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部编版七八九年级6册教材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精编完整版(根据最新修订版教材编写!)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1

2/131

剩余1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部编版七八九年级6册教材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精编完整版(根据2020、2021最新修订版教材编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提纲精编版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1.1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是什么?(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2)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2.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成长礼物?(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有哪些?)(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2)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4)新的环境,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像重塑造一个我。3.怎样珍惜中学生活: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1.2少年有梦1.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2)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3)少年的梦想能使人类不断地进步和发展。(4)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5)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2.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3.我们应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1)要付诸行动。(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4.努力的含义及要求(1)含义: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2)要求: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③努力也有方法。5.中国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第131页共131页 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1学习伴成长1.如何正确看待学习?(1)(学习内容)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2)(学习范围)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3)(学习态度)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4)(学习过程)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有学习的天性,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5)(学习时间)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2.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2)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2.2享受学习1.学习的滋味都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3)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2.如何学会学习?(1)(从学习兴趣角度)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①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②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2)(从学习方法角度)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131页共131页 ①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3)(从学习方式角度)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①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②我们也可以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3.1认识自己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1)(自身角度)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2)(他人角度)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己?(1)(生理方面)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2)(心理方面)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3)(社会方面)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3.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1)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2)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4.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1)(心态上)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2)(方法上)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3.2做更好的自己1.为什么要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2.我们应该怎样积极接纳自己?(1)(内容上)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②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③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2)(方式上)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3.我们应该怎样欣赏自己?第131页共131页 (1)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2)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3)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才能成为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我。会欣赏他人的人,才会真正地欣赏自己。4.如何做更好的自己?(1)要扬长避短。(2)需要主动改正缺点。(3)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4)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5.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等。第二单元 友谊的填空4.1和朋友在一起1.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1)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2)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2.为什么要对朋友关系进行梳理?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朋友的重要性(友谊力量的表现)(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4.2深深浅浅话友谊1.友谊有哪些特质?(1)(亲密)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第131页共131页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2)(平等、双向)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3)(心灵)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2.我们需要澄清对友谊的哪些认识?(1)(变化)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2)(竞争)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3)(原则)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3.澄清我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什么重要意义?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5.1让友谊之树常清1.怎样建立友谊(1)(开放)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2)(行动)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2.我们应怎样呵护友谊?(1)(关怀)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2)(尊重)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3)(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4)(对待伤害)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5.2网上交友新时空1.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2.网上交往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网上交往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②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③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第131页共131页 (2)消极影响①互联网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③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3.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网络交往?(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2)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4)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5)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4.网上交友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6.1走近老师1.教师的职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尊敬老师)?(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3)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4)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为什么要尊重老师)2.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什么?背景: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要求:(“四有”教师)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3.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的老师?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4.我们应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3)具体方法: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交往等。第131页共131页 6.2师生交往1.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3.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5.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7.1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义是什么?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的作用有哪些?(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3.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4.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5.我们应怎样孝亲敬长?第131页共131页 (1)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2)具体方法: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与他们沟通。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7.2爱在家人间1.亲情的含义?(1)(情感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2)(表现上)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3)(形式上)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2.亲情产生的原因?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3.亲情的表现?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4.怎样正确对待家庭结构的变化?①原因: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②态度: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5.亲子之间发生爱的碰撞(冲突)的原因是什么?(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3)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第131页共131页 6.怎样正确认识亲子之间爱的碰撞(冲突)?(1)(性质)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2)(危害)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7.我们应怎样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1)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2)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7.3让家更美好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2.怎样建设和谐家庭?(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2)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8.1生命可以永恒吗1.生命的特点?(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也是短暂的。(5)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2.怎样正确看待死亡?(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2)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3)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第131页共131页 3.为什么说“生命有接续”?(1)(身体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2)(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3)(精神信念上的生命)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8.2敬畏生命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2)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3)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2.生命至上的内涵(1)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3.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如何做到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9.1守护生命1.怎样爱护身体?(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2)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但不能因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3.怎样养护精神?第131页共131页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2)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9.2增强生命的韧性1.什么是挫折?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会有那些不同?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⑤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3.怎样正确认识挫折?(1)(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2)(积极影响)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4.怎样战胜挫折?(1)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2)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10.1感受生命的意义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1)(从个人角度)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从他人角度)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从国家、民族和人类角度)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第131页共131页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10.2活出生命的精彩1.人们对待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态度?①消极态度: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②积极态度: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怎样让生命充盈?(1)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3.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4.我们怎样关切他人?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②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5.怎样理解生命的伟大与平凡?(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第131页共131页 (2)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3)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汇总(2020最新版)1.1.1悄悄变化的我1、什么是青春期?有何重要性?(P3相关链接)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2、青春期的身体(生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P3)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什么影响?(P3-P4)(1)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2)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4、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和表现?(P5)(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2)表现: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5、★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第131页共131页 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青春的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美?)6、进入青春期,我们心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P5)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相关链接)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8、为什么要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9、★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集体)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他人)③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④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我)10、对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哪些?(P7方法与技能)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1.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怎样正确认识独立思考?(P9)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批判性思维有什么表现?(P10)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第131页共131页 3、★批判性思维有什么作用?(P11)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4、★如何进行批判?(进行批判思维应注意什么?)(P11)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5、批判的技巧有哪些?(P11相关链接)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6、为什么青春期具有创造潜力?(P12)①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7、★如何开发创造潜力?(P12-P13)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我们也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8、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思维成熟?(P9-P12标题)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1.2.1男生女生1、男生与女生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P14)生理方面、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2、如何正确看待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P15)第131页共131页 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3、★如何正确认识性别角色?(P16)(1)作用:①(积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②(消极)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2)做法: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4、★如何正确认识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P17)(1)作用: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2)做法:①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②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2.2青春萌动1、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是什么?(P18)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2、★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与异性相处的意义)(P19)①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我们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3、★与异性交往应注意什么?(与异性交往的正确做法)(P19)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4、★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情感?(P20-P21)(1)认识:①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第131页共131页 (2)正确态度: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5、什么是真正的爱情?(P21)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1.3.1青春飞扬1、青春期的我们有哪些成长的渴望?(P24)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青春的遐想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P24)①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②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3、★为什么要自信?(自信的作用)(P25)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4、如何做到自信?(P26)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5、★为什么要自强?(自强的作用)(P26-P27)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6、★如何做到自强?(P27)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1.3.2青春有格1、什么是“行己有耻”?(P28)第131页共131页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P29)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3、羞耻心(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P28)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②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4、如何增强自控力?(P29方法与技能)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5、如何理解“止于至善”?(P29)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6、★如何做到“止于至善”?(P29-P3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7、★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P30-P3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第131页共131页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2.4.1青春的情绪1、情绪的类型有哪些?(P35)(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2)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2、情绪的成分有哪些?(P35相关链接)内在体验、外显表情、生理激活【说明】老版本写的是“生理反应”,新版本改为“生理激活”3、★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P35)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周围情况的变化。4、★情绪的作用有哪些?(P35)①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②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5、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36正文+相关链接)(1)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⑤情绪的表现性。(2)产生原因:身体发育加快、生活经验不断丰富6、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P37-P38)①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②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2.4.2情绪的管理1、为什么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P39)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②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2、★我们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P39)第131页共131页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3、★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同情绪的影响)(P40)(1)正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2)负面情绪: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4、为什么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合理调节情绪的作用)(P40-P41)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③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5、★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6、管理愤怒情绪的方法有哪些?(P40方法与技能)①与信赖的长者交流。②自我提醒。③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④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⑤写一封信。7、如何安慰他人?(P41方法与技能)①为他做些体贴的事。②做一个耐心的听众。③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④帮助他转移注意。2.5.1我们的情感世界1、我们为什么需要情感?(P43)①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②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③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第131页共131页 2、★情感与情绪有什么关系?(P43-P44)(1)联系: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②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③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2)区别:①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②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3、★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情感的种类)(P44)①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②高级情感,如道德感。③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④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⑤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4、★情感有什么作用?(P44-P46)①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2.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1、美好情感的作用?(P47)①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②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2、★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P47)①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3、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有哪些具体方式?(P48相关链接)①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第131页共131页 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4、★体验负面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48-P49)(1)消极影响:羞耻感、焦虑感和挫败感等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2)积极影响:①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5、★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P49-P50)①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6、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意义?(P50)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7、怎样学会关心?(P49方法与技能)①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②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③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如果没有被接受,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3.6.1集体生活邀请我1、集体的含义?(P53)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2、集体联结度和个体的关系?(P53)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3、集体的联结度与哪些因素有关?(P53相关链接)①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②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③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第131页共131页 ④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⑤成员间的默契程度⑥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4、集体的温暖是怎样体现的?(P54)①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②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感的含义和作用)5、★集体的力量来自哪里?(P55)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6、★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P56)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③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7、★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是什么?(集体力量的作用)(P57)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②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③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3.6.2集体生活成就我1、★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是什么?(P58-P59)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2、★怎样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P58-P59)①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②我们在交往中可以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3、为什么可以在集体中发展个性?(P60-P61)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第131页共131页 ②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4、★怎样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个性?(P60-P61)①在(集体生活)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②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3.7.1单音与和声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什么关系?(P62-P63)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②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③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2、★个人需要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原因是什么?(P63)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基于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3、★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P64)①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4、★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如何让集体更和谐?)(P64-P65)①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③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④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第131页共131页 ⑤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5、★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64-P65)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6、★在集体生活中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P65)①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②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3.7.2节奏与旋律1、在集体生活中,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P67)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②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是怎样的?(P67)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②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3、★如何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如何正确处理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冲突?)(P68)①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②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③我们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第131页共131页 4、小群体是如何形成的?(P69)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5、★小群体的积极影响?(P69-P70)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③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6、★小群体的消极影响?(P70)①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②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什么是小团体主义?)7、★如何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P70)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8、解决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有什么意义?(P70)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说明】有些时候某些句子,既可以作为A问题答案,又可以作为B问题答案,为了避免重复划线,现将此问题提供在下方:9、小群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P70)①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②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3.8.1憧憬美好集体第131页共131页 1、什么是集体的愿景?(P72)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2、集体愿景的作用?(P72)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3、★美好集体的作用?(P73)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②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4、★美好集体的良好氛围体现在哪些方面?(美好集体的特征)(P73-P76)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5、民主公正的集体的体现:(P73)①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②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③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6、充满关怀友爱的集体的体现:(P74)①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②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③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实,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7、★善于合作的集体的体现:(P75)①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②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第131页共131页 ③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8、集体生活合作策略有哪些?(P75方法与技能)①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②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③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④经常自我反思。 9、充满活力的集体的体现:(P76)①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②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开展竞争?)3.8.2我与集体共成长1、★怎样建设美好集体?(如何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尽责?)(P77-P79)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主管理。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③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④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⑤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2、★怎样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怎样在担当中成长?)(P79-P82)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第131页共131页 3、★在集体中勇于承担责任的意义?(P81-P82)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②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③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4.9.1生活需要法律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P85-P86)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P86)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3、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P87)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4、什么是法治?(P87)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5、★法治的重要性?(P87-P88)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第131页共131页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P88相关链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9.2法律保障生活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联系)是什么?(P90)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P91-P9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P94)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4.10.1法律为我们护航1、什么是未成年人?(P96)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P96-P97)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第131页共131页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P97)(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P99)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P99)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6、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P100)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4.10.2我们与法律同行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1)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如何做到依法办事?(P101-P102)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即:树立法律意识。)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什么是法治意识?(P102)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2)第131页共131页 ①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5、★在法治时代,道德有什么作用?(P103)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6、★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P103)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背诵提纲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是我们可以参与的社会生活?)答:到农村、工厂、商场感受社会生活;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参观博物馆、观看升旗仪式等等。            2、社会生活的特点?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3、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积极了解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①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我们会跟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我们正是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走向成熟。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131页共131页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①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②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邻居、老乡等)③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桌、同事等)    6、为什么说个人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7、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有哪些?           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切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青少年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在多方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团结同学、互相谦让、彼此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养成的途径)   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④热心帮他人。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31页共131页 1、网络的利与弊?利(积极):(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对个人)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②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弊(消极):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一些人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2、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有哪些?①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②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③影响身心健康成长。3、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①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②引发社会信任危机;③损害国家形象;④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⑤污染了网络环境;⑥扰乱了公共秩序;⑦败坏了社会风气;4、怎样防范网络谣言?①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②社会: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③网民: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信谣,不传谣,并勇于同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第131页共131页 5、如何预防网络诈骗?①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   ②不在网络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③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6、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7、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分类: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分类: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习俗等。4、为什么说维护社会秩序要靠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第131页共131页 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如何?              ①自由和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的约束;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不良行为,自觉遵守规则)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②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8、生活中看到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要怎么做?      ①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 ②以宣传劝导为主,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国家设定相关的行政法规约束不文明合理行为。9、劝导的技巧有哪些?     ①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②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③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1、为什么要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的意义)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对个体)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对社会)2、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3、如何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第131页共131页 ②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4、礼的主要表现有: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5、为什么待人要以礼为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①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6、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要求: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7、为什么要讲诚信?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8、如何践行诚信?自己: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第131页共131页 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善意的谎言)。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摒弃各种不诚信行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撒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④积极参加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用自己美好的人格和行为为建设诚信的社会增添光彩。他人:经营者坚守诚实守信原则,诚信经营,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社会:加强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政府:履行好监管职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1、法律的内涵?(法律的规范作用?)答: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是违法行为?答: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哪几种?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责任举例民事违法行为较轻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通则》)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欠债不还捡到东西不还行政违法行为较轻行政法律规范(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拘留)扰乱社会治安(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刑事法律规范(如《刑法》)刑罚处罚故意杀人 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不同点和共同点?(1)不同点: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最严重。第131页共131页 ②违反的法律不同: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规范;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事法律规范。③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刑罚处罚。(2)相同点: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5、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还有:闯红灯、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偷马路上的井盖等)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我们的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6、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7、如何做到遵章守法?(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应该怎么做?)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8、刑法的作用和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9、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后果)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10、刑罚含义: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11、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针对外国人)。12、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第131页共131页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13、犯罪的危害有哪些?①对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自毁前程、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②对他人:造成被害人的财产、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给被害人的家庭带来伤痛;③对家庭:影响家庭正常生活、令家人担心,甚至毁掉家庭幸福;④对社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妨碍社会管理,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14、遇到侵害,我们怎样依法求助?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④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15、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借助第三方)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打官司)讨回公道。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16、青少年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17、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制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②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③常见方法:a.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b.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c.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d.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e.保护好作案现场。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第131页共131页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如:分配的任务,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公民的身份,如不做有损国家尊严和利益的事情,等。1、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角色不同,责任不同;角色越多,责任越多)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②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的行为。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2、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列举你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            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3、如何承担责任?                    ①对自己: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②对他人:对他人负责,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父母、老师、朋友)③对社会: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④对国家:遵纪守法,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4、对自己负责的原因及要求?                原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要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责任的表现。   5、对他人负责的原因及要求?                原因: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②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求: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7、勇于承担责任的意义?(为什么要勇于承担责任?)①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对自己)②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对他人)第131页共131页 ③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                  8、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               ①承担责任的付出(代价):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②承担责任的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                9、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①自己可以选择,要不言代价与回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做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付的责任。(评估不是斤斤计较)②不是自愿选择,做到我承担,我无悔。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10、如何评价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例如:秦玥飞、屠呦呦、袁隆平等)    ①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②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③敬业、诚信、等良好的道德素质;④爱国主义情操等。(可结合具体人物谈特有的品质)  意义: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①我们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②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③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④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2、如何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第131页共131页 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面对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3、关爱的名人名言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关爱,美好生活的源泉。③生活因爱而绚丽,世界因爱而美好。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⑤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4、为什么要服务社会?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5、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6、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对个人的影响:①有利于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②有利于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社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7、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防雷知识;到居民小区义务劳动;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残疾儿童募捐;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向市民义务宣传法律知识等。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情感?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第131页共131页 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1、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有哪些?①内涵: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内容: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重要性: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外延: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③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什么?①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5、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1)首先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2)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①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虽然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第131页共131页 ①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3、为什么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为什么)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因此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怎样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5、国家安全体系: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6、我国人民军队属于谁?任务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7、怎样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①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②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③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8、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个人的做法)①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③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④每个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第131页共131页 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1、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哪些?①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④科技创新成就斐然;⑤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⑦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我国面临着哪些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3、我们为什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4、劳动的重要意义?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造的。③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1、我们为什么要尊敬和学习劳动者?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②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6、怎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干的要求)            ①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②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③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7、青少年如何做到实干?             ①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②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敢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第131页共131页 【2021年春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提纲本资料根据2021年春最新教材整理红色字体为相比上一版本课本变化的部分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 1.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上一版本P68页内容)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4)社会主义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上皆为上一版本P68-P69页内容)5、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第131页共131页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上皆为上一版本P69页内容)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4)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版本P20页内容)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8、★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P6)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说明】人民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选择题经常考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7)(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10、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7、P9)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12、中国人权的特点?(P8阅读感悟)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13、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1)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第131页共131页 1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10)总述: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方面)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说明】P11拓展空间以下句子也可以划一下线,因为简答题材料如果出现“脱贫、精准扶贫”之类的材料,经常会问体现我国哪一宪法原则?要答“尊重和保障人权”。划线句子: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1.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P13)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知识点拨】我国的国家机关: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4、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5、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称为“司法机关”)2、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P14)第131页共131页 ①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1)原则:民主集中制(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说明】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区分前面P4、P7学习的宪法原则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P16-P18)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5、★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P16-P18)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2.1坚持依宪治国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P20-P21)(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说明】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通过并施行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2)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第131页共131页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说明】P21相关链接也可以划一下线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我国宪法的地位?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上一版本中原P20“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这句已删除3、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P22)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提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P24-P25)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老师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6、宪法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P25)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7、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P25)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131页共131页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2加强宪法监督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P26-P27)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的原因)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2、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什么?(P26)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3、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是什么?(P27相关链接)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4、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P27)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5、★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27)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增强宪法意识可开展的活动:(P28阅读感悟)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宪法主题公园、组织宪法诵读活动等6、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P27、P29)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7、★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P29-P31)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第131页共131页 (1)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说明】这个问题分少的时候答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即可。8、为什么要推动宪法实施?(P31)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补充笔记】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P32)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3.1公民基本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5-P41)(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P35-P36)(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第131页共131页 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补充笔记】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P36)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4、人身自由(P36-P37)(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6、人格尊严不受侵犯(P38)(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第131页共131页 7、住宅不受侵犯(P38)(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8、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8)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9、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P39-P41)(1)财产权。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补充笔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内容含义表现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拥有自己的财务;拥有自己的专利等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车获得的租金处分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处分(如财产赠给、送给、卖给他人) (2)劳动权。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4)★受教育权。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第131页共131页 (5)文化权利。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2.3.2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3-P44)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yyls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2、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P44)(1)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P44)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说明】如果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维权方式用句子表述可以这样写: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协商(P44)(1)含义: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2)适用情形: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3)实施方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5、调解(P45)(1)含义: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3)方式: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6、仲裁(P45)(1)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第131页共131页 (2)适用情形: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3)实施方法: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7、★诉讼(P46)(1)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3)方式: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③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4.1公民基本义务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P48-P52)(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现?(P48)(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P48)①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②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③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4、★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P49)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5、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P49)第131页共131页 (1)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做法: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说明】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本册P72和九年级上册也会学到)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P49)(1)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2)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3)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4)★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7、依法服兵役(P50-P51)(1)原因: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分类: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8、依法纳税(P52)(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表现及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2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P54)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特别提醒】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有什么意义?(P54)(1)行使权利: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2)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3、★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5)第131页共131页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4、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P56)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5、★如何履行法定义务?(P57)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6、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P57)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7、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P57-P59)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3.5.1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依据是?(P63-P64标题+正文第一句)(1)内容: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P63)(1)国有经济。①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②含义: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2)集体经济。含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说明】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选择题经常考,注意区分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P63)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4、★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63)第131页共131页 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位)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用)5、★对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国家政策是怎样的?(P63)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6、按劳分配的依据、基本内容和要求分别什么?(P64)(1)依据: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2)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7、除了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P64)①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②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8、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P65)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9、★市场经济中,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P65)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②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0、★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优越性?(P6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在2020年春课本中,这一节就已经删减了很多内容,但平时考试又可能会考到,现把之前版本教材被删的笔记补充在下方: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说明】这两个基础注意区分:只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国家政策?(1)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第131页共131页 (2)国家政策: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3、集体经济的作用和国家政策?(1)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2)国家政策: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说明】“共同富裕”是集体经济的作用,选择题可能会出现。4、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国家政策?(1)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国家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5.2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P66)(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老师说明】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选择题经常故意混淆!2、★人大代表的权利(职权)是什么?(P67)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补充:即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说明】要特别注意和后面将学习的人大职权的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80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3、★人大代表的义务是什么?(P67)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P68)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第131页共131页 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69)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3.5.3基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P70-P75标题)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P70)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战线。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地位?(P7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70)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P72)(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P72)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第131页共131页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7、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P72)(1)概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P73)(1)含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P73)(1)民族自治地方的分级: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3)自治机关的职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4)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说明】民族区域自治不能说成“高度自治”1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P74)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75)(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组织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12、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内容(P75-P76)(1)居委会: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2)村委会: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3)下设机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第131页共131页 (4)职能: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说明】这段了解就可以了,出大题可能性非常小1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P76)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注意】这个地方可以用“直接” 3.6.1国家权力机关1、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和职责是怎样的?(P79)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P7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会)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79)(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80)(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3)地方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P80-P82)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说明】4种职权的区分方法立法权:法律的确立、修改、废除决定权: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任免权: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如: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注意!批准或表决通过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是决定权,听取或审议年度工作报告(已做完)则是监督权。 3.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131页共131页 1、★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P83)①(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2、国家主席是怎样产生的?(P83)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3、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有哪些?(P83)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四十五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4、国家主席的任期?(P83)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5、★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哪些?(P83-P84)①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②任免权。③外事权。④荣典权。 3.6.3国家行政机关1、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P85)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2、★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P85)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3、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运行的?(行政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P8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这些部门分工不同,分别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它们又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P86)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5、★行政机关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P86)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6、行政机关的职权有哪些?(P87)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7、★国务院的地位?(P88)第131页共131页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8、★行政机关应如何行使职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要求)(P88)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9、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的原因和要求?(P89)(1)原因: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2)要求: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3.6.4国家监察机关1、★监察委员会的性质(P90)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我国监察机关的构成(P90)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3、各级监察委员会之间的关系(P90)①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②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③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4、★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对象(监察范围)(P91)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5、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91-P92)①★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③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④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6、★监察机关的职责(P92-P93)第131页共131页 (1)监督职责。①地位: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②法律依据: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③作用: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调查职责。①地位: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②作用:能有效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3)处置职责。(对不同对象的处置方式:①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②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③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⑤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3.6.5国家司法机关1、人民法院(P94-P95)(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2)组织体系(种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3)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4)★工作原则(行使职权的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作用: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2、人民检察院(P95-P96)(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组织体系(种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3)基本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第131页共131页 (4)★工作原则(行使职权的要求):①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1自由平等的真谛1、自由的意义?(P99)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P99-P100)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原因: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自由的内涵?(P100)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100)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5、平等的意义?(P101)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6、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P101)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02-P103)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说明】简单概括就是: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4.7.2自由平等的追求1、★如何珍视自由?(P104)第131页共131页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具体要求: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具体要求: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2、★如何践行平等?(P105-P107)(1)反对特权。(①特权的含义: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②特权的表现: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③追求特权的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①原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②要求: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4.8.1公平正义的价值1、公平的含义?(P109)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2、公平的内涵及要求?(P110)(1)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2)要求: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3、★公平的重要性?(P110)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4、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正义的内涵)(P111)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5、★正义的重要性?(P111-P113)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作为(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第131页共131页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正义的要求?(P112)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7、正义和制度的关系?(P113)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8、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的意义?(P113)①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4.8.2公平正义的守护1、如何坚守公平?(P115-P116)(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2、为什么要守护正义?(P116)①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③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3、如何守护正义?(P117-P118)(1)★个人守护正义。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第131页共131页 (2)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4、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P119)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部编2021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与常考问答题答题模板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共享发展)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强国富民,中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以下实践(做出哪些努力)(中共担当的历史使命)(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基础。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的提出、开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逐步推广深化——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3、改革开放是怎样促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开放作用)(改革开放促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变化促腾飞)(1)国家: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第131页共131页 (2)社会: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总之,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的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就概述)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成就具体表现)◆国内:(1)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强国之路)(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富民之路)国际:(3)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对世界的影响)((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国际影响力5、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3)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6、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地位、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决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7、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临新挑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必要性(2.3.4))第131页共131页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挑战1)(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挑战2)★(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挑战3)(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重要性)8、为解决上述我国面临的挑战,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措施、对策)(1)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必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内涵)9、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积极宣传改革开放,做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拥护者、推动者。为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④坚持与时俱进,培育改革创新精神⑤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10、我国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坚定四个自信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⑤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绿色发展道路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第131页共131页 ⑦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11、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过程,全民共建)◆(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2、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体措施)(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3、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14、民生观点★(党和政府关注民生1.2.4.5)(共享发展1.2.12)(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4)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第131页共131页 (5)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5、新时代(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2)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奋斗目标)。16、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意义: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7、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3)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4)时间轴:①192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②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站起来。③1956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完成)、④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富起来⑤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起来⑥2020全面小康(已实现)、⑦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⑧21世纪中叶(2050)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⑨1956-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党的基本路线①制定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也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总依据、根本依据)。(重要国情:人口、资源、环境)②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也是初级阶段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基本路线目标、民族复兴核心目标之一)第131页共131页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成就方面))(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家的中心工作、解决主要矛盾、实现民族复兴、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⑤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6)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深化全方位开放格局,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7)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注: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同步、同时、同等富裕都是错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8)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是动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的是具体制度,不是根本性改变)(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0)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建设(民主与法治)——政治文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社会建设(民生为重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资源)——生态文明。(1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生态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乡协调: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第131页共131页 (12)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的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13)发展成就表述: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创新、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创新改变生活)(1)创新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生活富有乐趣,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创新不只是无中生有,也可是有中生新;不局限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方面方面;不只是顿悟,更需长期的积累;是个人也是团队集体创造活动。)(创新的含义)(3)作用:(为什么日常生活需要创新?)①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的生活。②社会:A、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B、★创新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2、为什么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5)(创新的重要性、作用—国家)重要性:(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必要性:(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4)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5)★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第131页共131页 (6)★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让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中国)3、改革与创新的关系:(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改革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4)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国强民富。4、实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意义: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5、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国情)是怎样的?◆(1)优势与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或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成就)(2)劣势与差距、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6、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优先发展教育。(人才是第一资源)(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第131页共131页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完善创新制度保障)(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未成年人也有知识产权)7、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②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③勤动脑、勤动手,积极参加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活动;④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⑤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8、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9、我国教育现状(1)成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不足:我国教育事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3)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10、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重要性)(1)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创新与个人关系)(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创新与企业关系)(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意义)11、如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第131页共131页 (1)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制定和实施相关鼓励政策与措施。(2)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加大对创新投入,重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公民:积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创造机遇,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12、创新精神的表现:(1)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13、如何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也有知识产权)(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3)途径(做法):公民——学习相关法律。认识到未成年人也有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拒绝购买盗版,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发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社会: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14、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位置:经济摆在首位,教育优先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关键词: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参与)1、正确认识民主(1)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2)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3)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第131页共131页 (4)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2、百年中国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探索:(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近代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失败)(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希望)(4)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5)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不断发展完善:(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3、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2)?(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的意义、重要性(1))(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民主与法治)4、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我国国情的★)(1)(2)(1)本质特征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2)基本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具体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4)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第131页共131页 ②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③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④基本政治制度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5、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最广泛: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广泛性体现在权利广泛和主体广泛◆)(2)最真实: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法律保障)(3)最管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意义)(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6、公民参与(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参与民主生活)(1)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参与民主生活是提高主人翁意识的表现。③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必要性)(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对国家的要求:①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②丰富公民参与 民主生活的形式,增强公民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我国公民应怎样参与民主生活)——对公民的要求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7、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主要有哪些?以及各形式的地位、重要性★第131页共131页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地位、重要性)8、民主选举的方式途径、要求有哪些?(1)方式途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2)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9、民主决策的制度保障(方式途径)、意义、要求。(1)制度保障(方式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2)意义:①对决策者: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反映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②对公民: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决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③总:有利于公民更好的参与民主生活,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要求:①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②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10、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制度保障(方式)和注意的问题:(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依法行使权力。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③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3)公民进行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的途径:①向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网络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4)行使监督权应注意的问题(要求):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检举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③坚持权利义务一致性(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不干扰政府公务活动。第131页共131页 11、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重要性3、必要性2)(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价值意义)12、公民应怎样增强公民民主意识?(1)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13、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首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3)制度: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就是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是错误的。(见扩大打×)(6)公民无决策权。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关键词: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厉行法治、依法行政)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重要性、价值、意义、作用②③)◆①法治是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第131页共131页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与社会)→必④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目标必须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⑤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法治新蓝图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1)建设法治中国,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历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2)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4)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5、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及宗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工作原则(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第131页共131页 (2)权力来源:人民。(3)宗旨:为人民服务(4)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5)工作原则:法治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内涵)6、正确认识依法行政:(我国政府必须依法行政)(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依法行政的意义(=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①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7、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②⑤)政府:①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④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公民:⑤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8、为什么要坚持厉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9、怎样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总要求)(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补:把法治作为基本生活方式,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同破坏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主动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宣传活动;为法治中国献计献策等。)第131页共131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0、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11、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法治与人治相对。法治,依法治理。(依法治国:依据—宪法和法律。主体-人民,核心-依宪治国)(2)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全面依法治国16字新方针(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前提)(立法?权力机关:人大)、严格执法(关键)(执法?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公正司法(防线、保障)(司法?司法机关:检察院、法院)、全民守法(基础)(守法?全体社会成员)。(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文明与家园(文化中的积极成果、进步文化——文明)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第131页共131页 1、中华文化的创造、形成、产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的特点和组成:基本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独具魅力、丰富多彩、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组成(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有时也作特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哪三个文化(源渊)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原因(重要性)①②★①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价值、作用、重要性和影响(①-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①-④)?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性、必要性②③)①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含义)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131页共131页 (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①→⑦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⑦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③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⑤尊重和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制止或举报)⑥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⑦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言献策。9、简略记忆版: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了解、宣传、继承、保护、创新……    发展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宣传、继承、保护、创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优秀10、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或地位、价值、影响、意义)(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地位)★,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价值)◆(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影响)(3)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特点)★(4)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意义)1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成?▲内容: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形成: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12、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践行中华传统美德)(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1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第131页共131页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要性)(2)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作用、重要性)★1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具有的品格?★(1)核心:爱国主义(2)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特点)。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4)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③改革开放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核心都是爱国主义。还有如女排精神、工匠精神、丝路精神等等)15、中国人民具有的特质和禀赋(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1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做法表现(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对国家)(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对他人)(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对自己)做法、要求(4)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我们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17、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具体):▲第131页共131页 ①热爱集体、团结互助、努力学习、严于律己。②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③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④艰苦奋斗,不畏挫折、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等等18、价值观的地位、特点?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特点:有人类的基本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19、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意义、作用2.3)(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形成)★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1、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22、正确认识爱国主义:★①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重要性)②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实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第131页共131页 23、跟文化有关的意义:(如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类、跟道德有关的二类)一类:①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点;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③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④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⑤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类: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⑤丰富精神文化生活。23、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化有差异,文化无优劣之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4)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美德代代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与时俱进)(7)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待传统美德的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关键词: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生命家园)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重要性)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害)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①②③必要性)第131页共131页 ④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人口素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重要性、作用、目的、意义)2、我国人口现状①人口国情、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②③)②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③新特点:①总人口增速趋缓,②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③老龄化加剧,④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⑤大量的人口流动等◆3、人口过多的影响: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不相适应,增加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就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制约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目的)(1)生育要有计划,但人口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我国实施“全面二孩、三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针对老龄化,劳动力不足调整人口结构——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5、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6、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资源国情)总体情况:(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表现)开发利用情况:(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形成原因)7、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生态平衡,加剧自然灾害的产生,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危害、影响)第131页共131页 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8、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表现、产生原因:                    (环境国情)①现状: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③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环境问题愈加严重。9、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影响、危害)(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影响、危害)(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警示)10、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哪些困难?①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易反复。②部分企业和个人法治观念、环保意识淡薄。③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监管缺位。④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等。1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必然选择什么发展道路(应对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特点:)(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1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第131页共131页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4、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1)为什么要(必要性、重要性)?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 就是造福人类。★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2)意义:①有利于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④有利于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⑤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⑥有利于增强人民的绿色观念,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怎样?国家:①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可持续发展或保护环境)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③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④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自觉行动。⑤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⑥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企业:①增强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第131页共131页 ③加快科技创新,改进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公民、青少年:①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学习和宣传保护环境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依法保护环境)行动上:③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一水多用、不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④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落实垃圾分类。⑤发现污染环境的行为及时举报,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⑥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15、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16、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目标)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7、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是一条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发展道路。)(2)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3)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与发展。“全面二孩、三孩”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与完善。(4)人口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5)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已有资源、开发新资源。(不可能禁止使用资源)(6)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第131页共131页 (7)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环保意识。(8)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关键词:民族团结、祖国统一、)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1)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3)基本政治制度(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这个制度是尊重历史、适合国情、顺应民心的。(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5)各族人民情谊: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2、如何理解各民族平等?(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表现为(1)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别,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等)。(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法律地位上平等)3、新型民族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第131页共131页 (5)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5、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①有利于各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必要性✱)(2)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7、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共同繁荣)的措施有哪些?(加强我巩固民族团结的国家措施)(1)政治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和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3)(社会)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4)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8、我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取得成就的原因:成就: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②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③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第131页共131页 原因: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和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9、青少年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1)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维护民族团结义务,人人有责。(2)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坚持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4)与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5)积极为民族团结献计献策,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6)积极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10、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表现、要求、途径)(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分裂活动必遭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1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2)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4)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因)12、认识“一国两制”:①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第131页共131页 ②重要性(地位):“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13、如何认识“一国两制”实践取得的成功?(现实意义)(为什么要坚持“一国两制”?)(1)“一国两制”是处理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为台湾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经验。(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14、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②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15、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维护祖国统一)(必要性、重要性):(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有利因素):(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16、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国家:(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第131页共131页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3)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4)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基础。(5)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①坚定一个中国信念,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②积极拥护、宣传对台的方针政策。加强与台湾同胞的沟通交流。③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17、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少数民族适用、维护民族团结、(区域内)一般自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基本方针):香港、澳门、台湾适用、维护祖国统一、高度自治。三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少数民族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同中央都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完全自治=独立,是错误的)(2)“九二共识”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精神财富):中华文化(3)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对待少数民族文化:尊重、保护、支持(传承、发展、创新)鼓励(交流)繁荣文化事业.(民族文化无优劣之分)(4)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风语宗)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前行的力量,就有希望,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方法。努力是一种坚忍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的追求。1、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执着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第131页共131页 (2)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2、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2)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意义、重要性1)(3)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重要性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重要性3)◆→(5)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6)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党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实现中国梦的机遇、条件)(1)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5、怎样实现中国梦?(途径)◆国家:(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第131页共131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代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公民:我们要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具体)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成才,勇于担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关注国家发展并为国家献计献策。⑤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6、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的原因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7、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根本原因)(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8、 自信的中国人应有的表现,特点及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自信的中国人应有的品格,对自信的正确理解)表现(特点):(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做法:(1)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第131页共131页 (2)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胸怀理想,求真务实,锲而不舍,讲求实干。(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要对文化有底气,要对发展有信心。(5)青少年要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6)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的提升。(2)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0、记背知识点(补充部分)★(1)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实现)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两个历史性跨越: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体小康又叫初步小康)(4)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主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实现中国梦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9)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第131页共131页  补充:1、从国际地位(形象)角度: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2、从经济制度的角度: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从公民监督权角度: 我国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从立法角度: 全国人大是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科学立法是前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4、从全国人大角度: 全国人大是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8.4.3常见于全国人大通过什么法律时用,二选一)5、从违法与后果角度: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要接受法律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必究。(从法律特征角度)6、从宪法角度: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宣誓))(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7、从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角度: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常用于根据宪法制定其他法律)8.从法律特征角度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科学立法是前提。9、从法律特征角度2: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常见于打击有身份地位的名人或官员类)10、从法律作用角度: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第131页共131页 11、从违法犯罪角度: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用于违法被制裁类)12、从依法维权(依法行使权利)角度: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常见于公民用错误方式维权)13、从权利义务角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权利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2021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点复习提纲(根据2021年春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整理)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关键词:当今世界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国家交往。第二课关键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消除贫困、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性问题,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心共同命运。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1开放互动的世界一、共同的家园1.当今世界的特点?(或当今世界有哪些特征?)P3-4(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①体现: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②问题: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①体现第131页共131页 :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②问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体现: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2.世界的变化有什么影响?(或共同的家园的变化带来的影响?)P4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二、放眼全球经济3.经济全球化有哪些重要表现?P5-P6(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商品生产全球化)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完成商品生产。意义: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商品贸易全球化)表现: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或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P5-P7(1)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③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④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2)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5.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P7(1)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全球观念,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第131页共131页 (2)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三、共享多样文化6.世界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或为什么说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P7(1)原因: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2)表现: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7.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重要性)?P7-8(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8.如何正确认识(对待)文化差异?(面对多样性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P8-P9)(1)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2)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3)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个人)(4)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国家)知识拓展:9.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第131页共131页 10.易混易错:(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外来文化中有很多腐朽、落后的东西。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民族文化,减少与外来文化的交流。(×)1.2复杂多变的关系一、变化中的世界格局1.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世界格局的演变?)P10-P1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冷战中逐步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3)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表现和意义是什么?P11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3.世界多极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P12(1)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2)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3)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二、调整中的国家交往4.调整国家关系的原因?(或人类对交往方式进行了怎样的探索?)P12(1)长期以来,人类希望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第131页共131页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脚步越走越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3)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也有给人类留下巨大伤痛的战争与冲突。(4)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5.国家间的关系作出了哪些调整?P13-P14(1)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2)国家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竞争)【为什么说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答案:(1)(2)两点。】(3)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复杂多变)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P147.我国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我国作出了哪些努力?)P14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推动和平与发展一、维护世界和平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或为什么和平已成为时代主题之一?)P16-P18(1)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第131页共131页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影响)(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或如何看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P1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P18-19(1)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人类为谋求和平采取的措施?)(2)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3)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个人)4.如何看待世界和平发展态势?P18(1)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2)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3)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二、推动可持续发展5.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P19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6.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或第131页共131页 为什么发展也成为时代主题之一?)P19-P20(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依据)(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现状)(3)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贫困的原因)。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贫困的危害)7.为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措施)?P21(1)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设立减贫目标)(2)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探索发展途径)(3)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采取积极行动)2.2谋求互利共赢一、应对全球性问题1.人类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P23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2-P24(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第131页共131页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错误做法及后果)。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正确做法)。(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或我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P2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P24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五个坚持、五个建设)二、关心共同命运5.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24-P25(1)国家: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②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P24(2)人民: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③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P24-P25第131页共131页 6.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的意义?P25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7.关心人类共同命运,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方法和能力?P26关心人类命运,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1)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2)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3)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4)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5)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并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知识拓展:8.错误认识:(1)和平与发展已经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我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同。(×。正确的说法是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大事,与青少年无关。(×)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关键词:第131页共131页 中国担当,积极有作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文化、经济、政治),不同文明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第四课关键词: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积极谋求发展,中国共享发展机遇,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3.1中国担当一、积极有作为1.中国大国担当,积极有作为的表现?(或为什么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或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如何积极有作为,展现大国担当?)P29-31(1)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态度)(2)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行动)(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多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贡献)(4)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形象)2.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或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涉及到哪些领域?)P30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3.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对我国的要求?P31(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对我国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二、贡献中国智慧第131页共131页 4.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什么?P31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5.中国智慧为推动世界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或我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P31-P33(1)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担当显示了中国智慧)(2)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3)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在参与国际事务中增长智慧)(4)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原则?)。(在中国担当中实现中国智慧)知识拓展:6.辨别正误:(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3)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4)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据此有人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领导作用。(×)(6)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定性/主导力量。(×)第131页共131页 3.2与世界深度互动一、中国的影响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35-P36(1)文化角度: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2)经济角度: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3)政治角度A.在世界格局上: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B.在全球治理上: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表现在哪些方面?P36(1)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2)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3)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的思想、观念及影响?P36(1)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2)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3)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4)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二、兼收并蓄交流互鉴4.世界不同文明为什么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P37-P39第131页共131页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明的内涵)(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3)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5.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怎样做到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P37-P39(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2)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九年级下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一、新的发展契机1.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或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P41-P42(1)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国内)(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际)第131页共131页 (4)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国际)(5)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国际)2.为什么我国要抓住机遇?(必要性)P43“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二、新风险新挑战3.中国的发展之路?P43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4.我国发展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P43-45(1)国内: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原因: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5.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或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P45(1)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我们第131页共131页 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知识拓展:6.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忧患意识?(1)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2)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关注国家的发展,了解我国的国情。(4)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5)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携手促发展一、积极谋求发展1.中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自身发展?P47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2.我国应怎样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或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P47-48(1)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2)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中国正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3)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4)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第131页共131页 二、共享发展机遇3.我国如何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P49-51(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同时,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是如何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坚持合作共赢的?)(3)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美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第131页共131页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第五课关键词:少年的担当,走向世界大舞台,我为世界添光彩,少年当自强,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第六课关键词: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职业准备,培养敬业精神。第七课关键词:初中三年的收获,自我超越,合理作出人生选择,畅想未来,我们将踏上新征程。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少年的担当5.1走向世界大舞台一、多彩世界中的我1.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都有哪些?P55向外国网友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邀请外国访学同学到家里做客;与父母一起去国外旅游。等等。2.怎样认识多彩世界中的我?(或我们如何走向世界?)P54-P56(1)从范围上看: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2)从形式上看: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①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事,遇见越来越多的人。②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③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3)交往中: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第131页共131页 ,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如何在交往中探索世界?或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对我们成长有哪些收获?)二、我为世界添光彩3.我们为什么要为世界添光彩?(原因)P56-57(1)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2)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4.我们怎样为世界添光彩?(或我们应怎样为世界发展作贡献?)P57、P59(1)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2)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个人素养的原因及要求?)5.2少年当自强一、少年强,中国强1.为什么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或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P60、61、63(1)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2.青少年在新时代所应承担的重任?P61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注:“两个一百年”:建党一百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怎样理解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P62第131页共131页 (1)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2)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4.我们青少年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哪些准备?(或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青少年怎么做?)P62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5.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情怀与抱负?P63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6.青少年应具备怎样的情怀与抱负?(怎样培育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P63-65(1)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对国家)(2)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对世界)(3)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对人类)知识拓展:7.错误认识:(1)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世界与我们没什么关系。(×)(2)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没有关系。(×)(3)不同历史时期的青少年责任是相同的。(×)第131页共131页 九年级下册第六课我的毕业季6.1学无止境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1.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或怎样正确看待学习压力?)P67、P69(1)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2)升入九年级,我们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这时,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正确态度)。(3)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说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P68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二、在实践中学习3.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P69-P70(1)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2)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3)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P70-P72(1)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2)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第131页共131页 (3)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5.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P72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6.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或如何树立终身学习观念?)P73(1)主动学习;(2)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3)坚持不懈;(4)培养敏感性。7.错误认识:(1)有人认为学习压力越大越好,也有人认为学习压力越小越好。(×)(2)学习压力影响考试发挥,只有害处。(×)(正确理解:学习压力具有双重作用,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6.2多彩的职业一、职业准备1.为什么要做好职业准备?(原因)P74-75(1)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2)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这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3)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应该做好职业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4)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2.如何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选择职业,我们需要注意什么?)P75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④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P76①自我分析;②环境分析;③确定目标;④行动计划;⑤评估调整等。4.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对我们的就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应对?P76-P77第131页共131页 (1)影响:A.职业选择丰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的联系愈益密切。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兴职业的兴起。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B.就业方式多样:今天,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除传统就业方式之外,国家还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应对方法(做法):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二、敬业精神5.为什么要培养敬业精神?P78(1)选择职业,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享有工作的权利,同时要担负相应的工作责任。(2)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国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4)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怎样培养敬业精神?P79-80(1)正确认识和处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幸运的、快乐的,没有找到也不必泄气。兴趣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兴趣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处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如何看待为了兴趣,频繁“跳槽”现象?)P79(2)努力学习,提高素养,为明天做好准备初中的学习使我们不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这些都会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131页共131页 (初中的学习对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我们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如何做好职业准备?注:与上面第2题类似)P80知识拓展:7.错误认识:(1)从事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就不能成就事业,也不能实现人生价值。(×)(2)当今世界,有很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因此我们中学生没有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8.选择职业主要就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此观点是错误的。兴趣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兴趣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学会处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九年级下册第七课从这里出发7.1回望成长一、收获的季节1.初中三年,我们有哪些收获?P82-84日月如梭,我们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就要初中毕业了。回首三年,我们一起经历酸甜苦辣,一起快乐成长。三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也不断有收获。(1)初中三年,我们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长的路上互帮互助,风雨同行;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坚持与德并进,与法同行;我们逐步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第131页共131页 (2)我们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每天都在进步。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3)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积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2.实现自我超越的原因和表现?P83(1)原因: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2)表现(或做法):初中三年,①我们有过迷茫、彷徨、忧虑,但始终勇敢面对,奋力前行。②我们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每天都在进步。③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3.如何辩证看待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或为什么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P84马上要毕业了,我们不免为未来担心,多了一些焦虑、紧张。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积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二、结束与开始4.站在初中毕业的交汇点上,我们应合理作出人生选择的原因及做法?P84-86九年级,我们站在一个交汇点上,相聚与离别、升学与工作、学校与社会、过去与未来……有许多可能,有许多机会,我们该如何选择?(1)原因: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次关键性的选择都将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初中毕业,我们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做法:①回望成长历程,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立足现实,我们脚踏实地走向远方的目标。②要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③我们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好这重要的一步,用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的美好前程。④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学会对人生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P85-86(1)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2)多方面收集信息;(3)掌握选择的策略。知识拓展:第131页共131页 6.初中三年,如果没有考上理想高中,我们就没有收获。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此观点是错误的。初中三年,我们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长的路上互帮互助,风雨同行;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坚持与德并进,与法同行;我们逐步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我们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每天都在进步。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积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7.2走向未来一、畅想未来1.为什么要畅想未来?(或畅想未来的目的?)P88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展生命的宽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2.怎样正确畅想未来?(畅想未来的要求/路径)P88-89(1)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2)畅享未来不是仅仅预设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而是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3)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4)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二、踏上新征程3.新时代为我们踏上新征程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P90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4.我们应怎样踏上新征程?(或踏上新的征程,青少年怎么做?)P90-91(1)在新时代,第131页共131页 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2)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第131页共13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09 14:42:04 页数:131
价格:¥28.88 大小:1.05 M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