”这一基本族群聚居模式发展起来的最为稳定的社会单元。作为社会单元内在结构最为紧密的小群体,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多样、文化成分多元,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通过其相互关联、内在互动,不断传承内部文化、发挥社会功能,成为了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基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是我国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社会品质、正统文化以及政治精神的基本载体和驱动力。③但是,随着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步步推进,人口的快速繁衍增加,人们的居住方式也在逐渐向集聚化、现代化、经济化的方向发展。原有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必然会被淘汰,传统村落作为农村居民居住的载体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侵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村落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特别是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迅猛,国家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制约、不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政策误读误解或急功近利的政绩建树意愿、商业模式下的过度旅游开发、法律法规缺位等诸多原因,使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④根据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多年的田野调查结果显示,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012年10月,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指出,相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10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平均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我们很快将面临着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无论是在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都令人堪忧。⑤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建筑格局和生活传统,反映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这些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上往往构思巧妙,包含着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智慧。村落的消亡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乡村风景和田园文化,将彻底成为摄影图片中的风景和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而不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之中。⑥在传统文化中,这些村落田园往往成为知识分子寄托自我的重要载体。陶渊明归隐后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还虚构了一个桃花源作为农耕文明的时代乌托邦,让后世的文人在仕途不顺的时候,有一个美好的回归之处。他之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一个“田园诗派”,谢灵运的“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等,无一不是在赞美这种村落中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生活,即便是在《红楼梦》那华贵的大观园中,也仍然需要一个朴实的农耕生活场所来进行调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村落文化情结,于此可见一斑。传统的村落中,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精致部分,如果我们不保护好那些重要的古村落,不守护好农村与城市的界限,那么这些诗意场景将不再重现,包围我们生活的只能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我们的生活中不再弥漫着泥土的芬芳。⑦当然,我们并不是顽固不化,也不是反对城市化,我们呼吁保护传统古村落,是要将它作为一种历史的遗存、一种传统生活的源本及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来看待,并不是让我们村民们继续停留在那种落后的生活中。(有删改)3.第①段中所说的“文化信息”在文中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2分)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4.第④段使用了大量的数据,请分析其具体作用。(4分)5.根据文意可以推断的一项是()。(3分)A.马桥同心村是传统村落,故它也是物质文化遗产资源。B.现代社会的社会品质就是从传统村落文化发展而来的。C.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推进将会使传统村落完全消失。D.传统村落消失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智慧的消失。6.下列关于传统村落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建筑格局和生活传统。B.知识分子寄托自我、回归田园的重要载体。C.能以诗意的场景消除钢筋水泥建筑的冰冷。D.是传统生活的源本及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7.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红薯,红薯许心龙①一棵秧一嘟噜果。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奶奶拎着一根粗壮的红薯秧,连根拔出了一嘟噜大大小小的红薯块,还有毛茸茸数不清的因突然面世而羞赧的根须。那老秧根的威力,二孙子现场在红薯地里看到过,还用食指插入沟里费力地掏出了一块不规则的大红薯。这裂沟跟路边的大树根把地皮撑裂了一样醒目,令人遐想。②奶奶的兴奋总与十月有关。每到深秋十月,“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在村里的田地上,更为贴切,更为令人欣慰。十月的红薯地,被霜打的红薯叶,脱去绿衣,露出了黑色,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一地茂绿时,没有立足之地,一只虫子也难逮。半夜里下的一场一场的苦霜,把土地下了出来,同时,它还惊奇地袒露出了裂开的痕迹。那是地下迫不及待的大块红薯,要抛头露面了。这时,奶奶,还有黑压压的村里人,都充满了欢欣,充满了鼓舞,弯腰刨开红薯垄。③奶奶到底是有能耐的人,在红薯地翻红薯秧时,竟把五叔活生生地给生了下来。奶奶后来描述说,正翻着红薯秧,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坠疼,直疼得弯腰蹲在了地上,腿发软了,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了,就顺手插入垄上的裂沟里,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多亏吴大奶奶,她正巧赶来……所以,红薯对于奶奶来说就无比神圣了。那感情是融入了奶奶周身血液里的。④五叔身上的元气都是红薯之气。奶奶给了他非一般的体能,无论田里干活,还是后来当兵拉练,都是一把好手,力道得很。这红薯块,是多好的东西啊,养出了人的精气神,又发展了人的德智体。五叔十分敬爱奶奶就不言而喻了。五叔给奶奶买了台洗衣机。奶奶不太相信洗衣机能洗干净衣服,说那还要手干啥?奶奶的手伸进洗衣机滚筒里,忙又抽了出来,问:“那不搅烂了衣服?”奶奶关切地问这自动的洗衣机要花多少钱。五叔却笑了,举着手机,说:“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钱都存在这里呢。”奶奶一愣:“咋?钱都存里面了?”奶奶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⑤就在老鼠饿得也到处乱窜的年景里,奶奶用大半袋红薯为二伯铺了一条路。奶奶把二伯送去了学校,当了教书匠——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没有这“临时”,也就没有“长远”,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正式。政策来了,二伯转正了,二伯成了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却让一家子人忍饥挨饿了好几天。那几天里,大人小孩都在找红薯皮红薯头吃,问题是连红薯皮红薯头也很难在地里觅到了。地上一干二净,地下也一干二净。⑥二孙子是一大群晚辈中最聪慧的。奶奶执拗地认为二孙子的聪慧跟那块大红薯脱不了干系。有一年红薯地里长了一块巨大的红薯,足有八九斤重,奇石一样壮观。二孙子不知天高地厚地用镢头给砍了个稀巴烂。二孙子稀罕啊,这块红薯咋长那么大的块头呢?里面会藏有啥宝贝吗?二孙子在一群人的鼓动下,亢奋地拿起镢头劈了个痛快淋漓。细碎的红薯渣溅了二孙子一腿一裤子,也溅了围观的众人一身。二孙子惹了祸,奶奶被罚了一百斤红薯。奶奶当时就哭了,恨不得要剐了二孙子。现在奶奶再回忆起这段情形时,也不过多地指责谁了,光说二孙子淘气,又说淘气鬼有出息。二孙子读大学,又在城里上了班。二孙子光宗耀祖了呢!“你说是不是那块大红薯助了二孙子一臂之力?敢劈大红薯的人,这样的人会简单吗?”奶奶不无自豪地说。⑦在我们镇被授于“长寿之乡”的典礼上,坐拥最大两位数年龄的奶奶和吴大奶奶应邀出席。一名镇干部笑着给奶奶和吴大奶奶一人戴上一朵大红花。奶奶还接受了黑色话筒的采访。奶奶说:“啥秘方?也没啥秘方,大鱼大肉那时候吃不上,现在也不咋吃。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吴大奶奶指着奶奶说:“她能吃着红薯,就把儿子给生了下来,嘻嘻。”奶奶和吴大奶奶说着,都笑了,笑得没露出一颗牙,倒把红薯颜色的牙床全露了出来。⑧冬日里,气吞山河的“引江济淮”工程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一条宽大的深沟匍匐前行。置于沟内的粗大的圆柱形水泥管道,足能跑辆小四轮车。这时,奶奶说:“让我去看一眼吧,这稀罕不见见,死了也不值。”众人一愣,一惊,只得点头,遂了奶奶的心愿。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一地麦田,望着那宽大的深沟和水泥管道铺成的水泥路,几根白发随风摇曳。许久,奶奶咕哝道:“这多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啊!”还真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我们咋没想起来呢?众人望着奶奶,感觉奶奶就是块红薯变的活人。奶奶与红薯,须臾也不能分割。众人感叹,世事变迁,沟里已不是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了,沟里躺着的是一个一个紧密相连的水泥筒子。筒子是水的通道,能把滚滚长江之水引到淮河里来,供周边人饮用。⑨奶奶昏迷了,植物人一样。期间又苏醒了一次,像回光返照。奶奶咕咕哝哝半天说,她梦见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尖尖的土堆上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红薯苗,这根独苗很快变粗变大,枝繁叶茂,土堆上很快裂出了几条沟纹。⑩一旁的二姑闻听后,把头俯在奶奶的胸口,抽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选自《金山》2021年第7期)8.第①段画线句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9.小说花了不少笔墨写五叔、二伯、二孙子,请分析其对刻画奶奶形象的作用。(4分)10.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红薯,红薯”不能改成“红薯”,请对此作评析。(4分)11.奶奶与红薯的关系和《乡土中国》中所述的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下面材料加以探究。(4分)(农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中国》(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临川见新柳(唐)崔橹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12.这首诗的题材可归为()。(1分)A.送别类B.咏怀类C.田园类D.怀古类13.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主要是写杨柳的生长地点在桥边。B.颔联写杨柳枝在烟雨中颜色忽深忽浅。C.颈联写诗人在他乡两次看过杨柳荣衰。D.尾联中的两个“人”都是指诗人自己。14.这首诗是怎么表达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①李世杰,字汉三,贵州黔西人。少倜傥,喜骑射。年二十余,折节改行,乾隆九年,入赀为江苏常熟黄泗浦巡检。知县李永书引与同堂听讼,县人称其平。二十二年,除泰州知州。始至,讼未结者四百余案,昼夜据案视事,不五月报结。②师征金川,木果木之败,副将军阿桂全师暂退,军中饷银数万巨锭,募运还,无应者。世杰令曰:“委于贼,宁散于民!”从军贸易者数万人,争取立尽。世杰督队护其后,密檄关吏,见持饷银入口者,皆令还官,铤①酬以给银五两,帑获全。师复进,铸炮缺炭,檄世杰营办。世杰令伐树扎木城卡卫,掘地为大窑数十,复伐树而薪焉。不旬月,炭足供铸。③迁四川总督。四川自军兴后,征调赋敛无数,仓库如洗。世杰洁己率属,休养生息,俾渐复旧观。上尝举世杰功风厉诸省。湖广饥,告籴于四川,世杰请以近水次诸州县常平仓谷碾米三十万石。既,浙江亦告籴②,世杰以浙江视湖广远,运米济赈,缓且不及,又请以备应湖广籴米,拨十万石先济浙江。上嘉世杰得封疆大臣体,命议叙。④五十三年,巴勒布夷为乱,上命世杰拨驻防绿营及明正、巴塘、里塘、德尔革尔诸土司兵赴西藏。世杰奏:“奉谕已令诸土司发兵,诸土司近尚安静既调复停恐番性生疑仍令备调。”上嘉世杰相机妥办,不拘泥遵旨,解御佩大小荷包赐之。五十九年,卒,年七十九,赐祭葬,谥恭勤。(选自《清史稿》,有删改)[注]①铤:指未经冶铸的铜铁,引申为计量单位。②籴:dí,买米。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1)县人称其平(2)上尝举世杰功风厉诸省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知县李永书引与同堂听讼A.带领B.拉开C.延请D.荐举(2)昼夜据案视事A.占据B.依靠C.趴伏D.根据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18.请用“/”给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19.为保全饷银,李世杰采取哪些办法?请简要概述。(3分)20.综观全文,李世杰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评析。(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摇碧阁记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宋)吕午①自歙浦东十里为沦潭,深沉漫演,绿净如镜。其黄山支脉,蜿蜒循水南而下,至是名曰东山。与潭相辉映,真一胜概,前此未有品题□。【甲】②予友人方元美,世家潭上。自其先君子于所居之右筑室读书,榜以“求志”。主径深窈,林影茂密,风帆来往,莫窥其藩。自堂蔽于水,元美始于所居之左,临流而阁焉。于是沦潭滔滔而朝宗,东山巍巍而峻极,若天运神转,忽焉涌出,轩豁呈露,近在几席,使人心开目明,神思超逸。而元美亦于斯时以其钟奇孕秀之姿,少赴功名事业之会,脱颖于众俊角立之际。蜚声腾茂,方自兹始。其季昆亦皆友弟怡怡,克家好学。故沦潭、东山之胜,与方氏声誉之美,同显闻于时,且将俱传不朽矣。【乙】③阁成已久,元美诣予请名,乃取李翰林之诗,名以“摇碧”。元美曰:吾阁得名固善,求志之堂亦不敢不嗣葺,以承先志也。【丙】④予闻灵璧张氏筑室艺囿于汴泗之间,睇京师一苇可航。东坡先生美其“开门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行义求志,无适不可”。今方氏之居,出户问津,一篙水活,不三数日可达行都。元美既建摇碧之阁,且不忘求志之堂,得非有见于坡翁记张氏之意乎?【丁】⑤予曩屡假道摇碧处,心窃忻慕,每欲问舍故乡,得有如摇碧者,青山横陈其前,流水萦绕其下,日与应接,以偿吾志,而未能也。予异时理棹而还,舣舟叩谒,庶不为生客云。(有删节)21.第①段方框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恰当的是()。(1分)A.之B.乎C.者D.也22.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一处最合适()。(2分)山川人物相为显隐,岂不信哉!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3.关于第④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灵璧的张氏园可以一眼看到京师。B.借用苏东坡的评论说出元美的理想。C.方元美建摇碧之阁也不忘求志之堂。D.本段表达对方元美可隐可仕的称道。24.方元美认为把阁命名“摇碧”是“善”的,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善”在何处。(5分)三写作70分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人说:当人们请你批评时,其实要的不过是赞扬。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语文答案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1)无边落木萧萧下(2)浴乎沂风乎舞雩(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5分)(1)B(2)C3分,D1分二阅读70分(一)(16分)3.传统村落建筑、居民生存生活方式、人文理想(精神、品质)等历史文化信息评分细则:答对3点给2分,答对2点给1分,答对1点不给分。4.运用数据真实、确切地(1分)阐述了传统村落消亡快的生态(1分),营造一种急需要保护的紧迫感。(1分)结合文章举例分析(1分)。5.A3分,B1分6.C7.首先指出村落文化及其重要性(1、2),接着阐述了传统村落正在消失的现状(3、4),然后分析传统村落和村落文化消失的后果(5、6),最后解释呼吁保护传统古村落的目的(7)。评分细则:1点1分。(二)(16分)8.“粗壮”“一嘟噜”等词形象地写出红薯外在特点,暗示丰收;(1分)“毛茸茸”准确地描绘出红薯根须细小、柔软,(1分)搭配“羞赧”一词,以拟人手法增添情趣(表达对红薯的喜爱)(1分);秋高气爽的大背景映衬出拎着红薯的奶奶以及红薯,很有画面感。(1分)评分细则:答对1点得1分。9.这三个人的成长都和奶奶有关,(1分)通过这三个人物侧面(1分)写奶奶的坚韧(能忍)、(1分)对知识的追求、(1分)对子孙(孩子们)的无私之爱。(1分)评分细则:答对1点得1分。10.这个观点有道理。红薯是本文的主要事物,贯穿全文,(1分)红薯是奶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凝聚物,(1分)“红薯”一词的重复,(1分)表达出一种深沉、丰富的情感,(1分)改成“红薯”不能体现这种情感。(1分)评分细则:答对1点得1分。11.红薯养活了奶奶和奶奶的子孙们,(1分)影响了奶奶的思想和行为,(1分)奶奶对红薯是深入骨子里的依赖,甚至执念,(1分)《乡土中国》里所述的农民对土地也是这种紧密的依存关系。(1分)(三)(8分)12.B13.C(A(写杨柳短时间变老,B看到烟雨中杨柳的颜色有深有浅,D一个指自己,一个指家人。)14.答案示例:触景生情,见到桥边新柳,触发思乡之情;(2分)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借景抒情,写杨柳、草色的变化来表达思乡之情、人生荣衰之愁;(2分)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和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感。(2分)评分细则:任答2点。(四)(19分)15.(1)公平(2)委婉劝告16.(1)C(2)C17.李世杰命令砍树建城,设卡守卫,在地上挖了几十个大窖子,又(让人)砍树做柴火。18.诸土司近尚安静/既调复停/恐番性生疑/仍令备调19.答案示例:将饷银散给百姓,(1分)带领军队跟随百姓保护饷银,(1分)暗中传令关吏收缴百姓的饷银,(1分)并给予一定报酬。(1分)20.答案示例:有能力(有智慧、善变通),体现在断案快、公平,调拨米,运饷银,制木炭,征调土司兵;(2分)有仁心,担任四川总督时采取休养生息。(2分)(五)(11分)21.C22.B23.A24.答案示例:阁的名字是“我”取的;(1分)名字含“碧”,符合周围青山碧水的环境;(1分)“摇碧”则给人一种动态美;(1分)“摇碧”出自李白的诗,自然有一种潇洒飘逸之韵;(1分)每日流连于“摇碧”阁中,可以得偿其志。(1分)三写作70分25.参照高考评分标准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30 14:21:12 页数:8
价格:¥3 大小:63.77 K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