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8

2/48

剩余4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个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汇编第一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80座窖穴内发现了粮食堆积,一般厚度0.3—2米,其中有10座窖穴堆积达2米以上,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在河北正定南杨庄遗址中,同样也发现了粟。据此可知,当时此地()A.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C.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D.原始农业得到一定发展2.下图体现了《史记》所载的黄帝世系。这一记载()A.出现时间较晚,其真实性不可考证B.标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C.反映出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D.表明西汉开始了夷夏共同体重组3.周代的土地所有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者、反抗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会削夺他们的土地。这些规定()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4.《史记·周本纪》正义云:“武王娶太公女为后。”此后,周齐世代通婚,结为甥舅关系。周灵王时期,周王室“求后于齐”,主动向齐国提出联姻。这说明西周()第48页共48页\n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B.以宗法方式巩固政治统治C.联姻是西周分封的政治基础D.联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6.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按军功受爵,将二十等爵的爵位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1—10级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11—20级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D.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7.在选人任官方面,孔子提出“举贤才”,认为贤才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主张从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中挑选人才,让他们“学而优则仕”。据此可知孔子()A.对西周政治制度持肯定态度B.批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C.为诸侯国选拔了适用的人才D.建立了任人唯贤选举制度8.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时局变动促进社会思想多元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C.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9.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朝和汉朝()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第48页共48页\n10.嬴政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11.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历年的对外战争大都以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去领兵,并无太尉,而这些人都是临时派遣,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秦朝建立后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始皇二十六年议帝号,二十八年琅琊石刻,也只有丞相,御史大夫,不见有太尉。这说明了()A.秦始皇亲掌军政大权B.太尉不参与其他政事讨论C.太尉一职级别比较低D.文字记录的可信度比较低12.古代中国社会始终处在两种政治、经济形态的此消彼长之中:一是国家权力直接统治原子化的个体臣民;一是大量人口沦为世家大族或地主的私属。为解决此类矛盾,秦朝着重()A.依据血缘关系建构国家权力B.推行郡县制度抑制地方势力C.摒弃等级制度凸显君主集权D.改革中央官制减少决策失误13.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A.贯彻了“推恩令”政策B.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稳定了汉初边境形势14.汉武帝时,中央政府专门向富商豪民发行白金币。白金币由银、锡合铸而成,造价奇高,共有三种:圆形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方形马纹币,重六两,值五百钱;椭圆形龟纹币,重四两,值三百钱。朝廷这种做法()A.稳定了全国金融秩序B.将铸币权收归了中央C.削弱了地方经济实力D.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15.东汉时期,多位皇帝登基时皆为幼童,控制皇帝的宦官和外戚事实上主宰了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起兵争夺天下的地方军阀往往也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东汉()A.君主专制制度存在弊端B.制度赋予皇帝的权力较小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崩溃D.郡国并行的危害并未根除第48页共48页\n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考古界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过多种认知模式。除“中原中心说”外,还有“满天星斗说”“中国相互作用圈说”、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新中原中心说”等等。“中原中心说”以外的其他各说,大致可以看作是多元认知视角下的新中原中心论,其基本思路和结论是认为各区域的吏前文化虽相对独立但联系密切,大体连续进化,最终“百川归海”。——据许宏《从证经补史到独步史前:考古学对“中国”诞生史的探索》(1)关于我国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起点的假说,分析其原因。(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一统是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国家治理其自身的重要内容。其思想渊源很悠久,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就使用“五服”等空间、区划、亲疏等级概念构筑出包容有序的统一理想。以族系认同为标志的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在先秦时期也已形成。到战国晚期,“定于一”“天下为一”的学说在社会上已产生。可以说,从政治框架的理想构建到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在先秦时期已经莫定。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战国时,大一统开始向政治实践转化。——摘编自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材料二秦汉以后中国就建立起发达的官僚组织体系,从中央,到郡县,再到乡里有一套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但是受制于农业帝国有限的生产剩余,国家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官僚体系,越往基层社会,官僚越少,县令都是“牧民之官”。除了税赋徭役治安之外,国家主要实行“以民治民”的统治策略,并不主动干预乡村社会。基层社会的众多公共事务由农民通过家庭、宗族、部里或者村落来处理。在“官事官办”纵向结构之下是“民事民治”的横向治理,由此形成国家的纵横治理结构,并作为历史传统一直承继下来。——摘编自任路《“家”与“户”:中国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社会基础——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一统”在先秦的政治实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以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及秦汉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意义。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48页共48页\n材料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由于“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他们在社会上的活跃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代。——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并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3)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第48页共48页\n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同样也发现了粟”可以看出,粟米的窖藏较为普遍且储量丰富,D项正确。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饲养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贫富分化,排除C项。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大一统”观念。《史记》所载黄帝世系说明黄帝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祖先,这是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的反映,故C项正确;出现时间越晚的史实越容易考证,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排除B项;西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开始了夷夏共同体重组”表述错误,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土地制度。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的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只可继承,不能买卖,这无疑限制了土地兼并,对违法乱纪之人则削夺他们的土地,这是在用政权力量来维持土地制度的正常运转,故D项正确;“缓和了阶级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君王所有,材料中规定不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规定限制了土地兼并,排除C项。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周齐世代通婚,结为甥舅关系”、“主动向齐国提出联姻”可知,西周时,用姻亲方式巩固统治,构建血缘关系,B项正确;“直接控制”说法错误,排除A项;西周分封的政治基础不是联姻,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B。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材料中“富民思想”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要求,故D项正确;“富民思想”不等于民本思想,且无法从材料中看出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各学派的思想主张,无法证明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6.答案:A第48页共48页\n解析:本题考查秦国的二十等爵制。表格所示即二十等爵制的爵级,人们可根据军功的大小获得不同级别的爵位。而旧贵族的爵位等级并不高,这有利于打击旧贵族势力,提升新兴地主阶级地位,进而激发人们勇获军功,不断进取的精神,故选A项;二十等爵制相当于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不属于基层控制机制,故排除B项;二十等爵制所确定的是政治地位,而不是经济地位,故排除C项;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主张选拔文化修养高的人才为官,这是对以血缘关系为选官标准的世卿世禄制的批判,故选B项;西周的世卿世禄制与孔子的主张不同,所以不能说孔子肯定西周的制度,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了孔子在选人任官方面的主张,并没有提到孔子为诸侯国选拔人才,排除C项;题干仅反映了孔子的主张,并没有提到其建立了确切的选举制度,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贤者举而尚之”“惟亲所信”“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可知材料中战国墨家、名家、法家思想的核心都希望崇尚人才,打破世卿世禄,选贤任能,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墨家、名家、法家不同学派都主张选贤人能,并非强调思想的多元化,排除A项;战国诸子百家代表不同的阶层,其思想虽有相同的部分,但核心、主张差别明显,排除B项;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层利益、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根据材料“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可知,秦朝和汉朝开创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选B项;根据材料“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出现并逐步推行郡县制,故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但未体现“汉朝”,故排除C项;秦朝郡县制确立标志着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未体现“汉朝”,故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的统一。根据材料“在东巡过程中……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可知,这些文化活动表达秦始皇对中原华夏地区的民族文化认同,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故选B项;材料中的活动与推行文化专制无关,故排除A项;秦朝暴政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与材料中的东巡活动无关,故排除C项;“消除了”说法绝对化,故排除D项。11.答案:A第48页共48页\n解析:据题意可知,秦朝建立前后,秦国和秦朝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掌握军权的官员,虽然设置了太尉,但太尉也没有真正掌握军权。说明军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君主手里,A项正确。没有太尉是因为军政大权要掌握在君主手里,而非太尉不参与其他政事讨论,排除B项;太尉是三公之一,所以其级别并不低,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文字记录的可信度问题,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国家对于人口的管理,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B项正确。秦朝依据的是功劳构建国家权力,排除A项;秦朝并未摒弃等级制度,排除C项;D项的举措不能解决题干矛盾,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易侯邑”政策、“令列侯之国”诏都是分离诸侯国内部力量,打击诸侯国,以削弱诸侯国实力,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排除A项;打击诸侯国会导致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汉初边境形势无关,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对经济的控制。根据材料“汉武帝时,中央政府专门向富商豪民……造价奇高”可知,政府利用白金币,在经济上对富商豪民进行限制,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故选C项;此白金币的发行主要针对富商豪民,并非国内整个金融市场,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将中央专门机构发行的五铢钱作为唯一合法货币,这一行为是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发行白金市与此无关,故排除B项;发行白金币是经济措施,不涉及思想领域,故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宦官外戚控制皇帝来主宰朝政,地方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都说明在专制制度下,皇权至上衍生而来的派生力量会引发动乱,A项正确;专制制度赋予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专制有关,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项;汉武帝解决了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故选A项。16.答案:(1)中华文明的起源,因时间久远、空间广阔、自然环境复杂、考古和文献资料的不足,客观上使中华文明在认定上有很大难度,会存在不同观点;研究者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文明起源观察的角度不同、判断的标准不同、掌握的资料不同,也导致出现各种起源假说。(2)观点:多元一体说。第48页共48页\n理由:中华文明起源地有若干中心区域,各个氏族文化相互交流,逐渐融合。距今约7000年到5000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相继出现。虽然各地在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别,呈现多元局面,但他们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兼收并蓄,最终融汇成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所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各地区文明交融的过程。解析:(1)本题考查中华文明存在多种假说的原因。总的来说,中华文明的起源因为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以及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所以出现了争议,具体根据材料与所学内容回答即可。(2)重点考查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等多个层面,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的原因并加以评析,能够以充分的史实或论据来论证,从各地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兼收并蓄的角度论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核心特点。17.答案:(1)政治实践:夏商周逐渐形成分封制、宗法制,以维系王室对全国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战争逐渐实现区域性统一;各诸侯国在境内逐渐建立郡县,加强统治。(2)特征:“官事官办”与“民事民治"相结合。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国家财力有限.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与保守性;宗法、家族观念浓厚,宗族组织发达。(3)意义: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后世国家治理的基础;等等。解析:(1)政治实践:根据材料“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就使用“五服”等空间、区划、亲疏等级概念构筑出包容有序的统一理想”可以得出,夏商周逐渐形成分封制、宗法制,以维系王室对全国的统治;另根据材料“到战国晚期,‘定于一’‘天下为一’的学说在社会上已产生”可以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战争逐渐实现区域性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各诸侯国在境内逐渐建立郡县,加强统治。(2)特征:根据材料“在‘官事官办’纵向结构之下是‘民事民治’的横向治理,由此形成国家的纵横治理结构,并作为历史传统一直承继下来”可以归纳出,“官事官办”与“民事民治”相结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秦汉时期生产力水平低,国家财力有限;根据材料“但是受制于农业帝国有限的生产剩余”可以归纳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与保守性;根据材料“基层社会的众多公共事务由农民通过家庭、宗族、部里或者村落来处理”可以归纳出,宗法、家族观念浓厚,宗族组织发达。(3)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秦汉时期国家治理体系,首先受到传统“大一统”观念的影响,进而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其次,秦汉开创的国家治理体系,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后世国家治理的基础;等等。18.答案:(1)文化现象:百家争鸣。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私学兴起。(2)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认识:思想文化随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解析:(1)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上的变革是百家争鸣。时代背景: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可归纳出社会大变革;根据材料“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可归纳出士阶层崛起;根据材料“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可归纳出私学兴起。(2)特征:根据材料“第48页共48页\n《春秋》大一统者”可归纳出强调“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思想文化随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第二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西晋末至东晋初,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羯族建立的后赵所获。他们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为“白板天子”。这一现象()A.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B.一定程度说明传国信物是统治基础C.充分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狭隘性特征D.侧面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2.东晋政府采取“侨置”措施,就是在长江南北流民集中地区设置以北方州郡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专门负责管理流民事务,其管辖的流民单立户册,并夹注原籍,免除租税和徭役负担。“侨置”的实施()第48页共48页\nA.削弱了士族政治势力B.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C.稳定了南方统治秩序D.简化了东晋地方建制3.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4.下表反映了304—439年我国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史称“十六国”。这反映了()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所属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賨(cóng)汉政权名称前赵、北凉、夏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后赵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C.鲜卑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D.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5.隋文帝时,朝廷在门下省之下设殿内局分管皇家事务。隋炀帝时将殿内局扩大为殿内省,独立于门下省之外,自此,门下省成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此举()A.强化了皇家的独尊地位B.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倾向C.推进了国家的廉政建设D.提高了隋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6.唐代统治者也进行分封,充分利用血缘的凝聚作用巩固统治。然而唐代的分封却不放权,这样受封的贵族就难以在政治上对皇权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开了因权力固化带来的统治集团素质下降的陷阱,可谓一举两得。唐代统治者此举是基于()A.巩固贵族政治的客观要求B.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C.血缘与政治权力相互分离D.强化中央权威的迫切需要第48页共48页\n7.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设“殿试”,增加每年进士的录取名额,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8.唐朝时期,江东犁、铁搭、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有力地推进了“与水争田”。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境内)的练湖里有横截十四里的长堤,泄去湖水,“取湖下地作田”。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代()A.国家赋税制度还有待完善B.围湖造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C.治湖营田在江南卓有成效D.技术改进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9.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由此可以得出()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评论者评论内容颜真卿(唐代大臣)天宝以后,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司马光(宋代史家)李林甫欲杜边帅入相之路,以胡人不知书,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峻(农耕者)胡人……”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卒使禄山倾覆天下赵翼(清代史家)及玄宗平内难,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虽安史之变不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A.安史之乱源于李林甫专宠误国B.唐玄宗耽于美色导致安史之乱爆发C.安禄山手握重兵终致叛乱窃权D.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10.人物品题即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有学者总结为: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其实质是()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B.强化对官员的监察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控制选举的话语权11.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这说明唐代三省制下()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C.宰相之间彼此相互制衡D.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第48页共48页\n12.德宗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B.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C.抑制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D.导致土地私有制度的瓦解13.论及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多元文化的面貌,有研究者认为这个时代:“儒玄佛道四家并立,而且相互影响,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佛教在这一时期初步完成了中土化的过程,道教在这一时期则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该时期这一文化多元面貌的出现,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渐确立B.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C.庞大而又严密的理学体系建立D.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根本上动摇14.唐代,农书、桑书、医书、算书、历书、字书、韵书、相宅等民间用书能够成册使用,应用也非常广泛。谱牒也属于民间实用的书籍,主要种类包括家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世谱、统谱等,这些谱牒也大都成册,在家族内部流行。这些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A.促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B.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C.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阻碍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15.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肇始于西汉的和亲政策,可从先秦时期华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婚姻中寻觅到踪迹。先秦时期,部落首领为自身的利益,采用联姻的方式建立利益同盟。春秋时期,华夏与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间及各诸侯国之间的联姻活动更为活跃。中原王朝之所以产生以婚姻结戎狄的观念,与其根深蒂固的家族宗法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中原农耕社会以家族为核心,而家族又以血缘为依据,血缘则是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之上的,“夫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为宗庙,下以为继后世者也”。而将联姻运用到处理民族关系之中,并将之制度化,形成专门的政治策略,则始于汉高祖之时。——摘编自范香立《唐代和亲研究》第48页共48页\n材料二唐代前期,唐王朝以“天下之主”自居,在奉行“华夷一家”民族政策的背景下,为了显示对外藩首领的恩宠,当时公主和亲相当频繁。在唐代有史记载的和亲公主16人中,前期(肃宗之前),有12人,作为和亲对象的少数民族多达6个,在地域上遍及西方、西北方、北方和东北方。安史之乱后,“华夷有别”观念占据主导,民族关系逆转,和亲次数锐减,只有4次,和亲对象均为回纥。在唐代前期“华夷一家”民族观念占据主导的前提下,唐王朝多将和亲作为巩固政权的手段,而少数民族则多希望通过和亲来加强与唐王朝的关系,以得到扶持和奖掖。而中后期的和亲政策则成为唐王朝挽救岌岌可危局面的良方,此时和亲多为争取少数民族的军事支持,或是对其军事支持的奖赏。——摘编自孙玉荣《论唐代民族关系变化对公主和亲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和亲制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和亲政策的变化。17.[唐朝安史之乱]材料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毫两州的绢列第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绿帛,胜于樵(即毫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杜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48页共48页\n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纳入了法治的轨道。《户律》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从而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乡设三老,县设户曹,专门负责户籍的管理和人口的统计。户口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户内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土地、房屋、财产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统称为“编户民”,不得随意迁徙,否则将被视为“亡命”,并受到严惩。汉代国家户籍大致分三类:其一为一般居民,其二为宗室贵族,其三为下等居民,如商人阶层。其中第一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编户齐民,是汉代户籍的主体。——摘编自《编户齐民——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完备》材料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严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故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地主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第48页共48页\n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传国玉玺反映了中原汉族的王朝正统观念。而匈奴、氐族进入中原后,非常重视传国玉玺,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说明匈奴、氐族的统治者也接受了中原汉族的正统观念,而这是民族认同的具体体现,D项正确;在封建社会,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材料与此无关,排除A项;政权的统治基础是经济基础、社会基础,而不可能是某种信物,排除B项;正统观念被少数民族统治者承认,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C项。故选: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东晋的侨州郡县。从材料信息看,随着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东晋政府实施了“侨置”措施,加强对南下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这样有利于南方统治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东晋时士族势力得到强化,且该措施并未削弱士族政治势力,排除A项;该措施加强了户籍管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侨置”的实施,是变更了东晋的地方建制,不是简化东汉地方建制,排除D项。3.答案:B解析:A.材料中建立的政权不一定是人口迁徙所致,故A选项错误;B.材料中,魏晋南北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前赵政权,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和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的代国,均效仿前朝,追认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文化的认同,故B选项正确;C.材料旨在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而非战争,故C选项错误;D材料仅涉及三个政权,“各民族”的说法有点夸大其词,故D选项错误。故选:B。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十六国政权的对华夏文明的认同。从表中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来看,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用中原地区建立过的政权来命名,如前赵、夏、西秦等;二是以地域来命名的政权,如燕、凉等,而这两种类型都与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有关,故D项正确;少数民族封建化和北方经济问题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A、B两项;鲜卑族建立过的政权虽多,但不足以说明其综合实力最为强大,排除C项。5.答案:B解析:第48页共48页\n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隋朝门下省从分管皇家事务演变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国家治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故选B项;门下省职能的变化反映出家国分离,专门处理国家政务,与皇家的独尊地位无关,排除A项;门下省成为纯粹的政府机关,反映出国家治理的专业化,与廉政建设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说明门下省一个部门职能的变化,无法说明隋朝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材料“唐代的分封却不放权,这样受封的贵族就难以在政治上对皇权形成威胁”强调的是唐朝的分封实现了血缘与政治权力的分离,即有利于利用血缘凝聚统治,又避免了权力固化带来的统治集团素质下降的陷阱,C项正确;唐朝是官僚政治,非贵族政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排除B项;材料与强化中央权威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材料可知,武则天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新兴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统治,故选A项;武则天这些举措是为了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门阀世族,而不仅仅是削弱李氏、抬高武姓,故排除B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而不是目的,故排除C项;D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地位的内容,故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农业技术革新。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江东犁、铁搭、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推进了“与水争田”,进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家的赋税制度弊端,排除A项;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会破坏农业的生态环境,排除B项;材料未提到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由材料中“皆权臣误主”“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可知,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有共同的认识,即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故D项正确;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李林甫专宠误国,这仅是颜真卿的观点,排除A项;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唐玄宗耽于美色,这仅是赵翼的观点,排除B项;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安禄山手握重兵仅是司马光的观点,排除C项。10.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人物品题即臧否人物,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可知,涉及选官制度,各朝各代选官的依据和标准在发生变化,通过对人物品评,来控制选举的话语权,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方豪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监察,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11.答案:B第48页共48页\n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制。根据材料“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可知,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中枢决策的有效性,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并不是宰相之间的制约,故排除C项;中国古代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故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赋税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赋税能力的大小征税,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故A项正确;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两税法的实施并未改变这一经济基础,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并未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度的瓦解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多元的特征。据材料“儒玄佛道四家并立”“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推知,这种文化多元的面貌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发生在汉代,排除A项;理学体系的建立发生在宋代,排除C项;儒学的正统地位发生根本上的动摇不符合材料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雕版印刷术问世,民间用书能够使用和流行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故B正确;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得益于发达的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不是这些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故排除A;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跟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跟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故选:B。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广泛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归国后为日本的封建化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与史实不符,当时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没有成型,排除A项;“大东亚文化圈”的提法不对,排除C项;“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16.答案:(1)原因:自先秦时期形成的利用联姻来建立利益同盟的历史传统;根深蒂固的家族宗法制度;少数民族与汉族活跃的联姻实践;汉高祖将联姻制度化。(2)变化:和亲次数锐减;和亲对象由多变少;和亲地域由遍及边疆四方变为只针对回纥;和亲目的由加强各民族联系变为争取少数民族的军事支持。解析:(1第48页共48页\n)原因:根据材料“肇始于西汉的和亲政策,可从先秦时期华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婚姻中寻觅到踪迹”可知,自先秦时期形成的利用联姻来建立利益同盟的历史传统;根据材料“中原王朝之所以产生以婚姻结戎狄的观念,与其根深蒂固的家族宗法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可知,根深蒂固的家族宗法制度;根据材料“春秋时期,华夏与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间及各诸侯国之间的联姻活动更为活跃”可知,少数民族与汉族活跃的联姻实践;根据材料“而将联姻运用到处理民族关系之中,并将之制度化,形成专门的政治策略,则始于汉高祖之时。”可知,汉高祖将联姻制度化。(2)变化: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华夷有别’观念占据主导,民族关系逆转,和亲次数锐减,只有4次,和亲对象均为回纥”可知,和亲次数锐减、和亲对象由多变少;和亲地域由遍及边疆四方变为只针对回纥;根据材料“中后期的和亲政策则成为唐王朝挽救岌岌可危局面的良方,此时和亲多为争取少数民族的军事支持,或是对其军事支持的奖赏”可知,和亲目的由加强各民族联系变为争取少数民族的军事支持。17.答案:(1)趋势: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原因:安史之乱与北方藩镇割据的局势阻碍北方经济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央政府倚重南方财政,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角度: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地方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经济角度: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可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原因:根据材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与北方藩镇割据的局势阻碍北方经济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要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根据材料“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可知,中央政府倚重南方财政,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合理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方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政治腐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经济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如果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18.答案:(1)功能:控制人口,征发赋役,维护封建统治。(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逃户现象严重;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收入锐减,被迫实行赋税改革。作用: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提高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两税法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盛行;古代赋税制度由“税人”到“税地”方向发展;以财产多少为依据,拓宽征税广度,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公平合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以后税法基础。第48页共48页\n解析:(1)功能:根据材料“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纳入了法治的轨道”“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统称为‘编户民’,不得随意迁徙”可得出控制人口,征发赋役,维护封建统治。(2)原因:根据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可得出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逃户现象严重;根据材料“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及所学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可得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收入锐减,被迫实行赋税改革。作用:根据材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可得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提高了农民的法律地位;根据材料“国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及所学土地租佃制的影响可得出两税法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盛行;由所学两税法的历史影响可得出古代赋税制度由“税人”到“税地”方向发展;以财产多少为依据,拓宽征税广度,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公平合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以后税法基础。第三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太祖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事’。而地方长官遂得重用文臣……凡地方军民政务,均须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从此,地方官吏均得由中央任命。各州又置转运使。处理各地方财政,除诸州度支经费外,悉输京,毋占留”。关于北宋地方官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并分化事权B.打破犬牙交错原则C.属于加强君主专制的举措D.体现以轻制重的监察特点2.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送岁币;宋夏关系,西夏向宋称臣,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宋金关系,每年给金送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宋政府的妥协是政治屈辱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D.有助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第48页共48页\n3.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官员,都由王安石精心挑选。王安石这一举措()A.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B.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C.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D.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4.南朝宋孝武帝刘裕任用出身贫寒的戴法兴、巢尚之等人担任中枢机构要职,负责协助皇帝起草诏令决策国家大事,从而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A.门阀士族政治结束B.庶族地主掌握权力中枢C.君主权力有所强化D.九品中正制已遭到废弃5.据《宋史》记载,西夏国主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西夏文),字形体方整,介于小篆、隶书之间。他还教国人记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等为蕃语。此举()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认同B.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完善D.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6.据统计,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女真族97人、汉族108人、契丹族13人、渤海族9人。据此可知,金代政权()A.中央始终为三省六部制B.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D.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7.据《元史》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对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据此可知,元代()A.疆域面积和治理超越了前代B.专设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C.行政制度发展出现质的飞跃D.奠定了中国辽阔版图的基础8.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中有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31人,色目32人,汉族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9传,100人之多,约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C.重视对云南地区的管理D.科举制度日趋稳定9.第48页共48页\n北宋建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据统计公元989至1110年,北宋全国户数从650万增长到2088万,按每户5口人推算,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A.带动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B.造成人地矛盾日益激化C.得益于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0.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宋代‘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宋代()A.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B.海外商业贸易的繁盛C.南方新兴城市的涌现D.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11.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B.政治中心开始东移C.运河沿岸工商业的发展D.造船航海技术进步12.苏轼曾言:“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所收者天下莫不以为法,所弃者天下莫不以为戒。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士曲尽其巧,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于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苏轼意在强调()A.科举制改变了诗歌在宋朝的地位B.科举制反映了宋朝的风俗习惯C.科举制体现了宋朝考试的功利性D.科举制形成了宋朝的读书风尚13.宋代的花鸟画家,通常用一生的时间,专注地去画一种花卉或者禽鸟,他们深入大自然中,认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A.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B.继承了注重意境的传统C.体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D.说明心学成为官方哲学14.元代以前,占据文坛统治地位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散文;而元杂剧则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以叙事为主。据此可知,元杂剧更有利于()A.传承官方意识形态B.反映市民的政治诉求C.表现社会现实生活D.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15.读如表,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古代中国()第48页共48页\n文献内容摘要《韩非子有度》“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郑(国)人取玉,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萍州可谈》北宋舟师“夜观星,昼观日,阴晦观指南针”A.出现了专门辨别方向的仪器B.指南针技术在不断与时俱进C.指南针与司南有一脉传承性D.政府重视指南针技术的研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凡是皇帝颁行的诏令,都要先经过中书省讨论后拟定。中书省所起草的诏令,在颁行前,必须经过门下省审议,如有不便,门下省可以驳还重议。唐尚书省机构很完备,秦汉以来,三公九卿所掌管的军政事务,大体上都已并入尚书省。在尚书都省总管下,六部尚书分管全国军政大事。——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材料二在北宋的政务运行机制中,最高政务裁决机制是依托于二府三司体制之上的君主专制,在行政体制上可以称之为中书门下体制,以中书门下为首的政务裁决系统完全脱离了三省而独立运行。制敕文书的起草实行内制和外制分工的机制。文书的传宣、封驳以及上奏文书的通进等都已经成为由专门机构负责的独立环节。在北宋的政务运行机制中,最高政务的裁决、制敕文书的起草、文书的流转与落实到文书体式上的职衔签署等四者之间尽管有交叉却是相对独立、互相分离的。中枢文书行政的前三个层面都是依托于差遣性的职衔。而三省制的框架主要是存在于行令的程序之中,即文书流转和签署的环节,在前两个层面,三省不发挥作用。——摘编自刘后滨《唐宋间三省在政务运行中角色与地位的演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中枢政务运行机制,并分析其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中枢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48页共48页\n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设卫警戒,限制出入),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金)熙宗皇统二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泗州场,大定间(1161~1189),岁获五万三千四百六十七贯,承安元年,增为十万七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宋亦岁得课四万三千贯。——摘编自(元)脱脱《金史》材料二1115年冬,“阿骨打用杨朴策,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阿骨打“命颁行之”。自大定十一年起,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女真人在创制、推广本民族文字的同时,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金世宗为了让不懂汉文的人学汉文化,命译经所翻译了《易》《书》《论语》《孟子》等,“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摘编自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榷场设立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女真人学习汉文化的措施。(3)综上,谈谈你对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过程的认识。19.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摘编自赵勇《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三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摘编自(日本)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材料四第48页共48页\n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三中有关经济方面的观点提供一份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3)根据材料四,指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代的。在评价宋代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观点为什么截然不同?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地方推行分化事权的原则,设置转运使分割地方财权,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提点刑狱司分割地方司法权,因此A项正确;B.元朝行省制设置的原则是“犬牙交错”,排除B项;C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非君主专制,排除C项;D.材料与监察无关,排除D项。故选:A。2.答案:D解析:宋朝政府向周边少数民族贡纳岁币,换的了相对长的和平时期,这有助于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D项正确。宋政府的妥协意在换取和平,并不一定是政治屈辱,排除A项;贡纳岁币只能缓解一时的边防危机,并不能彻底解决统治危机,排除B项;岁币并未造成宋政府财政崩溃,排除C项。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为减少变法阻力,绕过以前的机构和官员,设置一些新的官员和机构,这会导致官僚机构膨胀,额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减少了决策失误,故排除A项;“保证了”夸大了王安石这一做法的作用,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推行二府三司制,材料中的举措并未改变北宋中枢决策方式,故排除C项。4.答案:C解析:第48页共48页\n根据材料“刘裕任用出身贫寒的戴法兴、巢尚之等人担任中枢机构要职,负责协助皇帝起草诏令决策国家大事”可知,皇帝任用“寒人”担任中枢机构要职,意在分化相权,强化皇权,C项正确;仅仅依据几个“寒人”得到重用,无法得出“门阀士族政治结束”、“庶族地主掌握权力中枢”的结论,排除A、B两项;隋唐科举制实行,才慢慢废除九品中正制,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夏与宋的文化交流。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元昊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并且将《孝经》《尔雅》等翻译为西夏文,这有利于加强西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西夏文是大臣野利仁荣创制的,故排除B项;西夏文不是汉字,故排除C项;“消除了民族隔阂”说法夸张,故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除了女真族人之外,汉族、契丹族、渤海族人可以在金朝担任尚书职务,说明金朝的政权一定程度上向其他民族开放,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省的信息,得不出金代政权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各民族人口数量的比较,得不出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在金代政权中,没有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地方管理。据材料可知,自秦代实行郡县制以来,元代国土比汉唐更辽阔,国家治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故A项正确;B项只反映材料信息一部分内容,C项与材料关联较少,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答案:C解析:蒙古人、色目人在镇守云南的将官中所占比例较大,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约占列传的七分之一,说明元朝时期中央政府重视对云南地区的管理,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交融程度加深,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排除D项。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农业得到发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农业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年三熟制和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故C项正确;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北民南迁,材料现象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人地矛盾日益激化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D项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第48页共48页\n根据材料“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的信息,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明城市的经济职能的增强,宋代传统经济模式没有发生变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地理方位的区别,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时南方是全国财赋和粮食的主要供应地,元朝将运河改成直线、开辟长途海运航线等方便了南方财赋、粮食顺利北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A项正确。材料中政治中心东移没有体现,且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运河沿岸工商业的发展,且当时沿岸工商业发展一般,C项错误,排除;材料中主要说的是元代将大运河的河道改直,没有体现航海技术的进步,D项错误,排除。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材料中苏轼强词“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利之所在,人无不化,”导致诗词歌赋地位的变化,读书风气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利之所在,人无不化”,故C选项正确。13.答案:C解析:材料“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表明理学中“格物”“重理”思潮对绘画领域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理学影响下绘画领域重视探究自然规律的风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花鸟画是否注重意境,排除B项;心学成为官方哲学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杂剧。据材料可知,相比于诗歌散文,元杂剧融合多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叙事为主,可以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故C正确;元杂剧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显然A、B不符合要求,排除;元杂剧虽然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但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文学范畴,排除D。15.答案:A解析:“司南”“指南针”都是专门辨别方向的仪器,A项正确。BC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故D错误。16.答案:(1)运行机制:皇帝颁行的诏令,由中书省讨论后拟定,经门下省审议,如有不便,门下省可以驳还重议,如若通过,则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工作或下分到具体部门执行。作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2)变化:最高政务裁决机制是中书门下,以中书门下为首的政务裁决系统完全脱离了三省而独立运行;制敕文书的起草实行内制和外制分工的机制;最高政务的裁决、制敕文书的起草、文书的流转与落实、文书体式上的职衔签署是相对独立、互相分离的。解析:(1)第48页共48页\n运行机制:根据材料“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凡是皇帝颁行的诏令,都要先经过中书省讨论后拟定。中书省所起草的诏令,在颁行前,必须经过门下省审议,如有不便,门下省可以驳还重议”和所学知识可知皇帝颁行的诏令,由中书省讨论后拟定,经门下省审议,如有不便,门下省可以驳还重议,如若通过,则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工作或下分到具体部门执行。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者分工协作,职责分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2)变化:根据材料“北宋的政务运行机制中,最高政务裁决机制是依托于二府三司体制之上的君主专制,在行政体制上可以称之为中书门下体制,以中书门下为首的政务裁决系统完全脱离了三省而独立运行”可知最高政务裁决机制是中书门下,以中书门下为首的政务裁决系统完全脱离了三省而独立运行;根据材料“制敕文书的起草实行内制和外制分工的机制。文书的传宣、封驳以及上奏文书的通进等都已经成为由专门机构负责的独立环节”可知制敕文书的起草实行内制和外制分工的机制;根据材料“在北宋的政务运行机制中,最高政务的裁决、制敕文书的起草、文书的流转与落实到文书体式上的职衔签署等四者之间尽管有交叉却是相对独立、互相分离的”可知最高政务的裁决、制敕文书的起草、文书的流转与落实、文书体式上的职衔签署是相对独立、互相分离的。17.答案:(1)促进宋金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了两国的联系;促进了宋金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增加两国财政收入。(2)措施: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效仿汉字创制女真文字;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3)少数民族的融入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榷场设立的作用、女真人的封建化政策、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1)依据材料“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可得出,促进宋金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了两国的联系;依据材料“遂各置于两界”“增为十万七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宋亦岁得课四万三千贯"可得出,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增加财政收入;结合所学可知,榷场的设立促进了宋金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2)第一小问措施,可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效果,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依据所学从封建化、民族政权和政权发展等方面回答。(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认识可以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和形成角度回答。19.答案:(1)特点: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哲学化(思辨性);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2)观点: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依据: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界限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3)评价: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原因:两位作者看待宋代的角度不同。材料三的作者主要着眼于宋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材料四的作者主要着眼于宋代政治的缺陷和财政的困窘。第48页共48页\n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的发展。(1)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所学可得出宋明理学压抑人性;根据材料一“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可得出服务于官僚体制;根据材料二“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可得出哲学的思辨化以及融合佛教和道教思想。第二小问“积极影响”,主要从维护社会秩序和对人的道德品格的影响方面说明。(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三“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可得出结论。第二小问“史实依据”,结合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说明。(3)第一小问“评价”,根据材料四“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可得出认为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第二小问“原因”,从二者看待宋代社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方面说明,材料三主要着眼于宋代思想文化和经济发展,材料四主要从政治、周边民族关系角度说明。第48页共48页\n第四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明太祖认为“主荒臣专,威福下移”“委任权臣,上下蒙蔽”导致元朝灭亡,故明初虽设中书省,但宰相多不满员,僚属也比元朝大为削减。洪武十一年(1378年)命诸司奏事不必关白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做法()A.为废除丞相制度创造条件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C.意在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D.表明丞相削弱了皇权2.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三卷:南卷,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北卷,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中卷,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三卷的划分有利于()A.平衡各地的政治力量B.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C.保证教育质量的均衡D.扩大专制政权的统治基础3.胡椒,原产地为印度,郑和下西洋后,被引种至南洋地区,并被大量贩运到中国,首次成为大众消费品,甚至还被政府用来支付官员和士兵的薪水。这一现象()A.使得明政府垄断了南洋的胡椒生产B.直接冲击了明朝闭关锁国的政策C.推动了明朝和南洋地区贸易的发展D.给明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4.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认为,“彼其贸易往来,籴谷他处以有余济不足,皆小民生养所需,不可因刖而废屦者也。不若明开市舶之禁,收其权而归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夺,则民之冒死越贩者,固将不禁而自止”。由此可知,他主张()A.合理引导来华外商的行为B.支持和发展私人海外贸易C.设官方机构管理对外贸易D.开海贸易以促进国计民生5.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故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这体现了茶马贸易()A.扩大了明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C.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D.促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第48页共48页\n6.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不经内阁等机构直达御前。皇帝特许一些官员通过奏折呈报机密事宜。奏折内容涉及政务利弊、吏治勤惰、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等各方面事务,且不必完全核实,即可“风闻”上报。以上现象()A.取消了内阁机构处理公文的职能B.助长了官员弄虚作假的风气C.造成了地方官员干预朝政的局面D.强化了君主独断专行的权力7.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帝继位后,罢军机处;乾隆二年(1737年)重新恢复军机处,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了其权力。这一演变主要反映了()A.清朝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B.军机处成为清廷强化君权的工具C.中央权力机构的进一步完善D.军机处是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8.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行政中心逐渐北移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9.康熙帝时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由中枢机构、直属机构、附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组成,主要职责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以及处理与沙俄的关系。这反映出当时()A.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叛乱频繁B.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C.清朝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D.清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0.清朝统一全国后,划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等;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这些措施()A.打破旧行政区划以加强中央集权B.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重要作用C.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第48页共48页\n11.传统观点认为,明清严格执行“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的政策;后有学者指出,从“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及政策效果来看,即使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锁国”。据此可知,关于明清“闭关锁国”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B.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理性C.缺乏相关史料数据的支撑D.受到阶级立场差异的影响12.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除了鸡、鹅、羊、猪之外,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13.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可支付,远期庄票须到期才能支付。庄票都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不得挂失和止付。庄票的出现()A.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B.说明了重农抑商的松动C.体现了清朝的开放包容D.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升14.王阳明曾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他还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其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A.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B.掀起了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C.隐含了王阳明的平等和叛逆色彩D.挑战了孔子、朱子等儒学的权威15.法国学者谢和耐指出:“在1600年左右,欧洲的世界观和科学基本内容仍是中世纪的。利玛窦在其中国合作者的帮助下,试图在中国传播的是天文学、几何学、托勒密的博物学等……如果我们转向历史观和人文方面,利玛窦等耶稣会士都大大落后于中国人的观念。”谢和耐意在说明()A.明清传统文化的优势明显B.中国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C.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增强D.西学东渐对欧洲影响深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神宗实录》卷十二:(万历年间)京城内外盗贼生发,各该巡捕兵备官,虽不系本管地方,有能协力捕获者,纪录擢用。第48页共48页\n《明宣宗实录》卷十三:(宣德年间)严京城捕盗之禁。时京城多盗,都御史刘观等议于五城兵马司各增官军一百人与同捕捉,每五十家置巡更铺一,遇夜以十人守之,有盗贼及违夜禁者皆听捕以闻。上从其议,命英国公张辅同五军都督府按地方遣军助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七:(天顺年间)以京师内外多强盗,命都察院出榜申谕诸人擒捕,若得实其原捕及首告人,赏钞二千贯仍给贼眦,官旗、军校升一级,民匠加赏银十两。《明孝宗实录》卷一百零九:(弘治年间)先是,京师奸民马纪,夜聚诸恶少马聪等,持刀入民妇家,逼而淫之,劫其财复,抱持以出,诸恶少递淫于通衢。至晓,舁入酒肆,不纳,弃而去之,为逻者所获。(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明朝京城治安状况,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明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等汉地王朝治理边疆,实行的都是羁摩政策。边疆部落首领既接受朝廷的州县官爵印信,又保持原有的称号、辖境和权力,自理内部事务。蒙元王朝在边疆范围内设置的政区主要是:宣政院、行省、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如在岭北、东北和西北,行省及宣慰司是直接治理边疆的主要官府形式。在西南,除云南设行省和宣政院主管吐蕃外,主要是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土官”设置。明清两代大抵沿袭此项重要政策。第48页共48页\n——摘编自李治安《元代政区地理的变迁轨迹及特色新探》材料二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清朝在统一全国后,不断改进对边疆的治理方式,适时加大治理力度。清政府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立法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皇帝谕旨、臣工条奏及则例、条款。时人称“立法因地因情、断狱从俗从直”“罪名项目较多、刑罚种类较少”“人命案”“罚服”完事,抢劫案斩绞了结”“对士官同罪异罚,按等级从重论处”“禁止对外通婚,维护封建夫权”“军律占一定比重、官兵民都受其约束”……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调整的时代意义。第48页共48页\n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期起,徽州商人在江南经营棉布业极为突出。正德、嘉靖时,徽商程楷兄弟,东贾吴,北贾鲁,“乃吴、鲁人皆乐与少君兄弟游”。嘉靖时,歙县程氏、潘汀州和潘仕等皆曾在苏州经营布业。嘉靖、隆庆时人潘次君者,在江淮业盐,南京业典当,浙江业粮食,而在吴地经营棉布。又如吴良儒,即在吴淞江一带,“以泉布起”,经商的同时,时时奉母起居,“捆载相及,月计者月至,岁计者岁输”,以尽孝道。——范金民《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材料二:明清两朝全国录取进士51681人,其中明代为24866人,清代为26815人。江南共考取进士7877人,占全国15.24%,其中明代为3864人,占全国的15.54%,清代为4013人,占全国14.95%。总体而言,明清两代每7个进士,就有1个多出自江南。江南进士不但数量多,而且名次前,最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自顺治十五年到康熙三十三年的14个状元,清一色是江南人。连中三元者,清代全国仅2人,苏州有其一(即钱棨),“三元坊高竖学宫道左”,天下荣之。人称“国朝文运之盛,江苏为最,他省皆不及也”。不仅如此,江南还出现了父子鼎甲、兄弟鼎甲、祖孙状元、叔侄状元等自古稀见的科第盛况。——范金民《江南地域文化的魅力》注:材料中的江南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范围内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三市,还有上海市,也就是江浙的8个省辖市加上海这1个直辖市的范围,面积大约为40000平方公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中反映的明清经济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清江南科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第48页共48页\n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材料中明太祖认为元朝灭亡和“臣专”、权臣“上下蒙蔽”有关,故极力削弱中书省的权力,A项符合题意。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针对地方建立有效管理,排除B项。总结教训只是表象,不是目的,排除C项。D项混淆了丞相和中书省,故排除。2.答案:A解析:明代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差异,分榜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平衡各地区录取名额,这样有助于消弭地区间政治力量的矛盾,平衡各地政治力量,A项正确。分榜制度并不能缩小各地区文化差距,排除B项;分榜制度是国家干预手段,不能导致教育质量均衡,排除C项;分榜制度是对既定名额的划分,并未增加录取名额,因此不会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胡椒,原产地为印度,郑和下西洋后,被引种至南洋地区,并被大量贩运到中国,首次成为大众消费品,甚至还被政府用来支付官员和士兵的薪水”并结合所学可知,胡椒在中国是大众消费品,甚至还被政府用来支付官员和士兵的薪水,但是胡椒在南洋大量种植,这必然推动明朝和南洋地区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A项错在“垄断”,排除A项;明朝并非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胡椒用来支付官员和士兵的薪水,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排除D项。故选:C。4.答案:D解析:根据“彼其贸易往来,籴谷他处以有余济不足,皆小民生养所需,不可因刖而废屦者也。不若明开市舶之禁,收其权而归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夺,则民之冒死越贩者,固将不禁而自止"可得出材料强调开海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而海禁则会让民众违法走私,因此他主张开海贸易以促进国计民生,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商,排除A项;他并不是主张支持,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第48页共48页\n5.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明代茶马贸易扩大了明朝的文化影响力,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疆域,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C项正确;题干只是说茶马贸易“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并不是扩大了明朝的疆域范围,A项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6.答案:D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无论是雍正设立军机处,还是乾隆对军机处的先废后立,其出发点都是加强皇权,可见军机处成为清廷强化皇权的工具,故选B项;军机处的立或废属于中央机构的变化,与皇权的加强密切相关,材料没有体现清代中央对地方统治力度的加强,排除A项;军机处自身的立或废不能说明中央权力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故C项排除;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但是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排除D项。8.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据此依据材料“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等可知C正确。9.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出理藩院独立设置,负责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与对俄关系等,这表明清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D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当时蒙古、新疆等地区是否叛乱频繁,A项排除;元代宣政院主要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与理藩院职能不同,B项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0.B11.B12.A13.A14.A15.A16.(1)状况:盗贼四起,治安状况混乱。问题: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社会治理呈现混乱状态。(2)措施:通过厂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理由:厂卫特务机关既可以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保障皇权的绝对权威;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京城统治秩序。17.(1)特点:具有继承性;,因俗因地而治,形式多样;不断发展完善;逐渐纳入地方管理体系,(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强化中央集权;(2)时代意义: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第48页共48页\n18.(1)现象:徽州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工商业发达地区,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2)特点:科举中第的进士多,名次前;江南地区盛产状元。原因:江南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人才辈出;江南地区家族读书治学传统浓厚。第五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其内容朝廷重臣皆“鲜见其文”,社会各界更无从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清皇帝迫于列强压力,准许将所签屈辱条约向地方各省颁发。这一变化()A.有助于减少地方的外交压力B.表明清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趋成熟C.说明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列强D.体现出清政府严格遵守条约体系2.1844年,在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美方提出美国船只进口停泊,“请中国统辖护理,倘遇别国凌害,仍请中国代为报复”。而清朝谈判代表耆英却要求修改为“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倘遇有外洋别国凌害合众国贸易人民,中国不能代为报复”。这反映了()第48页共48页\nA.耆英坚决捍卫国家主权B.美国未能获取侵略权益C.清廷缺乏外交主权意识D.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3.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4.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规定:“中国今后给予别国的一切政治、贸易及其他特权,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由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这表明()A.俄国强烈反对英法侵略中国B.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开始出现C.西方列强在华矛盾得到解决D.中国边境的领土安全存在隐患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公布条约内容,当时连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施压下,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颁发各省。这一变化()A.说明《南京条约》的影响有限B.体现出清政府树立起守约意识C.有利于减少地方的外交纠纷D.表明清政府统治逐渐公开透明6.某学者曾评论:“在革命战争中,太平天国扫荡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清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持,维持住它的濒临绝境的统治。到太平天国失败后,全国兵权、财权都分握于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人物的手里。”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彻底清除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B.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力下移局面C.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D.形成了两个政权长期对峙局面7.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浙皖地区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客民争携耒耜来,有主田畴,强行霸占,有喧宾夺主情形”。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尽非原户。”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A.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B.西方列强势力深入东南C.原有社会秩序遭到冲击D.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第48页共48页\n8.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照人口平分土地。仅半年后就不得不采取“照旧交粮纳税”,准许地主收租。该变化主要是因为()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面临现实困境B.《天朝田亩制度》不是革命纲领C.太平天国政权面临严峻国际形势D.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更受农民欢迎9.甲午战后,原有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多数官办、官督商办企业被商办企业所代替,如1896年湖北机器织布局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竟赢余十八万金,除以十五万金还清旧债外,仍余三万金”。由此可知()A.清政府财政经济严重困难B.清政府逐渐调整了经济政策C.洋务企业最终走向了破产D.中国企业开始了股份制尝试10.19世纪后半期,李鸿章、王韬等人关于“变局”的讨论,在士大夫之间日渐流传开来,而关于“变局”的推断由“数百年”扩展为“千年”乃至“数千年”。这表明()A.西方思想拓宽了士人视野B.洋务运动扩展到思想领域C.中国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早期维新思想理论的成熟11.《马关条约》签署后,台湾人民“涌入衙署,哭声震天”,请唐景崧(时任台湾巡抚)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万姓不服……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至极!”……日军在攻台战役中,感叹说:“有全台皆兵之感”。材料反映出台湾人民()A.反帝爱国的精神B.同情清廷战败丧失主权C.斗争取得了胜利D.因内部矛盾致斗争失败12.漫画《日本兵舰到湘游历》。漫画反映的是日本军舰在中国刺探情报的情景,相对于日本的大军舰,中国政府的船只是那么渺小。该漫画所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是()第48页共48页\nA.清廷沦为列强侵华代理人B.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C.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D.中国航运业开始了近代化13.梁启超在《时务报》中对“广民智”的含义作了解释:“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他把办报纸、设学会、兴学堂、翻译书籍作为“开民智”的主要途径。梁启超意在()A.强调报刊促进变革的作用B.激发全民获取新知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的觉醒D.传播民主革命思想14.有学者指出:甲午战败使下层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促使他们不甘心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就此灭亡。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自发地再次联合起来,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这场运动()A.具有地域和社会阶层的普遍性B.促使民族抗争由传统向近代转型C.鲜明地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精神D.引起群众性收回权利运动的热潮15.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时遭到当地民众坚决抵抗,损失惨重。在东三省,北起黑龙江畔,南至渤海之滨,到处都掀起了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瑷珲之战、北大岭之战,清军将领拼死抵敌,前仆后继。这表明()A.普通民众成为抗争的主体B.清军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C.民族危机激发战斗的热情D.专制政体仍有较强生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材料一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第48页共48页\n——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材料二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早在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即提出了改变中国军事力量以对抗西方侵略的方针,即所谓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这一提法的意义在于他摆脱了守旧派单纯关注外国入侵却不重视改变自身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救亡思路,而开启了“以变应变”的新的救亡思路,而这一新的救亡思路的开启为日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超越救亡思路进行更为深远的思考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在军事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为开端,中国以侵略者为学习对象,开始了由自己主导的救亡策略的新探索。材料二1840年后,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维新派看来,外国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危机并非单纯由外国入侵引起,而是出于中国内部。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如果说洋务派只看到了中国社会危机的直接的和表面的原因的话,维新派则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扫描中国社会发展的纵深历史,试图寻找救亡的更为根本的策略内容。——以上材料均摘自《从救亡图存到寻求富强——对近代中国救亡思潮嬗变轨迹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进步性。(2)请概括材料二维新派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48页共48页\n中日战争以后的几年中,来自西方的不可抗拒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甲午战后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康有为不得不向传统低头,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托古改制”、宣传变法的先师。但即使是这样,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成为主变者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变法期间,维新派眼睛向上,始终没有找到切合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和方法,因此当“戊戌政变”发生时,维新派要么引颈就戮,要么作鸟兽散。——摘编自雷颐《维新的挫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前清王朝面临的“危险形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新变法运动遭到“挫顿”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很不情愿地接受这一历史事实,朝廷内外少有人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迫于列强压力,将所签屈辱条约向地方各省颁发。这一变化使地方官员得以知晓条约内容,有利于在对外交涉中减少地方的外交压力,A项正确。清政府是迫于列强压力,将条约内容颁发各省,无法表明清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趋成熟,排除B项;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列强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政府是否严格遵守条约,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关于美国船只的进口停泊条款,清朝谈判代表耆英认为中国无从统辖美国贸易船只,这说明晚清外交官员为了减少事端,放弃了对外国贸易船只的管辖权,反映出清廷缺乏外交主权意识,C项正确。耆英的这一做法不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排除A项;美国未能获取侵略权益、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与史实不符,排除BD项。3.答案:D解析:第48页共48页\n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材料表明,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品在华并没有出现畅销的局面,由此西方列强认为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太少,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为此西方列强提出了“修约”要求,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未反映。4.答案:D解析:“由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体现了当时俄国意图通过不平等条约来侵占我国领土,中国边境的领土安全存在隐患,D项正确。“中国今后给予别国的一切政治、贸易及其他特权,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的规定意味着俄国可以通过英法对中国的侵略获得权益,排除A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5.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颁发各省,这有利于地方官员了解条约内容,从而减少地方的外交纠纷,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影响很大,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清政府是在列强施压的情况下颁发条约给地方的,不能体现清政府树立起守约意识,故B项错误;清政府将条约颁发各省不代表其统治公开透明,D项与史实不符。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材料中反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故B正确;“彻底清除了”说法绝对,排除A;材料未强调动摇清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C;材料没有两个政权长期对峙局面的信息,排除D。7.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浙皖地区人口流亡之后,外来人口占据土地的情形,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C项正确;当时依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列强无关,排除B项;外来人口占据土地,这些人依然是自耕农,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A解析: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行政机构大加扩充,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当时粮食来源主要靠攻克州县获取仓储,不能持久,因此改变了土地政策。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太平天国政权面临的严峻的国内形势,排除C项;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9.答案:B解析:第48页共48页\nA.材料中没有涉及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且与材料中“仍余三万金”不符,故A错误;B.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与材料中“多数官办、官督商办企业被商办企业所代替”相符,故B项正确;C.“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不是破产,故C错误;D.洋务企业原来就有官商合办,开始了股份制尝试与材料中“甲午战后”不符,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李鸿章、王韬之所以讨论变局,是因为民族危机在不断加深,C项正确。西方思想拓宽视野指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得到了拓展,与变局在时间线上的纵向延伸无关,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的是技术,而非思想,排除B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早期维新思想并未达到成熟,而且材料主旨不是围绕早期维新思想展开,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台湾人民反对割占台湾,并武装斗争,力拒日军入台,这体现了台湾人民反帝爱国的精神,A项正确。台湾人民反对清政府割台,排除B项;反割台斗争最终失败,排除C项;D项与题无关,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通过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兵舰在中国湖南刺探情报,用日本的大军舰对比中国政府船只的渺小,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之后,日本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B项正确。清廷沦为列强侵华代理人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相对于日本的大军舰,中国政府的船只是那么渺小”体现的并非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排除C项;中国航运业开始了近代化与漫画中“日本兵舰到湘游历”体现的情景不符,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把办报纸、设学会、兴学堂、翻译书籍作为“开民智”的主要途径”可知梁启超进行各种活动都是为了“开民智”,也就是促进国人民主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开民智”,不是强调报刊促进变革的作用,排除A项;“全民”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梁启超主张变法改革,而不是进行革命,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场运动是农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故C项错误。由“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可知A项错误。义和团以其失败的惨烈,成为近代中国民众的民族抗争运动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历史转折,以“主权”为核心,以“争利权”为基本诉求的一系列民族抗争,构成1901年以后近代民族运动的时代特征,其起点就是义和团运动,故B项正确。D项是由清政府发布“铁路国有”政策引发的,故D项错误。15.答案:C解析:第48页共48页\n依据材料“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清军将领拼死抵敌,前仆后继”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这反映了民族危机激发了民众战斗热情,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不能说明“普通民众成为抗争的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不能体现“清军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爱国军民均殊死抵抗外来侵略,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6.答案:(1)趋势:外国在会审公廨的权限逐步扩张;中国在租界的法权日渐丧失。实质:法权与主权之争。(2)因素:国际、国内政局的变动(辛亥革命、一战、二战);历届政府的努力;人民的呼声和民间团体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西方法律思想的传入;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认识:1841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攫取了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虽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法治变革,但使中国丧失了对在华外国人的司法管辖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与践踏;围绕领事裁判权的斗争反映了国人主权意识的觉醒,斗争的过程说明贫弱的中国难以捍卫国家主权,唯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发展国家经济,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才能维护国家主权。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一中“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结合“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驻沪领事团)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等信息可知,外国在会审公廨的权限逐步扩张;根据材料一中“(《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外国领事团)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可知,中国在租界的法权日渐丧失。实质:综合材料一中中英双方在上海会审公廨中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实质为法权与主权之争。(2)因素:根据材料一中“1911年武昌起义后”“民国政府成立后”,材料二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国内政局的变动(辛亥革命、一战、二战);根据材料一中“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材料二中“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等信息可知,历届政府的努力;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可知,人民的呼声和民间团体的推动;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还包括经济发展的需求,西方法律思想的传入和人民主权意识的增强。认识:根据材料二中“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等信息,综合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原因、历程和结果等方面分析可知,英国等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虽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法治变革,但使中国丧失了对在华外国人的司法管辖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与践踏,围绕领事裁判权的斗争反映了国人主权意识的觉醒,斗争的过程说明贫弱的中国难以捍卫国家主权,唯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发展国家经济,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才能维护国家主权。17.答案:(1)第48页共48页\n摆脱了守旧派不注重改变自身的救亡思路;开创了自我主导学习西方以挽救危亡的新思路,为后世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2)观点:中国的危机不仅仅是由外部引起,也是中国内部长期发展不足引起的,要想应对危机,不能仅仅在军事技术和经济上改进。评析:该观点具有极大地进步性。它能认识到洋务运动只在技术学习上不足,并引导国人认识到制度方面学习的重要性,这个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但该观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没有意识到国人守旧意识的强大阻碍作用,也未充分考虑到制度变革的具体策略问题,最终导致了维新运动的失败。解析:(1)根据材料“魏源这一提法的意义在于他摆脱了守旧派单纯关注外国入侵却不重视改变自身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救亡思路”可知,摆脱了守旧派不注重改变自身的救亡思路;根据材料“以在军事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为开端,中国以侵略者为学习对象,开始了由自己主导的救亡策略的新探索”可知,开创了自我主导学习西方以挽救危亡的新思路,为后世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2)观点:根据材料“外国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危机并非单纯由外国入侵引起,而是出于中国内部。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可知,中国的危机不仅仅是由外部引起,也是中国内部长期发展不足引起的,要想应对危机,不能仅仅在军事技术和经济上改进。评析:根据材料“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维新派则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扫描中国社会发展的纵深历史,试图寻找救亡的更为根本的策略内容”及所学知识辩证的评析观点,可知该观点具有极大地进步性。它能认识到洋务运动只在技术学习上不足,并引导国人认识到制度方面学习的重要性,这个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观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没有意识到国人守旧意识的强大阻碍作用,也未充分考虑到制度变革的具体策略问题,最终导致了维新运动的失败18.答案:(1)形势: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主义革命思潮兴起,危及封建土大夫的既得利益。(2)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及根深蒂固;顽固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社会精英阶层对世界形势、基本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变法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维新派势单力薄,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出五点得满分)第48页共48页\n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日战争以后的几年中,来自西方的不可抗拒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得出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据材料一“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得出民族主义革命思潮兴起,危及封建土大夫的既得利益。(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不得不向传统低头,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托古改制’、宣传变法的先师。”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及根深蒂固;根据材料二“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得出顽固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根据材料二“变法期间,维新派眼睛向上,始终没有找到切合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和方法”得出社会精英阶层对世界形势、基本国情缺乏深人的了解;根据材料二“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成为主变者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得出变法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根据材料二“维新派要么引颈就戮,要么作鸟兽散。”得出维新派势单力薄,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出五点得满分)第48页共4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0 19:58:04 页数:48
价格:¥18.88 大小:185.6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