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模拟考试
>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2(附解析)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2(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广东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历史试题第二模拟(本卷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骨文中的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相当一部分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 )A.所有的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夏朝开始 C.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汉字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答案】D【解析】A所有的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不符合史实;B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夏朝开始,不符合史实;C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甲骨文中的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相当一部分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大致意思,甲骨文中山、水、日、月跟今天写的文字基本差不多,是因为我们现在一部分文字都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与原来篆书、楷书,文字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文字沿袭下来。说明汉字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2.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答案】A【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开创了全新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沿用,故选项A符合题意;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不符合题意;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不符合题意;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不符合题意。3.图1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5图1A.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 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地图可知,与西汉初期相比,后期各封国面积大幅度减小,原来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内出现多个封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嫡长子外的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答案】A【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的人们能够出现北方食品,这说明北方的生活方式进入南方,结合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以及民族融合看,这是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故选项A符合题意;B面食的营养价值,不符合题意;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D.南方人口增多,不符合题意。5.《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认为“此项工程”( )A.有利于隋朝强盛 B.促进了经济交流 C.结束了分裂割据 D.造成了隋朝灭亡【答案】B15【解析】A有利于隋朝强盛,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结合所学,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所以“此项工程”指的是隋朝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故选项B符合题意;C结束了分裂割据,不符合题意;D造成了隋朝灭亡,不符合题意。6.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A.文成公主 B.武则天 C.张骞 D.李清照【答案】A【解析】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文成公主。7世纪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武则天和和亲没有关系,排除;选项C张骞是汉朝时期,排除;选项D李清照是宋朝的女词人,排除。7.宋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和太学,还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与此番景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 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D.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C【解析】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不符合题意;B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宋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和宋朝时期推行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正是因为重文轻武政策,使得文人地位空前提高,这刺激了社会读书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D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不符合题意。8.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有效治理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管辖,如湖南由湖广行省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辖、西域由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据上所述,元朝疆域管理的特点是( )A.因地制宜 B.山河形便 C.创新体制 D.依法而治【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元朝统治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管辖,如湖南由湖广行省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辖、西域由北庭都元帅府管辖。”,可见,不同的地理区域由对应的行政机构管理,体现了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原则,故选项A符合题意;B山河形便,不符合题意;C创新体制,不符合题意;D依法而治,不符合题意。9.明朝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农民多从事纺织业。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分区域生产 B.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D.手工业发展超过农业15【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明代不同地区的农民从事不同的作物种植和行业,其中种桑养蚕、种植棉花和纺织业都与市场有关,这说明当时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有所增强,反映当时的农业分区域生产,故A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当时南方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排除B;经济重心在南宋就已经完成南移,排除C;D项由题意无法体现,排除。10.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西晋以后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封闭保守 B.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兼容并包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国人在作物引种方面引入各个地区的植物,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故B项正确。“胡、番、海、洋”等字概括出不同引入物种的路径以及时代特征,不能简单认为是心态的封闭保守,故A项错误。引种作物不能简单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中外经济交流,不是文化交流,故D选项错误。11.有学者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该学者旨在强调( )A.中英双方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差距不大 B.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小 C.鸦片战争后掀起的洋务运动不是改革 D.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真正觉醒【答案】D【解析】A中英双方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差距不大,不符合题意;B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小,不符合题意;C鸦片战争后掀起的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并没有让清政府真正觉醒,还处在沉睡中,故选项D符合题意。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进步思想( )A.司法独立 B.分权制衡 C.限制皇权 D.主权在民、平等、自由【答案】D15【解析】依据题干“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可知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可知体现了平等的思想,“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可知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思想,D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司法方面的相关内容,A排除;分权制衡通常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体制,但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辛亥革命废除清政府和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不存在皇权,C排除。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B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不符合题意;C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不符合题意;D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大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1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二大 D.遵义会议【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15.下表为不同报刊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据此可知( )报刊标题内容《大公报张学良竟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西北文化报》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扬昨发动对蒋兵谏《东京日日新闻》中央、张学良正面冲突,张学良最后的劝告,交涉断绝,中央武力讨伐迈进A.张杨“兵谏”得到全国认可 B.日本的报道更为可信 C.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关键 D.报道叙述受立场影响15【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各阶级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待西安事变的态度和解决方法不一样,所以报纸报道叙述受立场影响,D符合题意;AB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16.《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屈辱、被奴役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由此可见,文章评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符合题意;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A不符合题意;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外交,题目考查的是内政,C不符合题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D不符合题意。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使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该部宪法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18.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15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答案】C【解析】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不符合题意;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这种做法,使得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对生产的农产品的支配权,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出巨大的生产热情,故选项C符合题意;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不符合题意。19.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答案】D【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说明我国扩大开放融入世界,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0.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澳门获得“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性 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因此:A项和香港、澳门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21.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B.高度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C.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D.没有人愿意通过抽签参与政治1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中的抽签方式,这一方式使得不同素养的人参与政权,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由此可知,材料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故C正确。苏格拉底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大,故A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苏格拉底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而非高度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故B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抽签参与政治,故D错误。22.文艺复兴时期,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以此来突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女性服装是上身使用紧身胸衣以及敞口的低领,以此来突出女性的人体曲线美。这充分说明( )A.人文主义思想对服饰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B.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影响深远 C.新航路开辟后,在东方的着装影响下,西欧孜孜不倦追求艺术 D.服饰的设计灵感来自现实生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突显威武、雄伟的特征”、“突现人体曲线美”可知这表明此时期的服饰设计充分体现了人的美感,更多考虑人的因素。体现出人文主义对服饰的影响。结合课本所学,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提出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A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对服饰的影响,无法得出这些服饰特点是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特征。B项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服饰的改变,C项不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23.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羊等家畜,小麦等农作物,橄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材料旨在强调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 C.有助于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 D.使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答案】B【解析】据材料“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迁徙,促进了动植物的交流,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世界各地往来日益密切,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524.“大西洋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这首诗歌是在大声控诉( )A.新航路开辟后水手的不幸 B.三角贸易中黑人悲惨遭遇 C.西方列强对亚洲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中工人苦难艰辛【答案】B【解析】A新航路开辟后水手的不幸,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大西洋深处”“锁着铁链的人骸”“不幸奴隶”,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可知,这是三角贸易中,黑人奴隶被运往美洲途中,许多黑人奴隶病死在船上,被丢弃到大海上,故选项B符合题意;C西方列强对亚洲殖民扩张,不符合题意;D工业革命中工人苦难艰辛,不符合题意。25.在原料方面,英国严重依赖国外市场。1845 年至1849年,毛纺织业原料进口的比重高达43%。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在1844年至1846年的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和原料所占比重高达95%。上述材料反映工业革命后( )A.英国急需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B.英国城市化的步伐加快 C.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英国需要大量的原料市场【答案】D【解析】A英国急需扩大产品销售市场,不符合题意;B英国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不符合题意;C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不符合题意;D依据题干信息“1845 年至1849年,毛纺织业原料进口的比重高达43%。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在1844年至1846年的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和原料所占比重高达95%”,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英国严重依赖国外市场,需要大量的原料市场,故选项D符合题意。26.2019年9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宣布,因乌克兰“电话门”事件,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的弹劾调查。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总统与国会矛盾日益激化 B.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监督 C.众议院是美国权力中心 D.政党斗争导致国家分裂【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可知,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宣布,因乌克兰“电话门”事件,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的弹劾调查,反映的是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选项B正确;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27.亚历山大·柯瓦雷在《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中说:“人们普遍认为17世纪经历并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革命……一个有限的、封闭的和有着等级秩序的整体宇宙的消失……取代它的是一个不定的、甚至是无限的宇宙”材料中“精神革命”的发起者是( )A.巴尔扎克 B.贝多芬 C.牛顿 D.达尔文【答案】C15【解析】A巴尔扎克,不符合题意;B贝多芬,不符合题意;C“17世纪经历并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牛顿的贡献影响了后面进行了启蒙运动,故选项C符合题意;D达尔文,不符合题意。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 )A.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 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说明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主要欧洲国家一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投资急剧减少,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A符合题意;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C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说法片面,不符合题意;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材料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29.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一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D.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A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十月革命四周年”“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于是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C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不符合题意;D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30.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故A项正确;B与实际不符;C错误,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D在材料中未体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6分,共40分。31.中华民族同源共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士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图3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4分)(2)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4分)15(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2分)【答案】(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特点:原始部落不断交融而形成。 (2)民族:藏族。友好关系:“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3)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和史实即可。示例:康熙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清朝设驻藏大臣管辖西藏;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等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士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皇帝和炎帝。在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后,形成了华夏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华夏民族是原始部落不断交融而形成的,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2)根据所学知识,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根据材料二“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可知,唐蕃之间的关系友好,患难相恤,暴掠不作。(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疆域辽阔,为了巩固统一,顺治帝时期:册封西藏政教首领达赖;康熙帝时期:消灭郑氏集团,设立台湾府;册封西藏政教首领班禅;举行雅克萨反击战,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多伦会盟收服外蒙古;派兵入藏驱逐准噶尔部势力;雍正帝时期:派遣驻藏大臣;平定罗卜臧丹增叛乱;乾隆帝:派兵入疆,消灭准噶尔部,设立伊犁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32.阅读不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材料二:近代报刊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材料三: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敞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15——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报刊的进步作用。(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6分)【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理由:汉阳铁厂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产量高;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等等。 (2)名称:《申报》。进步作用: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新知识分子;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加速了中国近代化步伐。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根据材料一“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可知,汉阳铁厂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产量高;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等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根据材料二“近代报刊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可知,近代报刊的进步作用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根据材料三“武昌起义的枪声,敞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15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服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材料三: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出现一种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4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点。(6分)【答案】(1)关系:封君与封臣的关系。特点:有严格的等级性;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2)地位:经济中心 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3)相同点: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有商业发展;都产生了市民阶层;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2)依据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古西欧的城市是经济中心,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15(3)依据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的信息和材料三“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的信息可知,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的相同点是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1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1(附解析)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4(附解析)
广东省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3(附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2(附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3(附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三(附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二(附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四(附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全真模拟试卷一(附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2-06-28 16:33:1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42.4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