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0
2
/60
剩余5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国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光彩夺目的早期文化。有一处文化遗存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该文化遗存是( )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良渚文化D.龙山文化2.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同时,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这表明此时(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C.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D.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3.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 )A.周王对地方统治有所加强B.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C.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演变D.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4.“佾”通常是指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也是乐舞上尊卑关系的象征,不同的品位序列各不相同,如“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大约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A.乐舞技术的提高B.音乐艺术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5.春秋战国时期,一些统治者认识到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的办法行不通,只有依靠“自己选拔的和忠于自己的人”来统治家族化的国家才是可行的。为此,他们逐渐建立起( )第60页共60页A.宗法制B.分封制C.官僚制D.察举制6.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7.《史记·苏秦列传》中描述战国时期齐国临淄的繁盛,说到“车毂击,人摩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因素包括( )①铁制农具使用与牛耕推广②齐国国家实力强大,人口众多③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广泛流通④齐国扩张势力是诸侯中的霸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9.老子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子则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司马谈评价诸子虽“言之异路”,但他们“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表明诸子百家( )A.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提出的思想主张趋同C.关注社会的志向相近D.思想融合的趋势加强10.商鞅变法时,曾做出这样的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源于( )A.打击贵族的现实需要B.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C.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D.地方行政区划的革新11.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中说:“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 )第60页共60页A.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B.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C.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D.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12.秦朝统一六国后,“修驰道、编制户籍、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 )A.帝王穷兵黩武B.政治统治腐败C.巩固中央集权D.贵族豪强崛起13.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 )A.重视法制建设B.刑法极其严苛C.社会矛盾尖锐D.实行文化专制14.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15.汉代政论家仲长统在《理乱篇》中写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在此,仲长统讲述的是东汉( )A.豪强地主势力的迅猛发展B.商品经济的昌盛繁荣C.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D.社会贫富差别的巨大16.汉武帝时除沿用按军功授官、选郎官等旧制外,还建立察举制、征召制、选博士弟子等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这些制度,选拔了一大批有用人才,出现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这些制度( )A.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出现B.强化官僚集团对君权的制约C.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17.有学者认为,在东方六国文化和秦国文化尚未完全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习俗。材料意在说明( )A.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B.战国文化和习俗对秦制影响深刻C.汉初继承秦朝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楚、齐、赵人习俗影响汉朝文化第60页共60页18.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19.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 )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B.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C.造成了西域地区的野蛮落后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0.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势力消长,是汉代历史的重要课题。强干弱枝,是中央政府的常用策略。以下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强干弱枝措施的是( )A.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专掌军政B.将察举制确立为新的选官制度C.设刺史对十三州进行巡视监察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中国古代文明光辉灿烂,既体现在思想领域,也体现在政治建设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事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摘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有人这样评价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1)材料一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10分)第60页共60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承秦制具体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哪些政治制度,并说明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内政外交上采取的措施。(18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秦汉时期材料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一般可以说周秦是一大变。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汉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连续性的历史时期,故可以把秦汉相连称呼,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秦汉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统一”,所以常常用第一个统一王朝、统一大国等来形容。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秦汉史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秦汉历史与先秦历史相比,已由宗法集耕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进入到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的发展阶段,虽然期间经历过反复,但是这一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并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之所以被称为“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主要是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的。与先秦历史相比,秦汉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国家通过二十等爵制实现了对个人的支配,以及编户齐民的形成,解构了先秦宗法集耕的社会形态。随着国家意识由法而道,最终独尊儒术。……从此制约、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走向。第60页共60页秦汉时期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并发生影响,但不等于说这400年的历史没有变化。举例来说,作为皇帝主要辅佐的宰相,其名称、地位、执掌、作用都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它又万变不离其宗。宰相辅助皇帝主管一切,专制君主仍是主角。……秦汉的这种变化,以后朝代更多,但是变来变去总的精神都是维护君主的绝对专制,这可以说是专制主义长期不变的一个方面。郡县制也是如此,名称乃至两级、三级或者四级,历代的变化很多,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作出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答案:C解析:由“大约四五千年前”可知,该文化遗存是新石器时代的,由“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可知,该文化遗存应该是良渚古城遗址,所以属于良渚文化,故选C项;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汶口文化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山东地区,而不是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且时间也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龙山文化处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地区,与题干中的地理位置不符,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粟、水稻、大型定居村落及家畜饲养业的出土,表明此时人们从事农业、畜牧业,过着定居生活,即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故选B项;春秋时期小农经济才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表明北方同时出土稻、粟,不能得出“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与“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不符,排除D项。3.答案:A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而西周实行分封制,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西周分封制是对商朝内外服制度的发展,而非沿袭,排除B项;分封制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过渡,排除C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第60页共60页4.答案:C解析:题干“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是礼乐制度的具体体现,礼乐制度是一种等级制度,故选C项;题干未提及乐舞动作的改进,排除A项;题干未提音乐要素的改进,排除B项;“崩溃”不合夏商到西周的史实,应为“逐渐建立”,排除D项。5.答案:C解析: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的办法行不通,说明当时统治者意识到世卿世禄制不利于统治,而依靠“自己选拔的和忠于自己的人”来统治,则是希望建立起官僚制,故选C项;宗法制就是利用血缘关系来统治,属于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所以A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分封制下统治的制度实质上也是纯粹依赖“自己家里的人”来统治国家,排除B项;察举制产生于西汉武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的分化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C正确;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A排除;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是铁犁牛耕出现的产物,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7.答案:A解析:齐国都城临淄的繁盛与农业发展相关,而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铁制农具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故①正确;由“车毂击,人摩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可知,齐国人口众多,是都城临淄繁盛的表现,这也是齐国实力强大的体现,故②正确;齐国都城临淄的繁盛很大程度上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相关,主要表现为当时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广泛流通,故③正确;齐国成为诸侯中的霸主不是在战国时期,而是春秋时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8.答案:B解析: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思想体现的是关注民生,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这与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思想的关注民生、注重和谐发展的理念相吻合,故选B项;“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强调的是行为习惯的节俭,与“共同富裕”无关,排除A项;法家思想主要涉及富国强兵、以法治国,与强调惠民的儒家思想无关,排除C项;“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与强调惠民的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项。9.答案:C第60页共60页解析:材料表明道家、儒家和墨家都强调治国思想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说明其关注社会的志向相近,故选C项;道家、儒家和墨家等诸子百家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阶级利益并不同,排除A项;据“言之异路”可知,道家、儒家和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各不相同,排除B项;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故选C项;此项属于政治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是材料的表层意思,不属于原因,排除B项;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用法律的形式巩固小农经济无关,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封建制渐崩坏……晋人早有县制”可知,钱穆先生认为,郡县制并不是秦朝开始推行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随着分封制的崩溃而逐渐推行,即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故选B项;秦以后也有分封,如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作者强调郡县制随着分封制的崩溃而逐渐推行,没有评价分封制的信息,排除C项;“晋人早有县制”表明春秋时期就已出现郡县制,“开始”说法错误,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早确立皇帝制度,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等,故选C项;秦朝统一六国后,战争规模、次数较之前缩减,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秦朝统治者昏庸、腐化、堕落等信息,排除B项;“崛起”不合史实,应为“衰落”,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据材料“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可知,出土竹简大部分是关于法律条文,说明秦朝重视法制,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出土秦简大部分是关于法律的,但没有涉及具体法律条文内容,不能判断法律是否严苛,排除B项;据所学,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条文,仅以出土众多法律条文的竹简,不能说明社会矛盾尖锐,排除C项;材料竹简的出土与文化专制无关,排除D项。14.答案:C第60页共60页解析: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意味着秦朝咸阳与各地交通比较方便,所以有利于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项;上述道路交通网是秦朝建立后修建的,所以修建道路之前国家就已经从分裂走向统一了,排除A项;秦朝建立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不是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道路交通网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虽然秦朝修建的道路交通网有利于各地交流,但并不意味着各地已经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东汉末年政论家仲长统讲述了东汉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与题干“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等相合,故选A项;秦汉时期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排除B项;“国力强盛”与“豪人之室,连栋数百”相悖,题干是豪强势力强大,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贫户无立锥之地,贫困潦倒,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据材料“选拔了一大批有用人才”可知,汉武帝采用多种选官制度选官,选拔了大批实用人才,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故选D项;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出现,排除A项;官僚集团对君权的制约与“选拔了一大批有用人才”不符,排除B项;察举制易被地方大族名士操纵,不能凸显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排除C项。17.答案:A解析:据材料“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可知,汉初郡县制的实施是基于统一的要求,分封制的实施是考虑到东方六国的文化传统,说明郡国并行制的实行有深层原因,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汉初郡国并行的原因,而非秦制受战国的影响,排除B项;据材料“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可知,汉初制度是双向考虑的结果,而非仅继承的秦朝制度,排除C项;据材料“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可知,影响来自于秦朝和战国东方六国,而非仅是楚、齐、赵人的影响,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意味着汉初无为而治,“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则意味着汉初与民休息,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D项;题干提到的是汉初废除了秦朝时候的苛法,而不是废除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而不是在汉初,排除B项;汉初废除了苛法,并不意味着法家思想消亡,后世法家思想一直被沿用,排除C项。第60页共60页1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有利于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促进先进的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的传播,有利于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B项;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西域地区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西域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20.答案:A解析: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为新的选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属于强干弱枝措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设刺史巡视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属于强干弱枝措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将诸侯国越分越小,从而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强化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答案:(1)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2)继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在内政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外交上: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通西域等。解析:(1)特征:根据材料“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可归纳出诸子百家争鸣和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根据材料“……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可归纳出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2)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继承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内政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外交上: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通西域等。22.答案:观点: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解释: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第60页共60页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的专制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大的工程,行政体制保证了中国疆域的完整。秦朝文化专制,对文化贡献少,但“统一文字”利于维护文化的传统,维护政令的统一。汉字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方言再多对文字的理解是一致的。有利于领土的完整,意识形态的统一。秦汉时期民族融合,文字的统一,主流的汉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秦汉的统一形成了民族统一的意识,中华民族的统一。秦汉郡县制度对于维持大一统国家具有重要作用。综上,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的观点说明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影响入手,然后根据秦汉时期巩固国家统一的其他措施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政权时以汉朝的继承人自居;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 )A.多民族政权并立互相争夺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第60页共60页C.战乱频繁导致了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2.据史料记载,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制定国家律令《辛亥制度》供国人学习;前秦王猛帮助苻坚治理国家“明法峻刑”;后秦之主姚兴在长安建立律学,让郡县散吏来京进修法律。这些做法( )A.体现了“天下有法”的观念B.提供了胡人完全汉化的证据C.证明了五胡政权的混乱暴虐D.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制度基石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皝(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C.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4.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了当时中原汉人饮食中出现多种“胡物”,如胡饭、胡羹、羌煮等;西安出土的《戎进墓志》记述西域胡人戎氏家族习汉文、崇儒学,并将籍贯由“上源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今河北灵寿)人”。上述现象主要反映魏晋时期( )A.南北方生活习惯趋于一致B.人口流动趋势明显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民族交融内涵丰富5.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6.隋朝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据此可知,隋朝( )A.建立了完善的救济制度B.社会赈济完全由政府主导C.政府重视社会保障救济D.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优抚7.(改编)唐第60页共60页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这一政策( )A.加强对边疆的直接管理B.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8.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下列史实中属于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的是( )A.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驻刺史B.把都城从平城迁移到洛阳C.选官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D.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9.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之一,历经变迁。下列有关安西都护府判断正确的是( )A.为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而设置B.唐蕃联合灭西突厥后治所迁到龟兹C.治所迁回龟兹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D.唐蕃会盟发生在其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10.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总体来说,大部分史学家对武则天是持肯定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在其当权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首创武举和殿试D.打击门阀士族,重用有才能的人11.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12.有学者在评论某税制时说:“它舍弃了按人征税的传统人头税,全面开启了按土地和资产征税的税制新里程,对当时唐朝的统治,以及唐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分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税制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取消了租庸调制度B.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C.按照田亩缴纳地税D.分春季和冬季两次征税13.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第60页共60页学士分掌制诏书,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这一做法表明( )A.权力运行机制遭破坏B.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C.三省六部制正式废除D.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14.史载,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进士考试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在此,唐太宗看重的是科举制有利于( )A.提高官员素质B.扩大统治基础C.削弱丞相权力D.提高行政效率15.介绍唐朝时人们会想到“三省六部”“科举选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最能概括这些主题的是( )A.国家的统一与强盛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16.某部药典的编著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利用13个道、133个州开展药物普查。它由朝廷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这部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B.《千金方》C.《唐本草》D.《黄帝内经》17.《佛说父母恩重经》是唐代以来民间最为流行的一部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经。它积极提倡孝道,强调报恩的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发展。这说明( )A.宣扬儒家思想是佛经主要内容B.佛教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C.佛教迎合中国文化以加强传播D.佛、儒两派思想的逐渐趋同18.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描绘女范事迹为主题,现存9段。其中《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东晋绘画以女性人物为主要题材B.艺术作品兼具审美与教化功能C.汉代和晋代女性的地位空前提高D.佛道观念对艺术创作影响深远19.该作品出现于国力强盛的时代,用笔一丝不苟,清劲腴润,秀美多姿,结体严谨端庄,点画千姿百态中而又中规中矩,融汇了南朝的秀美与北朝的雄健。下列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第60页共60页20.下图是古代登封少林寺的“混元三教九流图碑”临摹图,整体上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从正面整体上看,中间一人,光头盘膝而坐,释迦牟尼是也。单看右侧,一人头载道冠,屈身站立,乃老子,单看左侧,一人头带儒巾,屈身站立,乃孔子。对该图碑的历史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释迦牟尼居中说明佛教在古代处于主流地位B.图碑反映了儒、道产生于佛教的历史C.图碑体现了三教相互融合的理念D.图碑是三教诞生于河南的见证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第60页共60页——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18分)第60页共60页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提取材料中两项反映该时期历史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1.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者都认为其是华夏祖先的继承人,这反映出在民族交融过程中少数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与多民族政权并立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华夏文化的认同,与国家分裂无关,排除C项;“各民族”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据材料“石勒制定国家律令《辛亥制度》供国人学习;前秦王猛帮助苻坚治理国家‘明法峻刑’;后秦之主姚兴在长安建立律学”可知,这些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法律建设,体现了“天下有法”的观念,故选第60页共60页A项;材料主旨是后赵、前秦、后秦都重视法律,汉化主要指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法律只是汉族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完全汉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后赵、前秦、后秦都重视法律,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非政权的混乱暴虐,排除C项;据所学,隋唐盛世的制度基石主要是政治制度的成熟,而非法律制度,排除D项。3.答案:B解析:北方少数民族的君主普遍具有较高的汉文化造诣,会导致他们因为认识到汉文化的先进,而采取学习汉族先进文明和文化的举措,从而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故选B项;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会因为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而有所缓和,但不会消除,A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并没有得以巩固,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北方政权的统治者由于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会推动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的进程,但不会因此使少数民族文化走向衰落,二者没有必然关联,排除D项。4.答案:D解析:由“当时中原汉人饮食中出现多种‘胡物’”、“西域胡人戎氏家族习汉文、崇儒学”和改籍贯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原汉族和西域胡人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彼此交融,反映了魏晋时期民族交融频繁且内涵丰富,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原汉族与西域胡人之间的民族交融,全部发生于北方,所以不能得出南北方生活习惯趋于一致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方面的交融,但并没有提到人口流动的趋势是否明显,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原汉族与西域胡人之间的民族交融,全部发生于北方,没有涉及南方,排除C项。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学者一方面认为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同时也指出其改革的一些缺陷,如“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据此可知,该学者主张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孝文帝改革,即采用辩证的观点,故选C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孝文帝改革“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但是并没有述及北魏灭亡的原因就是孝文帝改革,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孝文帝改革“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即对本民族特点和中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这与“反对民族交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除B项;题干内容的着重点在于强调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孝文帝改革,而不是强调其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6.答案:C第60页共60页解析:隋朝的仓库既有保障朝廷粮食和物资供应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的乡间义仓,这说明政府重视社会保障与救济,故选C项;题干仅提到了隋朝仓库设置的情况及功能,并没有与其他时期进行比较,也没有提到其他救济方式,所以没法得出隋朝建立了完善的救济制度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仓库都是由政府主导设立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当时社会赈济完全由政府主导,在当时还存在一些家族内部对本族穷苦族人的赈济行为,这并不是由政府主导的,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隋朝的仓库有不同的类型,但并没有说哪种类型是最主要的,所以不能得出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优抚这样的结论,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治理边疆时实行羁縻政策,加强管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故选D项;据材料“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由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并未体现加强对边疆的直接管理,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唐朝在治理边疆时实行羁縻政策,加强管理,实行因俗而治的原则,并没有提到民族之间的交融,排除B项;唐朝的羁縻政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但与材料主旨无关,不能体现材料的中心思想,排除C项。8.答案:C解析:唐太宗时期,科举考试增加了考试科目,明确了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科为主,故选C项;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刺史是汉武帝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不是唐太宗采取的,排除A项;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采取的举措,不是唐太宗时期的,排除B项;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是明成祖朱棣采取的举措,而不是唐太宗时期的,排除D项。9.答案:D解析:由材料“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可知,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史称唐蕃会盟,发生在安西都护府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故选D项;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西突厥的一个军政机构,与东突厥无关,排除A项;唐太宗派兵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排除B项;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排除C项。10.答案:B第60页共60页解析:由材料“大部分史学家对武则天是持肯定的态度”结合所学,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得到史学家的认可和肯定,故选B项;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肯定源自于她对历史发展的贡献,而非因为她是女皇帝,排除A项;武则天统治时期,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这是武则天的历史功绩之一,不是史学家肯定其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由材料“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可知打击门阀士族,重用有才能的人是她的重要功绩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题干诗文出自《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紧扣题干“唐朝”“礼闱新榜”,“春官”为掌管科举制的机构礼部的别称,故选B项;分封制为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为汉朝的官吏选拔制度,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长安春节、中秋等节日,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材料“它舍弃了按人征税的传统人头税,全面开启了按土地和资产征税的税制新里程,对当时唐朝的统治,以及唐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分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为唐代的两税法,即分夏秋两季征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因均田制遭到破坏,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法依照壮丁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以此来征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以致后来出现“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的局面,相较于传统三省六部进行中枢决策相比,改变了三省六部这种权力运行的机制,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即专制主义,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三省六部并未废除,排除C项;官僚政治体制确立的时间是秦朝,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可知唐太宗认为通过科举制让更多有才能的人通过考试入朝为官,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提高官员素质主要体现在科举制将读书与考试做官相结合,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对科举制与相权的关系进行解释,排除C项;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扩充官僚队伍的人数,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15.答案:D第60页共60页解析:“三省六部”“科举选才”体现的是制度创新,而“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体现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故选D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唐朝的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并没有体现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排除A项;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只能反映在“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而不能体现在“三省六部”“科举选才”上,排除B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唐朝的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与开放相关,而与繁荣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16.答案:C解析:据材料“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利用13个道、133个州开展药物普查。它由朝廷颁布,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可知唐前期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是道,因此该医书主要出自唐朝,故选C项;《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个人所著的中医学著作,不是国家药典,排除B项;《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时间不符,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中国僧人撰述的佛经,积极提倡孝道,强调报恩的思想,所以才会成为唐代以来最为流行的佛经,这说明佛教迎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才更容易传播,故选C项;题干中的佛经加入了中国化的成分,但仍然是佛经,所以不能说宣扬儒家思想是其主要内容,排除A项;儒家思想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不是佛教,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到了佛教因为吸收了儒家文化而更方便传播,并没有提到佛、儒两派思想逐渐趋同,排除D项。18.答案:B解析: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本身是一幅名画,所以具有审美功能,《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些内容含有忠君和规劝君主勤政的色彩,说明其还具有教化功能,故选B项;题干仅提到《女史箴图》,并未提到其他绘画作品及其题材,不能单凭一幅画就得出东晋绘画以女性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结论,排除A项;仅以《女史箴图》中两个女性的故事就得出汉代和晋代的女性地位空前提高是不符合史实的,因为艺术作品具有虚构的色彩,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排除C项;《女史箴图》隐含的思想属于儒家,而不是佛道观念,排除D项。19.答案:C解析:由材料“国力强盛的时代”“融汇了南朝的秀美与北朝的雄健”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于大唐盛世时期的颜真卿,其书法风格融汇南朝和北朝的优点,故选C项;王羲之书法体现出南朝的秀美,且所处时代动荡不安,排除A项;北魏时代的作品不符合秀美多姿的特点,排除B项;怀素史称“草圣”,以草书著名,作品不符合中规中矩的特点,排除D项。第60页共60页20.答案:C解析:题干提及“混元三教九流图碑”临摹图,整体上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佛教、道教、儒家的创始者,结合所学可知,道教、佛教、儒学相互吸收,又相互融合,图碑正是这一思潮的体现,故选C项;在古代中国,占主流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儒学、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且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就已形成,而佛教在两汉之际才传入中国,排除B项;儒学产生于山东,道教产生于江西,佛教产生于印度,排除D项。21.答案:(1)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思想上,尊崇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经济上,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2)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理由: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科举制不分门第,打破了士族门阀特权,使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1)据材料一“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可知,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从材料一“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可知,思想上,尊崇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由材料一“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可知,经济上,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2)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二“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可知,三省六部制;据材料二“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可知,科举制。第二小问理由,据所学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可知,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从所学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可知,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据所学科举制可知,科举制不分门第,打破了士族门阀特权,使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22.答案:信息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信息2:南方相对于北方政权稳定,有利于南方经济发展。信息3:少数民族内迁建立政权,推动社会发展。第60页共60页信息4: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简要说明,从图片反映历史信息的背景、表现、影响等角度作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解析:据示意图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宏观上政权的相继更迭,到最后的隋朝统一可知,魏晋南北朝在动荡中逐渐趋向统一。具体信息可从军事上的战乱,政治上的西晋、前秦、北魏统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经济上的江南地区开发等内容及其影响进行阐述。据示意图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方政权更迭数量和顺序可知,南方政权相对北方较为稳定,有利于这一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具体信息可从北方战乱频繁、民族纷争、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南迁等内容及其影响进行阐述。据示意图的政权建立民族中,可知这一时期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可结合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交融等进行阐述。阐述时,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与唐代服饰的绚烂多彩相比,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在宋代,串枝花纹也因作为官服固有的服饰纹样成为流行,官职的尊卑是以花朵大小而定,如三品以上花大五寸,六品以上三寸,小官则穿芝麻罗。这一服饰特色反映了宋代( )A.重文轻武成就儒雅风尚B.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C.经济发展改变社会风气D.等级制度制约物质生活2.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第60页共60页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其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 )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B.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3.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这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有( )A.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B.激化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C.被后世借鉴并不断发展完善D.体现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4.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 )A.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5.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6.朱熹盛赞并为之作跋的《程董二先生学则》规定:“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每条之下均提出具体要求,如“读书必专一”要求:“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相呼必以齿”要求:“年长倍者以丈,十年长者以兄,年相若以字,勿以尔汝。书问称谓亦如之。”该学则( )A.旨在引导学生考取功名B.说明文人社会地位提高C.表明程朱理学正式形成D.重在规范言行提高修养7.阅读《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据此可知(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人口(户)第60页共60页占全国户口比例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南北人口交流频繁B.南方商业不断发展C.经济发展民族交融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8.元末,从事棉纺织业的民户已达1000多家,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棉花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B.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C.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革新D.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增多9.宋初在东京设厢管理,逐渐形成厢—坊的城市管理制度,据文献记载仅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全国坊场就有三万一千余处,“商税、酒税皆出焉。”据此可推理的是宋代( )A.商品经济相当发达B.抑商政策逐渐瓦解C.城乡规划趋于一致D.盐铁酒专卖制普及10.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在唐代以前是以宗法礼仪为原则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混乱,科举制度在这一项上面具有飞跃性发展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确保了中央集权的稳固B.重视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11.宋朝通过政策倾斜,对偏远地区的士子给予特殊照顾,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录取的601名进士中,有417人出身布衣。这说明宋朝科举制度( )A.加速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B.扶植布衣士子打击门阀士族C.提升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D.改进选官方式实现公平公正12.下表为宋代苏州、镇江户口数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研究宋代( )第60页共60页时间苏州镇江宋太祖建隆年间27889户-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35196户26547户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66139户33000户宋神宗元丰初年173969户54798户宋徽宗崇宁年间152821户63657户宋孝宗淳熙年间173000户63940户A.地方治理的增强B.国家财政的改革C.江南经济的开发D.经济结构的变化13.钱穆曾评价说:“(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文中的“它”是指( )A.秦朝的郡县B.元朝的行省C.西汉的刺史D.隋唐的三省六部14.元世宗初期,除了四个半固定的行省外,其余行省都是“因事而设,事毕则撤”;其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且带有中书省宰执衔。至元世宗末期,固定的行省逐渐增多,并实行了群官负责制,其宰执衔也逐渐被取缔。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趋势C.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的形成D.保障了吏治清明和行政高效15.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 )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16.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第60页共60页C.建立一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7.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酷吏,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三司、实行“三衙”分权。历代帝王此举目的是为了( )A.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C.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D.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18.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出指南针。这些成就(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19.北宋时蹴鞠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有人在东京开设了“蹴球茶坊”,甚至有人在自家小院开设蹴鞠场,“以娱游客”。这些现象的出现( )A.体现了体育运动的丰富多彩B.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C.表明了政府抑商政策的废除D.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0.宋初统治者对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一方面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通判一职的监督权,规定各州凡事须通判共同签署始得实行。这一举措( )A.促使藩镇割据局面不复存在B.分化事权确保中央控制地方C.保证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实施效果符合宋初君臣构想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第60页共60页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10分)第60页共60页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儒学复兴材料一 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予了猛烈的批判,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儒学的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宋明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佛老化的儒学”,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学术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儒学复兴”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职的尊卑……穿芝麻罗”可得出,受到理学的影响,宋代的服饰强调等级,更加严谨,说明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与重文轻武的政策无关,材料也没有体现儒雅之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社会风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与生活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第60页共60页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儒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朱熹主张礼制因时变革,不必拘泥于古礼,以此推动儒学的更新,故选C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故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B项;朱熹主张变革古礼,并非完全摒弃礼制传统,故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可知,南北分卷制度兼顾了南北士人,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缓和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北宋时,南方人……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说明南北分卷制度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北分卷制度对后来明、清朝乃至我们的高考制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北分卷制度是因为南方地区的社会文化水平发展高于北方,出现了江南地区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的现象,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据材料“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可知,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完善,门第观念淡化,故选B项;据所学,宋代的社会结构依然是士、农、工、商为主的结构,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门第观念的变化,没有涉及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据所学,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是指宋代贱民阶层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辽人在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可知,辽、宋、金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说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华夏文化认同,而非生活习俗一致,且据所学,辽、宋、金的生活习俗各有特色,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华夏文化认同,没有涉及经济交流,排除B项;据所学,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地位衰落,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程董二先生学则》中详细地规定了人们在读书、写字、几案、堂室等诸多方面的相关规定,并且在每一条之下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这充分说明该学则通过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达到提高修养的目的,故选第60页共60页D项;《程董二先生学则》的相关具体规定旨在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提高个人的行为修养,并没有引导学生考取功名,排除A项;《程董二先生学则》是关于人们日常行为的相关规定,重在规范行为,并没有涉及文人的“社会地位”问题,排除B项;朱熹盛赞《程董二先生学则》并为之作跋,表明朱熹非常认同该学则的相关规定,这与“程朱理学的正式形成”没有关系,排除C项。7.答案:D解析:据表可以发现,西汉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的19.8%,而到宋朝,南方已经达到62.9%,而北方,西汉时期占80.2%,而到宋朝只占有37.1%,南方户数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反映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故选D项;“《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仅体现的静态的南北人口的数量,无法反映其交流,排除A项;《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反应的南北人口的静态分布,在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不能从人口的多少判断其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B项;从《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中虽然可以看出南北人口所占比例,但不能反映人口中的民族成分,不能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C项正确;棉花早在宋代即已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与材料中棉纺织业的普及无关,排除B项;D项并不是元代特有,排除。故选C项。9.答案:A解析:宋代形成了厢—坊的城市管理制度,而坊场数量众多,是商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这说明宋代商业较为发达,A项正确;抑商政策始终存在,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宋代城乡规划趋于一致,排除C项;D项错在“普及”,排除。故选A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社会在唐代以前是以宗法礼仪为原则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科举制度在这一项上面具有飞跃性发展的意义”可知,唐以前政治活动的原则是宗法礼仪,而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依据才能选拔官员,为中下层的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参政机会,对于依赖宗法礼仪从事政治活动来说,是一种飞跃发展,故选D项;据所学,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但并不能确保中央集权的稳固,排除A项;据所学,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才能,而非道德修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科举制打破了以宗法礼仪为原则的政治活动,侧重点是社会公平,而非提高官员素质,排除C项。11.答案:A第60页共60页解析:根据材料“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可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使得更多下层平民得以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故选A项;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量寒门子弟进入统治阶层,冲击了传统门阀士族的特权是科举制推行的客观影响,并非统治阶层主观意图,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说明科举制的推行对地方势力的影响,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有利于促进选官方式的公平公正,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公正,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表格中苏州和镇江的户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多,这说明苏州和镇江所在的江南地区农业得到较快发展,能够养活更多人口,所以可用于研究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项;户口数的增加是人口增加的表现,人口增加是农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地方治理增强就可以实现的,排除A项;国家财政的改革是关于政府财政收支的问题,与户口数的增加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户口数的增加反映当地农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中国古代的农业本来就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农业继续发展不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B项;据所学,秦朝的郡县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并非宰相府的派出所,排除A项;据所学,西汉的刺史是地方监察官,而非宰相府的派出所,排除C项;据所学,隋唐的三省六部是中央机构,并非“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元世宗由初期的行省多不常设到末期固定行省增多,由初期行省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到末期实行群官负责制,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故选B项;上述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并不能做到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反映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而不是中央与地方形成了政治均势的格局,排除C项;上述行省制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并不能据此推知保障政治清明和行政高效,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题干情境描述的是宋初分割相权的措施,其目的主要在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符合;A项也是宋初相关措施实施的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题干情境讲的是君权与相权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排除;D项在题干情境中也无从体现。故答案为B。第60页共60页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为分割宰相权力,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但机构分化互不统属,彼此牵制,影响了中央的行政效率,即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故选B项;材料强调分割相权带来了行政效率低下,而不是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二府三司制的弊端,而不是建立一省制,排除C项;材料强调机构分化影响了行政效率,而不是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从秦到宋,历代王朝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以稳定社会、巩固统治、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故选C项;“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只是目的之一,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只是目的之一,排除B项;“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手段之一,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仰覆莲六系青瓷尊”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的摸索实践而形成的精品,李春的身份为工匠,赵州桥是其劳动精华的展现,火药源自炼丹家炼丹的副产品,题干中的成就都与人民的劳动实践紧密相关,故选A项;“依赖于”绝对化,且北齐在北方,赵州桥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排除B项;仰覆莲六系青瓷尊、赵州桥都在北方,不是南方,排除C项;“取决于”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排除D项。19.答案:D解析:据材料“当时有人在东京开设了‘蹴球茶坊’”可知,商人适应社会需求,把商业活动与蹴鞠结合起来,D项正确;材料仅提及蹴鞠活动,不能体现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排除A项;蹴鞠活动是一项体育运动,不能反映民众生活条件的改善,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了蹴鞠的发展,且“废除”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初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三年一易,并受通判监督,结合所学可知,宋初通过分化事权的措施来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不复存在”的说法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排除A项;北宋采用的分化事权原则,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北宋的制度设计虽使专制集权得到强化,但矫枉过正,使宋朝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21.答案:(第60页共60页1)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人才中心逐渐南移);人才辈出,领域广泛。原因:从政治军事的角度作答: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作答: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作答: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评述: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重视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但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中“北方人才比重呈逐渐下滑趋势,而南方人才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可知,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据材料一“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中“北方地区(包括关中区、江北区)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南方地区(包括四川区、江南区)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可知地区发展不平衡;据材料二“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可知人才辈出,领域广泛。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方面,其原因是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在经济方面,其原因是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思想文化方面,其原因是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在作答“评述类”题目时,先要“叙述”,然后再“评价”;具体到本题目而言,先要“叙述”出“我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然后再对这一具体内容进行“评价”。据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我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是重视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具体进行“评价”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其积极的作用,即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之处,即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22.答案:唐宋儒学复兴是唐宋政治、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涉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等观点也酌情给分)第60页共60页唐宋之际,由藩镇割据到走向中央集权需要恢复被破坏了的价值体系以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大增,代表士族势力的价值及文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当时儒学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儒者为了复兴儒学,采用复古的方式,重视传统经典,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开创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的形成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据材料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材料二“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可以得出观点:唐宋儒学复兴是唐宋政治、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其次评述,紧紧围绕唐宋儒学复兴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如唐宋之际,由藩镇割据到走向中央集权需要恢复被破坏了的价值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大增,代表士族势力的价值及文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当时儒学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儒者为了复兴儒学,采用复古的方式,重视传统经典,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开创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的形成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表所示为明朝中后期江南各府的市镇数量统计情况(单位:个)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应天府171936杭州府311546镇江府9615绍兴府64450常州府324375宁波府14041苏州府454590金华府46266松江府422062温州府111829嘉兴府301343衢州府21113湖州府18422合计248340588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第60页共60页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专业市镇逐渐兴起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商品经济较为繁荣2.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朝这些做法体现出(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D.边疆管理军事为主3.内阁成立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设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反映了明朝( )A.国家治理机制调整B.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C.宰相制进一步完善D.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4.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近年粤闽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这反映出( )A.官员对“海禁”效果的否定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C.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5.史载,康熙年间,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载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这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御门听政”。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使决策方式日趋复杂C.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6.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共十二卷,每卷都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而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这说明( )A.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B.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传统思想C.中国科技特征发生根本性转变D.明末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明成祖朱棣正式建立内阁制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60页共60页A.内阁是国家正式行政机构B.内阁统帅六部百司C.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D.内阁官员拥有最高决策权8.李贽在教育他朋友的孩子时不用传统死背“四书五经”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随意读书游戏,充分发挥孩童天真活泼、自由奔放的天性。这体现出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自由B.反对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D.崇尚“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9.明嘉靖年间,安徽歙县人江祥,“不惮劳苦,早夜经营,年五十,家业始起。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休宁人程公辅,“商游吴越……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一乡矣”。这一状况( )A.反映了江南工商业市镇崛起B.表明安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说明明代商业环境大为改善10.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1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下列历史现象与此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程朱理学失去活力B.小说戏曲走向繁荣C.传统科技领先世界D.闭关自守固守传统12.明朝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一般奏疏的处理流程:“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之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这一运作流程( )A.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内阁权力B.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C.标志着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D.无形中削弱了司礼监的地位13.史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第60页共60页A.明太祖时因政务繁忙开始设立B.明成祖时开始取得法定的地位C.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D.地居近密,职权范围始终明确14.下表是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我国的情况,这些农作物的传入( )农作物名称传入情况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鲁,16世纪70年代,从中亚沿丝绸之路引入中国,19世纪以后,玉米种植出现了“遍山漫谷皆苞谷”的景象。甘薯原产于南美洲,主要用作蔬菜、粮食。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到18世纪前期,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由于耐寒、耐旱,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C.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D.推动了经济格局的改变15.明代学者王世懋发现福建建阳、邵武、长汀等地居民的口音与江西口音相似,一经询问,原来这里有大量江西商人的活动与入籍。以盛产武夷茶著称的建宁府为例,茶农茶商几乎都是江西人,每年早春,总有数十万江西人来到这里,筐盈于山,担接于道,据此可知( )A.资本主义萌芽的普及B.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废除16.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然而郑和的航海活动却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最终中国失去了作为主体书写世界历史的机会。造成这种遗憾的主要原因是( )A.海禁政策限制B.财税收入减少C.君主专制阻碍D.科学技术停滞17.黄宗羲在《原臣》中说,父子是先天的血缘关系,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是在“为天下”的前提下结成的君臣共同体,君主若不能“为天下”,臣可视君为路人。这说明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 )A.倡导君臣平等的契约关系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否定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D.信守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第60页共60页18.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乾隆后期作出规定,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和班禅。这表明清中央政府( )A.明确了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D.加强了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19.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D.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20.明清时期,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区域分工出现B.行业分工扩大C.市镇经济繁荣D.工艺流程完整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 宋朝赋税摊派“当先富后贫,自近及远”。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宋代制度规定“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北宋还新创多种赋税缓征制度,如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高峰期,形成了救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灾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摘编自黄纯艳《北宋何以“百年无内乱”》材料二 清代自乾隆朝末期始,在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和皖南山区,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官方和土著也因此在该域掀起了我国粮作史上首次谴责和禁止外来稳产、高产粮作传播种植的浪潮。社会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山上玉米生产日渐严重地破坏了山下土著的农业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人居环境和社会稳定,本质上是玉米生产者与非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禁止玉米在山场传种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著的社会环境。第60页共60页——摘编自张祥稳、戴家翠《现象与本质:清代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生产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社会“百年无内乱”的相对稳定局面出现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引入中国带来的影响。(9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谈谈你的看法。(10分)第60页共60页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王良佐,居临安观桥下。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起肆于门,称王五郎。——(南宋)洪迈《夷坚志》材料二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材料三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美,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能够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2)王良佐贩油致富的故事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良佐贩油致富的有利条件。(4分)第60页共60页(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具有哪些特点?(4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市镇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表中数据统计,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市镇数量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D项;明代中后期,虽然商品经济继续发展,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市镇的专业分工,且专业市镇在此之前就已出现,故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与市镇经济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可知,清朝在边疆地区采用不同的手段稳固统治,说明国家治理因地制宜,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清朝对疆域的管理,属于地方问题,没有涉及中央的君主专制,排除A项;据所学,元代疆域更为辽阔,排除C项;据材料“设置台湾府……设立伊犁将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驻藏大臣”可知,边疆管理以军事打击为辅,行政管理为主,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明代设立了内阁,将国家权力进行了重新的分配,这说明国家治理机制进行了调整,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地方权力分配发生变化,并不能说明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排除B项;内阁的出现是在宰相制度废除以后,排除C项;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近年粤闽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可知,乾隆时期福建、广东地区的外来贸易船只减少,内地进行远洋贸易的船只大多也都不再出海贸易,反映出中外贸易市场联系减少,故选D项;材料仅表述了福第60页共60页建、广东地区的对外贸易减少的现象,并没有说明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否定,排除A项;据材料“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可知,由于流入内地的洋货减少,导致内地所需洋货价值增高,而非国内丝绸价格上涨,排除B项;1815年,中外“丝—银”贸易终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5.答案:C解析:“御门听政”使皇帝直接掌握了国家政治决策,皇帝的亲身参与有利于政治决策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故选C;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御门听政”实际上使决策方式简单化,排除B;“御门听政”使皇帝直接进行政治决策,加重了君主政务负担,排除D。6.答案:A解析:据材料“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可知,中国科学家吸收了传教士著作中的科学理论,说明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思想界,排除B项;据所学,明清时期中国科技特征依然是以实用为主,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自然科学的构成,且自然科学涉及面比较广,并非主要是物理学,排除D项。7.答案:C解析: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属于皇权专制的产物,故选C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正式行政机构,排除A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六部百司由皇帝直接统帅,排除B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李贽用随意读书游戏的办法取代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教育朋友的孩子,是释放孩子天性的做法,本身体现了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主张,故选A项;题干中李贽的做法跟释放孩子的天性有关,而与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无关,排除B项;孔子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李贽的做法与之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体现李贽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教育方式方法问题,而不是教育理念问题,且题干信息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D项。9.答案:C第60页共60页解析:由题干中的“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一乡”等信息可知,明朝嘉靖年间的工商业者在获得较多利润之后,往往将资金用于买田置地,而不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继续投资,这使得工商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工商业者的投资去向问题,而与工商业市镇无必然关联,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了富裕的工商业者如何对待所赚取的利润问题,而没有体现贫穷人的状况,所以没法体现社会贫富分化是否加剧,排除B项;工商业者将赚来的钱用于买田置地,是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导致的结果,商业环境改善与上述现象无必然关联,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可知,当时统治阶层主要是从华夷观念的角度看待中俄关系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利于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故选C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中俄地区的部分疆界逐渐明确化,有利于边界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界观念而非天下观念,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了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弃农经商的现象日益增多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义利观,因此追商逐利的风气较为浓厚,也因此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发展,文化向世俗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小说和戏曲走向繁荣,故选B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仍在发展,还出现了新内容,失去活力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传统科技领先世界的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闭关自守使得中国与世界发展脱轨,但是材料的现象是发生在国内,与我们的对外政策关系不大,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表述可知,内阁的主张必须经过文书官、太监等流程方能到达御前,而不是直接内阁和皇权对接,这种流程在事实上起到了牵制内阁权势的作用,故选A项;“防止”决策失误的说法错误,任何的制度都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都达不到“防止”的作用,排除B项;中央体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标志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央政治体制的空前强化阶段,排除C项;司礼监主要负责各种流程和仪式,对皇权产生的威胁较小,且材料中的司礼监也只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权力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13.答案:C第60页共60页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在明成祖时设立,A项排除;明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B项排除。据材料“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可见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明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D项排除。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遍山漫谷皆苞谷”“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可知,外来物种因为高产,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种植,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人地矛盾,故选B项;导致土地兼并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化,与外来物种的推广无关,排除A项;外来物种的传入只是短暂地缓和了粮食短缺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粮食短缺的问题会再次激化,排除C项;“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仅能说明明清时期的外来物种并非只在特定的区域种植,无法改变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格局,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江西商人的活动与入籍,福建建阳等地居民口音与江西相似,这说明江西商人在福建经商,即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故选C项;资本主义萌芽并未普及,仅出现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排除A项;“控制国家命脉”过于绝对,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郑和的航海活动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说明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满足统治者炫耀权威,而不是服务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最终难以为继,故选C项;海禁政策是出现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难以为继是由于不计经济效益,只满足朝贡体系的实施,使得财政支出难以支撑,所以主要原因不是财政收入减少,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时期,我国航海方面的科技是世界领先的,只是由于满足朝贡贸易的目的,财政难以支持,而不是科技停滞的原因,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臣可视君为路人”,可知黄宗羲强调君主需要胸怀天下百姓,否则臣子可以视君王为普通人,体现了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是并未完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强调君主需要以民为本,排除A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目的是希望君主能以民为本,体现了黄宗羲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排除C项;“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臣可视君为路人”说明黄宗羲强调君臣关系是后天形成,与父子先天的血缘关系不同,臣子是可以脱离君主控制的,排除D项。第60页共60页18.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转世灵童的确认“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可知,达赖和班禅转世受政府监督并经由中央政府册封,故选D项;“平等地位”不合史实,达赖、班禅是西藏地方宗教、政治领袖,驻藏大臣是中央驻西藏行政长官,排除A项;达赖、班禅的人选确定后,才能对西藏进行管理,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达赖、班禅在西藏的管理区域划分等信息,排除C项。19.答案:B解析:题干“(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可知,军机处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无决策权,故选B项;军机处设立于1729年的雍正朝,是在清朝中期,且“独掌朝政”不合史实,排除A项;“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不全面,结合所学: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排除C项;“草拟谕旨”不合史实,结合所学:军机处官员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可知,明清时期丝织业、冶炼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同一行业内部分工,而非区域分工,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纺织业等行业分工的细化,没有涉及市镇经济,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纺织业等分工细化,无法体现工艺完整,排除D项。21.答案:(1)原因: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赋税缓征制度和灾荒时期赋税减免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给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缓和社会矛盾。(2)影响: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山地大量种植,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社会环境的恶化。(3)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应注意生态保护等。解析:(1)由材料一“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可得,富者多担、贫第60页共60页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由材料一“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等信息可得,赋税缓征制度和灾荒时期赋税减免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由材料一“形成了救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灾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可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给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缓和社会矛盾。(2)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玉米引入中国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积极影响角度,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玉米是高产农作物,适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所以玉米引入中国增加了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消极影响看,由材料二“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可得,山地大量种植,破坏生态环境;由材料二“社会环境恶化……禁止玉米在山场传种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著的社会环境”可得,引发社会环境的恶化。(3)据材料一、二从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双向作用出发,去考虑该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具体来说,从积极角度看,由材料一可得,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而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可得,经济发展过程不注重环境保护,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经济发展应注意生态保护;等等。22.答案:(1)历史信息:史实描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商业繁荣;商业突破空间(市)的限制。(2)有利条件:南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临安市场广阔;政府的政策;地理位置优越;个人因素。(3)特点:讲团结;注意互相帮助;重信义;勤劳节俭。解析:(1)据材料一中洪迈的生活朝代(南宋)以及其所描述的“临安”,可得史实描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据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得商业突破空间(市)的限制;据材料二“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可得商业繁荣。(2)据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得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临安市场广阔;据材料一中王良佐贩油的地点,即“临安观桥下”,可知地理位置优越;据材料一“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起肆于门”可知个人因素;王良佐贩油致富属于南宋商业方面的表现,据此可知,政府政策(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3)据材料三“其人(副手)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可知重信义;据材料三“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可知注意互相帮助;据材料三“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可知讲团结;据材料三“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可知勤劳节俭。第60页共60页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文说:上海开埠后,浙、皖、闽、赣的茶叶,杭、嘉、湖地区的生丝与南京及江苏的土布,一改以往流向广州出口的路径而以上海为集中地,外国商品的输入,也以上海为主要口岸然后流转东南各省和其他地区。这表明( )A.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城市B.《南京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中国的外贸格局C.开埠通商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第60页共60页2.据有关统计,汉口的洋行数1892年为45个,1905年增至114个,进出口额1903年达1200万两,1905年突破3500万两,由此可知( )A.区位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B.外国洋行对华资本输出急剧扩大C.列强的侵略开始深入内地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3.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城市的租界建立的概况时间地点概况1845年上海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60年天津将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园地方划为英租界,占地429亩1861年广州在沙面岛东部建立法租界,占地66亩1861年汉口划夏口镇(即汉口镇)下街尾杨林口上下地区为英租界,占地458亩1863年上海自濠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据此可知(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英国一直是列强侵华的核心力量C.列强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沿海地区是列强主要资本输出地4.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马克思所述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鸦片输入引发中国金银外流B.清政府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C.中华文化受到美洲民众欢迎D.资本主义冲击传统中华文明5.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商民皆困,出现“道光萧条”;19世纪后期,西方银价下跌,中国茶、丝出口大增,形成白银内流,同时清廷还大发银票、宝钞,铸铁钱等,造成通货膨胀,形成“光绪萧条”。二者共同反映出( )A.全球化冲击清王朝经济安全B.工业革命提升西方商品竞争力C.条约体系阻碍中国经济转型D.政局动荡影响清王朝金融调整第60页共60页6.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指出:当时国内有能力读此书(《海国图志》)者有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许多守旧官吏的骂声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A.顽固势力的逐渐分裂B.天朝上国的自大意识C.新思想超越现实需要D.维新思想传播的艰难7.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一书中提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民——他们不仅是文化上而且是政治上的爱国者,有着从看起来优越的地位,一下子坠落到一种卑微地位的经历。这一转变( )A.源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B.促使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C.主要因罪恶的鸦片贸易而诱发D.体现了中西文明存在着明显差异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9.太平军在1953年1月12日攻陷武昌后,内部对下一步的打算做了非常激烈的讨论,有入川之议、北进襄阳取中原之议,还有南下取金陵之议,洪秀全授意杨秀清一方面出版《建天京于金陵论》的小册子为定都天京造势,另一方面搬出看家“法宝”——“天父下凡”,假借“天父”之口命令大伙去南京,说那是“小天堂”,是“新耶路撒冷”,为定都天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可知( )A.太平天国具有浓郁宗教思想B.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C.太平天国放弃了北上的计划D.洪秀全地位受到挑战10.晚清疆吏“骄蹇”,清流士大夫以义理尊王而与疆吏相敌。结果却是“弹疆臣如撼山,参廷臣如拉朽”。这表明晚清( )A.地方独立局面的出现B.清流势力受到遏制C.朝廷内部党争严重D.中央集权面临危机11.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第60页共60页《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12.下列两段言论反映了清廷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态度:(1)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2)如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追随,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其变化最能说明(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终成社会共识B.瓜分危机刺激士人民族救亡决心C.“中体西用”无法挽救国家命运D.“武威德化”逐步让位于抵制侵略13.近日,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区域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的沉船,经初步鉴定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船体破坏严重,甲板以上所剩无几,所有钢材都有火烧过的痕迹。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由此可见( )A.科技进步可以还原历史真相B.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C.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D.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14.下表为甲午战争前后进口商品种类比重统计(%)。由此可知,甲午战后( )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年份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小工具,器材,半制成品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年0.6—7.88.413.078.691.61910年1.50.116.017.617.065.482.4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量日益减少B.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一定的发展C.列强放松对华机器出口的限制D.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第60页共60页15.梁启超的《古议院考》中称古代中国“虽无议院之名,却有其实。”在《易》、《书》、《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均有关于议会思想的表述,到了汉代,甚至出现了相似的议会制度,曰“不属署,不直事,其职与西国同。”他旨在( )A.寻找立宪历史依据推进变法B.托古改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宣传传统文化维护君主制度D.鼓吹西学中源减少变法阻力16.1898年,康有为在一次集会上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这段讲话( )A.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B.旨在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C.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D.对晚清国情进行全面分析17.(改编)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并迅速发展到直隶,在进入京津地区以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在长城内外、黄河中下游、长江两岸、两广、西北和西南的边远地区,都有反帝活动与义和团相呼应。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维新思潮的广泛传播B.中西方之间矛盾十分尖锐C.反帝反封建顺应时代潮流D.中国社会矛盾已趋于汇流18.(改编)某学者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19.下表为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此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第60页共60页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0.自《南京条约》开始,列强每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把增设通商口岸作为“必备条款”,中国先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多达110个。《马关条约》中仍有增设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到《辛丑条约》签订时,这一条却不再提了。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列强的国内工业水平下降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D.帝国主义侵略方式的改变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表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9分)第60页共60页(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9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1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从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信息之间要有关联,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第60页共60页1.答案:B解析:根据“一改以往流向广州出口的路径而以上海为集中地,外国商品的输入,也以上海为主要口岸然后流转东南各省和其他地区”可得出《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使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因此改变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B项正确;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城市说法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贸易中心的转移,而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出超,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汉口开始开埠通商,允许外国人开设洋行等,汉口与世界市场建立了联系。从1892年到1905年,汉口的洋行数量不断增多,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D项正确;“区位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洋行的建立属于商品输出范畴,不是资本输出,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汉口的洋行数量增多,未体现“列强的侵略开始深入内地”,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解析:材料提到1845至1863年,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都相继出现了外国的租界,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1845至1863年,无法体现近代英国一直是侵华的核心力量,排除B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开始于19世纪末,排除C项;租界并不是列强资本输出的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853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可知,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被迫与外界发生联系,表明资本主义冲击传统中华文明,D项正确;鸦片输入引发中国金银外流只是现象,并不是实质问题,排除A项;仅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清政府是否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而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美洲民众的表述,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A第60页共60页解析:不管是“道光萧条”还是“光绪萧条”,都是全球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对于清王朝而言,这是不利的,说明全球化冲击清王朝的经济安全,A项正确;B项与题无关,而且“光绪萧条”是白银内流导致的,排除B项;C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白银的流入流出和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而非政局动荡,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海国图志》在当时国内并未引起知识分子的重视,甚至遭到守旧官吏的谩骂和焚毁,这反映出当时国人的天朝上国意识和愚昧无知,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顽固势力的分裂,排除A项;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符合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排除C项;魏源的思想不属于维新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看起来优越的地位,一下子坠落到一种卑微地位的经历”,A项正确;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之前,中国就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罪恶的鸦片贸易诱发了鸦片战争,但鸦片贸易不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西文明存在明显差异,古已有之,这不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A解析:1861年,慈禧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说明慈禧主张和英法议和;“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说明英国有勾结清政府的意图。由此可知,当时的太平天国将面临中外联合勾结的严峻形势,故A正确;《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错误;材料无法得出顽固派地位得到加强,故C错误;材料没有外交体制变化的信息,故D错误。9.答案:A解析:从材料“另一方面搬出看家‘法宝’——‘天父下凡’,假借‘天父’之口命令大伙去南京,说那是‘小天堂’,是‘新耶路撒冷’”可看出太平天国具有浓郁宗教思想,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太平天国领导人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出定都天京为天京事变埋下隐患,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在定都之后进行了北伐,排除C项;材料主旨围绕定都之争,未涉及到洪秀全地位受到挑战,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D第60页共60页解析:从题中“弹疆臣如撼山,参廷臣如拉朽”可以看出晚清朝廷对疆臣的控制程度明显下降,这与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中地方实力派的崛起有很大关系,八国联军侵华时干脆出现了像“东南互保”等伪诏抗命之举。都说明了中央集权面临危机,D项正确;疆臣虽然难以控制,但并未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流势力遭到遏制不能说明疆臣的骄横不法;廷臣和疆臣的地位悬殊不能说明党争严重,故A、B、C项错误。故选D项。11.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科学和技术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应用科学与技术与近代企业的兴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才会有很多人提问相关的问题,故C项正确;从材料来看西学得到了传播,中体西用思想并没有被抑制,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有维新的主张,且此时只是早期维新出现,并没有往深入发展,排除B项;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体现了当时清政府的“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张“武威德化”,但是到了(2)时期,一些大臣认为“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是不足以制敌的,是不可信的,这表明其有了抵制侵略的想法,D项正确;社会共识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是清朝统治阶层一部分人的认知,无法说明瓜分危机刺激士人民族救亡决心,排除B项;“中体西用”无法挽救国家命运,不是题干最能说明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D解析:材料“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表明,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对考古研究的推动作用,与科技进步能否还原历史真相无关,排除A项;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在不断增加,而消费资料却在减少,这表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B项正确;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额一直在增加,排除A项;中国的进口量增加并不能表明列强放松对华机器出口的限制,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宣告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A第60页共60页解析:据题意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与议会类似的组织,结合梁启超的身份可知他是为了在中国历史中寻找立宪的依据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A项正确;梁启超是为了寻找历史依据,并不是托古改制,排除B项;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维护传统的君主制,排除C项;梁启超宣扬的不是西学中源,排除D项。故选A项。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康有为的集会演说信息,可以看出康有为指出中国有四万万人口,但是却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生存,任人宰割,这是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通过此举,旨在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以挽救民族的危亡,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不是揭露列强阴谋,排除A项;材料没有总结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排除C项;材料没有全面分析晚清的国情,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B解析:义和团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说明当时中西方之间的矛盾尖锐,反帝活动遍及全国,B项正确;义和团宣扬的不是维新思想,所以支持义和团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潮的广泛传播,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反帝,没有体现反封建,排除C项;“矛盾趋于汇流”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8.答案:C解析:材料中“世纪转折点”和“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该运动的时间和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结合所学可知是义和团运动,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题干主旨相悖,排除B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与题干时间和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人经商的现象,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答案为B项;部分名人参与工商业是个人行为,不是科举取士选官标准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C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排除D项。20.答案:D第60页共60页解析:从《南京条约》开始,列强就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这是因为它们要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马关条约》仍存在提增设通商口岸的要求,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它们要求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而《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对中国由“瓜分”到“以华治华”侵华方式发生了改变,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的列强国内工业发展迅速,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时中国国家主权就已遭到破坏,《辛丑条约》则使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排除C项。故选D项。21.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2)进步之处: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客观原因: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直接看出严复参与了洋务运动的创建海军和近代教育的实践活动,再联系洋务运动政治和文化背景即可答题。(2)着重理解“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这里的“标”是指学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本”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严复的主张是技术和教育并重,重在教育。(3)从题中所涉及的时间段(19世纪中后期)范围内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状况、经济基础、思想状况等角度概括其客观原因。22.答案:示例信息:由出口货物、协商关税到在中国开设工厂、修建铁路。论题: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强化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阐述: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获得的关税等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②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列强利用第60页共60页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交通动脉,以便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强化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总之,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转变,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三个不平等条约体现了伴随着列强侵华,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不断沦陷的历程。学生要对比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选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相关的信息,比如赔款数目、开放通商口岸、出口货物到开设工厂、铁路等。然后拟定一个论题,如列强侵华在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强化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最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阐述的内容根据“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获得的关税等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根据“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交通动脉,以便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强化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最后得出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转变,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结论。第60页共60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 期中共6套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中复习:第1-5单元 综合共6套测试卷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评试卷全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6-10单元共5个单元测评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测评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个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03 02:15:05
页数:60
价格:¥12.88
大小:562.51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