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八九年级6册课本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必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2

2/112

剩余1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八九年级6册课本核心知识点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课标链接1.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2.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对个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1)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2)进人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新目标和要求的作用)(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4.我们应怎样正确面对中学生活? (我们应如何面对中学生活中的可能与挑战)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二、少年有梦(梦想)1.青少年为什么要怀有梦想?(梦想的重要性)(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2)梦想激发我们生自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3)梦想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2.少年需要怎样的梦想?(少年梦想的特点)(共圆中国梦九上第八课)(1)天真无邪、美丽可爱(2)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3)与时代的脉搏紧资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3.为什么要努力?(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3)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4.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1)努力,需要立志(2)努力,需要坚持(3)努力也有方法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认识学习)1.正确认识学习(1)内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2)形式:多种多样(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等)(3)态度:自觉、主动(4)观念:终生学习(九下第六课)2.为什么需要终生学习?(1)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2)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社会变化需要不断学习)★3.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点亮生命(1)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和拥有更充实的生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学习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3)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4)学习让我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5)学习让我们更好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4.为什么说学习让我们拥有更加充实的生活?(1)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2)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3)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4)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二、享受学习(学会学习)1.如何体味学习中的乐与苦?(1)学习中的乐:①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②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③经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④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⑤发现自己的潜能时(2)学习中的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等2.面对学习中的苦的做法:①调节不良情绪②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3.如何学会学习?(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4.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制订具体、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2)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3)加强自我约束,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约束、监督自己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意义(1)个人角度:促进自我发展。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2)社会角度: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2.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1)从生理方面: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2)从心理方面: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3)从社会方面:从在群体中的关系认识自己★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1)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4.恰当的自我评价意义①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做也不自卑②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5.他人评价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定整、清晰的认识6.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1)重视他人评价,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评价,既不盲从,也不忽视(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评价7.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①用心聆听②勇于面对③平静拒绝二、做更好的自己1.我们应怎样接纳自己?(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②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③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2.怎样学会欣赏自己?(1)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2)欣赏自己,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目中无人(3)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4)欣赏自己,在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时,自我鼓励,自我奋进★3.怎样做更好的自己?①需要扬长避短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需要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4.怎样激发自己的潜能?(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5.如何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①全面客观认识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③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能④勇于接受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教材名言解读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知识点:激发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识点:学习的兴趣)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知识点: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会合作学习)5.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知识点:扬长避短)有关学习的名言哲语(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的重要意义(2)善学者能,多能者成。——善于学习(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学习有关认识自我的名言哲语(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认识自己(2)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正确认识自己(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我的重要性(4)吾日三省吾身。一一认识自我的方法(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认识自我的方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速记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需要掌握方法【做法】2.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原因】3.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做法】4.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我【做法】5.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课标答题句】6.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已的潜能【做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课标链接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朋友的作用)1.中学阶段朋友圈的变化(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2)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3)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人,朋友关系更加密切★2.朋友的重要作用(友谊的力量)(1)朋友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4)朋友带给我们温暖力量,增长我们的智慧和才干二、深深浅视话友谊1.友谊的特质(正确认识友谊)(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2.走出友谊的误区(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2)竞争并不必然伤责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克争的的态度(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4)友谊带来快乐,也可能带来烦恼★3.如何正确对待朋友间的竞争?(1)在竞争中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在竞争中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自我反省和激励,超越自我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教材名言解读1.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知识点:正确对待朋友间的竞争)2.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知识点:善交益友)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一、让友谊之树常青(呵护友谊)1.如何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1)需要开放自己(2)需要持续的行动★2.如何呵护友谊?(呵护友谊的方法)(1)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2)需要学会尊重对方(3)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4)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3.如何正确处理朋友间的冲突?①保持冷静②坦诚交流③及时处理④勇担责任⑤换位思考二、网上交友新时空(网上交往)1.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等2.网上交往的利与弊(1)利: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②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2)弊:①有时会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网上交友要注意的问题)(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2)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4)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4.网上交往中,如何保护好自己?(1)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2)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3)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教材名言解读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知识点:善交益友)2.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知识点:正确对待竞争)3.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知识点:共同学习,相伴成长)◆核心观点速记1.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2.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3.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4.呵护友谊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坦诚相待、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体会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做法】5.正确处理与朋友的冲突:要保持冷静,坦诚交流,及时处理,勇担责任,换位思考【做法】6.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课标答题句】7.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学会自我保护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课标链接1.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情感。(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2.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第六课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认识老师)★1.教师的作用(职业特点)①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②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③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为什么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4.如何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1)承认老师的差别,尊重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4)主动和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二、师生交往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1)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2)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3)教学相长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2.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1)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4)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3.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2)老师的批评意味看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1)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对待老师的表扬,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6.尊重老师的原因: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是青少年的基本道德修养③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7.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1)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2)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和老师成为朋友(3)要理解和体谅老师,关心和帮助老师(4)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信师、爱师、敬师8.与老师发生矛盾如何处理?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理解体谅老师,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老师第七课亲情之爱一、孝敬父母1.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家的意义/作用)(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2.孝亲敬长的原因(1)精神上:“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2)道德上: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法律上: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3.我们应如何孝亲敬长?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1)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理性地与他们沟通(2)倾听。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3)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①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②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③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二、与父母沟通1.我们应如何体味亲情?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3)亲情不会因家庭结构的变化而改变,但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2.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原因:①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②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2)危害:①伤害双方的感情②影响家庭的和睦★3.如何化解亲子冲突?(1)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2)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3)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4)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4.和父母沟通的技巧(1)关注事实(2)把握时机(3)留意态度(4)选择方式(5)考虑环境三、家庭美德1.现代家庭的变化(1)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1)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2.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3.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和谐★4.如何为创建和谐家庭出力?(1)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2)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3)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4)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5)传承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5.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如何做?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充当搭桥人,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教材名言解读1.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知识点:教师的作用)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知识点:教师的作用)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知识点:孝亲敬长)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哲语(1)百善孝为先。——孝亲敬长的原因(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亲敬长(3)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在当下◆核心观点速记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作用】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意义】3.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做法】4.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原因】5.尽孝在当下,做到尊敬、倾听、感恩双亲长辈。6.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增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课标答题句】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课标链接1.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2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3.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第八课探问生命一、生命接续1.生命的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观)(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3)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4)生命是不可预知的(5)生命是有接续的(6)生命既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如何正确看待向死而生?)(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2)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3)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热爱生命和生活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中4.生命的接续有何重要意义?(1)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2)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3)使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二、敬畏生命1.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怎样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生命至上,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应承认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2.如何敬畏生命?(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1)不漠视生命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3)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九课珍视生命一、守护生命★1.怎样守护生命?①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②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2.怎样爱护身体?(1)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惜自己的身体(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3.如何养护精神?(1)守住自己的心灵,坚持真、善、美(2)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4.养护精神为什么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史诗②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③我们的精神生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二、增强生命的韧性1.正确认识挫折(1)生活难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2)由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面对挫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2.挫折的两面性(1)消极影响:会产生负面情绪感受,沉浸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2)积极影响:①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②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3.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怎样面对/战胜挫折?)(1)增强承受能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坚持目标,不懈努力(4)寻求帮助,获得支持和鼓励4.如何增强生命韧性?(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槽糕的结果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关心、帮助他人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5.有关挫折的名言哲语(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挫折、磨砺意志(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战胜挫折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一、生命的意义1.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2.怎样过有意义的人生?(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1)追求自我价值: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2)对他人有价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爱心,自觉承担责任(3)创造社会价值: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二、生命的精彩1.生命贫乏的表现(1)封闭自己,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2)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生命日益空虚★2.如何让生命充盈起来?(生命充盈的表现)(1)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敞开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2.如何拒绝冷漠,关爱生命?(1)感受温暖,传递温暖(2)关切他人生命,设身处地思考并善待他人(3)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4.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2)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3)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4)生命虽然平凡,却也能时时创造伟大★5.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怎样创造出生命的精彩?)(1)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为生活努力,不懈息、不放弃,为家庭和社会贡献力量(3)将个体生命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人类命运联系起来6.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如何绽放生命的光彩?/怎样实现生命的价值?)(1)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美好时光,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2)树立远大理想,制订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落实到每天的计划中(3)关注自身发展,努力充实自己,同时关切他人生命(4)参与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5)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7.怎样正确对待生命?①敬畏生命,坚持生命至上②守护生命,爱护身体,养护精神③探索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教材名言解读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知识点:生命是短暂的)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知识点: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核心观点速记1.守护生命要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做法】2.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课标答题句】3.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勇于战胜困难与挫折。【做法】4.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高频答题句】5.把有限的生命投人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课标链接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2.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3.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4.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5.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6.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一、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影响积极影响:①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②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消极影响:给我们带来烦恼,产生心理矛盾和困惑3.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不同的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4.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正视身体的变化:①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②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2)追求美的统一: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内在美5.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①认知能力得到发展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7.如何正确看待青春期矛盾心理?①是伴随生理发育,认识能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②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③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8.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的方法:①参加集体活动②通过求助他人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二、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1.为什么要发展独立思考(原因):①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②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③面对未知新奇的事物,需要学会独立思考★2.发展独立思考的方法:①不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②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3.批判性思维的表现:①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4.批判性思维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发现、提出、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5.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③要掌握批判的技巧6.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7.正确认识青春的创造:①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②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8.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②关注他人与社会,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勤奋学习,自觉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④从小事做起,在实践和劳动中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9.为什么创造离不开实践?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和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②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③社会实践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10.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性精神?(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敢于质疑和冒险,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2)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3)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从小事做起,多参加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一、男生女生1.男女生性别差异的表现:①在生理方面的差异明显②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2.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弊:性别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3.怎样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不同优势?①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②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4.如何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①平静而欣然地接受②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二、青春萌动(异性情感)1.青春期的心理萌动表现: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2.异性朋友相处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能成为好朋友,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3.异性朋友相处的要求: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4.正确认识异性情感:①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这不是真正的爱情5.对待异性情感的态度:慎重对待,理智处理6.爱情的特征:①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②爱意味着欣赏与尊重,需要责任和能力第三课青春的证明一、自信★1.自信的重要性(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坚定信心和希望(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3)自信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2.如何树立和增强自信?(1)增强信心与实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2)要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努力战胜自我(3)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二、自强1.自强的主要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2.自强的重要性(自强不息的意义)(1)对个人:①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③能帮助个人战胜困难与挫折④自强不息的人能永不自满、志存高远⑤自强不息的人能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2)对国家: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怎样培养自强品质?(1)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2)磨确坚强意志,积极进取,坚持不懈4.有关自信、自强的名言哲语(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的重要性(2)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的重要性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自信重要性(4)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自强(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自立三、自立1.青少年如何培养自立的能力?(1)摆脱依赖思想,告别依赖,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2)遇事有主见,勇于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3)立足于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4)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二、青春有格1.行己有耻的要求:①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我们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增强自控力的技巧: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3.止于至善的特点:①是一种精神境界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4.止于至善的要求: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向榜样学习,汲取力量③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④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5.榜样的作用: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理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教材名言解读1.学贵有疑。(知识点:批判性思维)2.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知识点:有羞耻心)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识点:要向榜样学习)◆核心观点速记1.我们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课标答题句】2我们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体会青春期的美好。【课标答题句】3.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做法: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学会自我调节。【做法】4.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要敢于打破常规关注他人与社会、将劳动与实践相结合。【做法】5.与异性同学相处,我们应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做法】6.青少年要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培养自强品质。【课标答题句】7.“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感,不断增强自控力。【做法】8.“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法]9.好的精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第二单元做情绪的主人★课标链接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一、青春的情绪(认识情绪)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情绪的种类: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②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的预测、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3.情绪的影响:(两面性)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积极影响: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影响:①因为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②影响我们的智力发挥和身体健康4.青春期的情绪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⑤情绪的表现性5.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1)正面情绪:充实体力和精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促进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2)负面情绪: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6.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积极面对并克服负面情绪二、情绪的管理1.注意情绪表达的原因: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②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③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2.正确对待各种情绪感受的原因: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③持续的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3.合理调节情绪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③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变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4.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②转移注意③合理宣泄④放松训练5.愤怒管理的技巧:①与信赖的长者交流②自我提醒③注意表达方式④寻找合适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⑤写一封信6.如何安慰他人:①为他做些体贴的事②做一个耐心的听众③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④帮助他转移注意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一、情感世界1.需要情感的原因:①与人交往,渴望真挚情谊②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③情感让内心世界更加丰富2.情感与情绪的关系:联系: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3.情感的种类:①基础性情感②高级情感③正面的体验④负面的体验⑤两方面混杂的体验4.情感的作用: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⑤情感丰富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二、美好情感1.美好情感的作用:①让我们身心愉悦,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②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2.获得美好情感的方法:①在社会交往、互动中引发的②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等方式3.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技巧:①完成喜欢的运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4.负面情感体验的意义:①对我们的成长有意义②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③学会承受负面感受,转化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5.学会关心的技巧: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认真聆听或观察②用可接受的方式表达关心③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④调整关心方式6.传递情感正能量的原因:①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②获得新的感受,使生命更有力量,世界多一份美好★7.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①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②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③让世界多份美好 ④激发爱国情感⑤体味亲情之爱⑥增强正义感、胜任感和社会责任感8、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方法: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和正能量◆核心观点速记1.情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2.调节情绪的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等。【方法】3.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法】4.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方法】5.传递情感正能量让我们体味亲情之爱,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意义】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课标链接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2.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引导学生增强对美好集体的憧憬,侧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学生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的观念和能力。第六课“我”和“我们”一、集体1.集体的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集体温暖与集体联结度存在什么关系?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的温暖就越多★3.集体生活带给我们哪些温暖?①集体生活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②个人在集体中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③个人在集体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④个人在集体中体验到集体荣誉感4.集体力量的来源: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5.集体力量的作用:①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②个人力量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③集体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6.有关集体力量的名言哲语(1)单则易折,众则难摧(2)人心齐,泰山移(3)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4)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与圣人矣二、集体生活成就我★1.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作用:①在集体中涵养品格②在集体中发展个性2.在集体中涵养品格的方法:①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做有担当的人②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宽容,学会友好相处3.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方法:①展示个性,发展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②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优点③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集体规则的作用:①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②能保障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2、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发声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原因:①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②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2)方法:①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3.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①做好自己,遵守规则②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意见③在集体生活中,要处理好与他人的各种关系④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5.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1)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2)坚持集体主义,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6.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之间的矛盾?①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②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7.有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名言哲语(1)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3)-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二、节奏与旋律1.在不同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①和谐时,我们可以顺利融入集体②不和谐时,为保持集体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③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3.解决角色冲突:策略:①考虑更关注哪个集体,考虑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考虑兴趣爱好,考虑任务的紧迫程度②从整体利益出发,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作用:①有利于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②有利于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4.小群体形成: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积极作用:①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学习交往,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5.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①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小群体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6.小团体主义:形成:小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沾染上江湖义气,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态度: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美好集体1.集体愿景的内涵和作用:(1)内涵: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2)作用: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2.美好集体的作用: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②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引领,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3.美好集体的特点: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4.集体活力的表现: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5.如何对待竞争:①以承认、尊重为前提②成员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③积极参与竞争,不害怕,不逃避④摆正心态,胜不骄,败不馁6.集体生活合作策略:①心态积极开放,坦诚交流②正确认识自己,欣赏他人优点并包容他人不足③遵守规则,明确分工,主动担责④经常自我反思7.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怎样让集体充满关怀与友爱?)(1)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2)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3)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实(4)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8.在集体中应该怎样合作?(1)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3)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二、我与集体共成长★1.在共建中尽责的做法:①共同确定集体的愿景和目标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制度③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2、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制度:(1)目的:民主制定规则是为了体现集体成员建设集体的意愿,自觉遵守规则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2)要求:发扬“自治”精神(3)“自治”表现:①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③自觉维护集体荣誉3、良好的集体氛围包括:①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健康的舆论氛围③积极的精神面貌★4.为集体建设出力的做法:①对集体事务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②认真对待,努力做好③对集体荣誉要悉心呵护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事情里5.勇于承担责任的意义: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有助于学会正确做事,提高能力,获得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空间③赢得信任,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6.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是什么:①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②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③学会参与,学会担当教材名言解读: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知识点:集体的力量)◆核心观点速记1.我们要主动参与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2个人在集体中可以通养品格发展个性。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做法】4我们要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做法】5.美好集体的特征:是民主的公正的,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是善于合作的,是充满活力的。6.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谋求共赢。【做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承担责任,共建美好集体。【做法】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课标链接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种特殊行为规范。(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法律相关知识,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法律、违法犯罪案件、社会热点等,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增强法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一、法律★1.生活与法律息息的关系:①生活需要法律来规范和调整②法律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2.法律的本质及功能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功能: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3.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的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规范作用)②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指引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强制作用)★5.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法治1.法治的内涵与意义:(1)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3)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4)前提: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2.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及总目标(1)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1)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滥用(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提高司法公信力(3)社会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4.[教材”探究与分享]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1)制定民法典、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草案;修订药品管理法,对假药劣药作出了重新界定;制定疫苗管理法,对疫苗犯罪行为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2)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版,保护公民知识产权(3)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得到纠正,并依法给予国家赔偿(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设立国家宪法宣传周;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5)开展法治进社区、校园等活动教材名言解读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知识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核心观点速记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课标答题句】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课标链接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和依法办事,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护,增强法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一、法律为我们护航1.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必要性:①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社会原因:社会生活复杂多样,欺骗、欺诈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重要性: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3.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种类: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种类主体家庭保护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学校保护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社会保护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特殊保护不仅根据实施保护的主体来判断,还要根据实施保护的内容来区别★4.如何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社会: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引导和教育家庭:积极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未成年人:①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②珍惜和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二、我们与法律同行1.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立法: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使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执法:可以打击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司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守法:公民遵守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可以使社会井然有序2.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3.依法办事的要求:(做法)①树立法律意识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4.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3)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4)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5.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①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②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③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6.法治时代道德的作用:①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②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7.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②积极授身法治中国建设、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8.如何树立法治意识?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9.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要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哪些努力?①学习法律方面: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②遵守法律方面: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付权利,同时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尊重和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的权益,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③依法维权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教材名言解读1.国无法不立,民无法不立。(知识点:法律的重要性)◆核心观点速记1.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2.依法办事要求我们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法】3.青少年要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捍卫法律。【做法】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课标链接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讲述亲社会行为,强调养成亲社会行为、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引导学生热心公益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关注社会发展。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途径①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④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2.感受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1)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价4.社会关系的类型: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二、在社会中成长(亲社会行为)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有利于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3.养成亲社会的方法: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③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济)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政治)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文化)二、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不沉迷网络,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2.网络谣言的危害(1)扰乱人们的思想和行为(2)破坏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3)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4)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等3.如何辨别网络谣言?①注意信息出处②关注官方信息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⑤向他人求助4.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3)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5.请你就促使青少年文明上网,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社会保护)(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通校园绿色网站,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诱感(学校保护)(3)家庭:加强对于女的引导和监督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话动,抵制不文明上网行为(家庭保护)(4)个人:遵守道德、法律,严格自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教材名言解读: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知识点: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速记1.青少年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课标答题句】2.青少年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做法】3.我们要主动融人绚丽多彩的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做法】4.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影响】5.公民要合理利用网络,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课标答题句】6.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课标链接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3.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4.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做或自卑,不歧视他人。(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6.领会诚实是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结合社会现象强调践行社会规则遵守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和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严守道德底线,能在社会交往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内容: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意义:对个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对社会: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遵守社会秩序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3.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种类:形成: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中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的做法:①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承担社会责任②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③发现破坏公物和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二、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为什么自由与规则不可分)?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2.自觉遵守规则的做法:①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行动胡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④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3.怎样维护规则?(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如何劝导他人遵守规则?(劝导他人遵守规则的技巧)(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2)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有的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②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③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1)对个人:①有利于展示内在修养②有利于增强自尊、自信,产生满足感,成就感等良好的心理体验★(2)对社会:①有利于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有利于维系良好人际关系③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④有利于养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⑤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尊重他人的做法: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3.“尊重从我做起”的表现(1)尊重动物:珍爱野生动物,不随意抛弃走物。(2)尊重自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己所能(3)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人格权利(4)尊重社会: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社会素序,践行道德要求遵纪守法(5)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礼仪习俗和风土人情,尊重、欣赏和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二、以礼待人1.礼的体现及主要表现: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3.做文明有礼的人的方法: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我们参加社交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①容貌整洁②服装整洁、美观、大方③举止规范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有关文明有礼重要性的名言哲语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②四维不张,国乃灭亡③凡人之所以贵于禽普者,以有礼也④礼者,人道之极也⑤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三、诚实守信★1.诚信的地位:从道德看: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法律看: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信的重要性: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原因:(个人)①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能赢得信任,失信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4.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原因:(企业)①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②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5.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的原因:(开展诚信活动的意义)①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6.践行诚信的做法: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7.如何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8.请你为构建诚信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①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讲诚信的行为②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③加强道德建设和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2)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利用媒体对不诚信现象进行曝光,树立诚信榜样,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3)企业:以诚信为本,依法诚信经营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活动建议]某班级以“诚信”为主题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请你参与。★现行为:考试作弊;涂改考试成绩;约定不守时;假冒家长签字;论文、学历荣誉造假;雇人刷好评;发布虚假广告;电信网络诈骗;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逃税等★说危害:①不诚信行为会失去他人的信任②是道德滑坡的表现,应受道德谴责③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应受法律制裁④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谈做法:我们要勇于承认过错,争取他人的谅解,信守承诺,努力做.个诚信的人10.有关诚信的名言哲语(1)轻诺必寡信。——不守诚信的后果(2)以信守身,以诚处世。——诚信的重要性(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的重要性(4)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做诚信的人教材名言解读1.不学礼,无以立。2.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知识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知识点:诚信的重要性)◆核心观点速记1.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意义】3.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做法】4.尊重他人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做法】5.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歧视他人。【课标答题句】6.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重要性】7.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地位】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课标链接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2.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3.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结合违法案例强调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做讲道德守法律的公民。◆核心观点速记1.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高频答题句】3.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4.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法】5.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原因】7.青少年要杜绝不良心理和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提高法律运用的能力。【做法】一、法不可违(违法行为)1.为什么法不可违?(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规范作用)(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3)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后果(1)含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都要承担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法律责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别危害程度相对轻微相对轻微严重触犯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务,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或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刑事处罚(主刑加附加刑)处罚机关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典型表现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抢劫、殴打致人重伤甚至死亡联系①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含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5.社会常见违法行为的案例分析。(我们应该警惕身边的哪些违法行为?)(1)扰乱公共秩序:车辆行驶中乱停乱放、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时未排队,严重扰乱公共交通秩序(2)妨害公共安全:高空抛物,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抢夺方向盘(3)妨害社会管理:暴力抗法,拒不执行城管管理,妨害社会公共管理秩序《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规定高空抛物、抢夺公交年方向盘入刑(知识点:犯罪、规则与秩序)6.遵章守法的原因及做法(1)原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2)做法:①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②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二、预防犯罪(犯罪)1.刑法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法律后果(1)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3)法律后果:刑罚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1)含义: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2)种类:分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6.未成年人沾染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危害(1)对个人: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使未成年人失去人生理想,荒废学业,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2)对家庭:破坏家庭和睦,引发矛盾,对家庭成员造成经济和精神损失(3)对社会: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治安,诱发刑事犯罪,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7.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8.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杜绝不良行为,遵纪守法(3)增强法道观念,依法自律(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善用法律(依法维权)★1.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依法求助?(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有哪些?)(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来维权(2)寻求国家法律教济。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2.诉讼的含义、地位及适用情况(1)含义: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适用情况: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3.诉讼的三种类型:(1)民事诉讼(2)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3)刑事诉讼★4.为什么我们要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3)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若鲁莽行事,不仅易受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5.当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①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要善于斗争,尽力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生活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应该怎么做?(青少年应怎样尊法守法?)(1)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3)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课标链接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2.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3.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列举学生生活情境社会生活事例等,旨在强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塑造美好品格成就幸福人生。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承担责任)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认识责任)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如何理解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认清角色、承担责任的意义。)3.列举自己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角色责任子女孝敬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学习社区居民团结邻里、爱护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实现中国梦★4.承担责任的意义(对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负责的意义)(1)对自己:承担责任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能够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诚信的良好品质;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能展示自己的才干,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等(2)对他人:承担责任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能使他人感受到幸福和美好等(3)对集体:承担责任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能促进美好集体建设等(4)对社会:承担责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促进社会和谐;能营造良好生活氛围等二、行为与后果★1.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及给我们的启示(1)联系: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人的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2)启示:①清醒地认识行为与后果的联系,积极承担责任,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负责②提高行为辨别和行为控制能力,不做妨碍他人自由、有害于自已或他人人身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不承担责任的后果(1)对自身:失去他人信任,受到道德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2)对他人:给他人造成麻烦,损害他人利益,甚至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1)对社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三、做负责任的人(承担责任)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1)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2)回报: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2.如何承担责任?(1)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要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2)非自愿选择的责任: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把它们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人★3.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对自己: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对他人:珍视他人生命;尊重他人权利;不因自己的失误影响他人;关爱他人(3)对集体: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4)对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5)对国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关心国家发展,立志报效祖国 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一、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的作用/意义(1)对自己: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2)对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3)对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3.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艺术):(1)要心怀善意(2)要尽己所能(3)要进究策略二、服务社会★1.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2.我们应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1)需要青年担当责任(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3)热爱劳动,爱岗敬业3.请你以“微公益”为主题策划一份活动方案活动主题:社区微公益传递正能量活动背景:①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正能量②微公益活动是正能量传递和实现的载体③中学生要立足于校园微公益,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把微公益活动带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中活动目的/意义:①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微公益活动,投人微公益活动②推动中学生开展微公益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引导中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④有计划地组织中学生参加微公益服务实践活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内容:开展绿化环境活动;乐于助人的实践活动;去敬老院、福利院进行慰问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展览活动等活动要求:①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要流于形式②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与老师保持联系③要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活动收获:①增进了对某事(法治、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了解②提高了组织、合作交往的能力③增强了某方面的情感(如亲社会、爱祖国)教材名言解读: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知识点: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能力,勇于承担责任)◆核心观点速记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做个负责任的公民,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2.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警示】3.关爱他人要做到心怀善意、尽已所能、讲究策略。【做法】4.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5.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做法】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课标链接1.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2.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3.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4.了解不同劳动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讲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建设美好祖国等内容,引导学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关心国家的发展,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求真务实,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积极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认识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内涵: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外延: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②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2.国家的核心利益①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②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3.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地位)(2)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3)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1)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地实现(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1.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1)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2)以热爱祖因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3)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4)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1)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2)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3.为捍卫国家利益,我们可以做出哪些行动?(1)当国家利益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5)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4.有关维护国家利益的名言哲语(1)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2)寸寸山河寸寸金,倚离分裂力谁任。(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4)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5)位卑未敢忘忧国。(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量根本的保胶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3)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2.为什么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2)窃取国家秘密、破坏祖国统一 和领土完整、土地荒漠化、外国思想文化渗透等威胁国家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4.我国应构建怎样的国家安全体系?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 -体的国家安全体系5.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应如何应对?(1)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2)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3)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4)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5)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二、维护国家安全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的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和做法(1)目标:力争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2)做法:①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②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③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3.我们为什么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如何理解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人人可为)(2)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人人应为)4.公民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1)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3)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4)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劳动价值)★1.劳动的价值与意义(重要性)(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2)劳动实现梦想,劳动铸就辉煌(3)劳动能培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更好实现人生价值3.为什么每个岗位的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尊敬和学习劳动者的原因/对劳动的认识)(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3)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4.怎样增强劳动观念和能力?①认识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②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发扬爱岗敬业精神③努力学习,掌握劳动的技能,养成劳动习惯★5.怎样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1)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为什么要发扬实干精神?)(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青少年发扬实干精神的做法)◆核心观点速记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维护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地位】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自觉捍卫国家利益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做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高频答题句】5.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6.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做法】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实现梦想,劳动铸就辉煌。【重要性】8.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9.青少年要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宪法1.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宪法地位: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4.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5.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6.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7.我国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8.如何保障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我国人权特点: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人权的内容很广泛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要求(1)原因: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要求:①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②加强人权法治保障③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4.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监察)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项合法权益(司法)⑤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三、组织国家机构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组织国家机构意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以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5.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四、规范权力运行1.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原因)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如何规范权力运行(方法)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核心观点速记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课标链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地位,宪法监督等,强调宪法至上、依宪治国的法治理念,侧重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坚持依宪治国1.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原因)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根本法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③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3.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原因)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4.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不同点: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不同点宪法其他法律规定内容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国家生活中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法律效力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依据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2)相同点:①都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②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④都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二、加强宪法监督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原因)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②在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2.宪法监督的主体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3.怎样加强宪法监督?(做法)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三、增强宪法意识★1.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及途径(1)原因: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相关,我们的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2)途径:宪法晨读、宪法主题班会、宪法进社区、宪法主题演讲★2.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国家:①设立国家宪法日②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公民: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3.为什么要推动宪法的实施?(1)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2)是坚持宪法至上,践行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4.[活动建议]为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某班拟开展以“宪法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请你列举几个活动形式:模拟宪法宣誓、宪法诵读、参观宪法主题公园、举办宪法知识竞赛等◆参与此次活动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增进中学生对宪法的认同,使宪法深人人心等◆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的途径: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核心观点速记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地位】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4.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做法】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课标链接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注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与他义和集体:权利义务)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宪法赋子公民的基本权利,结合公民实际生活中行使权利的情况,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增强权利意识。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正确行使宪法赋子的各项权利。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条件: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3.政治自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监督权(1)主体:公民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要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4)行使途径:①向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监督④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流的形式反映(5)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①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和社会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②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③有助于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有助于拓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二、人身自由1.内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2.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2)侵犯人身自由的表现:非法拘禁、非法剥夺或限制、非法搜查4.人格尊严权(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内容:①名誉权②荣誉权③肖像权④姓名权⑤隐私权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1.内容: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④受教育权⑤文化权利2.财产权(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包括:①占有权②使用权③收益权④处分权3.劳动权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4.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四、文化教育权利1.内容:①受教育权②文化权利2.受教育权(1)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2)措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制度3.文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四、其他权利内容:①平等权②宗教信仰自由③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五、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自由和权利④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维护权利守程序(1)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2)维权方式:①协商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3)协商特点: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4)调解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5)仲裁适用范围: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6)诉讼(1)分类: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2)特点: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有效、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核心观点速记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地位】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做法】6.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我们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做法】第四课公民义务课标链接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阐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合公民实际生活中履行义务的情况,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增强义务观念,在生活中自觉履行义务。一、公民基本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1)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做法: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①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②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2.维护国家利益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和做法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做法:①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②自觉维护国家领士完整和主权统一③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原因和内容原因: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内容:①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②维护国家荣誉: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应该怎么做?①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②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④为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⑤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⑥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等3.依法服兵役(1)原因: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兵役分类:现役和预备役(4)要求:①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租园面战斗②预备使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各多军参故,保卫祖国4.依法纳税(1)原因: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法表现:偷税、欠税、骗税、抗税5.劳动的义务6.受教育的义务7.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8.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9.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依法履行义务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受教育)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需要我们怎么做?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③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3、法定义务:强制性4、法定义务须履行的要求: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5、违反义务承担怎样的责任: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速记1.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要求】3.法定义务须履行。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关系】5.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做法】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课标链接1.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了解我国现阶段根本政治制度。(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本课时通过讲述我国基本制度,结合全国两会、基层民主选举等,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素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素养链接。引导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意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对其政策: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国有经济含义: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集体经济含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意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对其政策: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公有制为主体(2)多种分配方式:决定因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3)其他收入方式:社会保障收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市场经济体制:含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调节资源方式: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特点:市场体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大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①它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②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坚持民主集中制5.人大代表(1)职权: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2)义务:①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②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三、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包括: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4)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的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点: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性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展现组织主题:围绕团结和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及特点?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特点:①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②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把国家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性质: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核心观点速记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频答题句】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领导力量。【高频答题句】7.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8.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9.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一、国家权力机关1.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责和分类(1)组成: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2)职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分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城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权主体职权内容示例辨识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立法权制定《民法典》法律的制定、修改、废除的决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立法权制定地方法规(2)决定权主体职权内容辨识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3)任免权主体职权内容辨识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选举、决定、罢免(4)监督权主体职权内容示例辨识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国家主席的性质、产生、条件及任期(1)性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子的职权(2)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条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4)任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2.国家主席的职权(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2)任免权(3)外事权(4)荣典权三、国家行政机关1.行政机关的含义、组成、宗旨、目标及职权(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目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5)职权: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有等行政工作2.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1)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2)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3.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4.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5.行政机关应该如何行使职权?(1)行政机关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2)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3)行政机关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6.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原因及要求(1)原因: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 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2)要求: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四、国家监察机关1.监察委员会的性质、组织体系、监察范围及职权(1)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2)组织体系: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3)监察范围: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职权: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关系(1)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1)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3.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1)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4.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原则(1)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5.监察机关的职责及作用(1)职责:①监督职责——首要职责②调查职责③处置职责(2)作用:①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能有效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③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五、国家司法机关1.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基本职权及作用(1)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2)组织体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3)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4)作用: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2.人民法院行使职权的要求及作用(1)要求:①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②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作用: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3.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基本职权和工作原则(1)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组织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3)基本职权:①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③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4)工作原则:①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核心观点速记1.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4.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5.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法】6.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做法】7.人民注院公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8.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追诉犯罪,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课标链接1.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2.理解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3.富有正义感。(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讲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知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崇商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一、自由1.自由的内涵及意义(1)内涵: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意义:①对个人: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②对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自由的真谛)(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都要遵守法律,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4.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二、平等★1.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平等的意义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2)平等地适用法律★4.践行平等的要求(1)反对特权(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适学习和工作中5.特权的含义、表现及享有特权的代价(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2)表现:①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②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③利用社会关系追逐已之利,并逃避法律制裁(3)享有特权的代价: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一、公平1.公平的内涵及具体要求(1)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权利的享有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不同而区别对待)(2)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制约。(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区别对待)(3)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2.公平的重要性/意义(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的原因) (1)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怎样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①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正义1.正义行为的内涵及表现(1)内涵:正义行为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2)表现: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惩恶扬善、光明磊落、公正廉明等2.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及表现(1)内涵:非正义行为是阻碍社会进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2)表现:违法乱纪、弄虛作假、恃强凌弱、以权谋私坑蒙拐骗、以次充好、偏听偏信等3.正义的重要性(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4.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对我们有哪些要求?(1)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2)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5.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性(1)正义和制度的关系: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2)正义的制度的作用:让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3)正义对法律的要求: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6.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的意义(1)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人不竭的动力7.守护正义的必要性(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3)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8.如何守护正义?(守护正义的方式)(1)个人守护正义。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①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②严格遵循诉讼程序③平等对待当事人④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9.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美好社会的必要性及要求(1)必要性: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2)要求:①要明辨是非、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心怀正义,自觉抵制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③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10.法治与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关系(1)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2)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11.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1)教育方面: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取消义务教育超大班额等。(2)医疗方面: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启动疾病应急救助试点;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事业;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等(3)均衡发展方面: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4)弱势群体方面: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希望工程等◆核心观点速记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沙和侵害。3.我们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子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做法】4.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指的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高频答题句】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原因】6.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7.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人不竭动力。【意义】8.公平正又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重要性】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课标链接1.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带来的巨大变化,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最终实现共同富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引导学生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推动者。一、坚持改革开放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改革开放怎样促进经济发展?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我国取得的巨大变化)(1)经济建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科技、教育、文化: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3)人民生活: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人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4)国家发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5)国际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5.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改革开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7.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1)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立志报效祖国(2)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4)积极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8.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走向共同富裕1.正确认识改革(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3.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区域合作,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4.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意义及做法(1)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3)做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区域合作5.我国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采取的举措(1)城乡协调发展:①实施精准扶贫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④新农合、“两免-补”、村村通工程(2)区域协调发展:①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②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③京津冀协同发展,深人推进“长三角区域-体化发展" ④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等6.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8.怎样让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9.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作贡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应该怎样做?)(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3)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核心观点速记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课标答题句】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重要性】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原因】6.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课标链接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知道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不受侵犯。(我与他人和集体:权利与义务)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的展示,强调创新对当今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要求学生求真务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善于观察、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一、创新改变生活★1.创新的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3.创新与生活的关系①创新改变生活②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③生活处处有创新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对个人的作用①创新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②创新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4.创新对社会生活的作用①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②创新让生活更美好★5.我国为什么坚持创新发展?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⑥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6.改革与创新关系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二、建设创新型国家1.我国科技现状?成就: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随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广大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开拓创新★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青少年: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敢于质疑,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断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④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4.为什么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5.如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双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社会: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三、教育重要性①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四、知识产权1.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1)知识产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含义)(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2.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2)未成年人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核心观点速记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重要性】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频答题句】5.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做法】6.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重要性】7.当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课标链接1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考点通过列举公共参与的实例,描述法治中国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侧重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和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一、社会主义民主1.民主价值的要求、实现方式:民主价值的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百年中国探求民主价值,证明了什么?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②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③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基本国情★3.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具体形式: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意义: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4.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参与民主生活1.公民参与的原因、要求原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要求: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途径有哪些?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监督3.民主选举(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3)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4.民主决策(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3)有力保证: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民主监督(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2)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6.参与民主生活对国家和公民的要求(1)对国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对公民: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7.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公民个人素养②有利于提高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民主质量和子水平③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让社会主义制度水葆生命力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9.监督和制约机制的重要性(1)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2)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办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0.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有何作用?(1)有利于保障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2)有利于调动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有利于反映社情民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一、夯实法治基础1.法治的重要性①法治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如何建设法治中国?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二、凝聚法治共识1.政府性质: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权力来源:人民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2.依法行政(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法治政府的要求:(做法)政府: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5.为什么要坚持厉行法治?(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厉行法治的做法(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国家:①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尊重和保障人权(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3)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4)公民(青少年):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依法律已、依法办事,依法维权6.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做法:①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②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核心观点速记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形式行使民主权利。【做法】4.我们要增强民主意识,积极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做法】5.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做法】6.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重要性】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法】9.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课标答题句】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课标链接1.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境和重大社会热点,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参与到守护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3.请你列举几例中华特色文化(1)物质文化: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明皇陵、颐和园、武当山古建筑群、梵净山、九寨沟、武陵源等(2)非物质文化:京剧、武术、篆刻汉字、书法、皮影戏等(3)代表人物:孔子、老子、韩非子、李白、杜甫等(4)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4.徽文化的代表:徽派建筑、黄梅戏、凤阳花鼓、宣纸、徽墨、泗州戏、芜湖铁画等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延续文化血脉)?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7.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2)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4)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应采取哪些行动?(1)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2)加大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3)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4)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5)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文化自信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2.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⑤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③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④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3.青少年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具体做法(1)要求: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具体做法:①了解和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古今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英雄人物事迹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信守法、自强不息、助四、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1)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核心:爱国主义(3)特点:与时俱进2.爱国主义意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本质:在当代中国,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3.中国人民的精神特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4.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5.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②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③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竭精神动力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1)对国家: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2)对他人: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对自身: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7.新时代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国家: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等(2)社会: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宣传报道典型先进人物事迹等(3)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精神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4)青少年: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能挺身而出;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是坚持和发展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4.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青少年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5.开展文化惠民、评选安徽好人、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2)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4)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文明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核心观点速记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法】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5.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6.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用】7.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重要性】10.公民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课标链接1.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一、人口问题(计划生育)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我国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新特点:①总人口增速趋缓②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的水平③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④老龄化加剧⑤大量的人口流动2.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3.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①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②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4.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二孩”政策?①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②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国家: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②进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③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范围,构建养老服务体系(2)社会: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3)家庭:成年子女要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我国的资源现状、原因、影响、对策(1)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3)影响: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4)对策: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2.我国的环境原因、现状、危害(1)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行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现状: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3)危害:①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②严重破坏生态平衡③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对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意义(1)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2)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社会(5)有利于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5.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请你为政府、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政府: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依法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监管③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宣传教育(2)企业:①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生产行为②增强社会责任感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6.青少年(公民)应如何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作贡献?(青少年应如何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加节能环保的公益活动(2)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及时制止、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是由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决定的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自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⑤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四、绿色发展1.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时代图景★2.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1)政府: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企业: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积极承担责任,遵纪守法②加大科技投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节能减排(3)公民(青少年):①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②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义务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敢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和表现(1)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2)表现: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物质形态)②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精神形态)5.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核心观点速记1.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法】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做法】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法】4.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法】6.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做法】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课标链接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懂得维护国家统,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结合重大社会热点讲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表明我国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自觉同危害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一、促进民族团结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4.为什么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5.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②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6.为促进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3)在学校与各民族同学平等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进友谊(4)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5)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积极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二、反对分裂1.反对分裂的做法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2.为什么要反对分裂?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三、“一国两制”1.“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1)“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2)“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2.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②港澳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③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可行的有效途径,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思路3.怎样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②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制权的制度③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四、台湾问题1.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2.国家对台的方针和政策?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③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识④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4.加强两岸奎流;深化融合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干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回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海活力,非大中华民族经济,有实租平统的基础◆核心观点速记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高频答题句】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6.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要性】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做法】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课标链接1.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结合重大社会热点讲述中国梦,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融人到中国梦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个人梦不懈奋斗。一、中国梦★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正确认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涵: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意义: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1921-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1949-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化):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如何实现中国梦?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政府: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青少年:①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②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有何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对中华民族来说: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对科学社会主义来说: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对整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习(不含马、毛)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标志、历史地位(1)确立标志: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2)历史地位: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③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奋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三、自信的中国人1.为什么要做奋斗的人?①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②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③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源所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①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②既胸怀理想又求真务实,既满怀激情又锲而不舍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核心观点速记1.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法】4.“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必能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课标链接1.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核心素养链接本课时通过讲述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带来的巨大变化,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最终实现共同富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引导学生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推动者。第一课同住地球村一、经济全球化1.当今世界的特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2.经济全球化(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2)影响;利: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会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弊: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3)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二、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认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2)正确对待:①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文明交流4.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来理解和判断事物5.在文化交流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1)要注意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交流的本领(2)热情友善,以礼相待,不卑不亢(3)尊重外国友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4)积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三、世界多极化1、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影响: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②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3.世界多极化的影响肯意义影响: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意义: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4.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深化合作?①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人发展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6.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参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在国际舞台上,各国发展既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国际合作:①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②合作能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合作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国际竞争:①竞争带来活力和动力②竞争能获得发展机遇③竞争有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7.我国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②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和平与发展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时代潮流(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原因)①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②二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和平发展的可贵③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4.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①致力于以和平谈判方式代替武力解决争端②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③派驻维和部队④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5.维护世界和平,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珍惜今天的和平②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③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6.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不足(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2)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贫困、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7.面对贫困问题,世界各国应该怎么做?(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2)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3)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挑同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2.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③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④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3.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办)国家: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各国人民:①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仅善待自,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③关注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青少年:①既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②培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力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核心观点速记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3.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放眼全球,心系祖国。【做法】4.面对多样的文化,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做法】5.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高频答题句】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课标链接1.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3.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结合重大时政热点讲述中国的国际地位及我国在世界舞台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具有国际视野,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机遇与挑战,立足基本国情,参与到中国走向世界的浪潮中去。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同世纪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2.中国担当,积极作为的表现①面对各地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用有限的资源,解决温饱问题3.贡献中国智慧的表现:①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③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4.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中国努力提升自己在国际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③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5.列举中国向世界展现的中国智慧(1)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6.中国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时,我国应注意那些问题?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③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实力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⑤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责任,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二、中国影响表现: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②中国是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④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三、文明交流互鉴1.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①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②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③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文明成果?①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②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3.如何增强我们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①树立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树立全球观念,用世界眼光看问题②主动了解外来文化,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③多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理解,推动人类的共同进步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一、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我国拥有新的发展契机:国内机遇:①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②“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外部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我国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国内挑战: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国际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各种挑战,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3.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机遇:①抓住机遇,勇于创新②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挑战:①要有忧患意识②要增强信心,运用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二、谋求发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我国如何谋求发展?①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2.提升发展质量的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②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③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3.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意义:①有利于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②有利于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4.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意义: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5.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6.中国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中如何坚持合作共赢理念?(1)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2)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3)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4)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核心观点速记1.我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高频答题句】2.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高频答题句】3.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高频答题句】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5.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做法】6.面对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要有忧患意识。【做法】7.面对挑战,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做法】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课标链接1.感受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3.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讲述少年的担当和职业选择,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素养。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去。第五课少年的担当一、走向世界大舞台1.我们是如何探索世界的?(我们怎样走向多彩世界?)(1)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2)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2.走向世界的我们在交往中有哪些收获?(1)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2)面对困难时,学会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3)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承担更多的责任3.我们为世界添光彩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情都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2)做法:①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②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4.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我们应该怎么做?(1)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2)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3)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二、少年当自强★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为什么少年当自强?)(1)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2)青年共期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如何认识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1)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2)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续奋斗★3.立足本国,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抱负?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②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④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4.立足国际,走向世界的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和抱负?(1)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掌握相应的知识,不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2)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第六课我的毕业季一、学习压力1.学习对青少年的意义(为什么说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1)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在创新中不断进步(2)学习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种能力2.青少年应怎样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对待当下学习的正确态度)(1)高度重视、积极投人,把学习当作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和困难,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3)不仅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坚持在实践中学习3.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影响学习效率;适度的学习压力能激发我们的干劲★4.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1)转移注意力(2)保持身体放松(3)调节情绪,自我暗示(4)保持适度紧张(5)树立自信,迎接挑战★5.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1)实践出真知(2)在实践中,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3)生活中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6.我们应该怎样在实践中学习?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2)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7.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原因(1)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编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能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开个人素质8.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1)主动学习(2)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3)坚持不懈(4)培养敏感性二、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1.正确的学习观念①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是提高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将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②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有苦更有乐③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④有正确的成就动机★2.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①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索精神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权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如何培养中学生成就动机?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②学习是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③学习激发潜能,成就人生意义④我们要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前途结合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奉献中实现人生意义等三、职业规划1.为什么我们要做好职业准备,规划职业生涯?(1)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2)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3)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进行职业选择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注意哪些问题?(1)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2)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3)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4)当经验、能力与职业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①自我分析②环境分析③确定目标④行动计划⑤评估调整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想要成为祖国和家乡需要的人才,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四、敬业精神1.对职业的理解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职业是社会分工的要求,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②每种职业都承担着定的社会责任,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③国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2.敬业精神的表现及意义(1)表现: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2)意义:①就社会而言,敬业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就个人而言,敬业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培养敬业精神的要求①学会正确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②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第七课从这里出发一、合理选择1.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如何战胜自己?(1)在连茫彷徨优虑时,能始终勇敢面对,奋力前行(2)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3)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2.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选择?(1)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2)学会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②多方面收集信息③掌握选择的策略(3)我们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 走向未来(踏上新征程)1.为什么要畅想未来?(畅想未来的目的)①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②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2.畅想未来的要求(1)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相结合(2)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不断反思,全面规划(3)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3.踏上新征程的有利条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恬水平不断提高4.踏上新征程,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②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观点速记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课标答题句】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课标答题句】3.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需要主动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坚持不懈,培养敏感性。【做法】4.进行职业选择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做法】探究实践题一、倡议(建议)书写作要求:格式要规范;观点正确;层次清晰;号召力强二、活动方案设计要求:主题鲜明;目的明确;环节完整;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切合实际;富有意义活动环节: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步骤;活动总结三、墙报、壁报、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要求:主题鲜明;美观大方;图文并茂;设计创新四、演讲稿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通俗明了;生动幽默;真切感人;发人深省;富有鼓动性五、搜集资料途径:上网;查阅报刊杂志;咨询专家;向老师询问;走访六、辩论会要求:①辩论标题②正方(反方)的观点③正方(反方)辩论提纲④指出正、反方辩论时的优点和不足 ⑤总结发言七、主题班会设计要求:①活动主题②活动目的③活动准备:搜集资料;人员分工;任务分配;场地布置;器材准备;确定主持人④活动过程:主持人发言;展示资料;交流讨论;小组发言;归纳总结;主持人宣布结束八、社区宣传活动要求: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确定主题和活动形式;搜集资料;落实人员及分工;联系社区;确定时间、往返路线;安全措施;准备器材;布置场地九、调查研究方案要求:1、明确主题及活动形式2、调查的准备及实施及调查材料的处理3、通过调查想达到的目的及相关的建议具体细节:1、活动时间2、活动地点3、活动准备4、活动方式5、调查对象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调查内容7、汇报交流8、写出调查报告、呈交有关部门十、宣传标语设计要求:1、贴近宣传主题,理论联系实际2、言简意赅,具有号召力3、善于联想,注重创新十一、评选活动要求:推荐候选人;审核公示;集中宣传;组织投票;评选揭晓第112页共1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05 02:07:05 页数:112
价格:¥18.88 大小:271.57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八九年级6册课本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必备!)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