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论述性文本阅读第1节判断信息转述正误课件(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3

2/73

3/73

4/73

剩余6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一论述性文本阅读第一节 判断信息转述正误语文2023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GAOZHONGZONGFUXIYOUHUASHEJI\n内容索引突破点一突破点二\nⅠ信息性阅读高考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n\n把握文体特征,读懂论述文本一、把握论述性文本的文体特点论述性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的关联图解\n议论文常见文体及特点:政论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学术论文: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n文艺评论:运用文艺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文体。文艺评论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这类作品观点鲜明,经常旁征博引,引用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各种材料论证观点。对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还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综述: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评论性文章。综述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事物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n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部分。书评采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的特色。\n二、五招读懂论述性文本1.关注出处与标题首先,要看文章摘编自哪里,关注出处与标题。标题可能会涉及文章的论题,如2019年全国Ⅱ卷《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中的“杜甫七律之演进”“成就”就是文章的论题范围,2019年全国Ⅲ卷《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题,等等。其次,标题可能会包含文章的观点,如2019年全国Ⅰ卷《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直接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2017年全国Ⅲ卷《留住乡愁》,标题就是文章的主要观点,等等。\n2.精读开头,明确概念或论题关注开头并对其进行细读,除了方便定位原文中心,还能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和目的。文章开头一般会与出处标题的关键词语或重要概念相呼应,以此来体现文章的论题或观点。3.看首尾段,理清段落逻辑正常情况下,开头或结尾会揭示文章的论题和论点。有时开门见山,直接在开头亮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有时篇末点题,在结尾揭示中心论点。在篇末揭示文章观点或中心论点,大多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n4.圈画关键词句,梳理论证思路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论证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态度或看法是怎样的?全文的脉络是怎样的?有哪些分论点?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阅读时,要圈画出论点(或分论点)、论据,还要特别圈画出关键词句。关键词句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和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二是“角度性标志语”。“角度”,就是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文章有时有“角度性标志语”,如“原因、意义、影响”等。同一个角度的文字往往集中在一起,且试题的题干也相应从一定的角度来设计。\n三是“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内容等之间照应、转换、领起、总结关系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四是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也许、可能、基本上、全、都”等。\n5.抓住概念,辨析要素关联在获取信息的阅读过程中,要以文章的关键词语为基点,思考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清相关信息间的逻辑关联。总之,读完文章后我们要大体把握三点:一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和话题;二是文章的观点;三是文章的思路。这样便于我们做题时快速、全面、准确地找到答案所在的区域。\n[读文示范](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首先以莱辛的著作引出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n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用“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雕塑《拉奥孔》\n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以《拉奥孔》为例,分析诗画异质的不同表现。\n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具体论证分析诗画不同质的原理。\n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补充说明诗画交叉表现的特点。\n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n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首先以莱辛的观点引出中国古人也有“画诗异质”的类似观点。\n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n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然后提出莱辛的观点更为深刻透彻,重点论述绘画能表现的时间是“最小限度”“一刹那内”,并列举晋代陆机和北宋邵雍关于绘画和诗歌的论述来论证说明绘画和诗歌异质的观点。最后得出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行,不能表达时间上后继的结论。\n[小试身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A\n解析:A项,“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错误。根据材料一第1段“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可知,莱辛“丰富的例证”和“动人的雄辩”的出现,打破了从前人们“诗画同质”的观点,但不能证明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材料二有“它的主要论点……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选项曲解文意。\n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C\n解析:A项,“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错误,根据原文“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可知,只是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更容易,并不是说绘画来描述事情比不上诗歌生动明白。选项于文无据。B项,“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选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绘画虽说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但“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因此,后人可以根据画作推想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D项,选项表述推断不当。材料二中说,“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沈括对唐代关于王维的传说的质疑意在表明图画在表达时间上的承续方面存在局限,并不能因这个质疑就否定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n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D解析:A项,评判的是好诗的标准。B项,强调的是“异迹而同趣”,说明的是文与画的联系。C项,强调的是诗与画的结合。D项,能支持莱辛的观点,图画画出的是一瞬间的场面,诗歌描绘的是动作的过程。\n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解析:材料一共十段,从整体看,是层层深入的,首先指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异质”,然后结合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说明“异质”的依据。材料二共两段,首先将莱辛的观点和中国古人的观点对比,然后说明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其论证思路是对照式。\n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参考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n解析:顾恺之的说法,是对莱辛“诗画异质”的印证。“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大意是: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弹五弦琴。嵇康诗中的“目送归鸿”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动作的承续,“手挥五弦”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短时动作,顾恺之将嵇康诗中所写推及自己的绘画经验中,认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根据材料二第2段“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可知,绘画只能描绘出一刹那间的物态和景象,“目送归鸿”很难通过画作传递给观画之人,“手挥五弦”却可以通过描绘人弹奏五弦琴时的某一动作表现出来。\n突破点一\n信息筛选(选择题)信息性文本阅读中的“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所给语言材料或图表材料中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内容。\n[强化•关键能力]能力突破一、明确选项六大命题方式选择题的选项,是对文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进行一番改造。改造的方式包括“删”“添”“调”“改”“漏”“凑”。运用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不改变原文意思,有的改变了原文意思。而改变了原文意思的,就是“不正确的”。\n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有关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删减修饰成分就可能造成语意的改变,有可能造成范围的扩大,也有可能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添加中心词或其他语句成分,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等问题。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有可能造成逻辑错误,即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和结果等问题。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似是而非,干扰判断。这些干扰项多存在因果颠倒、主客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替代猜测等错误。漏(遗漏)选项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或句子)杂糅拼凑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n二、明辨选项八大设误方式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人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或程度的词语,形成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等干扰项,扰乱考生的判断。\n原文选段(2017·全国Ⅰ卷第1题B项对应文段)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试题选项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比对结果“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涉及多个层面,排放问题仅是第2段的举例。“就是”一说,以偏概全。\n2.偷换概念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混淆两个概念的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从而迷惑考生。原文选段(2021·新高考Ⅱ卷第1题A项对应文段)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试题选项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比对结果“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由“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来看,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观,选项偷换概念。\n3.无中生有有些内容在原文中没有出现,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人却故意将这些内容放到选项中。原文选段(2021·新高考Ⅱ卷第1题B项对应文段)不浪费——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试题选项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比对结果“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文并没有对线上线下工作效率的比较。\n4.张冠李戴命题人错置相关信息,把属于甲的特点或行为说成乙的特点或行为,或者前面的条件属于甲而后面的结果却属于乙,等等。原文选段(2020·全国卷Ⅲ第1题B项对应文段)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试题选项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比对结果“分类复杂”张冠李戴,原文是说“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三类,文中并没说分类复杂。\n5.混淆关系这里所说的关系,既包含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也包含语句与语句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并列、转折、条件、假设、目的等。命题人有意混淆各种关系,如将并列关系错断为转折关系,把递进关系错断为并列关系,把假设关系错断为事实关系等,导致选项错误。其中最常见的是因果、条件关系混乱。\n原文选段(2019·全国Ⅱ卷第2题D项对应文段)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试题选项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比对结果原文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由此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的原因是其具有“幽默与欣赏的余裕”。选项中“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归因错误。\n原文选段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内各地区产业定位不是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而是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都去发展第三产业,结果会怎样?一是各地产业会高度趋同,二是经济发展会脱实向虚,三是整体结构会严重失衡。试题选项C.某地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高度趋同,说明该地经济发展存在脱实向虚问题。比对结果C项,“某地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高度趋同,说明该地经济发展存在脱实向虚问题”混淆关系。根据原文内容,“产业会高度趋同”“经济发展会脱实向虚”“整体结构会严重失衡”这三个方面都是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去发展第三产业产生的并列关系的后果,选项把前两者和“经济发展会脱实向虚”的并列关系变成了条件关系。\n6.混淆时态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混淆已然和未然。要重点关注的词语有: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等。原文选段(2018·全国Ⅰ卷第3题C项对应文段)“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试题选项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比对结果“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是“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只是“可能”。\n7.断章取义命题人故意把某一个限制条件漏掉,孤立地截取某一个意思来表达,造成对某个意思的片面理解。原文选段(2018·全国Ⅲ卷第1题A项对应文段)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试题选项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比对结果“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错误,原文说“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断章取义。\n8.主客颠倒就事物而言,有主体和客体;就事物变化发展的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因和次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置错误项时,有时会将主体和客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因和次因、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倒置。原文选段(2017·全国Ⅲ卷第1题D项对应文段)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试题选项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比对结果原文是说“相应的公共设施”是“活化乡村记忆”的配套,而选项“使之(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主客颠倒,将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主体(活化乡村记忆)说成了客体。\n三、题文细比对,排除干扰项1.比对词语。比对词语是看选项在对原句的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变换说法后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词语类型比对特征思考趋向解题提示范围、程度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表示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通常、总是、偶尔、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以偏概全注意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面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修饰与限制性关键词。时间、结果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有时、已经、将要、完成、成功”。混淆时态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n词语类型比对特征思考趋向解题提示指代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指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哪”。偷换概念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指代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指代词所指代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张冠李戴注意选项中指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与原文的相关信息的对象是否一致。以偏概全注意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程度上、范围上的差异。是非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经常出现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无、无非”。混淆是非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关注否定性词语。\n2.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关系分两步: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n关系类型比对特征思考趋向解题提示因果关系选项与原文相似,比较:(1)选项中“因”与“果”的位置;(2)一些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如“之所以……是因为……”。因果颠倒注意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强加因果注意选项中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变换原因注意选项中的“果”的原因是否与原文一致。假设关系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是否一一对应,注意关联词,如“假设、如果、若”。混淆时态曲解文意注意假设的结果是否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的前提;或将假设关系变成了其他关系。\n关系类型比对特征思考趋向解题提示条件关系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联词,如“只要……就……”“只有……才……”。曲解文意是否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递进关系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联词,如“不但(不仅)……而且(并且)……”。曲解文意注意是否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是否把递进关系变成了其他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虽然……但是……”。曲解文意注意是否变成了其他关系。\n典题例析典题:(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n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n“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n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n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C\n解析:\n\n\n\n突破点二\n信息推断(选择题)所谓推断,是命题人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从已知推断未知、由条件推断结论、由原因推断结果,它侧重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因此,选项在原文中往往不能找到直接对应的语句,只能找到部分相关信息,而且对应的原文信息也比较分散,往往跨段落或跨材料。因此,解答信息推断题,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过度推断。\n[强化•关键能力]能力突破判断文意推断题“四看”推断就是根据事实或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推断要成立,既要求依据与结论正确,也要求依据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一看依据。有时选项中的有些句子在原文中能找到对应的内容,而有些表述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n选项(2019·全国Ⅱ卷,第3题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对应原文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比对结果A项中“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原文中没有提及。“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与原文对照,可知正确。\n二看结论。选项用“由此可见”“说明”“总之”等表述相关结论,判断这类选项要注意把握选项中的“条件”“原因”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章表述的意思。\n选项(2019·全国Ⅲ卷,第3题A项)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对应原文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族同胞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比对结果“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为结论,比对可知,此处与原文结论“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相去甚远。该项不正确。\n三看逻辑关系。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等。选项用复句表述文章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往往是选项中的“条件”“原因”“结论”等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但是选项改变了二者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比如,强加因果,把顺承关系表述为并列关系,把假设关系说成实际关系等。\n(1)假设复句选项用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表述文章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章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选项(2018·全国Ⅲ卷,第3题A项)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原文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分析原文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并列阐述的,并没有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一段,也是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选项将前两者当作假设的前提,将第三者作为结论,这属于强加假设关系,这种假设关系当然是不成立的。\n(2)条件复句选项用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能产生的结果)表述文章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章内容的角度分析。①“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前面的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有这个条件就有这个结果,但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③“无论……都……”表示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n选项(2017·全国Ⅰ卷,第3题C项)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原文①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第2段);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第3段)。分析选项有两层意思,“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可“实现代际共享”,“实现代际共享”是“避免‘生态赤字’”的必要条件。实现代际共享是就代际公平而言的,而代际公平的目标要求“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选项正确。\n(3)目的复句选项用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述为此而采取的行为)表述文章内容,常见的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选项(2017·全国Ⅲ卷,第3题C项)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原文①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第2段);②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第3段);③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第4段)。分析以上内容都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选项正确。\n四看趋势预测。若有趋势预测,则依据原文,看推断是否合理。选项根据文章内容,用“启示是”“将会”等表示情况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意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关注根据文章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选项(2018·全国Ⅱ卷,第3题D项)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原文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分析原文中,由“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得出的结论是“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其中“适度的、合理的遗忘”就是指有所辨析,有所选择,所以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n典题例析典题:(2020·全国Ⅰ卷,原文见本节突破点一典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C\n解析:选项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对应原文第4段: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比对结果选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20 08:03:14 页数:73
价格:¥3 大小:2.36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