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3/25

4/25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诗歌诵读诵读指导: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抑郁又带有悲伤幽怨的,所以诵读时应语气舒缓,节奏略有变化。前两联宜用叙述语调,尤其“一去”两句速度要放慢一些。,h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shuòzhǒng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xǐng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其三)杜甫,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年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便说明。写作背景,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构想出了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引出歌咏的对象王昭君。从“地灵则人杰”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历史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绝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山川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总之,诗人借雄伟山川来侧面烘托王昭君这位“窈窕红颜”,把她写得惊天动地,这是借江山之奇绝引出佳人之奇美。,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一去独留紫台青冢连向朔漠黄昏死后的孤寂死葬异域孤寂、冷落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生离汉宫不幸、孤苦生前的寥落富丽繁华荒凉冷落对比对比(悲)写出塞之景写思汉之心大漠指无边无际的北方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这里更主要指空间,即笼罩四野的昏黄时分的天幕。空旷凄清的画面颔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回答。该句运用了典故,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而隐去了历史事实,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个小人之所以奸计得逞,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汉元帝的昏庸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她怨恨什么?怨恨,一怨:有倾国倾城之色,入宫却不得宠幸。二怨:远嫁异域,怀念故土而永不能归。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统治者的昏庸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夜月魂画图省识春风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诗中只写昭君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借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的悲愤,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感。借史抒情,“此咏明妃以自悲。”——黄叔灿《唐诗箴注》“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寥落之感。”——郭曾祈《读杜札记》“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用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佚名《杜诗言志》,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载之怨)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技巧分析之炼字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请同学们从炼字角度赏析诗歌,体会感情炼字题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什么作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独”实写黄昏中孤独的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表达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空”字,一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二则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此诗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复不得施展的怅惘。背诵全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18 15:14:17 页数:25
价格:¥3 大小:1.88 MB
文章作者:U-30002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