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五中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答案】B考点:宗法制。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但最终没有换成。二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没更换痴愚的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B。2.根据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必须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贡②随同周天子作战③服从周天子命令④按田亩向周天子纳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考点:分封制。本题考查分封制下受封诸侯应履行的义务。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①②③正确;按田亩纳税始于春秋时期的鲁国,④错误。故选A。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荐【答案】C考点:秦朝政治体制。本题的重点落在秦朝的郡县制上。秦朝时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三公九卿以及郡县长官都是直接由皇帝任免的。4.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考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避免地方权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推动了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故选D。5.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同学对分封制、宗法制的认识,请你对此判断正误:①甲同学认为分封制是把包括镐京、洛邑在内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②乙同学认为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现象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③丙同学认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11-④丁同学认为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一定能够成为大宗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答案】C考点:分封制所封土地是王畿以外的地区,①错误;通过分封制,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随着诸侯势力的日益壮大,分封制逐渐瓦解,②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正确;根据宗法制,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能成为大宗,④错误。答案:C6、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的“三公九卿”制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C.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答案】B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不对,汉武帝并没有废除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C不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由中书省起草诏令,再由门下省审议,最后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D不对,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而且内阁没有决策权,因此选B7、莫里逊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在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的侵华。依据题意,材料考查的是1887-1920年间中国发生的大事。依据所学,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即1856-1860,故①不可能;八国联军侵华时间为1900-1901年,符合题意,故②正确;中华民国建立时间为1912年,故③正确;南京大屠杀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即1937年12月,故④不可能亲身经历。所以应选D。8.学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B.《唐朝藩镇割据的成因浅析》C.《略议元朝行省制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答案】D考点:清代政治体制。明朝时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皇帝亲掌六部,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清朝沿用明朝的官制,没有设立丞相,故《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错误。因此选D。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11-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答案】D考点:中央政府的运作程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丞相与诸卿体现的是三公九卿制度,说明是秦朝或汉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度,说明是隋唐时期;阁臣、工部、户部体现的是内阁与六部制度,说明是明朝。所以,综合上述分析本题正确答案选D。9.秦汉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④逐渐淡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④【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弱,因此④项错误;分封制在秦朝以后逐渐的被废弃,不再成为主要的制度,因此①项错误,排除这两项,故选C。10.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       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          D.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D考点:宋代政治体制。整件事情,大臣地位从原来坐着到后来站着,地位下降了,而另一方面也说明君主专制加强了。1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答案】B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本题属于程度型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最突出的作用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名族融合,所以选B。1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答案】C-11-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中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所以应选C。13.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A.《天津条约》《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的签订,我国开始丧失大量的国家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14.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A.外国列强的入侵B.中国封建制度腐朽C.中国缺少外援D.列强相互勾结【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列强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敌人,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故选A。15.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答案】D考点:抗日战争。根据史料学的一般观点,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均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等具有客观性。16.前几年,中国发生多起侵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伤人事件,那么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哪一地区A.华北B.东北C.华南D.西南【答案】B考点:日本近代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建立了731部队,研制生化武器,最有可能在东北出现日军遗留的化武伤人的事件,故选B。17.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答案】C考点:抗日战争。安事变后,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完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逐渐形成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由于两者的阶级基础不同,国民党坚持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中共则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18.1942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60%以上。这突出地说明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国家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最大D.日本对外侵略的最大企图是占领中国【答案】B考点:抗日战争。1942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60%以上。这突出地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A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实力最强”、“贡献最大”等比较性的信息;D项材料未体现。19.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答案】C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必须能体现出“抗灾意愿”。“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体现的都是如何分田的问题,为体现抗灾意图。“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兴办保险事业”体现的是抗灾意愿。故此题应选C项。2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与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答案】A考点:辛亥革命的功绩。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完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故选A。2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民主共和国的法规    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答案】A考点:辛亥革命。-1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际上否定了几千年来主权属于君主,属于皇帝,皇权至上的原则,所以可以说实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①③【答案】B考点:五四精神是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出现的精神;延安精神则是在抗战时期出现的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精神;长征精神则是在1934年到1936年年出现的精神,故选B。23.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考点:罗马法。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能力和再认史实的能力,范围是古代罗马,难题。古代罗马是奴隶社会,法律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的,奴隶是奴隶主的物件,没有人身自由,可以任意买卖,所以①④是正确;罗马法是维护私有财产的,②项行窃人侵犯了私有财产被杀,杀人者行为合法,因此②正确;③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不是罗马社会的特点。故选A。24.新华网上海2022年12月29日电,英国籍毒贩什肯·阿克毛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被注射执行死刑。如果该事件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援引以下哪项条款,毒贩可能免于处罚A.片面最惠国待遇B.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C.领事裁判权D.在中国内地游历【答案】C考点:分析题干,注意其阐述的是一个司法事件,这与B和D明显没有关系,根据所学,A项是一项原则性的规定,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这与题干事件没有直接关系。1845年,根据领事裁判权,这个英国人在中国境内犯法,中国无权进行审判,而应交由英国处置,所以很有可能免于处罚,答案为C。2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新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谁在说谎A.张义B.王平C.赵洋李新【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把握住“1902年”这一关键信息综合作答。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所以王平之言不符合史实。26-1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抗战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是A.日本侵华地区的转移B.共产国际指示转移C.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答案】D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中国的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转移的重要的原因是蒋介石的几次大围剿以及后来的红军的战略转移,使得红军的主力北上,造成的,故选D。27.“十年文革”给中国社会带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痛定思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必须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答案】D考点:文革。文革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教训是一定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建设,故选D。ABC项都不是对文革的直接的针对性的反思.28.中国国防部维和办公室的数据资料显示,10多年间,中国参加了18项联合国维和任务,共派出维和人员12000多人次。中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D考点: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具体的表现是不结盟,因此,B项排除,A、C项是陷阱,题干中说的是“特点”,故D项正确。29.21世纪70年代,反映中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历史事件是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③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帮助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考点: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强调70年代的外交关系,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特点,且与题干中的“处理大国关系”“重大突破和转机”-11-等信息不符;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因此排除①③。②④均是70年代,且是处理与大国的关系,并使得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C符合题意。30.《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处不符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的手中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民主化管理的表现,它是平民和贵族这两大阶级长期斗争的妥协产物,也是罗马城邦民主化治理进程的开端标志。所以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6分,第33小题10分,共40分。31.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历史》必修1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4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政治原则是什么?(2分)(3)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3分)依据所学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2分)【答案】(1)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分)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2)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分)它能有效防止独裁统治的出现,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3分)(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4)趋势:走向政治民主化(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分)考点: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美国1787年宪法。(1)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的指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它的颁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很入人心,对于推动反封建的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2)从材料“-11-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可以看出这是体现的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保障了民主。(3)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明显的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可以依据教材知识直接进行回答。(4)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通过古代和今天的对比可以看出明显体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发展历程。32.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16分)秦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⑴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2分)这种体制有何作用?(3分)(3)假如你生活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1分)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2分)(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5)右图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1分)其演进过程体现出什么特点(1分)【答案】(1)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严酷的秦律(2)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效率,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为历代所沿用。-11-(3)科举制局面:虽行使宰相职权,但被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政权、军事权、财权。(4)废除宰相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5)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时代特征:封建制度的衰落特点:相权不断削弱至废除,君权不断加强至顶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根据材料图片及题干关键信息“秦始皇统治时期”、“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等,本问实际上考查秦朝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回忆再现所学关于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难得出,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A.建立“皇帝”制度,确立皇权至上;B.中央官制上,实行“三公九卿制”;C.地方管理上,在全国推广郡县制;D.制定严酷的秦法等。(2)根据材料图片及题干关键信息“假如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等,本问实际上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及其作用。回忆、再现所学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不难知道,“三省”,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之间独立,相互牵制。“六部”即尚书省(执行)下再分工、兵、礼、刑、户、吏部六部。题干中的对高丽用兵,具体由兵部执行。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带来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来认识: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君)权;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深远等。(3)根据材料及题干关键信息“北宋初期”、“有意从政”、“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等,本问实际上考查北宋初期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科举制度与分化事权。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北宋初年仍采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选官制度,通过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从政。由于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以及北宋建国的相关具体情况(“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等),建国初期即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通过分化事权来实现,设置“两府三司”等。因此,即便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但也避免不了被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等。(4)根据材料及题干关键信息“明太祖”、“加强皇权”等,本问实际上考查明代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明代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丞相权力大,威胁皇权(诸如“胡惟庸案”等),废除了丞(宰)相制度,中央权力直接下分给六部,同时,为了减轻皇帝每天繁杂的朝里事务,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助皇帝等。(5)材料反映了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33.下列是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雅典公葬仪式上的演说(10分)-11-我们生活在一种并非效法我们邻人制度的政体之下。相反,我们自己与其说是别人的模仿者,不如说是一些人仿效的楷模。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对人们的价值而言,无论每个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充任一些荣耀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再者,一个穷困的人只要给国家提供某种服务,他便不会由于等级低下而被排斥于政治生涯之外。我们不仅在政治生活中是自由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摆脱了彼此间的猜疑。如果我们的邻人做了他喜欢的事,我们感觉不到怨恨,也不会露出讨厌的神情;这种神情虽然无害,但却令人看到了不舒服。我们在自己的私人交往中避免冒犯他人,在自己的公共生活中则主要是出于畏惧而与不法行为绝缘。我们服从政府官员和遵守法律,特别是遵守那些为扶助被压迫者而定出的法律,遵守那些虽未成文但却能使违反者蒙受一种公认耻辱的法律。(1)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如果要对斯巴达用兵,这一决策要通过哪个机构批准?(1分)其理由是什么?(2分)(2)假如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公民,经常在公民大会会场上进行演说和辩论。从中你所体会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分)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4分)【答案】(1)公民大会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国家大事。(2)特点:人民主权集体领导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三点即可),评价:雅典民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局限性,一方面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即小国寡民的产物,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考点:雅典民主制。(1)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因此是否出兵应该有公民大会作出决议。(2)根据材料显示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结合其民主政治的内容,归纳出特征和运作方式,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8:38 页数:11
价格:¥3 大小:801.8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