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4(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广东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历史试题第四模拟(本卷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这与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最为相近?(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选项C符合题意;法家提出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A不符合题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B不符合题意; 墨家提出“兼爱”“非攻”,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D不符合题意。2.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人物评价司马迁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贽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毛泽东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 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不一,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故D正确;同时代的人评价未必更准确,故A错误;后人的评价也未必较为全面,故B错误;评价历史人物由客观公正的标志,故C错误。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经监察机关“拍苍蝇,打老虎”发挥了重要作用,查处许多大案要案,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历史上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此类措施是( )A.设御史大夫 B.设丞相 C.实行推恩令 D.设刺史制度1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历史上,汉武帝设刺史制度,代表中央监视州部内的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符合题意;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务,故A不符合题意;设丞相是为了管理行政事务,故B不符合题意;实行推恩令是为了消弱封国势力,故C不符合题意。4.在传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使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A.半坡彩陶盆 B.司母戊鼎 C.战国铁器 D.南北朝石窟艺术【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朝石窟艺术在传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D项符合题意;半坡彩陶盆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战国铁器没有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5.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B.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C.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D.辛亥革命时期被废除【答案】D【解析】A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不符合题意;B.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不符合题意;C提高官民文化素质,不符合题意;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不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故选项D符合题意。6.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答案】A【解析】A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故选项A符合题意;B唐与天竺的交往,不符合题意;C唐与新罗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唐与大食的往来,不符合题意。7.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15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北宋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用胶泥刻字”指的是活字印刷术的泥活字。8.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其中一张只能依稀看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另一张图例中有“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两个朝代的疆域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  )A.徐杰:西汉和唐朝 B.李红:明朝和清朝 C.刘君:元朝和清朝 D.陈民:元朝和明朝【答案】C【解析】A徐杰:西汉和唐朝,不符合题意;B李红:明朝和清朝,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和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是清朝设立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D陈民:元朝和明朝,不符合题意。9.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建立初期。故宫博物院便组建了修复文物的工厂。80年代,文物修复工厂扩建为文保科技部,作为故宫博物院里专门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的部门,这本是一个“大内”神秘部门,却因2016年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由“宫红”变成了“网红”。无论是在建国初期艰辛的环境下,还是在现在美好的生活里。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史最本质的目的是( )《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A.学习和了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 B.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B.学习考古工作者不怕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D.以史为鉴,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奠基【答案】D【解析】A学习和了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不符合题意;B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符合题意;C学习考古工作者不怕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史最本质的目的是以史为鉴,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奠基,故选项D符合题意。10.下表为《红楼梦》中的部分描述,由此表明《红楼梦》(  )15第三十九回“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第四十回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第五十二回贾母便命莺鸯来“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衣给他吧……这是饿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A.属于历史演义小说体裁 B.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C.描写情节均有事实依据 D.否认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A属于历史演义小说体裁,不符合题意;B根据材料“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贾母便命莺鸯来“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衣给他吧……这是饿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分析可知:这些都是对贸易的描写,说明《红楼梦》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故选项B符合题意;C描写情节均有事实依据,不符合题意;D否认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符合题意。11.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巨额的赔款……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结合所学知识,表明该条约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军事上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12.“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同时,还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材料认为新文化运动()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学的洗礼B.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15C.矛头直接针对北洋政府的腐朽统治 D.彻底批判了儒家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学的洗礼,不符合题意;B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不符合题意;C矛头直接针对北洋政府的腐朽统治,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以粉碎性的一击”,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批判了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故选项D符合题意。13.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冬奥主题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是晋剧《魂系京张》,该剧由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出品。该剧取材于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真实故事。全剧以弘扬詹天佑爱国情怀为主题,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艰辛故事。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B.它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C.它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D.它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答案】A【解析】“人”字形路线和直井施工法,是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的创新之举,但不能说是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故选A。14.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是桂林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追忆历史,“湘江战役”是发生在( )A.辛亥革俞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A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B北伐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湘江战役”是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1934年11月,湘江战役打响。由于大部队携带辎重过多,行动迟缓,遭受优势敌军的夹击。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前行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经过五昼夜苦战,红军最终突破第四道防线。湘江战役是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渡过湘江后,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万多锐减到3万多,故选项C符合题意;D抗日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15.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刊登“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于国内外舆论压力下的蒋介石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由此可见,皖南事变(  )A.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序幕 B.消除了两党之间的政治分歧 C.改变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5D.使国民党破坏战线图谋失败【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41年1月4日,蒋介石策划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当时,周恩来同志正在特务横行、恐怖气氛笼罩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为了揭穿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和“皖南事变”的真相实质,声讨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屠杀我新四军数千人的罪行,周恩来同志以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一诗,皖南事变使国民党破坏战线图谋失败,故D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序幕,故A不符合题意;两党之间的政治分歧从始至终没有消除,故C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改变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16.21世纪的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0年2月发布。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发生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中,排除;C项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D项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17.1956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表彰了4700余名“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计划指标”和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这反映了当时(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 B.C.土地改革提前完成D.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表彰了4700余名“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计划指标”和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的全国先进生产者”,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非常高,故选项B符合题意;C土地改革提前完成,不符合题意;D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符合题意。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 C.睦邻友好对外政策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因此: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19.“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与中共指导思想关系来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系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与中共与国家事业关系来看,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A毛泽东思想,不符合题意;B邓小平理论,不符合题意;C科学发展观,不符合题意;D依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系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故选项D符合题意。20.2017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亮点颇多。回顾历史,下列属于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A.中国加入APEC和WTO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联合国决议驱逐台湾当局驻联大的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项正确;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APEC(亚太经合组织),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B项错误;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的,C项错误。21.“他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他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以下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15A.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B.最初在麦加城传播伊斯兰教 C.迁居麦地那并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D.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他是穆罕默德。选项ABC均与穆罕默德有关,题目问无关的,排除ABC;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所以与穆罕默德无关,选项D符合题意。22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零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航行(  )A.发现了“风暴角”,后命名为“好望角” B.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打开了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D.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1519--1522年,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材料记载的正是麦哲伦船队经过太平洋的历程。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选项D正确;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23.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所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蒙昧主义【答案】B【解析】A理性主义,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体现的是人性之美,是人文主义思想,故选项B符合题意;C浪漫主义,不符合题意;D蒙昧主义,不符合题意。24.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因“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名字而得国名。玻利瓦尔青年时期赴欧洲留学,接受了启蒙思想,立志以解放祖国为己任,后来成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著名领导人。这表明(   )A.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世界性 B.启蒙思想的世界影响 C.民族主义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D.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玻利瓦尔是南美人,接受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进而领导南美的解放运动,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不涉及人文主义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民族主义成为当时世界潮流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与材料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25.根据19世纪英国城市健康委员会的报告记载,污水处理.排水和清洁工作这几件事在许多工人居住的稠密地区很少有人过问;保持工人健康最必要的预防措施看来也经常被遗忘;热病和其他传染病及致命疾病从而流行肆虐到令人十分震惊的地步……这表明(  )A.城市建设没有进行规划 B.工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C.生产技术没有及时更新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答案】B【解析】A城市建设没有进行规划,不符合题意;B本题考查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内容体现了工人居住状况堪忧,导致各种疾病流行,可以反映出工人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故选项B符合题意;C生产技术没有及时更新,不符合题意;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不符合题意。26.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答案】D【解析】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B是中西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不符合题意;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欧洲把理论划为实践,在俄国变为了现实,又指导了中国革命,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27.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 )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B.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D.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15、18世纪发生的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D正确;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解放独立,AC排除;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不是目标,B排除。28.“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协调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局面。形成了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为代表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世界,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当今世界,多个经济力量的崛起。各国.各地区之间区域合作愈发频繁。也直接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以上材料,力在说明(   )A.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B.多个经济力量的出现是引发多极化格局的主要原因 C.战争与合作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 D.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A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不符合题意;B多个经济力量的出现是引发多极化格局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战争与合作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故选项C符合题意;D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不符合题意。29.2021年6月,央视新闻追踪报道:云南省的亚洲野象群为寻找食物北迁,沿途造成大量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立即采取补贴民众损失,提供大象食物.修筑象群通往市中心的隔离墙等措施,以保护人和大象的安全。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下列历史事件与上述材料在解决国内社会问题时采用了相似手段的是(  )A.马歇尔计划 B.彼得一世改革 C.杜鲁门主义 D.罗斯福新政【答案】D【解析】A马歇尔计划,不符合题意;B彼得一世改革,不符合题意;C杜鲁门主义,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材料“云南省的亚洲野象群为寻找食物北迁,沿途造成大量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立即采取补贴民众损失,提供大象食物.修筑象群通往市中心的隔离墙等措施,以保护人和大象的安全。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可知,该材料说明了在解决国内社会问题时当地政府采用了国家干预手段来解决,这与罗斯福新政手段相似。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从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干预,故选项D符合题意。30.“近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扩散,人类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表示支持与慰问。在有效控制疫情并积累一定成功经验后,中国向伊朗.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派出专家组,先后与中.东欧17国以及法国、葡萄牙、丹麦等1015多个国家分享中国最新研究成果.防疫理念及综合举措……友好互助,世界构筑起抗击病毒的共同防线。”此材料主要论证了(  )A.坚持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性 B.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性 C.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 D.坚决反对美帝国霸权主义的紧迫性【答案】C【解析】A坚持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B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性,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论证了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材料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更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故选项C符合题意;D坚决反对美帝国霸权主义的紧迫性,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6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康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掘薄致,使民农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材料二:宋朝时期,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材料三:在力述“农本”的同时,他处处突出兴修水利的重要,把兴修水利作为农田建设、救荒服济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内容,把水利机械作为农器制作中最主要和最见功效的一部分。——宋源(《<农政全书>的水利经济思想》(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农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2分)(2)据材料二,概述当时农业发展的表现。(2分)(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政全书)的作者和地位。(4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2分)【答案】(1)措施:采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的措施,同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表现: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农作物的一季多熟;水稻产量的增如。15(3)主要观点: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作者:徐光启。地位:是有关国际民生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4)认识:轻徭薄赋,以民为本,发展科技,引进先进技术,兴修水利等等。【解析】(1)据“朕当去奢省费”可得出倡导戒者从简,据“轻徭薄赋”可得出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再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注重发展农业生产。(2)据“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可得出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农作物达到一季两熟,据“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可得出水稻产量增加。(3)据材料三“他处处突出兴修水利的重要,把兴修水利作为农田建设、救荒赈济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内容”可知,主要观点是水利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4)开放性问题。依据材料一可知,农业发展关注国计民生,政府要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可知,要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引进农作物品种等等。3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15——《中共中央文件选编》(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4分)(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2分)【答案】(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解析】(1)据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可知失败的政治运动主要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两大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说明其失败的理由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2)据材料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指的是工人阶级,它在五四运动中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其影响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据所学知识,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党纲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4)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共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33.文明因多样面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的强大的国家所灭。”材料二:进人古典文明时代后,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地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东亚文明,一个是地中海文明。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度旗鼓相当,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材料三:15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城,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一一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摘自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1)雅典的民主政治规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的是哪一权力机关?哪些人可以参加这一机构?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在文学、雕塑艺术、哲学方面“创造的辉煌文明”各一例。(5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东西方两个国家在哪些方面“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此时的“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原因是什么?(5分)(3)依据材料三“公元前4世纪”建立“帝国”的人是谁?请写出一例与之类似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名称。“商人们”行走的这条商路叫什么?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4)依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文明的理解。(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分)【答案】(1)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文学方面:《荷马史诗》;雕塑艺术方面:《掷铁饼者》;哲学方面:苏格拉底或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2)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东西双方平衡;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差距。(3)亚历山大;罗马帝国或阿拉伯帝国;丝绸之路;促进了东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4)文明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中国的文化可以传播到西方,西方的文化可以传播到中国,中西方文化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15【解析】(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掷铁饼者》是雕塑艺术中的杰作;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典型代表;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苏格拉底思考人类社会与认识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等。(2)根据材料二中的“......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度旗鼓相当,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可知,东西方两个国家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根据材料二中的“......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可知此时的“世界格局”呈现出此时的“世界格局”呈现出的态势。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原因是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差距。(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8世纪中期,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也曾地跨亚欧非三洲。根据材料中的“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可知,“商人们”行走的这条商路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中国的文化可以传播到西方,西方的文化可以传播到中国,中西方文化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28 16:33:1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53.7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